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6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柑桔潜叶蛾的产卵驱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6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和机油乳剂在田间对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itis citrella)的产卵驱避效果,并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对这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处理后36h,23种提取物和机油乳剂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其中金光菊(Rudbeckia laciniata)提取物的驱避效果最好,IIPC为0,即产卵驱避效果为100%.其次为φ=0.25%机油乳剂,IIPC为0.051,薇苷菊(Milkania micrantha)、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芒箕(Dicranopteris pedata)3种提取物的驱避效果也达90%以上,马兜铃(Aristolochia chamopionii)提取物则有显著的产卵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褐稻虱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ⅡPC),研究了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1 gDW·100mL-1)中,大多数对褐稻虱种群有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和综合干扰控制作用.其中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etr.et Widd)、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产卵忌避率达90%以上;薇苷菊(Mikannia micrantha H.B)、飞机草、苍耳等14种植物乙醇抽提物1 gDW·100mL-1对褐稻虱的综合ⅡPC小于0.1,表明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效果达90%以上;同时部分植物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如薇苷菊、马樱丹(Lantana camaraL.)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1~2龄若虫的ⅡPC达到0.32~0.45,薇苷菊、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lyla S.T.Blakely)、飞机草对3~5龄若虫的ⅡPC分别为0.40~0.50,即对褐稻虱1~2、3~5龄若虫分别具有55%~68%和50%~60%的毒杀效果.这些植物乙醇提取物可作为组建水稻植物保护剂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f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分析了2种植物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种群的联合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乙醇提取物和现代苦楝油(Trilogy)的不同组合,对褐稻虱种群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但其联合作用效果与组分未成正比;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或3种以上组分的联合处理,可使褐稻虱成虫产卵量降低80%以上,对若虫毒杀效果达47.41%~57.10%,其联合作用最终可将褐稻虱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ndex of population trend,I)降到1.00以下,达到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取5种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的非寄主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 L.)、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 (Osb.) Merr.]、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应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黄曲条跳甲成虫对各种挥发油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5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都具有很强的驱避作用。室内选择性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几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和产卵行为具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5.
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干扰小菜蛾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嗅觉反应研究了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有好的驱避作用,且随挥发油量的增加驱避作用加强,白花蒿Artemisia argyi和假蒟Piper betle 2种挥发油比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挥发油对成虫的驱避作用更明显.在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试验中,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对小菜蛾表现出一定的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加强,随着时间的延长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减弱.3种挥发油的产卵驱避效果和拒食活性大小分别为:假琦挥发油>飞机草挥发油>白花蒿挥发油.  相似文献   

6.
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生命表技术,评价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强烈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0.300~0.5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同时建立干扰效果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其使用浓度与次数的不同组合,大多可将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I降至1.00以下,使用次数对防治褐稻虱的干扰作用大于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7.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一种新入侵海南的重要害虫.运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长春花、蟛蜞菊、含羞草、假臭草、蓖麻和三角梅6种植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测定其对螺旋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6种植物提取物均对螺旋粉虱表现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长春花对螺旋粉虱的活性最高,其对成虫和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5.07 mg/mL和10.02 mg/mL.  相似文献   

8.
