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晓丽  曹子林  朱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87-16089
[目的]为蓝桉种子的常温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干燥处理后含水率分别为9%、8%、7%、6%、5%、4%、3%、2%、1%并在常温条件下密封贮藏300、54.0d及未经干燥处理分别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贮藏300、540d(对照)的蓝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处理种子的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超干燥处理的蓝桉种子(含水率9%~1%)常温密封贮藏300、540d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细胞膜透性、脱氢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总体高于常温对照组而接近低温对照组,部分指标甚至高于低温对照组;当种子含水率为2%时,种子的发芽能力、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最好。[结论]蓝桉种子超干燥处理后长期常温贮藏是完全可行的,且种子最佳含水率为2%.  相似文献   

2.
木麻黄等种子超干贮藏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试验有用热空气恒温(50℃)干燥法对木麻黄、黑松、相思树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和贮藏,以研究对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麻黄、黑松、相思树种子耐脱水性较强,脱水至4%,未发现种子活力下降,细胞膜能保持较好完整性,α-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在常温下贮存1年后,木麻黄、相思树和黑松种子活力下降程度随种子含水率变化而有所差异,当种子含水率为5%~9%时随含水率下降其各发芽能力指标下降率较大,当种子含水率为4%以下时,各发芽能力指标下降较小,而且较为稳定,当种子含水率为4%时下降率最小。可见这三个树种种子超干保存最适含水率为4%。  相似文献   

3.
采用硅胶干燥法处理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种子,获得含水量分别为9.11%、7.00%、5.09%、4.18%、3.21%、2.11%的种子.超干种子在室温下贮藏3个月后,进行回湿处理或PEG 6000引发处理后进行发茅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超干处理的种子采用质量分数20%的PEG 6000引发有较高的种子活力.含水量为4.18%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比其他含水量的超干种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桔梗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9.2%分别降至4.7%、3.3%、3.1%、2.6%和2.1%,在室温及5℃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室温条件下超干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未超干处理的对照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比未超干种子早1~2 d,种子萌发整齐度优于对照,在5℃条件下与室温条件下相同处理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含水量为3.3%及4.7%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较高,适度含水量的超干处理可以使桔梗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紫茎泽兰根脱毒腐解后能否在蓝桉育苗中利用,确定最佳施用量。本研究采用相似相溶原理,用无水乙醇对紫茎泽兰根进行脱毒,并对脱毒根的残渣进行腐解。采用盆栽试验,将30,60,90 g脱毒腐解后的根粉末与1.0 kg沙土充分混合,以不添加粉末的沙土为对照,研究脱毒腐解后的根粉末处理对蓝桉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率、萌发指数),幼苗生长(高度、冠幅面积、地径、根长)及生物量(单株干质量、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脱毒腐解后的根粉末处理对蓝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各指标随着处理质量增大先增大、后减少,均与处理质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种子萌发各指标达到最大时的最佳处理质量为12.1~30.7 g,幼苗生长各指标达到最大时的最佳处理质量为33.6~42.5 g,生物量各指标达到最大时的最佳处理质量为29.4~50.0 g。研究表明:紫茎泽兰根脱毒腐解后具有有机肥增产效应,可作为蓝桉育苗基质,但在应用中应采用最佳处理质量及根粉末与沙土的配比。  相似文献   

6.
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对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的自毒作用,在透明密闭保鲜盒内用蓝桉不同质量新鲜枝、叶气态挥发物对蓝桉种子进行处理,探讨了蓝桉枝、叶高浓度(0.077 2 g/cm3)、中等浓度(0.025 7 g/cm3)和低浓度(0.008 5g/cm3)气态挥发物对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鲜叶、鲜枝气态挥发物对蓝桉种子萌发(发芽...  相似文献   

