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伟  王坤  赵艳 《饲料工业》2006,27(9):49-50
为了明确辽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及其耐药情况,从辽西6个奶牛场采样60份,分离到细菌12种,共112个菌株,分离结果:病原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其中葡萄球菌53株,占47.32%;链球菌24株,占21.43%;大肠杆菌16株,占14.29%。对不同乳样的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肟和克林霉素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在南宁市郊两个奶牛场采集了45份奶牛子宫分泌物,其中10份来自健康奶牛,35份来自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对其进行实验室细菌学分离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69株病原微生物,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占分离总数的37.7%;表皮葡萄球菌9株,占13.0%;链球菌10株,占14.5%;大肠杆菌14株,占20.3%;变形杆菌3株,占4.3%;绿脓杆菌1株,占1.4%;化脓放线菌4株,占5.8%;酵母菌2株,占2.9%,揭示了被检奶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及比例.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昆明地区多个奶牛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114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3种305株细菌,经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试验,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占20.66%;表皮葡萄球菌26株,占8.52%;无乳链球菌53株,占17.38%;停乳链球菌23株,占7.54%;乳房链球菌19株,占6.23%;乳链球菌14株,占4.59%;粪链球菌15株,占4.92%;化脓链球菌14株,占4.59%;大肠杆菌48株,占15.74%;真菌12株,占3.93%。分别对所有分离菌株进行17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除真菌外所有菌株对庆大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林可霉素、乳肿康均高度敏感,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对昆明地区多个奶牛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114份乳样中共分离出细菌13种305株,经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占20.66%;表皮葡萄球菌26株,占8.52%;无乳链球菌53株,占17.38%;停乳链球菌23株,占7.54%;乳房链球菌19株,占6.23%;乳链球菌14株,占4.59%;粪链球菌15株,占4.92%;化脓链球菌14株,占4.59%;大肠杆菌48株,占15.74%;真菌12株,占3.93%。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17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除真菌外,所有菌株对庆大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林可霉素、乳肿康均高度敏感,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调查了上海某奶牛场的乳房炎发病原因、发病情况、防治措施并进行了监测。在1382头泌乳牛中,患临床乳房炎的头数占全场泌乳牛的3.47%,患隐性乳房炎的乳区数占全场泌乳牛的17.49%。采集了100份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出64株主要的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属33株(包括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分离菌株的51.56%;大肠杆菌12株,占分离菌株的18.75%;无乳链球菌14株,占分离菌株的21.87%;乳房链球菌5株,占分离菌株的7.81%。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省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提供试验依据与理论参考,对云南省5个地区30个奶牛场60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云南省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乳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在检出的70株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30.0%;柠檬色葡萄球菌7株,占10.0%;乳链球菌15株,占21.4%;大肠杆菌27株,占38.6%。各病原菌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可以尝试作为预防与治疗云南省奶牛乳房炎的首选药物,但对青霉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2004~2005年,对青岛地区7个奶牛场的171例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5种174株菌,其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3个主要病原菌种,分离率分别为29.87%、27.58%、17.28%.并对3个主要病原菌种进行了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痢菌净高敏菌株为100%,对新敏素高敏菌株为83.33%;链球菌对痢菌净高敏菌株为60.53%,对新霉素高敏菌株为76.3%;大肠杆菌对痢菌净和新霉素的高敏菌株均达90%.而3种主要病原菌对传统治疗药物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获得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的系统资料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奶牛乳房炎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上海郊区4个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患牛的126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到萄葡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10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占分离菌株的69.16%;无乳链球菌27株,占分离菌株的25.23%;病原菌单独感染率为48.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独感染率达39.02%;病原菌混合感染率占51.22%,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混合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拉定、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敏感,对大多数抗菌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完全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奶牛乳房炎乳汁中的主要病原菌及其敏感性药物,试验采用规模化奶牛场16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选择了31种抗生素和11种单味中药、1个复方中药制剂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35份乳样中分离到8种细菌43个菌株。鉴定出葡萄球菌23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分离菌的46.51%;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各1株,均占分离菌的2.32%;大肠杆菌16株,占分离菌的37.20%;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伤寒沙门杆菌各1株,均占分离菌的2.32%。从乳房炎乳汁中分离的几种主要致病菌对氧氟沙星、氟哌酸、头孢噻吩、先锋必、氟罗沙星、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对连翘、柴胡、红藤和皂角刺等单味药和复方中药制剂敏感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将从黑龙江西部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22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到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占分离菌株的57.14%;大肠杆菌15株,占分离菌株的26.79%;无乳链球菌3株,占分离菌株的5.36%,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头孢噻呋、达诺沙星、新霉素敏感,对大多数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已经产生完全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杜光波 《当代畜牧》2006,(10):14-16
在淮安的4个地区,按不同季节,采集32份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与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4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占20.2%;表皮葡萄球菌9株,占10.7%;粪链球菌2株,占2.3%;化脓链球菌7株,占8.3%;大肠杆菌14株,占16.7%;变形杆菌7株,占8.3%;克雷伯氏菌7株,占8.3%;志贺氏菌3株,占3.6%;沙门氏菌7株,占8.3%;绿脓杆菌5株,占6%;白色念珠菌2株,占2.3%;化脓放线菌4株,占4.7%。经分析发现,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季节差异明显,夏秋以球菌感染为主,冬春季节以肠道杆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2.
