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甘草渣为原料,采用碱法和有机溶剂法2种方法,用氢氧化钠、氨水、丙酮、乙二醇4种溶剂提取木质素,这4种溶剂的提取率分别为:17.25%、5.75%、11.54%、12.60%。测定了木质素FT-IR光谱图。采用乙酰化法和差示光度法测定了总羟基和酚羟基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木质素活性基团含量更高。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用氢氧化钠和丙酮提取的木质素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分析显示:用丙酮提取的木质素分子量更小、分布更窄。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液固比(W/W)、乙二醇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用高压釜提取稻草木质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液固比(W/W)12:1,乙二醇质量分数90%,反应温度240℃,保温时间2.5 h.提取液经水沉淀,抽滤,真空干燥,得到土黄色的木质素,溶剂经减压蒸发可循环使用.测定了木质素的溶解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红外与紫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中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组分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离植物茎秆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需高温和高压处理的苛刻条件以及所得组分纯度和回收率均较低的缺陷,采用乙醇和硝酸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秸秆在常压下进行预处理,经稀碱溶液蒸煮及过氧化氢处理,实现高效分离和回收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组分的目的。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4、硝酸与乙醇体积比1∶2、76℃下反应3 h,原料的木质素脱除率达76.3%,木质素回收率为44.5%;预处理后的原料以4% NaOH为溶剂、固液比1∶40、95℃下蒸煮2.5 h,其半纤维素脱除率98.8%,半纤维素回收率达66.0%(滤液∶乙醇1∶0.8、pH 7、沉淀2 h);粗纤维素以2.5%H2O2为溶剂、固液比1∶30、pH 11.5、(46±1)℃下处理6 h,其纤维素纯度99.28%,回收率59.7%。该方法具有工艺条件温和及绿色环保等优势,为玉米秸秆的分级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甘草(RADIX GLYCYRRHIZAE)总黄酮的提取效率,并对最优方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比较了快速溶剂萃取法、超声法、回流提取法和温浸提取法对甘草中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快速溶剂萃取法的提取工艺。[结果]快速溶剂萃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温浸提取法;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甘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为7 min,提取温度为110℃,提取次数为1次,乙醇浓度为70%。[结论]该试验得到提取甘草总黄酮的较优化方法,并优化了其提取工艺,为甘草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以新鲜的马铃薯皮为样品,采用乙酸提取-氨水沉淀、超声波辅助酸水提取-氨水沉淀、甲醇提取-氨水沉淀、双溶剂法提取、多溶剂混合提取、酸醇提取-氨水沉淀及乙酸和亚硫酸钠提取-氨水沉淀7种方法对马铃薯中的糖苷生物碱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酸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与条件。[结果]7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辅助酸水提取-氨水沉淀法的提取效果最好;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30℃,超声时间20 min,酸度25%。[结论]不用有机溶剂而直接加一定浓度的酸并辅助以超声波振荡的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周期短、提取效果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苷的超声波强化提取及其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淫羊藿叶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溶剂60%甲醇溶液、液固比35∶1(mL/g)、超声波作用时间20 min。该法对淫羊藿苷的提取量与索氏提取法相当,但提取时间显著缩短,提取溶剂用量较少,不影响淫羊藿苷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以乙二醇水溶液为溶剂,稻壳为原料制备木质素。将稻壳投入70%-90%乙二醇中,在200-220℃、一定料液比条件下蒸煮1-3 h,不溶于水的高沸醇木质素通过加水沉淀的方法,从反应后的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通过蒸馏方法回收的乙二醇可重复使用。试验结果表明,稻壳在80%乙二醇中,于210℃、料液比为1∶6条件下蒸煮2 h所得的木质素最多,即木质素的得率最高。制备的木质素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通过进一步改性,还有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碱液提取法对银叶树果壳木质素进行提取分离,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提取温度、KOH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银叶树果壳木质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所提取木质素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发现,银叶树果壳木质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KOH浓度0.5 mol/L、料液比1 g∶55 m L、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木质素得率达到10.78%。银叶树果壳木质素浓度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随木质素浓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稀碱溶液法和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碱溶液浓度1.5%,料液比为1∶15(w/v),抽提时间90 min,抽提温度60 ℃ ;沉淀pH为4.5,沉淀温度25℃ ,沉淀时间120 min。在此工艺下,所得松毛虫蛋白产品的干重1.15 g,其粗蛋白含量为85.8%,总氮提取率为81.2%。稀碱溶液法是一种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可行方法。第6期刘高强等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  相似文献   

10.