20种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褐飞虱拒避与引诱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开发和设计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拒避剂与引诱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褐飞虱对20种非寄主植物释放的挥发物及对α-蒎烯、α-水芹烯、崁烯、芳樟醇的拒避与引诱行为.【结果和结论】枸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塞楝Khaya senegalensis、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鬼针草Bidens pilosa、马樱丹Lantana camara、桉树Eucalyptus exsetrta、毛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的叶片和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的种子挥发物对褐飞虱雌成虫具有显著的拒避作用,其中蟛蜞菊、塞楝和桉树叶片挥发物的拒避作用比较明显,拒避率分别为87.5%、83.3%和72.0%;洋葱Allium cepa(鳞茎)挥发物对褐飞虱具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引诱率为73.1%;其他植物叶片挥发物对褐飞虱的拒避与引诱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9种植物共有的3种挥发成分在测试浓度下,α-蒎烯对褐飞虱雌成虫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崁烯对其有显著的拒避作用,α-水芹烯则对其拒避与引诱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水稻挥发物芳樟醇因含量不同,褐飞虱雌成虫的选择行为有差异,芳樟醇用量为1μL时对褐飞虱具有显著引诱作用,10μL以上时表现为拒避作用,15μL以上均具有极显著的拒避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对不同光波的趋光性,探索其复眼结构及在光适应和暗适应下的结构变化并阐明其趋光机制,为发展柑橘木虱非化学防控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选用趋光反应装置测定柑橘木虱成虫对不同光波的趋光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和组织切片方法对成虫复眼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柑橘木虱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光率不同,对紫外光(365~370 nm)的趋光率为66.62%~71.38%,蓝光(470~475 nm)为47.17%~50.88%,绿光(520~525 nm)为39.37%~44.26%,黄光(590~592 nm)为28.18%~31.32%,红光(620~630 nm)为14.68%~18.33%。成虫复眼呈半球形,位于头部两侧触角基部,表面光滑无辅助结构,属于典型的并列相眼。小眼由角膜、晶锥、视网膜细胞、基膜和色素细胞组成,位于复眼中心区域的小眼呈六边形,边缘区域的小眼呈近圆形。雌、雄成虫每个复眼的小眼数分别为225~254和238~252个。【结论】柑橘木虱成虫对紫外光、蓝光和绿光的趋光率显著高于白光,雌雄成虫在复眼结构和形态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阐明柑橘木虱趋光行为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机油乳剂防治柑桔害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油乳剂对柑桔螨类、蚧类、粉虱类、蚜虫类、木虱、潜叶蛾等多种害虫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而对天敌则较安全.旧式的、宽馏程范围的机油乳剂若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随着配方的不断改进,机油乳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而对植物更为安全,在柑桔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澳合作研究的结果表明,机油乳剂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控制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柑桔木虱成虫的高效传病性、近距离扩散性、终生带毒性和快速传病性,决定了用来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农药要求速效性好、防效高(药后24h的防效>95%)。由于受到试验地虫源和试验条件的限制,柑桔木虱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严重滞后。2006—2007年做了15种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哒虱威EC200mg(a.i)/L、丁硫克百威EC400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h的防效>95%;防效在94.9%~90%的有异丙威200mg(a.i)/L、133mg(a.i)/L、丁硫克百威EC250mg(a.i)/L;噻嗪酮250mg(a.i)/L的防效只有30.8%;防效低于30%的药剂有灭多威200mg(a.i)/L、鱼藤酮150mg(a.i)/L、机油乳剂9500mg(a.i)/L、阿维菌素20mg(a.i)/L和石硫合剂1波美度。机油乳剂与哒虱威混用无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机油乳剂对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icinaria psidii Mask.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垫囊绿绵蜡蚧的种群趋势指数(I)为7.96;在机油乳剂处理区中,I为0.237,IIPC为0.030,表明机油乳剂对垫囊绿绵蜡蚧的自然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13.
在黄龙病区,柑桔木虱已上升为柑桔上的第一重要害虫,但至今尚未有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和结果的报道。笔者于2008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6种农药对其成虫的室内毒力,活性最高的是丁硫克百威(LC50=4.1mg/kg),其次分别是稻丰散(LC50=44.3mg/kg)、联苯菊酯(LC50=44.4mg/kg)、吡虫啉(LC50=60.1mg/kg)和喹硫磷(LC50=73.5mg/kg),最差的是甲基嘧啶磷(LC50=192.8mg/kg)。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效联苯菊酯EC 25.00 mg(a.i)/kg、16.67 mg(a.i)/kg、12.5 0mg(a.i)/kg 药后24h、3d、7d的防效达100%;喹硫磷EC 250mg(a.i)/kg、稻丰散EC 500mg(a.i)/kg、333mg(a.i)/kg、增效丁硫克百威EW 200 mg(a.i)/kg药后24h的防效>95%;甲基嘧啶磷500mg(a.i)/kg的防效低于80%。增效丁硫克百威EW 200 mg(a.i)/kg的防效高于丁硫克百威EC 250 mg(a.i)/kg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对枣尺蠖幼虫死亡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薇甘菊挥发油处理7d的半致死质量相对浓度C50为挥发油原提液的49%。3个浓度处理(1×、5×、10×)的半致死中时分别为51、91、115h。结论: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防控潜力。  相似文献   

15.