7.
杉木种子超干燥和超低温贮藏研究Ⅰ.种子质量贮藏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恒温干燥法,研究不同脱水干燥温度对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超干燥处理后的种子贮藏1年、超低温保存、防冻剂预处理超低温保存不同含水量的杉木种子,分析其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研究杉木种子贮藏后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50℃是杉木种子脱水的适宜温度,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最高;3%~5%的含水量是杉木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适含水量,贮藏1年与常规低温贮藏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超低温保存表明,9%含水量的种子贮藏效果要比超干燥处理后贮藏好,可用于杉木种子的中长期保存.防冻剂超低温保存受防冻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二甲亚砜的浓度.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的影响作用则被防冻剂削弱.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甘草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采用硅胶干燥法,将甘草种子脱水至含水量为7.0%、5.8%、4.5%、3.3%和2.1%5个梯度,研究了超干处理对甘草种子贮藏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种子超干贮藏的含水量为3.3%~7.0%时,种子发芽率都在80%以上,保存效果优于未经超干处理的种子。其中含水量为4.5%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0.41%和17.56。将超干处理含水量为4.5%的甘草种子贮藏一定时间后,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未经超干处理的种子,且其抗老化能力也明显优于其他含水量种子。由此可见,超干处理可以提高甘草种子的耐贮藏性,且超干处理的适宜含水量为4.5%。  相似文献   

9.
以南方重要造林树种邓恩桉、本沁桉、巨桉、直杆蓝桉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20天内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铜、锌、镉对这4种桉树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污染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铜、锌、镉对邓恩桉、本沁桉、巨桉与直杆蓝桉的种子发芽与根伸长均存在抑制效应,其中对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性,但对种子发芽过程(发芽高峰期)影响较小.4种桉树对3种重金属的响应中均表现出对铜具较高敏感性.另外,重金属质量分数与种子发芽抑制率之间普遍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且对根伸长的抑制效应明显大于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高质量分数重金属对根伸长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甚至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明确适用于韭菜种子贮存的超干方法。通过设置对照、冷冻超干、硅胶超干5、0℃加温超干等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韭菜种子超干贮存的影响。加温处理贮存初期韭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苗长与冷冻处理、硅胶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的差异。50℃加温、冷冻干燥及硅胶干燥等处理在40、20℃条件下经0~98个月贮存后,对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无不良影响。不同贮存条件对韭菜苗长的影响比对发芽率的影响早。50℃加温干燥处理经过长达98个月的超干贮存,韭菜苗长与冷冻干燥等方法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50℃加温超干是一种比较经济易行的干燥方法,贮存的韭菜种子寿命可保持到8年以上。  相似文献   

