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等农业教育》2005,(9):i0001-i0001
水利学院目前拥有农业水土工程博士点和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3个硕士点,在灌溉排水、水土结构消能、水资源评价及优化规划、工厂化农业设施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以学科为依托组建了水利与建筑科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苏芳莉,女,1977年5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沈阳农业大学水土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水土保持专业学科秘书,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校级一类课"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的主讲教授,兼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3.
《宁夏农林科技》2005,(5):F0002-F0002
杨建国,男,汉族,1969年出生,宁夏平罗县人。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宁夏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现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工作至今。1999年9月~2002年3月,在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获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今,在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攻读农业水土工程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范昊明。男,1972年10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主任,主要从事土壤侵蚀模拟、流域侵蚀产沙与水土保持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兼任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理事,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两次获得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学院现设草学系、沙漠治理系、土壤与农业环境系、土地与城乡规划四个系。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挂靠在本学院。学院现有草业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草畜种质资源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草业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有草业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壤学、植物学4个硕士点。设有草业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5个本科专业。草业科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农业部和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是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沙地生物资源保护和培育实验室”,地理信息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在乌兰布和沙漠建有“产、学、研”三结合教学基地——内蒙古农业大学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生态农业实验中心。1987年创办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已被确立为全国500种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主要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以专业内涵、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主干课程为课程筛选依据,提出了以土壤侵蚀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林学、风蚀荒漠化防治技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规划学和开发建设项目保持为核心的19门左右的主要课程,构成了水体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 1 946年的农业土木工程系。 1 993年农业土木工程系更名为城乡建设学院。城乡建设学院是河北农业大学的第一个二级学院。经过全院教职工的努力 ,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学院设有土木建筑系、水利工程系、土地与工程管理系 3个系 ,下设土木工程、建筑学、农业水利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规划 8个本科专业 ,工业与民用建筑、城镇建设、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环境艺术 4个专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工程学科为河北省重…  相似文献   

8.
专家推介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3,(2):F0002-F0002
孙书洪,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为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所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理事、天津水利学会理事、天津农业节水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水资源在农业方面的高  相似文献   

9.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4):F0002-F0002,F00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1年7月.现设有4个本科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个教研室(水土保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3个实验室(环境科学、环境规划、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明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沈阳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产学研结合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专家推介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1):F0002-F0002
王仰仁,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教授,1962年3月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市。1983年,获太原工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获清华大学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系水文教研室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农学院学报》编委,为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工作期间,曾荣获山西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山西省灌溉试验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农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郭成久(1964-),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沈阳农业大学教授。1984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农田水利专业学习,获工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7月起历任水利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期间1994~1997在本校在职攻读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学位,2000~2001年大连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6月晋升为教授。主讲《水土保持工程学》等4门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机理、流域治  相似文献   

13.
编委风采     
正齐广平,男,汉族,1969年9月生,甘肃庆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院长,甘肃省水利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四届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专业 博士专业 草业科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草畜种质资源 硕士专业 草业科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土壤学 植物学 农业推广硕士 林业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草业科学专业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畜牧业、环保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管理、技术人才。二.主要课程 植物与植物分类学、草地生态学、草地资源学、草地环境评价、草地管理、牧草育种学、草  相似文献   

15.
<正>谢宝元,男,194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土木建筑学科负责人。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赴日本研修一年;1994年师从王礼先教授,从事流域治理研究;1997年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学科博士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直观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严峻形势,该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以及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要求等方面阐明了福建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须不断进行直观实践教学改革;详细阐述了本专业直观实践教学改革经历的思路和历程,并介绍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技术路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赵廷宁,男,1962年3月生,河北省阳原人,中共党员,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工程绿化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边坡绿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  相似文献   

18.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源于1958年创办的东北农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2000年11月正式成立水利与建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于1986年批准为硕士点,1999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农业水土工程博士研究生,是黑龙江省唯一具有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2000年以来,招收硕士研究生151人,授予硕士学位43人,招收博士研究生9名。全院教职员工41人,专业教师33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教职员工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1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学…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与荒漠防治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防治硕士学科点于200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正式招生。本学科设有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原理与防治3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收集不同时期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和水土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特征。得出35年的改革过程可划分为探索、过渡和稳定提升3个阶段。探索阶段的课程体系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化基础、突出生物、兼顾工程;而过渡阶段则有承前启后,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作用;稳定提升阶段则更加突显课程配置的综合性,基本达到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