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综述鱼类性别决定类型及其机制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旨在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继在哺乳动物中发现了性别决定基因SRY后,相关学者还发现了诸如性别连锁基因、芳香化酶基因、锌指结构基因、H—Y抗原、Sox、DMRTl、DMy等许多与性别控制和性腺发育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阐明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和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索。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部分水产动物性别决定基因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简述,以期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集中在温度、激素以及性别连锁基因、BKM、ZFY、芳香化酶基因、H-Y抗原、Sox、SRY、DMRT1、DMY、DAX-1、核受体基因家族、SF-1和WT-1等性别决定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则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些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鱼类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和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索.阐述了近些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因子及其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对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做了简述,以期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近几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基因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来研究鱼类性别控制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较为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对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p H、低氧、水压等均能影响大多数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本研究中,阐述了鱼类遗传型性别决定(GSD)和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方式,并对TSD与遗传型性别加温度影响(GSD+TE)性别决定机制下,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在雌雄异型中的表达及结合温度诱导性逆转进行概述,分析了温度对鱼类性别比例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对性别决定基因的鉴定、解析和基因功能研究,为科学制定鱼类繁殖计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是有性生殖生物雌雄性别分化的2个阶段.鱼类的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机制很复杂,一般归结于2种模式:遗传决定模式(GSD)和环境决定模式(ESD).环境决定模式有2种主要类型:温度性别决定(TSD)和行为性别决定(BSD).本文对GSD、ESD、TSD和BSD决定模式进行了综述.同时,本研究对鱼类的染色体性别决定类型和近几年来被研究过的与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相关的基因,如性别连锁基因、Sry、Sox、DMY、DMRT1、FOXL2、AMH和P450c17等基因做了综述,也对温度与行为影响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鱼类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热点。鱼类几乎具有所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对于整个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形成及进化途径的揭示具  相似文献   

8.
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性别控制育种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生殖内分泌调控、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种间杂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技术被广泛用于养殖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究,已育成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单性养殖鱼类新品种.养殖鱼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分析、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发掘以及养殖鱼类高效特异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建立,为养殖鱼类精准...  相似文献   

9.
控制鱼类的性别比例在养殖中常常至关重要。在一些物种中,因为雌雄二态性的存在,单性群体养殖可以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对某些种类来说,性别转变甚至是其生命周期必经的一部分,比如某些雌雄同体的种类,在生命开始时是一种性别,在一段时间后转变为另一种性别,许多鱼类的性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性别决定遗传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控制性别比例和育种方案的实施。哺乳动物和鸟类具有高度保守的性别决定主基因,控制着一个保守的遗传网络通路,该通路负责性别决定与性腺分化。不同于哺乳动物和鸟类,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本文综述了鱼类性别决定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以水产养殖主养品种罗非鱼、大菱鲆为例介绍了性别控制在生产上的应用,以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水产养殖来说,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因为许多养殖鱼类其生物学或经济性状诸如生长率、成熟年龄、繁殖方式、体色、体型和个体大小等雌雄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苗种进行单性养殖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阐明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等理论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现就国内外鱼类性别控制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Dmrt基因的功能和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mrt基因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发育基因家族。其家族成员的主要特征是所编码的蛋白质都包含一个具有DNA结合能力的保守基序———DM(Doublesex和Mab-3)结构域。可以锌指方式与特异DNA序列结合,在性别决定和分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作为发育基因,Dmrt对肌肉、眼、脑、鳃等组织以及体节发育都起重要作用。迄今,已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脊椎动物中检测到了Dmrt基因的存在,充分显示该基因家族在进化上具高度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2.
鱼类性别控制对于水产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用于生产实践的鱼类人工性别控制方法有很多,包括温度、外源激素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但大多数仍然处于探索与试验阶段。本文通过对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相关基因及人工诱导鱼类性别分化的方法等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为鱼类性别控制、调控养殖鱼类的经济性状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鱼类的性别控制受遗传性别决定和环境性别决定两种机制的影响,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方面可塑性强。硬骨鱼类雌雄个体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培育和养殖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的单性群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大刺鳅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雄性个体比雌性生长速度更快、体型更大,因此培育全雄大刺鳅的经济效益更高。野生大刺鳅雌雄比例约为1∶1,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易出现高雌性率的现象。目前尚不清楚何种因素引起大刺鳅的雌性化,也未见成功诱导大刺鳅生理雌鱼发生性逆转的报道,这极大制约了大刺鳅养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关于大刺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生理学、繁殖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关于大刺鳅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的研究较为薄弱,需从其他硬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性别调控方式和性别控制育种技术中发掘思路。基于硬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综述了硬骨鱼类性别控制的几种方式,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调控(如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和环境因素调控(如温度、外源激素、饵料等)。旨在为解析人工养殖大刺鳅高雌化的原因及潜在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水产养殖来说,具有重人的实用意义。因为许多养殖鱼类其生物学或经济性状诸如生长率、成熟年龄、繁殖方式、体色、体型和个体人小等雌雄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苗种进行单性养殖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阐明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等理论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现就国内外鱼类性别控制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水产养殖来说,具有重人的实用意义。因为许多养殖鱼类其生物学或经济性状诸如生长率、成熟年龄、繁殖方式、体色、体型和个体人小等雌雄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苗种进行单性养殖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对阐明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等理论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现就国内外鱼类性别控制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的一个最大类群,阐明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脊椎动物类群的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乃至进化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上,以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的调控机制为理论基础,对其进行性别控制、实现单性养殖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该文对近年来关于环境因子对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生产上开发人工诱导性逆转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分子模型与性别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分子模型,阐述了性别鉴定的方法及现状,指出性别鉴定方法的研究可用于胎儿性别鉴定、司法中人性别鉴定,对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等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虾蟹类性别决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涉及遗传、发育和进化等领域,开展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对认识人类性分化异常等多种与性别有关的疾病、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等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为生物进化的分析提供新的线索。在系统进化中,虾蟹类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与脊椎动物相比,其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深入研究其性别决定机制,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更具  相似文献   

19.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涉及遗传、发育和进化等领域,开展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对认识人类性分化异常等多种与性别有关的疾病、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等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为生物进化的分析提供新的线索。在系统进化中,虾蟹类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与脊椎动物相比,其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深入研究其性别决定机制,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更具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3,(6):56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最近公布消息,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条石鲷性别决定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这是在我国首次发现具有复性染色体决定型的鱼类,丰富了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条石鲷是一种暖温性海洋中下层的岛礁性鱼类,它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