南宁某奶牛场乳房炎治疗用药已经出现低效或无效,为了解其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随机采集乳样228份进行体细胞数检测,筛选出75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其中检出167株可疑菌株,并通过生化鉴定等确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16.8%)、无乳链球菌10株、停乳链球菌4株、乳房链球菌2株(占9.6%)、大肠杆菌35株(占21.0%)。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等已100%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等已100%耐药,链球菌对阿米卡星、红霉素等已100%耐药。其中三类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氧氟沙星都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大连某奶牛养殖场15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病牛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使用鉴别培养基对乳样中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沙门氏菌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学“O”抗原检测试验。结果显示,25个乳区的乳样共分离到病原菌37株,其中大肠杆菌15株、链球菌13株、葡萄球菌8株、沙门氏菌1株,乳房炎阳性率为5.2%,乳区阳性率为2.2%;大肠杆菌分离株以O51、O148、O78、O60血清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北、豫南及郑州市5地区的415例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共鉴定出7种病原菌,其中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有223例,占53.73%。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有86例,占20.72%。链球菌类有3种,其中无乳链球菌感染有104例,占25.6%;停乳链球菌感染有55例,占13.25%;乳房链球菌3株,占2.01%。阴性杆菌类2种,其中大肠杆菌感染有94例,占22.65%;克雷伯菌感染25例,占6.02%。对鉴定病原菌用单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敏试验,对乳样直接培养菌用自制抗生素药敏片进行了药敏试验,目的是筛选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5.
甘肃、贵州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弄清引起我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研究致病菌的耐药性特征,为该地区及我国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甘肃和贵州地区部分奶牛场采得的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奶样169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两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在检出的189株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5株,占34.39%;表皮葡萄球菌62株,占32.8%;无乳链球菌4株,占2.12%;停乳链球菌32株,占16.93%;乳房链球菌13株,占6.88%;大肠杆菌13株,占6.88%。各种病原菌在两地区所占的比例具有差异性。各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多有不同,但大多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先锋霉素V较为敏感,而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特别是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和万古霉素产生了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用LMT法对川渝地区134头泌乳奶牛的491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并对阳性乳样进行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被检奶牛患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70.90%,乳区阳性率为35.64%,175份阳性乳样的细菌检出率为90.86%,病原菌单独感染率为10.69%,混合感染率为89.31%;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134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3株,占分离菌株的69.40%,链球菌34株,占25.37%,大肠杆菌7株,占5.23%;主要病原菌对呋喃妥因、新生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好,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和链霉素则完全不敏感,耐药程度接近100%。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福建省南平市6个种猪场采集52头猪子宫内膜炎病猪子宫分泌物,分别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从52例子宫内膜炎患病母猪的活体病料中共分离细菌72株,检出率为150%。全部细菌分属为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分离到的细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占较大比例,它们分别占总检出菌株的43.0%、23.6%和16.7%。患猪中有61.5%的母猪为单一细菌感染;其它为细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比例,达到38.5%,其中以大肠杆菌造成的混合感染占比较高的比例,占总感染头数的28.8%。  相似文献   

18.
对6头患有急性乳腺炎奶牛的24个乳区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初步的生化鉴定,检出葡萄球菌7株,无乳链球菌6株,大肠杆菌10株,棒状杆菌2株,分别占细菌检出数的28%,24%,40%,8%。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制定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对天水地区6个不同奶牛场50份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得到3类106株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沙雷菌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24.5%。同时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炎,其治愈率高,见效快。  相似文献   

20.
母猪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广西11个猪场98份患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子宫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分离到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其中链球菌、大肠杆菌分别占53.85%和37.50%。对分离的主要细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