邓明学  李少清  杜义  曾俊  谭有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33-4635,4664
[目的]筛选速效性好、防效高的防治柑橘木虱药剂。[方法]在柑橘园中采集柑橘木虱成虫,接种放养在柑橘木虱的寄主———芸香科植物九里香上,待繁殖到2~3代后进行喷药试验。[结果]供试6种农药中,农敌落515.00mg/kg对木虱速效性好、持效性长,药后1、3、7、15d的防效都达到100%,药后30d的防效仍达94.5%,杀卵作用强。氯氰·毒死蜱EC477.00mg/kg,甲维·氯·毒死蜱EC479.00mg/kg药后1d的防效都达100%,药后20、30d的防效显著低于农敌落515.00mg/kg;高效氟氯氰菊酯对柑橘木虱成虫防效高,16.67mg/kg药后1、3、7、15d防效都在95%以上。醚菊酯对木虱成虫具有较好速效性,但持效性差。烯啶虫胺AS100.00mg/kg对柑橘木虱的防效差,而且对温度敏感。[结论]氯氰·毒死蜱、甲维·氯·毒死蜱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低于农敌落。高效氟氯氰菊酯防效也较高,醚菊酯有较好速效性,但持效性差。烯啶虫胺的防效差,生产上不宜用来防治柑橘木虱。51.5%增效农敌落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显著,可以很好的防治柑橘木虱。  相似文献   

16.
蓟马类害虫诱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蓟马类害虫是农业生产中一类重要的有害生物。鉴于诱控技术在该类害虫防治中巨大潜力,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蓟马类害虫的诱控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归纳、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在诱虫板、杀虫灯、诱集植物、植物精油和挥发物、聚集和性信息素等技术上的研究,旨在为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该类害虫的诱控防治技术,并为生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山黄皮上是否有柑橘木虱为害,为开展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寄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南的龙州县、宁明县及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南宁)的山黄皮、黄皮、柑橘上柑橘木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2个点中,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的山黄皮上发现有柑橘木虱,其他调查点山黄皮上未发现有柑橘木虱。【结论】山黄皮上有柑橘木虱,但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的寄主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绿盲蝽成虫对几种寄主植物花器的趋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室内饲养的绿盲蝽成虫为试虫,以黄瓜、辣椒等17种作物或蔬菜的花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末位淘汰法,研究了绿盲蝽对各寄主植物花的趋性。结果表明:绿盲蝽成虫对向日葵花、辣椒花和豇豆花的趋性明显强于其他作物花;番茄花、草莓花、车轴草花和黄瓜花对绿盲蝽也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研究将为绿盲蝽趋花特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春地区山楂害虫的调查及其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初步调查长春地区山楂害虫大约有45种。其中以桃小食心虫、山楂喀木虱、山楂粘叶蜂和山楂圆瘤蚜为优势种。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预测桃小食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是指导化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会陈皮及其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陈皮中挥发油、黄酮、生物碱和多糖等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和药理功效等。其中,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是新会陈皮挥发油特有成分,可用于陈皮的鉴别;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常作为评价陈皮质量的指标;生物碱类、陈皮多糖和微量元素等药用价值也比较高,值得深入探究。目前,新会柑肉、柑橘核和柑橘络等副产物主要被种植户和消费者废弃,但其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