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1,(12):36-37
一、黑条矮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近年来在江苏省发生区域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部分地区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条纹叶枯病,成为威胁江苏省水稻生产安全的又一大重大  相似文献   

2.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2):34-35
一、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2006年以来在江苏省发生区域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部分地区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为抗水稻黑条矮缩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36份1980~2000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57份2001~2008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228份2009年江苏省预试、区试粳稻材料,210份珍汕97B/明恢63家系材料及365份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稳定粳稻品系进行黑条矮缩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参试的896份水稻品种(系)中未发现对黑条矮缩病免疫的品种,其中中感以上的品种占81.1%,抗性品种仅占1.8%。不同年份育成的粳稻品种抗性存在差异, 近10年育成的抗性强于10年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近期育成的稳定粳稻品系中,中抗和中感类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4个群体。在2009年江苏省中试粳稻材料中,中熟中粳类型的发病轻于其他类型。对连云港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的推广种植有一定关系。【结论】获得光身粳等16个抗性较好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源,可供抗黑条矮缩病育种和抗性机制研究及抗性基因发掘上使用。建议今后江苏省水稻育种中同时兼顾抗条纹叶枯和黑条矮缩病选育。  相似文献   

4.
江苏水稻主栽和候选品种抗黑条矮缩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为抗水稻黑条矮缩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36份1980~2000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57份2001~2008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228份2009年江苏省预试、区试粳稻材料,210份珍汕97B/明恢63家系材料及365份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稳定粳稻品系进行黑条矮缩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参试的896份水稻品种(系)中未发现对黑条矮缩病免疫的品种,其中中感以上的品种占81.1%,抗性品种仅占1.8%.不同年份育成的粳稻品种抗性存在差异,近10年育成的抗性强于10年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近期育成的稳定粳稻品系中,中抗和中感类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4个群体.在2009年江苏省中试粳稻材料中,中熟中粳类型的发病轻于其他类型.对连云港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的推广种植有一定关系.[结论]获得光身粳等16个抗性较好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源,可供抗黑条矮缩病育种和抗性机制研究及抗性基因发掘上使用.建议今后江苏省水稻育种中同时兼顾抗条纹叶枯和黑条矮缩病选育.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矮缩病害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常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近年来在江苏省发生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水稻矮缩病进行了初步诊断和鉴定,结果显示该病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所致.这是自1963年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江苏省大面积发生危害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水稻黑条矮缩病连年严重发生,水稻产量损失极大,为解决此问题,笔者在阐述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探讨发病机理,在分析病害流行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以临稻10号(黑条矮缩病发病较重且抗条纹叶枯病)、大粮203(黑条矮缩病发病较轻且抗条纹叶枯病)为材料,研究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显症发病情况、灰飞虱田间虫量消长动态、大田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生动态,以期为临沂市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t测验等统计方法,对2008-2009年2年江苏省中间试验7个试验组别所有参试品种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明确: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极显著,但没有发现高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或类型);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杂交中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杂交籼稻>中熟中粳迟播>中晚粳>早熟晚粳;杂交籼(粳)稻和常规粳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不显著;早、中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前抽穗)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高于晚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后抽穗);8月20日前抽穗和8月25日左右抽穗的水稻品种是水稻黑条矮缩病高发病的品种类型,是防治重点;中熟中粳稻品种如果推迟其播种期,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苏北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情况、发生规律及生产危害,分析了黑条矮缩病发生及流行原因,提出了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对抗黑条矮缩病水稻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由于受耕作制度改变、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黑条矮缩病在本地部分地区发生较重。为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蔓延,本文作者进行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病消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与水稻灰飞虱带毒虫量、水稻品种感病性及水稻秧苗的秧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及危害情况,分析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原因,并提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情况、发生规律及危害,分析了黑条矮缩病发生及流行原因,提出了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并对抗黑条矮缩病水稻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一系列显著特点,诸如潜在威胁大、监测防控难、流行扩散快等。一旦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会给水稻种植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甚至会绝收,严重威胁到水稻生产。本文分析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阐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害水稻症状,同时,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灰色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江苏省呈加重趋势.尤其是部分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发病严重.成为继水稻条纹叶枯病后水稻安全生产的又一隐患。分析近年来江苏省水稻黑条矮缩病加重发生的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对控制病害流行危害、保障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西南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越冬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摸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越冬情况,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3—4月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化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化州市存在大面积、高密度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越冬区域,越冬面积0.37万hm2,平均病丛率13.3%,最高达68.3%。初步分析出该年度再生稻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与气候条件和上年田间病毒源有关。明确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化州地区冬季再生稻可顺利越冬,研究结果可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抗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种质资源,利用2011年鲁南、苏北稻区水稻灰飞虱大爆发且带黑条矮缩病病毒率高,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来自不同生态区域的水稻品种(系)108份,筛选出高抗黑条矮缩病材料2份,抗黑条矮缩病材料9份,中抗黑条矮缩病材料14份.  相似文献   

17.
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黑条矮缩病已成为近几年来我国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大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检测方法、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为今后有效控制黑条矮缩病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水稻重要的病毒病,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该病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传毒介体、病害流行以及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与灰飞虱虫量之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与灰飞虱虫量之间关系试究结果表明,田间灰飞虱虫量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轻重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随着虫量的增加,发病株率逐渐上升,产量损失越大。因此,防治好灰飞虱是减轻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连云港农科院籼稻资源和外引杂交稻进行黑条矮缩病抗性分析,结果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基因具有显性抗性基因效应。高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种质占3.53%(发病率低于5%)。杂交稻中引杂4和引杂26表现出高度抗黑条矮缩病。这些抗性资源将有利于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育种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