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蜂业》2020,(6):44-46
<正>养蜂扶贫作为生态产业扶贫优选项,受到广西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大力在边远山区开展养蜂扶贫,据统计,至2018年12月,全区蜜蜂种群已经突破100万群,仅中华蜜蜂就有60多万群,养蜂已经名符其实地成为边远地区农民脱贫的主要产业。笔者结合自身二十多年的养蜂经验,综合分析广西开展养蜂扶贫存在的优势、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广西发展养蜂扶贫的具体对策。一、广西开展养蜂扶贫的有利条件广西气候多样,夏长冬短,物种多样,森  相似文献   

2.
养蜂不与农业争土肥,不污染环境,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不需要高强度劳动,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成效良好。就不同资源条件下养蜂扶贫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在扶贫工作中有效利用不同培训形式、典型示范作用等具体帮扶方式,并强调养蜂扶贫工作中要重调研、重技术、重时效、重扶志、重持续,蜂业进步,业者有责,齐心协力,方能使蜜蜂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卢氏县地处豫西边陲,境内森林辽阔,蜜源植物资源丰富,发展养蜂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被原国家商业部、农业部和经贸部确定为优质蜂蜜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是全国重点蜂蜜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卢氏县立足自然生态优势,抢抓产业扶贫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高效养蜂扶贫产业,推动区域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4.
为了介绍和推广重庆养蜂扶贫模式,分析了重庆市的人口、地理、气候及蜂产业情况,通过对重庆特殊的生态环境及养蜂条件的研究,阐明了重庆地区不同养蜂扶贫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和优缺点,分析养蜂扶贫方式的作用效果,结论是在重庆特殊的蜜源、生态条件下养蜂扶贫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2012年,在民政部、农业部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中国养蜂学会分别对云南、陕西、重庆、河南4省的贫困县进行扶贫考察,以滚动扶贫方式实施"发展养蜂、脱贫致富",开展养蜂扶贫,发放标准蜂箱、机具、教材等3000余套,开展技术培训与实地指导,当年受益蜂农达1000余人。这不仅促进了养蜂业的科学生产,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生态增效。该扶贫项目的实施,再次体现了发展养蜂是脱贫致富的捷径,对全国蜂业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2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办公室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与成果转化工作会上被授予“2020年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蜜蜂所所长彭文君在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他从五方面介绍蜂业科技帮扶经验,一是确认重点帮扶地区,推动科技扶贫纵深开展;二是制订蜂产业区域发展规划,打造完善脱贫造血产业;三是指导建设示范基地,培育扶植产业起步;四是瞄准产业发展关键难题,培训蜂业技术带头人;五是加快蜂业提质增效,推进脱贫攻坚转型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是古浪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为推进贫困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国家逐年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精准扶贫步伐,已成为推进全县精准脱贫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自此,"精准扶贫"工作逐步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日程。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2020年是我国的全面脱贫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目标,党和国家采取各项"惠民"政策,如"两不愁、三保障"等。本文旨在以生态大棚养殖对准"精准扶贫"政策,运用科技创新大棚建设,开发生态大棚养殖,为我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地实现脱贫,运用科技促进民生经济稳步发展,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了一个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新阶段,近些年取得的成果主要得益于科技扶贫战略的实施,科技扶贫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农业科研单位及高校在科技扶贫这一伟大科技实践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主要回顾了西南大学在实施国家扶贫综合试点项目中,参与科技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运作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果,并总结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必须加强领导管理、改变人们观念、增强科技意识、发展支柱产业、鼓励科研单位参与,增加资金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振兴山区经济,实现完全脱贫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中蜂资源不仅数量多,种类丰富,而且以蜜蜂个体大、吻长、能维持大群、采集力和适应性强等优点著称。借助资源优势发展养蜂产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在技术应用、研究领域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11.