郭雅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71-19373
[目的]建立新的提取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总黄酮的方法,为防止生姜中总黄酮成分氧化提供依据,并为生姜总黄酮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新的方向。[方法]以生姜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确定溶剂热法提取生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溶剂热法提取生姜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粒径0.5 mm,提取时间2 h,在此优化条件下,总黄酮得率最高为92%。[结论]溶剂热法提取生姜总黄酮,具有实验装置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和耗能低等特点,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1.
以制药废弃物刺五加根茎剩余物为原料,采用丙酮有机溶剂法提取木质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乙酸体积分数、丙酮体积分数等工艺条件对木质素得率和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丙酮有机木质素抗氧化性能影响最显著,其他因素不显著。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0℃、丙酮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0、反应时...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多酚含量高和抗氧化能力强的食用玫瑰花栽培品种,采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云南不同产地3个主要栽培品种共8种食用玫瑰花的多酚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个不同玫瑰花品种间的多酚含量差异显著,按多酚含量依次为墨红中国红一号滇红,其中曲靖产墨红中的多酚含量最高,达(198.07±5.78)mg/g。曲靖产墨红玫瑰花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丽江产滇红最低,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SC_(50))分别为(27.52±0.93)μg/mL和(123.33±0.71)μg/mL。在不同产地滇红品种中,以安宁产玫瑰花的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为(156.69±4.61)mg/g,对DPPH自由基的SC50值为(42.67±0.99)μg/mL。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发现,年均气温是影响玫瑰花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乙醇对桦褐孔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样品的总还原力、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醇对桦褐孔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5%时,桦褐孔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其多酚含量和总还原力分别为(12.04±0.53)mg/g、(124.56±2.81)mg/g(维生素C相当量),FRAP值为(1.42±0.04)mmol/g(FeSO4.7 H2O相当量)。提取物浓度为400μ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05±3.41)%。  相似文献   

14.
采用Folin-ciocalteu法对荷叶、枳实和水皂角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多酚定量,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评估.结果表明,经过粗提后,多酚含量最高的是枳实提取物,多酚含量为(462.5±19.28)mg/g,其次是荷叶和水皂角提取物,分别含多酚(293.8±78.57)和(270.3.±28.53)mg/g....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实验评价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肉苁蓉阴干时,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晒干高。相比于阴干,肉苁蓉60℃烘干时,3种成分测得量最高;提取温度升高,3种成分测得量也增加,当提取温度为80℃时,3种成分含量最高;浓缩温度升高,提取液浓缩效率明显提高,当浓缩温度从35℃增加为60℃时,肉苁蓉提取液浓缩至等体积时耗时从7 h缩短至0.7 h,且3种成分在浓缩液中的浓度也最高;水浴蒸制肉苁蓉浸膏时,蒸制温度升高,所需蒸制时间明显缩短,当蒸制温度从40℃增加为85℃时,肉苁蓉浓缩液蒸至相同量的浸膏耗时从12 h缩短至1.2 h,且3种成分在浸膏中的含量也最高。当浓度在0.1 ~ 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2.23%、83.23%和91.26%,其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17、0.023、0.248 mg/mL,在0.1 ~ 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的还原能力略低于VC。【结论】肉苁蓉在干燥、提取、浓缩、水浴蒸制浸膏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有较大影响。