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唐菖蒲花粉形态数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AS8.0软件对唐菖蒲花粉形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数量分类表明,前三个主成分:极轴长、赤道轴长和P/E贡献率达93.28%.唐菖蒲76个花粉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辣椒品种的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为试材,对57份辣椒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对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旨在为辣椒资源分类以及亲本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将57份辣椒材料划分为四大类群,单果质量成为影响聚类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就可以表达原6个数量性状所表达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3.
蜡梅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冰  雒新艳  张启翔 《园艺学报》2007,34(4):947-954
在对蜡梅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其形态特征对调查到的62个蜡梅品种进行命名, 把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蜡梅62个品种的分类, 并对2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 内被片颜色应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 晕心、乔种和红心不易分别单独作为分类标准, 应将晕心归并到素心中, 乔种和红心归并到紫心当中, 由此将蜡梅品种按照内被片颜色分为素心、紫心和绿心三大类; 此外, 聚类分析还表明中被片的形状即其长宽比在蜡梅品种分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将其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 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揭示了24个性状特征对进化具有独立作用; 主成分分析表明: 24个性状可综合为9个主成分, 其累积贡献率达77.3% , 根据前9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 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6个性状。  相似文献   

4.
将12个线椒品种自交系分成2组,按NC-Ⅱ设计配制成36个杂交组合,估算36个组合的品质、产量、熟性等10个性状的主成分值。结果表明,数量分类结果基本反映了线椒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符合实际情况;当主成分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大于75%时,主成分值即基本反映原来性状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5.
木瓜属品种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木瓜属(Chaenomeles)品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用41个形态学性状对29个栽培品种和2个野生种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木瓜属品种资源可按品种的来源划分为毛叶木瓜种系(Ⅰ)、西藏木瓜(Ⅱ)、皱皮木瓜种系(Ⅲ)和日本木瓜种系(Ⅳ)4个表征群。日本木瓜种系较为独立,与毛叶木瓜种系的亲缘关系最远;西藏木瓜与毛叶木瓜的亲缘关系密切;皱皮木瓜种系位于日本木瓜种系和毛叶木瓜种系之间,与CsuperbaCvilmoriniana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表明,41个性状综合为6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2.396%。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应用,作者认为木瓜属栽培品种的分类体系首先应以种系(品种来源)为第一级标准,花的大小可作为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花色作第三级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6.
云南部分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145份云南野生、半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29个枝梢及叶片性状,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该群体进行研究。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145份种质在L1=20.64水平上分为5个组,实验表明老叶叶背茸毛脱落与否、叶柄长度、叶脉对数和叶片长度在枇杷属植物分类中起着重要作用。R型聚类分析探讨了29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主成分分析表明,29个性状可综合分为10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1.8%,根据前10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7个性状,并分为3个分类等级。  相似文献   

7.
红籽瓜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1份红籽瓜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红籽瓜种质资源39个形态性状变异系数为5.37%~66.95%,平均变异系数为22.87%,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55,种子长度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最高,为2.16;种皮覆纹最低,为0.32,数量性状多样性信息指数大于质量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9.49%,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5.32%;第三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9.55%。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将51份红籽瓜种质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类仅1份材料,第二类2份材料,前两类均为野生种材料。第三类48份材料,为栽培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数量分类”是分类学中的一个新领域。现应用该方法对甜瓜的7个变种(依Naudin体系)160份种质材料的112个性状进行了系统地观察测定,并将其中的99个性状的观测结果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Q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Q型聚类分析得到的树状图给出了甜瓜明确的分类系统及其亲缘关系,提出了甜瓜的“三五九”分类系统.分别以亚种、变种、变型来代表,这既体现了甜瓜自然演化的阶段性,又体现了甜瓜丰富的变异类型(多型性).(2)主成分分析以降维方式给出了甜瓜的分类,在第一、第二主成分的二维平面上再现了Q型聚类分析中三个亚种的划分,客观地表明厚皮甜瓜比薄皮甜瓜更进化,并且分化程度高,网纹甜瓜和非网纹甜瓜的关系较东方甜瓜和菜瓜间的关系要远。