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年来,为了充分用地,渴望育出与水稻大豆等夏季作物季节矛盾小的早熟小麦品种.通过重新评价日本品种所具有的早熟遗传特性,把全国的小麦品种与品系的全生育期划分成播种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开花、开花至成熟四个时期,把生育时期短的各品种或品系集合起来,从育种上研究其能否达到早熟.  相似文献   

2.
前一报曾报道,将小麦品种(或品系)的全生育期分为播种—拔节(第1期)、拔节—抽穗(第2期)、抽穗—开花(第3期)及开花—成熟(第4期)4个生育期后,尽管把它们所具有的每个期间均短的遗传特性重组起来,也只比关东以西普及的小麦农林61号早熟1周.这表明要选育像大麦一样早熟10天—2周的小麦品种,仅仅运用日本小麦品种所具有的遗传特性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本研究为了明确小麦的改良要点,根据小麦和大麦早热性的差异(按前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  相似文献   

3.
为给小麦抗吸浆虫育种提供参考,以小麦高抗和高感吸浆虫品种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分析了小麦形态特征、抽穗期和开花期与吸浆虫侵害后小麦估计损失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吸浆虫侵害后,小麦估计损失率与植株高度、穗下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6和-0.178;估计损失率与抽穗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23;而估计损失率与小穗密度的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仅为-0.026。抽穗期和开花期均与估计损失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5和0.161;抽穗期至开花期天数与估计损失率的相关性不大,仅为-0.071。因此可以通过株高、穗下茎节间长度、抽穗度、抽穗和开花的时间大致判断小麦对吸浆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播期对多小穗和寡小穗小麦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对13份不同来源的小麦品种(系)两年分期播种的生育期和6个农艺性状(株高、单株有效分蘖数、穗长、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播期的推迟导致材料间出苗期差异变大,抽穗期差异缩小,但开花期和成熟期差异变化不大,各农艺性状值减小。经方差分析,各农艺性状在不同播期和品种(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单株有效分蘖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穗粒数次之,每穗小穗数最小。多小穗材料10-A和寡小穗材料BE89的穗长、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在播期间差异较小。经相关分析,播种至出苗和分蘖至抽穗天数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出苗至分蘖和开花至成熟天数与平均日照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抽穗至开花天数与温度和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日最高温和日均温对多小穗和寡小穗材料的分蘖至抽穗天数有显著影响,平均日照时间在开花期、日最高温在成熟期分别对多小穗材料发育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小穗数特异性材料的每穗小穗数在不同播期下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育时期盐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442M-1,茶淀红、冬68,鲁麦6号,中国春、MY9094等6个耐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拔节,抽穗,开花3个生育期进行盐胁迫的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上述3个生育阶段中,盐胁迫对小麦产量均构成影响,认为对小麦成侏期的耐盐性鉴定评价以拔节期进行胁迫处理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材料和方法结果与讨论1.遗传力、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以上内容已载于1990年第6期)2.冬、春性小麦杂交的早熟性遗传分析小麦品种的成熟期取决于抽穗期、开花  相似文献   

