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 水稻开花期冷害是我国南方晚稻生产上的主要障碍。当晚稻开花期遇到“寒露风”冷温危害时,严重影响开花、授粉、受精、结实,致使产量大大降低。因此,无论从外地引种开花期耐冷性强的晚籼稻高产稳产新品种,还是杂交选育出耐冷品种,收集和筛选、鉴定一些较耐冷的育种原始材料,对解决这一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准确而快速地知道某一个品种的耐冷性强弱呢?这就需要进行耐冷性鉴定。目前,鉴定的方法很多,如分期播种的大田鉴定,人工气候室冷温处理等等。其鉴定指标既有形态学、解剖学上的指标,也有细胞学与生理学上的指标。然而这些方法与鉴定指标对测定某个品种的耐冷性强弱,其准确性和快速性都受到一定的局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试图寻找快  相似文献   

2.
水稻开花期冷害机理与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稻是喜温作物,对冷温不适应,如在减数分裂期和开花期遇几天冷温(<15℃和≤20℃),便会产生“障碍型冷害”,严重影响水稻受精结实,空秕率增加,产量大为降低。国内外许多遗传育种工作者,近些年来对水稻的冷温敏感时期与敏感性器官,冷温处理的花药生理异常与组织异常,品种耐冷性差异与耐冷性指标,选育耐冷性品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水稻耐冷性育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  相似文献   

3.
用十二项形态和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评春六个水稻品种萌发期的抗冷性,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吸胀种胚总极性脂和磷脂酰甘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抗冷性强弱与种胚膜脂磷脂酰甘油的脂肪酸饱和度极显著相关,而与种胚膜极性脂脂肪酸不饱和指数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水稻开花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开花期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含量等10项与耐冷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剑叶光合速率和SOD酶活性对水稻的耐冷性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水稻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进行了耐冷性预测,结果与它们的结实率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2个指标在开花期对水稻耐冷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用该方法对水稻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人工培养箱模拟低温的方法筛选出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最适低温,并通过5种指标对黑龙江省76个水稻品种(系)进行了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寒地水稻发芽期耐冷以10℃发芽势、10℃发芽率、10℃发芽指数值和10℃发芽系数为主要指标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花粉萌发率与苦瓜植株耐冷性的关系,为筛选强耐冷性苦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在9、12、15、18和25℃温度条件下,将10个苦瓜材料的花粉在培养基中培养,调查花粉萌发率,筛选可区别苦瓜材料的适宜温度.利用筛选的温度对不同苦瓜材料花粉萌发进行测定,同时苗期进行10℃冷害指数测定,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5℃可作为区别不同材料花粉萌发率的适宜温度.根据不同苦瓜材料在15℃下花粉萌发率和10℃低温处理的冷害指数差异显著性,均可将参试苦瓜材料分为3个耐冷类型,两者反映的苦瓜耐低温性能基本一致.15℃苦瓜花粉低温萌发率与植株冷害指数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46.[结论]花粉低温萌发率可作为苦瓜品种耐冷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喜温作物,对冷温不能适应,如我国南方稻作区的双季晚稻,在开花期如受“寒露风”冷温危害,便会产生“障碍型冻害”,严重影响开花授粉、受精结实,致使空壳率增加,产量降低。 国内外许多水稻育种工作者,近几年来相继发现,现有水稻品种资源中有某些品种的耐冷性较好。为了寻找晚籼稻耐冷性较好的杂交育种亲本材料,我们于1980年在湖南桃源县共引种162份品种或品系,也  相似文献   

8.
在孕穗期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阶段性低温处理,调查分析花药长度、花粉大小、可育花粉率的降低率与结实率降低率的关系,并采用R=F/S对这些指标进行冷抗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孕穗期受到冷胁迫时,花药长度、花粉大小、可育花粉率降低率与结实率降低率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花药长度降低率、花粉大小降低率、可育花粉率降低率的冷抗R峰值出现时期不同,R峰值越高耐冷性越强;F-S曲线冷应力S的屈服应力点越高,品种耐冷性越强;由此鉴定出九02YC-11耐冷性最强,其次是水源381和优育8号.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苗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类型的21个水稻品种,采用人工低温胁迫和自然低温胁迫的方法,测定了叶龄、苗高、叶面积等8项与耐冷性相关的形态指标;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7项与耐冷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相关性显著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苗期叶龄和叶片丙二醛含量与水稻耐冷性有显著关系,可作为水稻苗期的耐冷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进行了预测,结果与他们的存活率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两个指标在苗期对水稻耐冷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用该方法对水稻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水稻耐冷性研究Ⅰ.稻冷害类型及耐冷性鉴定评价方法概述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本文是水稻耐冷性研究的第一部分,介绍水稻冷害的类型及耐冷性鉴定评价方法。水稻的冷害类型可以分为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也可以按照低温冷害发生的时期来划分成芽期冷害、苗期冷害、孕穗期冷害、开花期冷害和灌浆期冷害。较系统地介绍了水稻芽期、苗期、孕穗期、开花期耐冷性的多种鉴定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指标和自然条件下的耐冷性鉴定方法。还介绍了作为耐冷性鉴定评价指标的有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鉴定和筛选水稻苗期耐冷种质资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形态学和光合生理指标,对52份水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冷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相关分析显示6个光合生理指标与形态学指标黄叶率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将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3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3.991%;根据耐冷性综合评价值(D),将...  相似文献   

