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豆新品种"吉农3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以"CN03-29"为母本、"吉农CN03-30"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0—2012年参加国家东北区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吉林省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68.4 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和"吉农18号"平均增产6.1%。2012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659.1 kg/hm2,比对照"吉农18号"平均增产7.9%。子粒蛋白含量37.45%,脂肪含量21.69%。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株型紧凑、叶片上举,同时具备高产、稳产、高油、抗逆性强等特征,适宜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欧科豆25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8年以"黑农38号"为母本、"吉农8902-15(吉农10号)"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07.4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9.6%;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89.1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7.1%。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早熟、抗逆、品质优良,适宜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4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以公交94198-1为母本、美国品种CK-P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单粒传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4.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8.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7.3%。其主要特点是高油(23.88%)、高产,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吉农38号"是以外引系"CUNA"为母本,以自选系"吉农9922-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连续自交6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大豆新品种。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311. 9 kg/hm~2,比对照"吉育47号"增产3. 1%; 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16. 1 kg/hm~2,比对照"吉育47号"增产4. 0%。该品种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油分含量高、抗大豆灰斑病。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的吉林、延边、长春、通化、松原、白山等中早熟区及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白粳一号"是通过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04~2005年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中,该品种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4.8%;在2005年吉林省中早熟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4.2%."白粳一号"具有优质、耐盐碱、抗病、分蘖力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晋西北芸豆引种试验与推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连续五年引进和收集芸豆品种(类型)57个,通过观察、鉴定、筛选和品种比较试验,小面积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品芸2号、"北京小黑芸豆"比当地主栽品种"英国红芸豆"(ck)显著增产,作为干籽粒食用类型可供生产或市场选择。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吉农2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24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29号"为母本、"九交8659-3"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60.2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6.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51.1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27.1%。该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早熟小豆新品种晋小豆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采用天镇红小豆作母本,红301作父本杂交经改良混选法选择育成,原品系代号为红H801,该品种2009-2010年参加山西省小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15.8 kg,比对照晋小豆1号增产8.1%,二年总10点次增产8点,增产点率达80%。该品种具有籽粒饱满,株型直立,结荚集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7年以"吉林27号"为母本、以"DG325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66.7 ks/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8.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  相似文献   

10.
通单 2 4玉米新品种是由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玉米所于 1992年配制组合 ,1993~ 1995年参加本院产量比较试验 ,1996~ 1999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东北早熟春玉米试验。在吉林省 3年区试中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四单 19增产 14 3% ,2年生试平均比对照品种四单 19增产 9 1% ,东北早熟春玉米 2年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本育 9增产 16 2 % ,列同熟期各试验组的第一位。该品种特点是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稳产高产。在吉林省属于中熟品种 ,可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吉农28”是以“吉农9”为母本、外引系“ARIRA”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9-201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36.7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18.8 %;201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72.4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21.4%.粗蛋白含量37.80%,粗脂肪含量22.56%.该品种于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高油、抗逆、抗倒,适宜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红麻新品种福红952的选育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福红952是以非洲裂叶与粤红1号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及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高效综合育种新技术,于1993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4.3%;1997-1998年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粤743增产15.67%.福红952主要经济性状优良,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于2000年通过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审定,2002年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3.
2017年吉林省食用向日葵区域试验,以JK108为对照,对9家单位提供的13个向日葵新品种在公主岭试验点进行比较试验,鉴定不同向日葵品种在吉林省中部产区的生育表现、丰产性及其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科阳2号、吉食葵2号两个品种公顷产量分别为2 760.0 kg、2 721.0 kg,比对照增产2.63%、1.17%,在经济性状方面吉食葵2号要好于科阳2号;LSK20在经济性状方面表现较好,还具有一定增产潜力,建议吉食葵2号、科阳2号、LSK20继续参加下一年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4.
"F-1号"是由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8年审定的高产优质黑木耳新品种。为加快吉林省黑木耳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步伐,在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下,于2010年春季和秋季对"F-1号"分别做了新一轮生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F-1号"的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超过了新品种推广的要求,推广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农粘2号"是以"恢粘一"为母本、"藤系150"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2009—2010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093.2 kg/hm2,比对照"通粘一"增产6.6%;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597.7 kg/hm2,比对照"通粘一"增产7.8%。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吉林省的吉林、长春、松原、四平、通化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磷石膏、有机肥改良盐碱地对土壤养分及芸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磷石膏不能显著增加两个芸豆品种的产量。有机肥和磷石膏混施使英国红显著增产91.86%,增幅最大,单施有机肥使吉引1号显著增产300.77%,增幅最大。有机肥及磷石膏混施使英国红净光合速率均值增加0.72 mg·m-2·h-1,叶绿素均值增加3.77 CCI;有机肥使吉引1号净光合速率均值增加0.81 mg·m-2·h-1,叶绿素含量均值增加3.79 CCI。有机肥和有机肥、磷石膏混施均能保证两个芸豆品种的全生育期天数,均能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降低根冠比。磷石膏、有机肥混施使英国红茎粗、主茎节数、可育节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及单株产量增幅最显著,单施有机肥使吉引1号荚长、收获株数、保苗率、单株粒数、百粒重及单株产量增幅最显著。单施有机肥使碱解氮、有机质、全氮及全钾含量增幅最大,使盐总量下降0.12 g·kg-1;磷石膏、有机肥混施使有效磷、速效钾、全磷含量增幅最大,使土壤pH值下降1.06,降幅最大;磷石膏对盐碱土改良效果不明显。两个芸豆品种耐盐碱性不同,存在品种间差异。有机肥和有机肥、磷石膏混施对盐碱土均有明显改良效果,根据品种特性选择最佳的改良方式。  相似文献   

17.
伊单48号是吉林省稷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13-2014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483.5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5.3%。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 670.7 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容重高、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等特点。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吉林省玉米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内早101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04年以自选系M0105为母本,以外引系承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 100℃~2 200℃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08.8 kg,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6.9%;2008年继续参加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556.7 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3.9%;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550.9 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6.7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0号"是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2008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对照"通35"增产7.1%,2008年生产试验比对照"通35"增产7.0%。"吉农大30号"米质优,产量高,主要农艺性状优异,抗逆性较好,活秆成熟,于200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四平、松原、通化等中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红芸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抗低温弱光胁迫的机制,并比较两个红芸豆品种的耐低温弱光性.【方法】以红芸豆为材料,测定分析低温弱光胁迫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低温弱光胁迫抑制幼苗的生长,其中,小红芸豆株高、茎粗、叶面积在胁迫处理7 d后较对照分别降低19%,18%和15%,‘英国大红芸豆’分别较对照降低13.2%,16%和13%.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下,2个品种幼苗叶绿素含量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在处理7 d后达到最低,‘小红芸豆’的下降幅度较为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且‘小红芸豆’下降幅度更大;在胁迫处理期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结论】红芸豆幼苗通过抗氧化酶系统抵御低温弱光胁迫;相比‘小红芸豆’而言,‘英国大红芸豆’具有较强的低温弱光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