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FMDV属,完整病毒含有单股正链RNA,衣壳蛋白,无包膜)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0多种,马不会感染口蹄疫,但会成为口蹄疫的被动载体。1514年意大利首次发生口蹄疫。1898年,口蹄疫被确认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安全有效的疫苗免疫,是目前控制和扑灭口蹄疫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我国对牲畜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即对生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全面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这一措施收到了防控口蹄疫的理想效果,但在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猪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播迅速,一旦发生疫情,将会对猪的生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主要从猪口蹄疫的病因、病理、症状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广大养殖户对猪口蹄疫的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防范和控制猪口蹄疫。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一类动物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患口蹄疫的动物出现高热、跛行,并在皮肤与皮肤黏膜上出现疱状斑疹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猪口蹄疫属于急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是RNA口蹄疫病毒引起起的一种疾病,人和畜都有可能患,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家畜传染病。本文主要介绍了猪口蹄疫的疫病传播情况、症状和变化过程、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措施。猪极易感染口蹄疫病,常常给养猪户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做好防治猪口蹄疫的工作非常重要,这里将猪口蹄疫的基本状况介绍如下,养猪户可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给全球畜牧业和经贸往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近年来口蹄疫最新研究进展及流行情况,从口蹄疫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防控措施,以期为口蹄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种公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引起生产性能降低的分析刘武军,刘涌(新疆畜禽繁育改育总站,乌鲁木齐市,830001)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最易感染此病的就是牛.牛患此病后,轻者一般体温升高,口腔...  相似文献   

8.
老黄 《江西饲料》2002,(4):33-33
牲畜口蹄疫的防治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羊等。奶牛感染口蹄疫,不但奶少、干涸,而且奶中还会带有疫毒。这种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d,最初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其中以猪牛感染多见。该病毒有7个血清型:O、A、C、AsialⅠ、SAT1、SAT2、SAT3以及多个亚型,不同类型的口蹄疫病毒的抗原性不同,即便是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其不同分离株的抗原性也存在差异,彼此之间也不会发生交叉免疫现象,但它们所引起的症状都基本相似。现将猪牛口蹄疫的发生、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该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生,传播迅速,不易控制和消灭,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强制免疫的一类动物疫病。笔者在山区乡镇从事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有20多年,现就猪口蹄疫免疫工作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程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各种偶蹄动物均易感的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A型、O型、C型、亚洲Ⅰ型、南非Ⅰ、Ⅱ、Ⅲ型,2005年,国内江苏首次发生牛亚洲Ⅰ型口蹄疫。为了防止牛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扩散,对易感动物紧急实施疫苗接种是必要的。但是,国内目前没有亚洲Ⅰ型口蹄疫的免疫程序,为了及时通过科学试验研究出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的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我们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口腔黏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一旦感染,发病率高,传染快,流行面大,特别是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世界各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通过环境控制的策略来综合防控口蹄疫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论文就口蹄疫的流行概况、综合防控及环境控制与口蹄疫的防控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控制口蹄疫均采用灭活疫苗(killed vaccine)进行免疫。但是,在对猪、牛和羊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严重的可引起家畜死亡。近年来,笔者针对口蹄疫疫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机理、原因、预防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现浅谈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等偶蹄动物多发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口蹄疫病毒的复杂性,加上目前环境中的一些不可控制性,使得对该病的治疗存在很大的困难。猪口蹄疫的发病与其它传染病一样,需要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猪群三个要素构成,缺少任一要素,猪口蹄疫病就不会发生,根据这一原理和口蹄疫病的疫原学特点,并基于科学防疫灭病的理念是“防重于治”,必须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建立高免猪群人手,  相似文献   

16.
正猪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猪的三种常见的重要病毒病。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病原分为7个血清,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鼻端、蹄部、乳房皮肤等部位发生水疱和糜烂,蹄壳脱落;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病毒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1猪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病毒分为A型、O型、C型、南非1型、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口蹄疫免疫的过程中,经常遇见由口蹄疫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若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对口蹄疫的免疫机理、疫苗过敏反应发生机理、口蹄疫疫苗过敏反应临床症状与处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更好地避免口蹄疫疫苗过敏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把疫苗接种作为防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但预防注苗过程中偶尔会发生过敏反应。据海晏县3年注苗过敏反应情况调查,发病率为0.15%~0.32%,不及时救治极易引起死亡,不但给群众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给预防工作带来阻力和负面影响。因此,对注苗中出现过敏反应的牲畜进行救治是口蹄疫防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疾病。大多数流行口蹄疫的国家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口蹄疫。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概况,以期对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月27日,农业部通报我国内地部分地区发生口蹄疫疫情。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名单”中的首位。牛、羊、猪等为高易感动物,感染口蹄疫后发病率几乎为100%。一般来说,成年动物患口蹄疫的死亡率在5%-20%之间,幼畜的死亡率为50%-80%。动物患口蹄疫后一般采用宰杀并销毁尸体进行处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口蹄疫列为最重要的动物检疫对象,中国把它列为“进境动物检疫一类传染病”,它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我们应从预防入手,做好口蹄疫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