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全球动物卫生数信息据库(WAHIS)和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WRLFMD)数据,统计分析2021年全球口蹄疫流行状况及特点。2021年全球有27个国家和地区(亚洲17个、非洲9个、欧洲1个)报告发生口蹄疫疫情或分离到口蹄疫病毒,累计报告疫情1 778起,发病动物14.2万头/只。全球口蹄疫疫情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其中巴基斯坦、伊朗、沙特、蒙古国、南非等国家疫情严重;全年各月份均有疫情报告,其中5—6月报告疫情最多;羊和牛病例数居多,合计占总病例数的97.0%;O型口蹄疫疫情分布广泛,表明该型病毒是亚非地区的优势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毒株流行区域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综上,2021年亚非局部地区口蹄疫流行依然严重,全球实现无口蹄疫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全球疫情形势提示,我国需要按照国家口蹄疫防治计划持续做好口蹄疫防控,逐步推进口蹄疫免疫无疫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口蹄疫被世界兽医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现在修改为"法律报告性重大传染病"。口蹄疫有时候能造成大范围爆发性流行,此病已经是我国农业部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并且已经将口蹄疫病列为国家动物一类传染病。结合本人从事畜禽疫病治疗数十年的相关经验,岁口蹄疫疫病的发生、特殊性以及综合防控技术做以下归纳总结,以供同行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全球口蹄疫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对印度口蹄疫控制政策、实施机构、人员组成、实验室检测能力、国家动物疫病报告系统(NADRS)、牛只追踪溯源体系的研究,了解到印度关于口蹄疫防控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兽医管理体制较为完善,防控措施较为完备。印度在兽医从业人员管理、动物防疫、家畜屠宰等方面的实践,对于完善中国口蹄疫防控体制机制有所借鉴,为对印度进一步开展口蹄疫的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全球口蹄疫(FMD)的防控取得巨大成效,截至2015年5月已有49%的OIE成员被认可为无FMD国家/地区;但是口蹄疫仍在亚洲、非洲部分国家呈地方性流行。2012年,FAO/OIE正式发布“全球FMD控制策略”,提出了15年内FMD的控制目标,即FMD在大多数国家得到控制、在某些国家甚至被消灭,无FMD国家继续保持无疫。本文介绍了全球FMD流行状况、区域防控经验及其成效,简述了“全球FMD控制策略”的目标、组成部分和主要活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FMD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复煌 《兽医导刊》2007,(11):11-12,32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殖大国,家禽和生猪饲养量居世界首位.当前,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口蹄疫等重大疫情仍在发生,随着冬、春疫病流行高发季节来临,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防控任务更为艰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殖大国,家禽和生猪饲养量居世界首位。当前,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口蹄疫等重大疫情仍在发生,随着冬、春疫病流行高发季节来临,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防控任务更为艰巨。重大动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口蹄疫流行强度明显减弱,但对于该病的防控不能松懈,因为以往的研究表明口蹄疫的流行呈周期性。重点介绍了我国口蹄疫疫情的流行情况、常见易感动物口蹄疫的防控、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更好地预防口蹄疫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万遂如 《养猪》2012,(5):114-116
2011年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口蹄疫,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疫情较为严重。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如何防控口蹄疫?本文就防控猪口蹄疫的技术措施谈点意见,仅供参考。1当前猪口蹄疫流行中出现的新情况1.1 O型口蹄疫病毒变异加快世界上口蹄疫病毒共有A、O、C、亚洲1型和南非1、2、3型等7个主型与100多种血清亚型。各主型口蹄疫病毒之间无免疫学交叉反应,同型  相似文献   

9.
<正>口蹄疫又称"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所引起的偶蹄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FMDV属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有O、A、C、Asia1和SAT1、SAT2、SAT3等7个血清型,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现象。口蹄疫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中东和南美洲,尤是是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一带长期疫情严重,流行毒株复杂,这给我国该病的防控构成很大压力。近年来,口蹄疫的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口蹄疫流行强度明显减弱,但对于该病的防控不能松懈,因为以往的研究表明口蹄疫的流行呈周期性.重点介绍了我国口蹄疫疫情的流行情况、常见易感动物口蹄疫的防控、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更好地预防口蹄疫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 Met)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19.06±0.46)kg的健康去势滩羊公羔6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3%、0.06%和0.09%RP Met的饲粮,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只。预试期7d,正试期85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舍饲滩羊平均日增重和终末体重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0.06%和0.09%RP Met显著提高了屠宰率(P<0.05);饲粮添加RP Met有降低胴体骨重/胴体重的趋势(P>0.05);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呈线性增加(P<0.05);0.06%RP Met组滩羊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RP Met可提高舍饲滩羊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适宜添加量为0.06%。  相似文献   

12.
