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也成为了制约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困境,并提出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建议,以期能够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渗透和带动作用。西藏县域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身积累能力不足、发展缓慢的西部边疆落后地区。研究和发展西藏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对缩小与发达地区及西部兄弟省市的差距,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信息化促进西藏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述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方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西泰和县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展极理论可为一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提供发展路径,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展极理论其适用性更为显著。在概述发展极理论及其政策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适用性及在培育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极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县域发展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社会发展。在构建出吉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吉林省42个县域发展主体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排序。结果表明,吉林省的中部地区县域发展总体上好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又好于东部地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与区域增长极的距离、资源优势以及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等。  相似文献   

6.
王高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80-258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陕南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20个)集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使陕南地区的贫困问题和"三农"问题表现突出,而且也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对陕南县域经济现状及制约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增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环节,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但当前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为此,该行对娄底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调查发现,制约对县域经济信贷投入的根本原因是县域经济收益率低与资金趋利避险基本特征间永恒的矛盾,而不是资金的匮乏,此外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信贷管理机制滞后与体制性资金外流,更加重了县域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难度。一、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中西部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全国比较落后,而县域经济所占的比重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思路上,中西部地区应当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经济、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政、资金、科技、人才、金融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着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然而国民经济是分层次的,县域经济处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实践中表明,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农业,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绝不能削弱,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将受阻;粮食上不去,社会将失去稳定.  相似文献   

10.
陈利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60-2161
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进过程,是县域资源的比较优势、产业政策的定向干预、市场需求导向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能促进县域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又能保证其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对于我国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说,产业结构的优化协调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广西平乐县为例,对西部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