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指出当前制约盂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受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不高、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特色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偏弱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艾量 《山东农业》2003,(10):15-15
县自秦立,此后历代兴替,设县始终不变。新中国成立后,保留了县的建制。县域始终是我国政治经济系统中最基本的层次和最完整的经济单元。“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节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在县域范围内,其经济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又有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 既有公有制经济,又有民营经济。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都可得到反映和体现。就山东省而言,县和县级市有91个,人口6547万人,占…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展县域经济 ,仅从“三农”问题来考虑是不够的 ,壮大民营经济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也成为了制约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困境,并提出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建议,以期能够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承欢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87-388,391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阐述了对于县域经济理解的误区,指出县域经济不等同于特色经济、开放经济,还指出县域经济具有"三农"经济的本质属性,同时对芜湖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意在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业繁荣、农民富裕与农民进步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我省多数县是农业县,县域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在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中具有基础和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锦域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801-4802,4804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体系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现阶段,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我省多数县是农业县,县域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在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中具有基础和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二五"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立足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分析甘孜藏区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对其一、二、三产业现状进行剖析,进而阐述甘孜藏区经济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提出发展壮大甘孜藏区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功能和产业门类键全的基础层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是宏观与微观、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因而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和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党的十六大首次使用“县域”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纵观全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云南是农业大省,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简要阐述了农业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分析了农业科技对云南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云南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使我国经济更深层次地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辟了新天地;同时,我国的经济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对我国弱质行业——农业的挑战更为严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政方针的落实,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全国政治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功能和产业门类健全的基础层次。对于开封市而言.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缩小与全省先进市的差距、实现开封复兴的战略举措。那么.如何从全省的高度出发.加快县城经济发展的步伐.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中西部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全国比较落后,而县域经济所占的比重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思路上,中西部地区应当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经济、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政、资金、科技、人才、金融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着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经济建设的支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只有各个县域的经济能够得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保障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县域经济在逐年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是保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基础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县域经济又是综合经济,它既是连结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枢纽.同时也具备了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网络特点。是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完善、相对独立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决定着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就业和收入状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点和关键。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县域经济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谋求新跨越,实现大发展,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环节,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但当前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为此,该行对娄底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调查发现,制约对县域经济信贷投入的根本原因是县域经济收益率低与资金趋利避险基本特征间永恒的矛盾,而不是资金的匮乏,此外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信贷管理机制滞后与体制性资金外流,更加重了县域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难度。一、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二元经济结构"长久以来困扰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县域农业经济不发达,劳动力流向大城市的问题也未得到很好解决。而在改革不断深入,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应将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如何反映了一个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本文以修武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实地调查、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修武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瓶颈,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为实现修武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路径参考,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其它县市尤其是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179-181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县域经济发展是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并在发展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同时,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在最近几年,菏泽县域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改变菏泽县域经济面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思想的解放,立足区域资源,大力进行创新和发展民营经济等,有效促进菏泽县域经济的发展。运用差异测度方法对菏泽县域的生产总值以及人均GDP等进行相关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些县域经济的差异;同时,对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了其存在思想观念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生产供给要素受限等问题,并从土地、资金、环保、人才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有效促进菏泽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