肉苁蓉浸膏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南疆地区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以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me-Gal)为内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在柱温200℃、进样口温度3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80℃、高纯氮气载气压力200 kPa条件下,对苦马豆素(SW)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在0.375~6 mg/mL SW质量浓度范围内对SW和me-Gal峰面积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2.18;,RSD=1.724;(n=5).小花棘豆中各部位苦马豆素含量为:种子(58.09±0.48)mg/kg;叶(21.81±0.58)mg/kg;全株(19.14±0.16)mg/kg;茎(12.30±0.23 mg/kg).[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北方黄酒为对象,探究酶对北方黄酒沉淀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的作用条件为酸性蛋白酶添加10000 U/g蛋白质、作用温度50 ℃、作用时间24 h,北方黄酒中蛋白质含量由0.79 mg/mL降至0.66 mg/mL,仅降低16.46%左右,未达到理想效果.为找到原因,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和 中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北方黄酒沉淀成分,结果发现:沉淀中蛋白质仅占总成分的3.5%,表明蛋白质不是沉淀的主要物质,另外首次发现了北方黄酒沉淀中两种成分:果胶和木质素,分别占总成分的6.03%、24.80%,这对解决北方黄酒沉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维生素C对4℃保存藏西北绒山羊精液效果及其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为高效利用藏西北绒山羊种公羊精液及推广其人工授精技术打下基础.[方法]假阴道人工采集藏西北绒山羊种公羊新鲜精液,用维生素B12进行4倍稀释后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2.0、4.0、6.0、8.0、10.0和12.0 mg/mL),4℃保存24 h,观察统计其精子活力、精子顶体完整率和质膜完整率,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精子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情况.[结果]藏西北绒山羊精液4℃保存24 h后,以添加8.0 mg/mL维生素C的效果最佳,对应的精子活力、精子顶体完整率和质膜完整率分别为(73.41±0.47)%、(58.89±0.88)%和(68.76±0.81)%,3个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未添加维生素C的空白对照组(P<0.01).添加8.0 mg/mL维生素C的藏西北绒山羊精子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新鲜精液的接近,均显著低于未添加维生素C的冷藏精液(P<0.05).[结论]原精液中添加2.0 mg/mL维生素C可降低4℃保存藏西北绒山羊精液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异常水平,提高藏西北绒山羊精液冷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野火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野火球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比较分析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对野火球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超声提取野火球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DPPH和FRAP法对野火球总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超声提取法为提取野火球总黄酮的最合适的提取方法,其最优工艺参数是: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75 min,料液比1∶20,超声功率350 W。在上述条件下,野火球总黄酮提取率为1.686%。野火球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效果,IC_(50)为(0.207 7±0.010 3)mg/m L,并且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为(4.561 0±0.228 0)mmol/g。[结论]优化的野火球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野火球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鸡肉蛋白抗氧化肽(APCP)在喷雾干燥条件下保持其活性的高效干燥工艺并明确其活性保持水平及理化特性。[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APCP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工艺优化过程中活性保持水平以清除O_2·~-能力为衡量指标,最优工艺条件下活性保持水平以干燥样品清除O_2·~-能力与冷冻干燥样品清除O_2·~-能力比值为衡量指标,其中清除O_2·~-能力测定采用A052抗超氧阴离子试剂盒法;以冷冻干燥样品为参照物,通过堆积密度、溶解性、吸湿性、感官色泽、清除O_2·~-能力等指标考察喷雾干燥样品理化特性。[结果]建立APCP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65℃,出口温度104℃,进料流速4.6 m L/min,在此条件下APCP清除O_2·~-能力得到了很好地保持,保持率(90.67±5.53)%,水分含量(6.35±0.43)%;喷雾干燥样品的堆积密度变大、溶解时间延长、吸湿率降低、色泽稍微变白、清除O_2·~-能力下降。[结论]在较高进口温度(165℃)、较低出口温度(104℃)及适当进料流速(4.6 m L/min)条件下APCP活性保持率可达(90.67±5.53)%,且所得APCP干燥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