80只14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人工感染,感染后5 d和7 d分别进行试验组及对照组气管黏膜扫描电镜观察,研究IBV入侵门户气管黏膜在感染IBV后的超微病变特点。结果表明:感染IBV后,气管表面纤毛集结成束,有大量黏液附着,纤毛粘连。气管黏膜结构受损,局部气管黏膜上皮脱落,固有层裸露,大量炎性细胞渗出。随感染期的延长,症状有加剧趋势。研究结果为IBV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形态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防治猪病毒性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病毒性疫病一直是猪疫病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总结了中药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猪流感和猪伪狂犬病6种猪常见病毒病的作用效果、临床运用及机制研究,认为中药在杀灭病毒、阻断病毒增殖、抑制病毒复制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良好效果。因此,加强对中药保健品、免疫增强剂以及新型抗病毒中兽药的研发对防治猪病毒性疫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超  李秋月  郭斌  庞艳梅 《草地学报》2019,27(3):711-718
利用草地生态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川西北高原的石渠和若尔盖为代表站点,基于试验站多年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在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的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吻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85和0.48,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4 g·m-2和122.4 g·m-2,CENTURY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牧草地上部生物量,适用于气候变化对川西北高原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验证后的CENTURY模型对1961-2017年牧草地上生物量的模拟结果显示,近57年来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生物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5.4 g·m-2·(10a)-1和17.2 g·m-2·(10a)-1。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IDH编码基因icdA缺失突变株c50336ΔicdA,对其进行生长和生化特性检测,并通过体外模拟应激试验、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检测、抗蛋清杀伤、胞内存活和动物感染实验,分析icdA基因在肠炎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icdA基因缺失不影响肠炎沙门菌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在热应激(42℃)、酸应激(pH3.5)和高渗应激(NaCl2.4mol/L)条件下其存活率也未出现显著变化,但icdA基因缺失能够显著降低肠炎沙门菌对碱、低渗透压和过氧化氢应激的抵御能力,降低肠炎沙门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同时,该基因缺失能够降低肠炎沙门菌对蛋清杀伤的防御能力、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和其对小鼠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icdA基因参与肠炎沙门菌的抗应激能力、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和抗蛋清杀伤能力,从而影响细菌的毒力。本研究为肠炎沙门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人工建植的羊草草地施不同水平N(0、100、200、300、40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肥,测定不同N素水平下羊草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对沙地羊草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可显著提高第1茬沙地羊草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随施N水平的增加,羊草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下部叶片中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施N显著增加第2茬沙地羊草叶片中POD活性,且N1水平下上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显著,下部叶中MDA含量降低显著;追施氮肥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POD和SOD活性,推迟羊草衰老。综合不同N水平下活性酶强弱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科尔沁沙地羊草人工草地建植最佳施氮量为N1(1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种植产生大量的作物残渣,其中只有20%用于工业和生活用途。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水稻秸秆常常被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原料。但由于其蛋白质含量低,木质素和二氧化硅含量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受到限制。青贮可以提高水稻秸秆的营养价值,促进其合理利用。影响青贮饲料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微生物菌群和原料的收获条件。饲料添加剂可以控制发酵过程,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稳定性。本文综述了青贮饲料加工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利用添加剂提高水稻秸秆发酵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集3个鹤类饲养单位81份丹顶鹤样品、37种245份周边环境的其他鸟类样品,3个单位4种昆虫3948只进行圈养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调查研究。采用瑞-姬氏涂片染色镜检以及套式PCR检测血孢子虫cytb基因、测序分析比对等方法调查各地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情况。丹顶鹤样品中共检出血变原虫进化支2种,检出率为19.75%,其他鸟类样品的检出率为0.41%,吸血昆虫样品的检出率为1.05%;扎龙、向海的丹顶鹤和环境吸血昆虫、北京的鹈鹕感染同一个血变原虫进化支,并且该进化支是各类动物中检出率最高的血变原虫进化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2018年山西省晋中市规模猪场母猪伪狂犬病血清学场群流行率,寻找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以母猪存栏大于100头的75个规模猪场为研究目标,按照发现疫病的抽样策略,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随机选取51个规模猪场,在每个养殖场随机抽取30份血清样品进行感染抗体检测,并对所有检测的规模猪场开展问卷调查。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晋中市规模猪场母猪伪狂犬病场群流行率为40.90%(95%CI:27.3%~54.5%)。单因素分析显示,风险因素为"方圆3 km内有其他家畜养殖场、交易市场或者屠宰场",保护性因素为"引进猪只时检测伪狂犬病毒感染抗体和1年内引进公猪精液"。建立的模型拟合度较好,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0.658~1.000)。调查结果提示,新建养殖场要与其他的家畜养殖场、交易市场或者屠宰场保持安全的养殖距离,规模养殖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在引进种猪和公猪精液时一定要进行严格地PRV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河北省承德市接坝地区牛羊群包虫病潜在风险因素,对承德市接坝地区23个乡镇的184个养殖户进行风险因素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牛羊养殖方式粗放、犬粪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犬密切接触羊牛群、驱虫后没有对犬进行拴养是包虫病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证明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较好。结果表明,养殖户加强牛羊管理,对犬合理驱虫,限制散养犬接触牛羊群对于降低包虫病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