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建立半夏杂交育种体系,在利用优化的半夏花粉活力检测体系对江苏海门、山西新绛、江苏泰州、重庆武陵等4个半夏居群的花粉活力日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对各居群间配合力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4个居群中,以山西新绛半夏的花粉活力最高,其次为江苏泰州半夏,江苏海门半夏及重庆武陵半夏的花粉活力较低;在同一天中,各居群半夏花粉活力在早晨最高;不同居群半夏间杂交亲和力差异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各居群间花粉和柱头亲和性是影响杂交结实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测定了36份不同居群半夏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及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在3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半夏物种的共同特征谱带,同时又蕴涵着丰富的多态性。POD酶、EST酶酶谱存在明显差异,酶带数分别为20和24条。采用 DPS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两类酶带谱进行聚类分析,该结果能够对供试材料的细胞学研究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3.
36份不同居群半夏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测定了36份不同居群半夏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及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在3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半夏物种的共同特征谱带,同时又蕴涵着丰富的多态性。POD酶、EST酶酶谱存在明显差异,酶带数分别为20和24条。采用DPS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两类酶带谱进行聚类分析,该结果能够对供试材料的细胞学研究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4.
半夏属植物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安徽产半夏属的滴水珠,鹞落坪半夏,虎掌及半夏3个居群共6个分类群植株的块茎的EST、MDH、ADH、SOD同工酶,结果表明;叶和块茎中的EST、MDH的谱带在它们之间都有相互区别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原植物及其产地的生化指标。四种同工酶的UPGMA和Fuzzy聚类分析显示鹞落坪半夏和半夏的遗传一致度高,且遗传距离小,它们的遗传差异只能在种内居群间与形态特征的比较相结合,作者认为鹞落坪半夏只是半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毕节小檗(Berberis guizhouensis)2个居群的遗传变异性和相似性,用聚丙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毕节小檗2个居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小檗2个居群20株植株POD同工酶酶带数为8条,其中有4条共同酶带(POD-3、POD-5、POD-7、POD-8);COD同工酶酶带数为7条,其中也有4条共同酶带(COD-3、COD-5、COD-6、COD-7)。不同居群的同工酶酶谱存在差异,同一居群的不同同工酶酶谱也存在差异;韭菜坪居群的分化程度大于艾家坪居群。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色法和电泳技术对引起成年国槐根茎腐烂病的5种镰刀菌的酶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镰刀菌的分类和生理分化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种镰刀菌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4种保护酶(EST、SOD、PPO和POD)活性的测定结果与电泳结果相一致,如5种镰刀菌的SOD活性都很高,介于2 263.09~6 134.42 U/mg,电泳图谱清晰,谱带颜色较深、较明亮,说明电泳法可半定量地确定保护酶活性的大小;供试的5种镰刀菌在可溶性蛋白和EST、SOD、PPO等同工酶水平上存在差异,不同镰刀菌之间某些同工酶谱带数和同一迁移率谱带的亮度和色泽差异非常明显,既存在共同谱带又有特异性谱带,如5种镰刀菌EST同工酶图谱的共同谱带占23.5%,特异性谱带占76.5%,说明5种供试病原菌均属于镰刀菌属,但分属于不同的镰刀菌种。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是评价果树果实品质和营养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对新疆野苹果果实Vc与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居群内样品间,大西沟居群内不同样品间Vc含量差异极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新源居群内不同样品间Vc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著。那拉提居群和新源与巩留之间地区果实Vc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居群间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那拉提居群果实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高,其Vc含量平均达5.36 mg/100g,可溶性蛋白含量平均达0.491%。  相似文献   

8.
外源ALA对半夏幼苗耐盐性及其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半夏二年生幼苗为材料,在100 mmol/L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在不同浓度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半夏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并对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适宜浓度(50 mg/L)的AL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100 mmol/LNaCl)下半夏幼苗的耐盐能力及其主要药用成分-总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查学强  魏鹏  罗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64-8465,8473
研究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图谱与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之间的关系。利用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技术,对来自8个产地的8种铁皮石斛的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分析表明,8种铁皮石斛材料共得到119条谱带,特异性条带6条,多态性谱带占总谱带数的94.6%。在3种同工酶中,POD的谱带最为丰富,8种材料共得到36个条带;而PPO的谱带最少,8种材料只得到22个条带,说明其蛋白质和同工酶在种类和表达量上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对8种铁皮石斛电泳条带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8种产地铁皮石斛的遗传变异不同,可分为4类。该研究对铁皮石斛的引种、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栽培半夏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不同的4种类型半夏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的同工酶进行比较,并根据同工酶分析结果探讨半夏种内的亲缘关系.研究表明,过氧化物和酯酶同工酶谱在不同类型的半夏之间有着很高的多态性,除少数共有特征谱带外,各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谱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外源NO供体(SNP)对高温胁迫下半夏抗氧化酶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200μmol/L SNP提高了半夏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了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的SNP可提高半夏抗氧化能力,缓解高温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15个省区23个不同居群半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半夏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4条引物中筛选出4条引物,经过PCR扩增共得到32条扩增带,其中28条表现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变异率为87.4%。在23组不同材料之间多态性变异率最高的是I组的DNA,为73.7%;最低的是L 1组的DNA,变异率为18.2%;平均为44.0%。不论是居群间还是居群内,变异程度都较大。  相似文献   

