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养肉鸡似乎是简单的工作:“只要供饲料,它自然就会生长”。但若要达有效益性的饲养目的,则实际是极复杂的工作,而需先进的管理技术不可。 不论在各种“场地、海拔高度或季节”,使肉鸡在最初七日龄达无阻碍的最大体重生长,是饲养肉鸡业者最首要的目标。当由同品种与大约处于相同饲养环境二批肉鸡群的资料比较,可能会发现巨大的生长差异。由图表1所示的生长曲线来加以举例说明。此曲线来自同品种种鸡群所生产的肉鸡,而饲养于海拔800公尺。并将其分成二大组,经不同的“管理、供饲方式、饲料配方与点灯计划”等,很有趣的是产生不同的体重结果。二组由最初7日龄间的体重相差35克;14日龄相差60克及21日龄相差120克;到最后28日龄所获得的195克的差异。由此之后,补偿性生长则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7日龄的Ross 308白羽肉鸡504只,3种饲养方式分别为地面厚垫料平养、笼养和网上平养,2个饲养密度分别为12(正常密度)和16只/m2(高密度),共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显示:1)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7~28日龄和29~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 P<0.001)。7~28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为垫料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平均日增重为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笼养,料重比为网上平养<垫料平养<笼养。29~42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垫料平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平均日增重笼养显著高于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 P<0.05),料重比笼养<网上平养<垫料平养。在7~28日龄,高饲养密度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在29~42日龄,高饲养密度则有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且垫料平养的高饲养密度肉鸡的腿肌pH1最低。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都会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中提高饲养密度会对腿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金花 《当代畜牧》2014,(26):92-94
本试验为研究不同的饲养模式以及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的微量元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3设计,设笼养和平养两种饲养模式,每种饲养模式设无机组、有机组、无机+有机组,另外在无机+有机组设立一个户外散养组,共7个组。试验结果表明:笼养模式的生长性能在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较好于平养模式,且有机组生产性能要略好于无机组:1~21日龄的ADG有机组比无机组增加2.07%;1~21日龄的ADFI有机组比无机组增加2.18%;21日龄时的体重有机组比无机组增加1.93%。在肉鸡生长后期(22~42日龄),平养肉鸡的生长性能要好于笼养肉鸡。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肉鸡饲养业发展很快,为养殖场(户)带来了收益。肉用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研究表明:7日龄体重每增加1g,能够令36日龄的体重增加6g。7日龄体重是衡量育雏管理是否成功的最好指标,7日龄的体重目标应该是初生重的4.5倍,如果不能达到目标,就应该检讨进雏前的准备工作和育雏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5月初,江西省万安县窑头镇某肉鸡饲养专业户饲养的5000羽肉鸡,分别于7、14、21日龄接种了新城疫、法氏囊、新城疫疫苗。至32日龄时肉鸡长势良好。33日龄时发现有个别肉鸡瘫痪、尖叫,排黄白色或红褐色稀粪,后发病逐渐增多,36日龄时发现瘫疾患鸡36羽,死亡13羽。  相似文献   

6.
在优质肉用鸡配套系研究中,通过对地方良种仙居鸡肉用品系(XH)和优质黄羽肉鸡品种(JH)的5个配套组后代配合力测定,并经专家现场验收评定,推荐A、B两个优良组合。A组为XH×JH;B组为JH×XH。经饲养试验,A组28日龄、56日龄、84日龄的体重分别为238.28g、675.68g、1146.22g;B组为224.02g、701.70g、1121.89g。成活率分别为98.60%和95.96%。屠宰率分别为90.12%~90.73%和90.62%~90.98%。  相似文献   

7.
不同饲养环境对肉仔鸡胴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环境条件对肉仔鸡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均匀(平均体重为45g)的1日龄健康商品代AA肉鸡40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进行为期7周的饲养试验。2个处理组分别在2个不同的环境下饲养,1个处理在学校兽医院的试验鸡舍由学生进行笼养,按照现代肉鸡笼养技术要求进行饲养;另一处理在农户的鸡舍由农户进行地面垫料平养,完全按照农户日常饲养方式进行饲养。在7周龄时,从两地的重复中分别随机取出8只体重接近的鸡空腹称重后屠宰,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饲养环境下肉仔鸡的胴体性状各项指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具有显著差异,在农户日常饲养环境下能提高肉仔鸡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  相似文献   

8.
日粮营养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肉鸡品种的改良和饲养管理方式的改进,我国原有的饲养标准已不能满足生产实践的要求。为此,试验基于NRC(1994)营养需要,结合东北地区肉鸡饲养情况,设计了2种营养水平的日粮,旨在通过对肉中鸡生产性能的测定,研究日粮不同营养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分组选择健康活泼、发育正常的400只21日龄、平均体重为(800±21)g的AA肉仔鸡,按体重相近、性别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2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肉仔鸡。1.2试验鸡的饲养管理试验鸡群网上平养,常规消毒、防疫,采用干粉料自…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商品肉鸭不同饲养方式对水质的影响,选择90羽体重相近(255.58±9.27g)的7日龄健康樱桃谷商品肉鸭按地面水养、网床水养分成2组饲养,于28日龄、37日龄、56日龄时在水池内取水样监测TP、NH3-N、CODcr、BOD5。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方式对水体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污染的程度基本相同。由于水体自净机制的作用,两种饲养方式的水体中的NH3-N、CODcr、BOD5在一定程度得到了降解,而TP却在水体系统中长期累积。  相似文献   

