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信阳是河南省著名的水稻主产区,具有发展水稻生产的优越区位和自然条件,自古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稻作历史达5000年之久.目前,信阳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6.7万hm2,占全省70%以上.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纹枯病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稻纹枯病是影响杂交稻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以信阳地区为例,常年发病面积150~200万亩,占杂交稻种植面积的70~80%,一般减产10~15%,重则颗粒无收。那末,怎样有效地防治纹枯病呢?通过几年的实践,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配方施肥杂交稻要实施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据试验,杂交稻增施  相似文献   

3.
稻曲病防治技术要点石鸿文许国(信阳地区植保植检站,信阳464000)(信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稻曲病在我省水稻上普遍发生,损失较重。水稻感染此病后,不仅产量明显降低(发病中等的田块,一般减产10%左右),而且还会造成稻谷严重污染,影响稻米的品...  相似文献   

4.
频振式杀虫灯对信阳稻区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频振式杀虫灯对信阳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在信阳稻区对水稻害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杀虫灯能够诱杀24种主要水稻害虫。其中,对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分别为80.40%、79.30%、93.93%。灯控不施药区比非灯控施药区增产142.00 kg/hm2,并节约防治费用401.2元/hm2。频振式杀虫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且对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明显,可用于信阳稻区水稻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稻曲病又称绿黑穗病、青粉病.多在水稻抽穗、扬花阶段感病,病害侵染穗部造成病粒,使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在水稻生长后期偏施氮肥,长势嫩绿茂盛,开花期又遇高温阴雨,特别是连阴雨则发病重,一般可导致水稻减产5%~10%,严重的可减产40%~50%.  相似文献   

6.
一、小稻主要病害 (一)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常年为害南阳市水稻,且发生普遍,年发生面积2.31~3.07万hm2,约占水稻面积的40%~70%,病株率一般15%~42%,严重田块高达100%.该病的发生与菌源量、寄主及气候条件关系密切,长期深灌、偏施氮肥、田间郁闭、长势旺的田块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7.
信阳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光、热、水资源充足,具有发展水稻生产的优越区位和自然条件。目前,全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0万hm2,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是河南省水稻主产区。近年来,由于杂交水稻的大力推广应用,水稻产量实现了由低产向中产的跨越,水稻单产由300~400kg/667m2,  相似文献   

8.
信阳土壤锌的现状及杂交水稻施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土壤类型有黄棕壤、黄褐土、潮土、水稻土等。通过土壤普查,发现全区土壤表层速效锌含量普遍偏低,土壤缺锌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因素。1994~1996年我们在对信阳土壤锌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杂交水稻施锌技术作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锌肥耖口基施30~45kg/hm2和蘸秧根3~9kg/h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白银市常年水稻插秧面积3.34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靖远县、景泰县沿黄河流域.1992年以前种植水稻主要采用水育密植的栽培技术,稻瘟病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地块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局部地块甚至颗粒无收.自1992年起我区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对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为了进一步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施用新型尿素水稻叶片SPAD值变化特征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无氮对照、常规尿素、控失尿素、聚能网尿素、含锌尿素、控失尿素一次底施、常规尿素+锌共7个处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信阳地区水稻施用新型尿素对水稻叶片SPAD值变化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新型尿素在信阳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尿素相比,新型尿素更能促进水稻植株叶片黑黄交替,更有助于水稻植株强壮和穗粒饱满。在分蘖期,新型尿素在供应新叶生长的同时也能保证水稻下位叶片的氮素供应;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新型尿素在保证稻穗发育的同时能更好的兼顾到水稻植株茎叶的生长。施用新型尿素的增产效果明显,与常规尿素相比,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含锌尿素6.23%、常规尿素+锌5.35%、控失尿素5.13%、聚能网尿素3.72%。综上所述,新型尿素中以含锌尿素和控失尿素表现较好,在信阳地区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近几年随着矮秆品种种植、密植度提高、肥水施用以及杂交稻的推广,纹枯病的为害在全国稻区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在稻秧返青发棵之后发生.开始发病时,在稻株基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灰绿色的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增多,并连成一块像云彩一样的花纹.稻脚发病后,如碰上连阴雨,很快向植株上部扩展,使叶、穗、谷粒全部发病.地上部分发病后,根也感染发病.水稻感病后,结实不饱满,秕谷很多,甚至产生白穗,且植株易倒伏,严重时减产30%~50%.  相似文献   

12.
信阳粳稻生产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 ,水稻年播种面积 3 2万hm2 ,生产稻谷 2 5亿kg以上 ,除 6 0 %自产自销外 ,剩余部分外销其他省市。近年来 ,信阳籼米价格持续走低 ,外销困难 ,面临着城乡居民不愿买 ,农民不愿吃的困境 ,粳米却倍受青睐。中国加入WTO后 ,数量扩张型的稻作制度已被质量效益型所取代。调整信阳水稻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粳稻、改善稻米品质、推进信阳粳稻生产产业化进程已刻不容缓。1 信阳粳稻生产概况信阳粳稻生产可以用三起三落来概括。始于1 95 6年的信阳“籼改粳” ,主要是把粳稻用作当时“双季稻”早籼稻的接茬 ,到 1 974年全区推广粳…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20,(9)
正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全国各稻区的早、中、晚稻均有发生,发病轻的减产15%~20%,发病较重的减产40%~50%,发病特重的减产70%~90%甚至绝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稻栽培方式、肥水管理等的变化,稻瘟病的发生日趋复杂化,在一些地方发病有增多和加重的趋势,必须采用综合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4.
<正> 信阳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常年以单季春稻和稻麦两熟为主,七十年代有少量双季稻种植.三化螟是当地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不同年份发生量悬殊很大.大发生年能使水稻严重减产.弄清其变化原因,可为发生量的中长期预报提供依据.从有记载的1954年到1980年的二十七年中,信阳地区三化螟几起几落.据资料记载:1954年为大发生,在固始县五个区一百个乡调查,受灾面积占67.4%,螟害程度十分严重.自1955年起,发生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不但使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受害,而且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30%,严重发生田块减产50%~ 7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在生产上强调推广抗耐病品种、采取各种措施推迟水稻播栽期而避过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高峰期、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达到治虫控病以及采用病毒钝化剂来延缓病情,减轻发病程度.为探索不同病毒钝化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特在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年份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水稻干尖线虫病又称干尖病、白尖病,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30%以上。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有些农民误认为是水稻品种种性退化,由于此病害随种子调运传播,会影响种子市场正常运作,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经种子传播引起的水稻病害,一般减产可达10%~30%,从病症、病原、发病特点、发病条件等  相似文献   

17.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水稻种植面积历年较大,而水稻上的病害较多,其中水稻纹枯病是本县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并对水稻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一般要减产10%~30%,重的田块可达50%.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病较重的原因主要有品种的抗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及不同生育期感病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本站每年都进行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工作,及时作出防治预报指导农民搞好防治.  相似文献   

18.
浅析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我国继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后的第四大水稻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速度快,危害较大,一般病田减产15%~25%,严重的可达40%~60%,  相似文献   

19.
赖建有 《农技服务》2009,26(7):52-53
在水稻生产上,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也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的发生程度不同,一般可造成减产10%~15%。从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综合防治措施等几方面介绍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济宁滨湖地区常年进行稻麦轮作,是国内著名的优质麦茬稻生产区.但近几年,水稻病虫害日趋严重,尤其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普遍,一般发病地块减产20%~30%,重发地块减产40%以上,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