(3)主成分的因子模式分析揭示了主成分的背景,前面少数几个主成分不仅所包含的信息量大,而旦具有较大负荷的性状数目也多。尤其是第一主成分包括了22个载荷大于0.6的性状,这是主导甜瓜演化的重要的相关性状群。(4)将东方甜瓜、菜瓜、蛇形甜瓜作为同一薄皮甜瓜亚种处理,克服了以往分类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以32个芍药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芍药观赏性进行了评价,以期为芍药杂交育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花数与株高、株幅、分枝数之间呈正相关,花色与花斑之间呈正相关。10个性状指标综合为6个主成分,即光合因子、覆花因子、花色因子、株高因子、花数因子、花径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7.423%,以6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权重建立了芍药品种的观赏性评价模型,将32个芍药品种分为了4个等级,其中‘桃花焕彩’‘高杆红’‘百园紫’‘老来红’‘娃娃面’品种综合性状最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橄榄种质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并根据其多样性进行数量分类。【方法】参考《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和《橄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标准进行观测和描述,应用Q型聚类、R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结果】11个数量性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2.00%,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44%。16个描述性状平均变异类型2.9个,果实形状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为5个。Q型聚类分析将60份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为27.81时分为3个组群,组群内的种质资源以果实的形状、大小和品质聚类;R型聚类分析将27个表型性状在相关系数2.27处聚为3组,多数性状表现两两相关或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结果将27个表型性状简化为8个主成分,包含果实形状等16个表型性状。【结论】橄榄种质资源的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果实形状等16个表型性状对数量分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芍药开花过程中花色和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引种的野生芍药(Paeonia lactiflora)为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分光色差计测量不同开花阶段的花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二级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2)定性定量分析其花色素组分,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花色与花瓣中色素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过程中花色的明度增加,红色减退,彩度变小,颜色由红紫(N57A)变为淡紫红色(75C)。从其花瓣中共检出6种花青苷,4种黄酮苷和15种黄酮醇苷。其中两种花青苷(芍药花素–3–没食子酰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芍药花素–3–丙二酰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两种黄酮苷(木犀草素–7–没食子酰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阿拉伯糖苷)和13种黄酮醇苷在芍药中属首次报道。分析结果表明其花青苷的主要成分是芍药花素–3, 5–二葡萄糖苷,约占总花青苷含量(total anthocyanins content,TA)的93.93%;其花黄素(包括黄酮和黄酮醇)的主要成分是山奈酚–3–葡萄糖苷,占总黄酮含量(total flavones content,TF)的48.78%。不同的开花阶段,从露色期到松瓣期TA含量略增加,松瓣期后开始降低,TF则先略减少后增加。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芍药花素–3, 5–二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7–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与花色变化具有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蝴蝶石斛兰花色表型及类黄酮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光色差计测定了不同颜色蝴蝶石斛兰品种的花色表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花朵中类黄酮色素的组成,探讨花色表型与所含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蝴蝶石斛兰品种花色主要分布在紫红色和粉红色区域,且唇瓣颜色比花瓣和萼片暗。花色与类黄酮含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花青素苷是影响蝴蝶石斛兰花色的主要因素:总花青素苷含量与花色的明度L*值和色相b*值以及色相角h值负相关,与色相a*值正相关。从蝴蝶石斛兰花朵中共检测出28种花青素苷(均为酰基化的矢车菊素–3,7,3’–三葡萄糖苷)和19种黄酮醇苷(苷元有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3种),由此推测了蝴蝶石斛兰品种花中的类黄酮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迎红杜鹃的花色素组成及花色在开花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分析了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 Turcz.)的花色素组成,调查了其在开花过程中花色、花色素组成和含量的变化。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分光色差计测量了不同开花阶段的花色。结果表明,开花过程中花色的明度增加,彩度变小,由红紫(70B)变为淡紫红色(84B)。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 - 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HPLC - ESI - MS)分析花瓣中花青苷和黄酮醇的组成及含量。在520 nm和350 nm波长下,共检测到15种化合物:5种花青苷、8种黄酮醇和2种芳香酸,推定出了其中10种化合物。花青苷:锦葵素 3-阿拉伯糖苷-5-葡萄糖苷;黄酮醇:杨梅黄素3-半乳糖苷和杨梅黄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和两种槲皮素-鼠李糖苷以及山奈酚3-鼠李糖苷;芳香酸:绿原酸及其异构体。未检测到酰基化色素及5-O-甲基化黄酮醇。在6个开花阶段中,虽然花色变化明显,但花色素种类不变,其含量在各阶段差异极显著。从小蕾期到初开期,总花青苷含量(TA)和总黄酮醇含量(TF)迅速减少,花开放后变化平稳。基于花色素组成信息,探讨了耐寒杜鹃的花色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5个柑桔品种叶片矿质营养元素进行了测定,在年周期中呈现规律性变化。1月花芽形态分化期,叶片氮、镁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出福建山地柑园土壤中盐基成分流失严重,叶片缺钙、镁、钾较普遍,需肥顺序是钙>镁>钾>磷>氮.  相似文献   

15.