7.
诸多研究表明:(1)温度和光周期是制约小麦抽穗和成熟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们通过Vrn基因和Ppd基因起作用,影响着穗分化的进程;(2)春化是冬性小麦品种抽穗结实的必经阶段,低温和短日照都可使春化完成,小麦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和生殖器官内激素的种类和水平有差异,茎尖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达到高峰标志着春化完成;(3)小麦早熟性遗传为部分显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抽穗期的主基因;(4)小麦早熟性决定于各个生育阶段的长短,但主要是在二棱前期和后期.早熟高产育种应在最小营养生长期短及分蘖性强以保证穗数的基础上,力抓抽穗早或灌浆速度快这两条途径,以达到产量三因素乘积最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时期干旱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灌溉管理提供参考,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作物需水量试验场防雨棚下测坑中进行了不同时期干旱对强筋小麦郑麦98产量和品质特性影响的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适宜水分、播种~拔节期干旱、拔节~抽穗期干旱、拔节~灌浆期干旱和抽穗~成熟期干旱5个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强筋小麦产量性状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水分处理相比,随着干旱时期的后移,小麦产量呈降低的趋势,其中,播种~拔节期干旱减产最少,仅为5.97%,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2.12 kg/m3;抽穗~成熟期干旱千粒重最低,为32.28 g,减产最多,达17.86%;与后期(抽穗~成熟期)干旱处理相比,拔节~抽穗期干旱处理使籽粒粗蛋白质、氨基酸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1.34、1.30和3.17个百分点,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减少30.68%和33.93%,弱化度增加18.99%,其籽粒品质最差;适宜水分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最高,为1 114.3 kg/ha,其他品质性状居中;后期(抽穗~成熟期)干旱处理的品质最好,但其蛋白质产量最低,为965.3 kg/ha,比适宜水分处理减少13.3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氨基酸、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微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确定培育与大麦品种具有相似早熟性普通小麦的难点。将熟性早晚程度各异的30个大麦和30个小麦品种秋播于日本仓敷市室外,小麦的幼穗分化期(二棱期,T_1)比大麦的明显推迟。尽管小麦和大麦的拔节期(T_2)无差异,但小麦各品种的抽穗(T_3)、开花(T_4)和成熟(M)期均比大麦较晚。小麦的T_1与T_2、大麦的T_2与T_3呈最密切相关,但小麦和大麦的T_3均与M相关性最密切。本实验研究了大麦和小麦各7个品种灌浆期的差异。不论开花时间如何,由于小麦通常比大麦多需要3—5天的灌浆期,故其灌浆期间上午九时的积温比大麦品种高200℃以上。又对2个典型大麦与小麦品种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后收获指数增长率,大麦一直较高,而小麦直到开花后2—3周仍很低。此外,大麦随开花后天数的增加茎、秆重呈线性降低,而小麦开花后20—30天内无变化。由此推论,小麦和大麦灌浆期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茎叶向籽粒运输光合产物有差异所造成的。这也许是培育象大麦那样早熟小麦品种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 VRN1、Hv VRN2和Hv 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 PPD-H1和Hv PPD-H2是控制大麦抽穗期的重要基因。为探究春化和光周期调控抽穗期的机制,以冬青18号(D18)和城武芒大麦(K1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春化时间,观察春化对抽穗期的影响;同时,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条件下,分别取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春化时间处理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LD条件下,D18拔节期中Hv VRN1的表达低于K18,所以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SD条件下,虽然D18抽穗期中Hv VRN1的表达低于K18,但D18抽穗期中Hv PPD-H2的表达高于K18,导致D18抽穗期中Hv VRN3的表达高于K18,所以SD条件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早于K18。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生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于1962—1964年,在6个点进行大豆品种生态试验。大豆品种生育期从南到北有明显延长的趋势,不同成熟期品种略有差异,极早熟品种对光温生态条件不敏感。在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能满足其生长要求时,在不同地区的生育日数不依地区的积温和纬度而转移。早熟品种较为敏感。各试验点历年平均积温对早熟品种生育期高度负相关。中熟及中晚熟品种只能在本省中部及中南部地区达正常成熟,在熟期方面有明显的界线。 各试验点生育期间(5—9月)的月平均气温,对早熟品种生育期变化呈高度负相关。从南到北生育期间月平均气温每减低1℃,大豆生育期延长4.05天。  相似文献   