13.
曾小群  彭正松  杨军  杨俊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41-1442,1457
研究了采自四川各地的不同半夏居群在同一栽培条件下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各半夏居群间的出苗率差异显著,出苗期、出苗整齐度差异极显著,且出苗持续时间也有显著差异.采自德阳中江(PT11)的半夏居群出苗率相对较高,出苗较整齐,出苗期较短.由于中江(PT11)半夏的生物碱含量比较低,将其用于大田栽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培育和改良;而都江堰(PT18)、资阳(PT7)半夏生物碱含量较高,出苗期较短,出苗较整齐,出苗率较高,采用这2个居群半夏进行栽培,可大大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苹果砧木的抗寒性,在低温处理条件下,比较分析了12种苹果砧木的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份参试材料中山丁子的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以及SOD活性最高;MD001的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最高,GM310的POD活性最高,表明山丁子、MD001和GM310的抗寒性较强。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砧木叶片间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即不同砧木的抗寒性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 acutum)的防御机制对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浸没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浓度镉溶液(0、2、5、50mg·L-1)对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 acutum)的膜系统、光合系统的损伤情况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匍灯藓外表伤害症状随Cd胁迫浓度增加而加重;湿地匍灯藓对Cd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且藓体Cd累积量与溶液Cd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湿地匍灯藓的总叶绿素含量随Cd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其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Cd胁迫引起湿地匍灯藓的丙二醛(MDA)积累,同时伴随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MD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Cd浓度增加均持续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却随Cd浓度增加而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可溶性蛋白和CAT活性均与MDA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SOD活性则与MD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POD活性与MD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Cd胁迫抑制或降解光合作用相关酶类、细胞膜质过氧化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可能是湿地匍灯藓遭受Cd毒害的主要原因;湿地匍灯藓通过增加可溶性糖含量、SOD和POD活性来抵御Cd的毒害,但由于CAT活性丧失,使湿地匍灯藓的防御系统崩溃,最终导致了湿地匍灯藓细胞的凋亡。可溶性糖、SOD和POD可以作为湿地匍灯藓防御Cd毒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半夏种内不同变异类型生长节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淑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976-8978
[目的]观测研究半夏种内不同变异类型的生长节律。[方法]对半夏种内椭圆形叶半夏、细叶形半夏和4—5叶半夏3种变异类型定期取样进行调查测定,观察其生长节律。[结果]半夏生育期划分为5个时期:出苗期、全苗期、珠芽发笙期、佛焰苞集中出现期以及倒苗期。4~5叶半夏具有出苗率高,出苗较为整齐,珠芽数目多,倒苗率低等优良性状。各类型的佛焰苞发生率和结实率均较低。[结论]今后可着重将4—5叶半夏作为人工栽培的一个主要类型,并作为半夏优良种质进一步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水杨酸(SA)诱导紫楠Phoebe sheareri对炭疽病的抗性。  方法  以2年生紫楠为材料,用0、50、100、200、500 mg·L?1质量浓度SA对紫楠进行喷雾处理,以无菌水喷洒不接种为对照(ck)。喷雾后选择不同时间采集紫楠叶片,采用离体刺伤接种法测定对炭疽病病斑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紫楠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  结果  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的紫楠叶片均对炭疽病病斑有抑制作用,100 mg·L?1 SA处理对病斑抑制率达64.28%,在SA喷雾的同时接种炭疽病孢子悬浮液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SOD、CAT和POD在1~7 d内升高,达到峰值时可溶性蛋白质为ck的2.57倍,SOD活性为ck的1.21倍,CAT活性为ck的2.04倍,POD活性为ck的1.46倍,7 d后呈下降趋势,15 d内各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ck。  结论  SA可诱导紫楠叶片可溶性蛋白质、SOD、CAT和POD升高,对炭疽病产生抗病性。图3参23  相似文献   

18.
以克里雅河流域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土壤环境下克里雅河流域荒漠植物的生理适应性,分析芦苇的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并使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对芦苇生理指标产生影响的因子.结果表明:芦苇受到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时,生物量积累会受到抑制,相比绿洲土,盐泽土中的生物量减少60%,风沙土减少18.8%;但芦苇会提高地下生物量所占比重来适应胁迫环境,风沙土中芦苇的地下生物量所占比重达78.5%.芦苇的生理指标主要受土壤水盐因子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主要受水分的影响,蛋白质、脯氨酸和MDA含量主要受盐分的影响;在受到胁迫时,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POD活性减小,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