核桃花器官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胡桃花器官变异类型及其特点,制作石蜡切片对两性花变异类型的花芽分化进程进行了研究。用6个早实胡桃材料和2个晚实胡桃材料作亲本,选配10个杂交组合,得到2942个实生杂种苗。在具有早实胡桃为亲本的杂交组合和早实胡桃自然授粉的2648株实生单株中,到播种后第3a累计结实实率为20.34%,晚实胡桃294株实生后代无早结果现象。在538株早实杂种苗中,共有12个单株在2a生时发生了花器变异,变异类型包括两性花类型、穗状花类型、穗状花具分枝类型、穗状花雌雄同序类型、柱头变异类型和雌花序莲座状类型。连续5年观察表明,仅有来自于新1号×香玲杂交组合的C3单株二次花的雌雄同花变异在不同年份稳定表现。在一些早实品种(如香玲)的徒长枝上也具有两性花变异。胡桃两性花变异的形态发育进程属于向心式:花序原基-花原基-花被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子房原基。胡桃的花器官变异是早实胡桃二次开花过程发生的。早实胡桃花器官变异类型的存在为胡桃的早实特性和花器官发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green colouration of floral organs in phytoplasma-infected hydrangeas was studied. Elucidation of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floral organs induced by phytoplasma infection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enes related to floral organ morphogenesis between phytoplasma-infected and non-infected hydrangea plants was conducted. Sixteen hydrangea (Hydrangea spp.) cultivars were used to study structural changes in floral organs induced by Japanese Hydrangea Phyllody (JHP) phytoplasma infection. The homeotic conversion of sepals to leaves was observed in different number of florets between cultivars, and was observed in 75.8–100% of the decorative florets and 2.7–67.3% of the non-decorative florets of JHP phytoplasma-infected inflorescences. The homeotic conversion of carpels to leaves was observed in 1.2–17.9% of the decorative florets and 0.1–18.9% of the non-decorative florets of infected inflorescence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hydrangea orthologues of class A, B and C genes were suppressed in the infected inflorescenc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in which no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floral organs have been observ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suppression to homeotic conversion of sepals and carpels to leaves wa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7.
观赏向日葵的花色多样性及其与花青苷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分光色差仪测定法将36份观赏向日葵的花色分为两大类,即黄色系和红色系。红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小;黄色系向日葵的花色变异较大。黄色系向日葵又可分为柠檬黄色和橙黄色两个亚类。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中含有的花青苷共有9种,但这9种花青苷中只有其中的一种在所有样品中均能检测到。对红色向日葵花瓣的花青苷提取液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发现,花青苷元类型主要是矢车菊素,其糖苷类型主要是和葡萄糖、鼠李糖和/或阿拉伯糖结合的配糖体;而在纯黄色的向日葵中未检测到这些花青苷,说明矢车菊类花青苷是红色向日葵舌状花显现红色的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月季突变体抑制差减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月季花色花香突变机理和揭示花色花香代谢的相关基因,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离了月季红花无香突变体‘往日情怀’ (以下简称突变体) 与其野生型金黄色浓香品系‘金银岛’ (以下简称野生型) 之间表达差异cDNA片段。分别以突变体作为驱赶子, 野生型为检测子, 以及以野生型作为驱赶子, 突变体为检测子建立了两个差异表达cDNA文库WSSH和JSSH, 分别代表在突变体和野生型中特异表达的cDNA; 再经文库高密度点阵膜的杂交差示筛选分析, 在WSSH库中获得特异表达的27个阳性克隆, 在JSSH文库中得到25个阳性克隆。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经BLAST比对分析发现WSSH文库中含有与红花突变体的花青素积累直接相关的CHS、DFR、细胞色素P450加单氧酶、乙二醛酶Ⅰ、己糖转移因子、MYB1 转录因子、S - 腺苷蛋氨酸转移酶、ADR等花色相关EST; JSSH文库中含有与野生型花香形成相关的月季甲基间苯二酚O - 甲基转移酶、转醛醇酶、Acyl-CoA 结合蛋白、钙调素结合蛋白、MYB92转录因子的EST以及导致芽变的Ty1-cop ia-like逆转座子。  相似文献   

19.
RAPD技术在石榴品种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55个石榴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15条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12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2条,多态性百分率73.6%,说明品种间有变异。应用TFPGA软件计算55个石榴品种间的Nei’s遗传距离,并用UPGMA法构建聚类图,将55个石榴品种分为4个类群,从DNA水平上揭示了石榴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采用UPGMA法聚类的结果与形态上的分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与根据花色和果味进行的分类没有相关性而与瓣型进行的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