12.
1986-2014年临汾降水变化及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过去近30年山西省临汾降水变化对旱地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利用1986-2014年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临汾点的降水和对照品种农艺性状资料,研究其降水和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规律,并对降水要素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年降水量有略微的上升趋势,但小麦生育期降水量有略微的下降趋势;播种至越冬期的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起身至拔节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降水量有减少趋势.黄淮旱地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逐年缓慢上升,但有效穗数、产量及株高缓慢下降.起身至拔节期降水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生育期降水量和年降水量与株高、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年降水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有效穗和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年降水量是决定产量的四个主要因子,共同决定了产量72%的变异.降水变化对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变化趋势有较强的影响,选育株高适中、有效穗数较多、千粒重较大的高产抗旱新品种,是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未来气候变化进行育种改良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早熟棉花7个农艺性状、7个产量性状和8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出苗—开花、开花—吐絮及生育期短的品种,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成铃数,从而提高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开花—吐絮和生育期长的品种,可增加纤维长度,提高比强度,但黄度增加.选择高衣分的品种,会使铃重减小,子指降低,纤维长度变...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来小麦早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的早熟品种中,存在着不同的发育类型,不同发育类型的早熟品种,早熟性的主要生育阶段不同。早熟性是个复杂的遗传特性,除受控制春化与光照阶段发育快慢、时间长短的基因制约外,还受拔节到抽穗开花、抽穗开花到成熟这两大生育阶段的早熟基因的控制。早熟性不一定是春性,春性不一定都早熟,拔节早抽穗开花不一定早,抽穗开花早成熟不一定早。早熟性状的表现,是遗传型与环境互作的结果,不同环境中早熟不一定一致。半冬性早熟模式,是克服贵州小麦早熟不高产的最有效模式。探明了当前实现这一模式的最佳组合类型,育成了这一模式的新品种(系)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5.
对抗白粉病而晚熟小麦种质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利用早熟小麦品种与抗白粉病而晚熟的小麦种质Fr81-8杂交,获得了一批抗白粉病的早熟品系。这些品系株高80~90cm,千粒重42~51g,其中有3个品系兼抗条锈病,1个品系兼抗条锈病和叶锈病。它们均可供生产试种和育种用作亲本。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早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多研究表明:(1)温度和光周期是制约小麦抽穗和成熟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们通过Vrn基因和Ppd基因起作用,影响着穗分化的进程;(2)春化是冬性小麦品种抽穗结实的必经阶段,低温和短日照都可使春化完成,小麦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和生殖器官内激素的种类和水平有差异,茎尖玉米霉稀酮含量达到高峰标志着春化完成;(3)小麦早熟性遗传为部分显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抽穗期的主基因;(4)小麦早熟性决定于各个生育阶段的长短,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广大农民对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需求,烟台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用系谱法选育出集早熟、高产、抗病、优质、抗倒于一体的广适性优良小麦新品系——烟103,亲本组合为鲁麦14号//尉132/87初20。该品系早熟、高产、适应性广,在高、中、低肥水条件下均可种植,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小麦新品系。1 特征特性早:该品系极早熟,且熟相美观,植株呈金黄色,一般比目前推广品种鲁麦14号提早抽穗6~9d,早熟一周,可躲过北方广大麦区干热风危害和雨季霉烂损失,为目前极早熟品种之一。丰产:该品系冬性,幼苗半…  相似文献   

18.
95个引进的硬粒小麦品种(系)在突尼斯雨养条件下进行种植,并且调查了主要的有关农艺性状和穗部性状,以评价这些种质资源在1990—1991年生长季内的育种潜力。同对照相比,有19个优良品系具有早熟性、适宜的株高、抗叶锈、抗倒伏和优良的穗部形状等性状,这19个品系中有13个半矮秆型和6个高秆型。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发生赤霉病的轻重,受抽穗后雨量大小影响很大。同一品种不同播期间,由于抽穗期不同,抽穗以后遇的天气往往差异很大,因而它们的发病轻重也就差异很大。所以,抽穗期不同的品种,其抗病性就缺乏比较的基础。本文提出的鉴定方法——定量鉴定法,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四川中东部丘陵稻区油麦后水稻直播适宜播期,以川优6203等5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分期直播对杂交水稻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生育进程呈现播种—抽穗期和全生育期缩短,而抽穗—成熟期延长的趋势,且播期间变化幅度随播期后移逐渐增大;播种—抽穗期缩短的天数大于抽穗—成熟期延长的天数,致使全生育期缩短;播种—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均呈现递减的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5月2—13日播种,各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均较高,其产量范围为8.76~10.24 t/h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现与产量一样的变化趋势;各产量性状对杂交水稻产量影响大小为: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