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体验营销与旅游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来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把目光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上转移到消费过程当中的情感体验上来,为顺应这种消费行为的变化而生的体验营销主张: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作为营销重点;以增加客户体验为营销理念;把加强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作为营销手段等等。本文在认真分析旅游企业的行业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企业在营销策略方面须做一定的调整:以情感体验作为营销战略的出发点;整合多种感官刺激,满足游客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以加强游客的主动参与为营销手段;另外,充分利用与“体验”主题密切关联的产品,给游客创造一个值得回忆的体验,从而实现旅游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知识营销是提升产品价值、开拓产品市场的重要营销手段。从知识营销的内涵和特征出发,以恩施玉露茶为例,比较分析了恩施玉露茶的传统营销和知识营销方式,得到了企业进行知识营销应该转变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产品特点,以顾客认同的价值赢得市场;提高营销人员素质,以知识营销开拓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融入地方发展,积极寻求政府支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理解新电商时代花卉电商平台顾客体验形成机理及体验营销模式,有利于提升花卉流通效率,扩大花卉市场销售,促进花卉产业化进程。本文通过构建顾客体验5因子模型,分析了花卉电商平台创造和传递知觉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行为体验和关系体验的综合效应。以加拿大Landeau、美国PutnamPutnam和荷兰Pagter Innovations等花卉电子商务平台为例,对比研究发现国外花卉电商平台通过新产品研发、花卉文化挖掘、花卉科技创新、花卉休闲旅游推广、花卉供应链协同构建等顾客体验方式实现了体验营销策略。立足中国花卉电商平台营销实际,比较借鉴花卉电商平台基于顾客体验开展感官营销、文化营销、科技营销、节庆营销和精准营销等综合营销模式的实践经验,提出产业升级奠定体验基础,线上线下打造体验平台,科技驱动创新体验形式,观念培育激发体验需求,文旅融合提升体验价值,市场监管保障体验环境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消费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体系,要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必须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本文结合了义乌农村消费特点、义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分析以及义乌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阐述了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制造技术的成熟,企业竞争的加剧及不同企业产品的同质化,企业面临着如何有效地保有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市场资源的问题,而精细化营销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式。它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培养营销资源、增加营销效率及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本文以精细化营销的市场战略为突破口,讨论了如何在具体的市场中进行精细化营销,提出了以下运作模式:企业产品的定位和设计要精细化;企业的服务要精细化;企业要建立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要按照市场的不同类型来划分企业的作业单位;通过形式多样的促销手段决胜终端等。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通过微信营销方式来宣传企业品牌并拓展销售渠道,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可。针对农产品企业微信营销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创新,开发农产品微信营销的新渠道,注重用户体验,推进线上线下互动等建议,希望对农产品微信营销的发展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绿色营销的博弈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71-15074
在对开展绿色营销博弈情境作出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对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消费者自身的绿色营销选择情况进行了博弈分析。论述了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绿色营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绿色消费方式的必然选择;是环境问题法律化的必然结果。分析了绿色营销实施面临的问题,一是绿色营销的观念尚未确立;二是绿色需求的社会性尚未形成;三是绿色产品的生产性尚未形成。提出了绿色营销的实施对策:注重现代营销观念的宣传教育;规范绿色产品市场的竞争;加大绿色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保、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8.
服务营销创造顾客满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的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来越小,几乎是同质化产品,因此,如何在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服务就成为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服务是产品整体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开展服务营销,则为创造顾客满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本文着重探讨了服务一体化策略、个性化服务策略和一对一营销策略,以期能够创造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9.
郭孟秋 《河南农业》2014,(18):55-56
从顾客体验角度,对化妆品行业中的广告营销、品牌营销、服务营销这三种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顾客体验营销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体验营销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体验经济慢慢显露。针对消费者日益增长心理需求和追求个性满足的特点,体验营销应运而生,即企业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围绕着顾客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本文分析了我国体验营销的现状,并根据我国实际提出了发展体验营销的策略,指出实施体验营销是企业进行品牌塑造和构筑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营销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互联网+”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网络信息化投入不足、营销不注重市场细分、营销渠道单一、营销内容真实度较低、旅游平台缺乏共识、专业人才匮乏等。为此,提出北京乡村旅游营销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网络信息化投入,增强网站建设水平;二是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不断提升营销的精准性;三是利用新旧媒体,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四是诚信经营,打造VR营销新模式;五是企业强强联手,搭建旅游宣传共享合作平台;六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夯实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外出旅游观念的转变以及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传统式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日益增加的文化精神内涵提升的需求,以体验经济为视角针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广西上林鼓鸣寨旅游资源丰富,本文将对体验经济与乡村旅游相关性进行阐述,以及对鼓鸣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梳理,进而提出鼓鸣寨旅游转型升级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博  杨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37-10438,10440
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新农村健身服务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健身服务对新农村的发展起到了提高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打造出了文明的乡风,但由于相关公共体育服务投入的不足,以及缺少专业健身人才的指导,致使新农村健身业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建议政府可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公共体育投入机制,注重培养新农村健身服务指导人才,多丰富新农村体育健身项目,才能让体育文化发展与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对建设低碳农村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提升受到了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须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生态道德的规范约束、重构农民的生态权利、培养农民生态消费观念、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等方面培育农民适应低碳农村需要的生态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新农人群体作为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正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新农人自身具备的较高文化素质,以互联网为工具,营销创新思维都是农村发展形式中前所未有的。农业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农业科技文化信息的重要场所,必然与新农人群体产生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对新农人群体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农业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人的合作共赢模式,即由新农人参与的"冠名一捐赠"、"跨界合作营销"运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乐"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经济项目,它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了"农家乐"经济对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相应的提出了促进贵州省"农家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3-13025,13079
分析了浙江省乡村旅游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产业萌芽发展、产业快速扩张和产业质量提升3个发展阶段,突出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在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主要在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风貌建设、推动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促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结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在领导、制度、产品、标准化和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制度创新和标准化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化战略、强化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在此基础上,深化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给其他地区带来的启示,主要在于创新乡村旅游组织领导体制、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力度、实施乡村旅游强力营销工程、引导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郑莹  何艳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77-10379
在北京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乡村旅游人才开发不足、旅游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的问题,认为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人才,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已成为北京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北京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调查,了解北京乡村旅游人员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果园采摘是休闲农业的一个重要类型,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创建品牌、发展三产融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以尤溪县洋中镇老友生态农场为例,分析了采摘园存在缺乏规划、服务理念不到位、采摘品种单一、同质化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高、精细化管理不足、品牌建设滞后、营销推广不足等问题。提出对采摘园进行准确定位、采用高标准的绿色种植技术、配套完善服务设施、实现功能分区、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推广、树立品牌等经营管理措施,以带动传统果园转型升级,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20.
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凌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9-15981
在介绍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4个方面介绍了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绿色营销现状。分析了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一是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二是银川市没有形成较为普遍的绿色需求;三是企业实力较弱,没有树立绿色营销的理念;四是政府宏观调控乏力,投入严重不足;五是营销过程为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企业对专业营销人才的培养投入不足。为了提高企业的绿色营销能力,促进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绿色营销战略,主要包括培育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搜集绿色信息、加强目标市场战略营销;二是绿色营销策略,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策略、绿色价格策略、绿色渠道策略、绿色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