10.
由于肉仔鸡饲养周期短,约50d左右,有些大型肉鸡企业甚至己将饲养周期缩短至45日龄即屠宰上市。因此,抓好肉鸡尤其是肉雏鸡(0~21日龄)的饲养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饲喂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油脂酸价对采食量和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210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组10个重复。处理1组添加豆油,处理2组添加鸡鸭油,处理3组添加精炼混合油A(酸价1 mgKOH/g),处理4~6组分别添加不同酸价的劣质混合油A、B和C(酸价分别为8、35 mgKOH/g和53 mgKOH/g),处理7组添加劣质脂肪酸。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劣质脂肪酸组可显著增加8~21、36~42日龄及1~42日龄肉鸡日采食量和料肉比(P<0.05)。劣质混合油C组8~21日龄肉鸡的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与豆油组比,劣质混合油B和C组8~21日龄肉鸡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显著降低。混合油的酸价与肉鸡采食量及42日龄体重呈负相关,随着酸价的升高,1~42日龄肉鸡平均采食量和42日龄体重逐渐降低,其中劣质混合油C组采食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8(LSD组)、16(MSD组)和24只/m2(HSD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面积为10 m2/间。试验期为21 d,从22~42日龄。结果表明:降低饲养密度能极显著增加42日龄黄羽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LSD组黄羽肉鸡肝脏重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胸腺重和胸腺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LSD组和MSD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由此可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够改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综合这3方面结果,16只/m2饲养密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结果表明,采用高能量料,47日龄平均体重比饲喂低能量料重186g。饲料利用率高0.22,即如果肉鸡饲养到2.5kg上市,平均每只鸡用高能量料可节约饲料550g。当然,饲料中能量水平提高,必须导致饲料价格上涨。我们应当进一步试验,权衡两者的得失,采取正确的选择,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由于肉仔鸡饲养周期短,约50d左右,有些大型肉鸡企业甚至己将饲养周期缩短至45日龄即屠宰上市。因此,抓好肉鸡尤其是肉雏鸡(0~21日龄)的饲养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采用舜大绿色肉鸡颗粒饲料、绿色番鸭颗粒饲料和绿色肉猪饲料分别与相应的普通舜大颗粒饲料在肉鸡、番鸭和肉猪中进行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绿色肉鸡饲料和普通肉鸡饲料饲喂 AA肉鸡 ,49日龄平均体重分别为 2 .2 6kg和 2 .1 2 kg,料重比分别为 2 .1 4∶ 1和 2 .2 5∶ 1 ;绿色番鸭饲料和两种普通饲料饲喂雌性番鸭 ,65日龄平均体重分别为 2 .41 2 kg、2 .475kg、2 .375kg,料重比分别为 2 .84∶ 1、2 .73∶ 1、2 .85∶ 1 ;绿色肉猪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喂 30 kg左右肉猪 40 d,肉猪生长期增重 ,分别为 70 2 .5g,和 677.5g,料重比分别为 2 .73∶ 1和 2 .82∶ 1。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由于遗传育种改良以及饲料营养、饲养管理方面的改进,商品肉鸡达到目标体重所需要的饲养时问比以前大为缩短。虽然上述两大因素能有效地提升商品肉鸡的最终生产性能,但是,通过缩短饲养周期达到肉鸡目标体重对饲养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例如,以目标体重分别达到1.8kg和3.4kg的肉鸡为例,不同批次的肉鸡平均体重差异分别达到115-230g的情况很普遍。即使鸡群遗传性能相同,饲料营养也一致,  相似文献   

17.
肉鸡前期饲养管理改进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遗传育种和饲料营养配方技术的不断改进,肉鸡饲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关于肉鸡前期饲养管理提出新的观点:1做好雏鸡早期饲喂工作,使雏鸡第一周就获得均匀良好的发育。雏鸡1日龄起,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还要抓整齐度的工作,雏鸡第一周体重和均匀度非常重要,必须达标,否则会影响出栏体重,所以入舍后仔细挑出采食不好或状态不佳的,包括个头较小的鸡,可单独饲喂,给予精心照顾,这项工作没有明显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育雏过程中,7日龄雏鸡的生长发育、均匀度等情况将显著影响以后鸡群的生长,并且雏鸡前7 d的死亡数可占后备鸡全程死亡数的50%以上,因此做好7日龄雏鸡饲养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喂料、饮水、光照、温湿度控制、通风和体重管理等方面介绍7日龄雏鸡饲养管理操作要点,希望能为蛋鸡养殖业同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肉鸡饲养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才能保障饲养质量与效果,最大程度地提升肉鸡饲养经济效益。从完善前期工作、针对不同日龄雏鸡进行针对性饲养管理、加强免疫等方面对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温下日粮铬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1 :选用72只体重接近的28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组 ,各组铬的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μg/kg(以吡啶羧酸铬形式) ,试鸡饲养于人工气候舱中 ,舱温为25~33℃ ,试验期2周。试验结果表明 :1.日粮中添加600μg/kg 的铬 ,与对照组相比 ,42日龄肉鸡体重提高10.7 %(P<0.05) ,日增重提高13.7 %(P<0.05) ,而对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2.日粮补铬对血清T3、T4、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而使血清总蛋白水平升高 ,尿素氮水平下降(P<0.05)。试验2 :选用500只体重接近的2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5组 ,铬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和800μg/kg(以吡啶羧酸铬形式) ,试鸡饲养于夏季鸡舍中 ,日温度在30~35℃之间 ,试验期5周。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Cr800μg/kg,使56日龄肉鸡体重、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7.5 %、11.9 %、6.2 % ,但都不显著 ,表明给饲养于高温条件(30~35℃)下肉鸡补铬有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