11.
吊脚楼里的传统土家族家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吊脚楼的起源、发展、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用中国传统家具的分类方法对土家族家具进行分类;在选材、装饰手法和造型特色等方面与其他传统家具比较异同,揭示了土家族家具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后稷教稼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杨凌示范区“教稼园”主题性公园规划为例,探讨了按照“人地共生”模式、遵循乡土化、人性化、景观化与高效化理念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苦楝种源间种子发芽变异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8 个省份 36个种源的苦楝种子进行场圃发芽试验,观测苦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并分析其地理变 异规律。 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在种源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6 个种源平均发芽率为 59. 5% ,平均发芽势为 40. 3% 。 发芽性状表现较好的种源是江西赣州、于都、遂川,云南麻栗坡和西畴,福建漳平以及广东恩平;表现较差的 是海南、云南勐腊和罗平,贵州兴义以及福建永安等种源。 发芽率、发芽势随采种点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加,且 发芽时间相对集中。 聚类分析将 36个种源聚为 5类,相同或相邻物候区的种源大多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4.
林隙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干扰之一,林隙结构改变了森林局部区域的生境条件。 以温带成熟林中的 倒木林隙为观测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在生长季节中研究了林隙与林下表层土壤活性碳氮库的月际动态。 研究结果显示,林隙环境中土壤湿度和容重显著高于林下;虽然林隙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和土壤铵态氮含 量显著低于林下,但是林隙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林下。 林隙和林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SM BC)含量无显著差异, 而林隙的土壤微生物量氮(SM BN)显著低于林下。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碳氮库与土壤湿度和容重的相关 性显著;在土壤活性碳氮库间,林隙土壤 SM BC 和 SM BN 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土壤 DOC,而在林下则是土壤硝态氮。 同 时还综合分析了林隙干扰对森林表层土壤活性碳氮库的影响,并探讨了林隙土壤活性碳氮库的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15.
鸡腿蘑液体菌种生产及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深层发酵法进行鸡腿蘑液体菌种的生产,从5个鸡腿蘑品种中,确定了一株适于深层发酵的菌株一瑞10,该菌株较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分为:4%玉米粉,2%蔗糖,2%麸皮,0.1%KH2PO4,0.05%MgSO4.7H2O,适宜的摇瓶条件为:培养基的起始pH值为7,250mL摇瓶装液量为40mL,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5℃.15L发酵罐控制参数为:装料系数0.7,接种量10%,通气量:1:0.5-1.2,搅拌速度为120-180r.min^-1,用液体菌种进行鸡腿蘑栽培试验结果显示,深层发酵法生产鸡腿蘑比传统栽培方式生产周期可缩短60d,抗杂性能优于传统生产方式,出菇性能与传统生产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1):212-215
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探讨农业科技进步内涵、借鉴以前学者提出的农业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收集 2007-2011 年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重庆 13 个区县在农业科技进步上 的差距、从而找出对农业科技进步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根据重庆各区县农业科技进步的现状、提出今后重庆农 业科技进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稻色素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与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 R30 白 化、黄化致死突变体,然后通过其杂合体与 R527、泸恢 17 等正反交,分析 F 1 代出现分离的情况和 F 2 代的分离比例, 同时对杂合体后代的分离比例进行分析。 根据卡方测定的结果,确定了水稻的白化、黄化突变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 律,都是由 1个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遗传。  相似文献   

18.
将褐牙鲆(Par al i cht hysol i vaceus)在 0、10、100、1 000 l x等 4 个不同光照强度下分别处理 30 mi n 和 7 d、 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褐牙鲆血浆皮质醇、渗透压、血浆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改变光照强度 30 mi n会影响皮 质醇的变化、10 l x组皮质醇水平最低、且随着时间延长至 7 d、整体水平皆有所降低但趋势保持一致。 不同光照强度 处理对褐牙鲆血浆渗透压及血浆中 TP、ALB 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后 30 mi n、100 l x处理 TG 含量最低 且与 0 l x处理差异显著、 但在处理后 7 d 100 l x处理 TG 含量最高;TC 含量变化与 TG 相似、 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 长、100 l x处理 TC 含量呈升高的趋势、 但 10 l x处理无明显变化。 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后 30 mi n、10 l x处理 AST、 ALT 活性最低、且与 1 000 l x处理差异显著、处理后 7 d、仍维持此变化趋势;在短期光强刺激下、各处理 ALP 活性无 显著差异、但在长期光强刺激下、0 l x处理显著低于 10 l x处理和 100 l x处理。 结果表明、褐牙鲆适宜的光强范围为 10 l x左右、褐牙鲆通过积极的生理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光照强度变化、这对其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利用喀斯特山区资源、促进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该区域紫穗槐(Amor pha f r ut i cosa) 为研究对象、进行单独青贮及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甲酸、蔗糖 5 种添加剂青贮、探讨其可青贮性及 青贮的有效措施。 结果表明院紫穗槐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单宁的含量低、营 养价值高;紫穗槐单独青贮品质一般、添加剂青贮改善了青贮饲料的气味和色泽、降低了 pH 值和氨态氮含量、改善 了青贮品质与营养;综合评定、青贮效果为乳酸菌>甲酸>乳酸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蔗糖>单独青贮、紫穗槐青贮 是可行的、可为该区域饲用灌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极简风格家具中的传扬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极简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和设计要素,以及如何利用符号学和语义学的设计方法来把握极简风格家具中的中国传统美学。以求更好的提炼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要素为现代的极简风格家具所利用,从而设计出极具民族传统特点的极简风格的现代家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