正陵川县是晋城市实施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县和主战场。陵川县有着明显的蜂产业扶贫的优势条件:一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蜜粉资源;二是养蜂投资少,见效快;三是有一批养蜂技术骨干;四是有县蜂协的统一服务体系。所以这里不仅养蜂发展迅速,蜂产业扶贫也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在第四个全国扶贫日前夕,笔者到陵川下乡,走访了县蜂业协会杜龙旺会长,对陵川县蜂产业扶贫工作印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开局之年。广西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省区之一,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当前,广西仍然有453万贫困人口、54个贫困县(含"天窗"和享受待遇县),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和艰巨。畜牧业与渔业是广西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工作需结合广西实际情况,立足于广西养殖产业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一、充分认识养殖产业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扶贫工作已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单位都组建了扶贫工作组深入各贫困村,根据当地特点制定扶贫措施,选准扶贫项目。扶贫产业不一定要"高大上",只要结合当地实际、群众易于接受就行。养蜂不占用耕地,不用施肥,只要技术过关,1人管理100群(箱)蜂不是难事,1年收入5万元不成问题。因此,养蜂扶贫,只要措施得力,实现脱贫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强调要“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完成,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必须看到,我国的扶贫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扶贫是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农户养殖效益,拓宽产业脱贫渠道,武鸣区作为广西畜牧业十强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充分利用自身养殖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养殖致富带头人,吸引和带动众多贫困户通过发展畜禽养殖,实现增收脱贫目标。笔者通过调研和分析武鸣区养殖产业扶贫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民生、政治、经济的进步,政府在十三五期间特地强调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一些贫困地区畜牧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十分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产业变得更具优势,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到畜牧产业中,基于此种情况,我国加大了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力度,希望借此可以推进乡村产业的进步,增强扶贫效果.本文针对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这一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能够加快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步伐,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17.
《蜜蜂杂志》2021,41(6)
蓝莓通过蜜蜂授粉后,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和果品品质。同时通过对蓝莓授粉,养蜂户也能够采到珍稀的蓝莓蜂蜜,增加养蜂收入。以麻江县一公司成立养蜂部,结合扶贫工作发展当地的养蜂业,积极推动蓝莓授粉和养蜂扶贫工作为例。公司的蜂群以托管的方式,分别承包给适合养蜂的人员(含贫困户)饲养管理,并严格挑选饲养学员,采取"公司+养殖户(能人)+贫困户"的模式,统一整合资源,加强技术指导,有序生产,积极解决产品加工销售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来宾市忻城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为了在2019年底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自治区、来宾市脱贫攻坚统一部署下,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扎实开展产业扶贫,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和建设肉牛养殖扶贫车间,先后出台产业扶贫政策,筹措整合产业扶贫资金。该县肉牛产业无论是养殖规模、养殖效益,还是标准化程度、技术水平、示范效应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忻城县人民政府为了巩固肉牛养殖扶贫成果,壮大肉牛养殖产业规模,该县计划年底前引进一批牛源。  相似文献   

19.
正陵川县是晋城市实施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县和主战场。陵川县有着明显的蜂产业扶贫的优势条件:一是有着得天独厚的蜜粉源,二是养蜂投资少见效快,三是有一批养蜂技术骨干,四是有县蜂业协会的统一服务体系。所以这里不仅养蜂发展迅速,蜂产业扶贫也是,如火如荼。在第四个全国扶贫日前夕,笔者走访了陵川县蜂业协会杜龙旺会长,对陵川县蜂产业扶贫工作印象深刻,概括地讲就是措施得力,精准见效。1摸清底子,精准到户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5G物联网是藏区脱贫攻坚战的新基础设施,是牦牛产业扶贫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强调推动牦牛产业扶贫与互联网络扶贫协同融合,是加快藏区产业扶贫攻坚步伐的重要措施。文章探索了牦牛产业对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设计了利用智能车无人机等智能终端的解决方案,论述了为牦牛产业扶贫提供新动能的实现路径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