12.
苗期特耐冷贵州地方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别用17℃和12℃恒温对苗期特耐冷贵州地方水稻品种孕穗期处理3d,鉴定出一批孕穗期耐冷性极强的品种;经低温处理后,测定过氧化物酶(POD)、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花药长度、正常花粉率等指标,成熟后统计未处理和低温处理后的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结实率。结果表明,在17℃处理条件下,根系活力、相对电导率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和-0.6904^*),正常花粉率、单株产量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76^**和0.8028^**)。对各耐冷指标的通径分析发现,正常花粉率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0.659),对耐冷性的作用最大。对不同生育期耐冷性的相关分析发现,芽期与苗期呈显著正相关,苗期与开花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水稻不同生育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14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于芽期(胚根1.0cm,胚芽0.5cm)、苗期(三叶)和孕穗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耐冷性鉴定,同时在南京自然条件下,进行耐低温鉴定。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水稻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鉴定方法是可行的,芽期和苗期的存活率以及孕穗期结实率均为可靠的水稻耐冷性鉴定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孕穗期的结实率与芽期和苗期的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4个耐弱光性不同的番茄自交系进行开花期遮光处理,研究花粉活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正常光照15%的条件下,不同自交系番茄花粉萌发和染色结果有显著差异,花粉萌发率和深色花粉率较高的自交系耐弱光较强,反之较弱。因此,花粉萌发率和染色深浅度可作为番茄自交系耐弱光鉴定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人工气候箱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18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孕穗期和开花期进行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的相对结实率能够反映不同品种的耐冷性差异,可作为耐冷鉴定的主要评价指标;相对结实率与相对株高和相对着粒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开花期分别为0.4653和0.4182,孕穗期分别为0.4951和0.7010,可作为耐冷性鉴定评价辅助指标;相对结实率与相对包颈长差呈显著负相关(开花期r1=-0.2609,孕穗期r2=-0.2265),相对包颈长差也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相对株高、相对着粒密度和相对包颈长差对相对结实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辣椒种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低温下发芽鉴定、田间自然低温鉴定和种子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方法,研究了8个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耐冷性反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0.29-15.1℃,低温下室内耐冷性鉴定温度指标为18℃。辣椒耐冷性鉴定指标可采用18℃下发芽指数、田间耐冷性总指数和耐冷性隶属函数值。辣椒耐冷性可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  相似文献   

17.
辣椒种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下发芽鉴定、田间自然低温鉴定和种子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方法,研究了8个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耐冷性反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0.29~15.1℃,低温下室内耐冷性鉴定温度指标为18℃。辣椒耐冷性鉴定指标可采用18℃下发芽指数、田间耐冷性总指数和耐冷性隶属函数值。辣椒耐冷性可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杂交水稻萌发率、苗期耐冷性与耐冷性指标的关系,以重庆师范大学10个自育杂交水稻组合和糯稻89-1为材料,测定种子的生理指标、低温萌发率及苗期低温处理恢复生长后的死苗率。不同杂交水稻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明显,种子自身所含这4种物质与水稻低温下的萌发率可能具有一定关系;种子萌发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每个组合中温度为6℃处理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均高于11℃,初步推断临界点以下低温层积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积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低温条件处理下水稻苗期死亡率有明显差异,温度越低,水稻幼苗受害越大,复温后死亡率越高;聚类分析将杂交组合分为A、B、C 3类,A组、B组生理指标大部分都高于C组,低温萌发不同杂交水稻组合内变异系数较大。总的来说,水稻种子耐冷指标对萌发率可能具有一定作用,在苗期,水稻对低温较敏感,随着时间和温度增长受影响越大,根据耐冷指标、萌发率、死苗率对不同水稻杂交组合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可以为选育耐冷性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评价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最佳方法和最佳指标,对贵州10个特耐冷水稻地方品种和生产上的较抗冷恢复系贵农筒恢R211和K17B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和幼苗耐冷性试验,对各耐冷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试验,鉴定出了芽期和苗期特耐冷的4个品种。研究发现,低温发芽率和幼苗耐冷性呈显著的正相关(r=0.6095^*);4℃低温下处理3d水稻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与幼苗活苗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5526^*),与发芽率也呈显著的负相关(r=-0.5529。);幼苗经4℃低温下处理3d后叶绿素含量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鉴定水稻品种芽期耐冷性以4℃低温下处理10d后的发芽率为指标比较合适,鉴定苗期耐冷性以4℃低温下处理3d后的活苗率为指标,并参考低温下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近年来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特点,在水稻冷害鉴定圃中,通过冷水灌溉的方法鉴定2013、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并将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一些基本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3和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经过低温处理后,水稻品种空壳率分布情况都集中在35%以下,其中空壳率在10%~15%的品种最多有15份,占31份品种材料的近50%,低于5%的品种有2份,所以黑龙江省近2年审定的品种耐冷性表现良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主茎叶片数、生育期、活动积温、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重要性状相关不显著,在品种选育和亲本选择时可以单独考虑耐冷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