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四湖流域源头。是中国明星市、全国农业百强大市之一,是湖北省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和省直管市。潜江市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92至95年,国务院委托农业部在我市进行了为期4年的综合治理血吸虫病试点。在部领导和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全力支持与精心指导下,不仅取得了疫情明显下降、疫区人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和生产效益显著提高的综合成效,而且摸索出了“围绕农业抓血防”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血防工作的新路子,受到了国家四部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97年年…  相似文献   

2.
按照《农业部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试点方案》的要求,我们选择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熊口镇,于1992~1995年进行纵向观察研究。一、基本情况熊口镇位于潜江市中部,属湖沼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有四条大型水系流经、贯穿该镇,共有大小渠道154条,有大小堰塘280个。现有耕地面积59,144亩(水田36,769亩);所辖24个行政村,有人口44,413人;耕牛存栏1617头,其中黄牛164头,其它家畜存栏38,520头(只)。二、观测内容及方法(一)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通过血防部门了解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急感病人数及主要感染方式。(二)…  相似文献   

3.
我省动物血吸虫病流行于8个市地州,54个疫区县市,分布于“两山两河”(长丘山脉、横断山脉、岷江流域和安宁河流域)。经过多年的防治,全省有20个县市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6个县达到基本消灭标准,余下的18个县的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为此,建立山区类型防治试点综合治理模式十分必要。1 我省血吸虫病防治的工作思路。1-1 工作对策 以普治易感家畜(主要指耕牛)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为主,结合改变钉螺滋生环境及生物、化学灭螺,开展健康教育,多部门密切配合,“畜、人、山、水、林、田、路、气、螺、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血防生机──潜江市血防策略探讨王敦胜,王庆坡,李克斌(潜江市人民政府)(农业部血防办公室)(湖北省畜牧局)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四湖流域源头。1993年荣获中国明星市、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市(县),1994年国家...  相似文献   

5.
都昌周溪镇柴棚村通过实施“鄱阳湖区结合经济开发综合治理血吸虫病试点项目村”,由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部门参加,采取人畜同步查治,农业工程灭螺、矮围水淹灭螺、林业造林灭螺、改水改厕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四年的试点工作,居民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由10.51%下降到3.5%,下降66%;耕牛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由6.45%下降到2.4%,下降了62%;钉螺面积733700千方米,下降至293400千方米,下降了60%,钉螺的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分别下降了43%和78%,综合治理的控制效果十分明显,同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潜江市动物血防工作坚持“人畜同步、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工作措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有效控制动物血吸虫病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洱源县马街自然村采用综合治理措施防控奶牛血吸虫病的效果。该自然村2004~2006年实施药物驱虫的单一措施,2007~2013年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每年采用粪便毛蚴孵化法监测奶牛血吸虫病疫情。结果显示,2004~2006年奶牛血吸虫感染率从19.36%下降到15.44%,防控效果不显著;2007年后疫情快速下降,到2012和2013年奶牛血吸虫感染率为0。可见,在山区型流行区采用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防控奶牛血吸虫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岳阳县麻塘镇动物血吸虫病纵向观测点为基点,将2011~2014年监测和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农业部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4年来,麻塘镇减少有螺面积131 868m2,人畜感染率分别下降到1%以下,无急感病人发生,2014年顺利通过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省级达标验收。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吡喹酮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疗效观察刘杏海湖北省荆州地区太湖港农场畜禽服务公司,江陵434115)1988~1993年,我们采用毗喹酮肌肉注射、口服以及重瓣胃注射等不同给药途径、剂量、剂型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一)病样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南大镇实施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并观察防治效果。方法自1992年开始,在人畜同步化疗同时.逐步实施挖塘灭螺、水改旱、扩禽压(固)畜和兴林抑螺等综合措施,每年均开展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与感染度、野粪阳性率、人群感染率及螺情调查,以及防治效果观察。结果通过综合治理,消灭了垸内钉螺,人畜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但随后即在一定范围内徘徊。结论农业综合治理在控制垸内钉螺和降低人、畜感染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要进一步取得更好的防治成效难度极大,必须加强血防新对策和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4-2006年,在荆州市石马片区开展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采取人畜同步化疗、有螺地带药物灭螺、环境改造灭螺、改水改厕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措施,经过3年防治,耕牛感染率由8.33%降至0.98%,人群感染率由1.56%降至0.80%,钉螺面积由10.87hm^2降至0,达到疫情传播控制标准,人均纯收入由3133元增加至5544元。防治实践证明,综合治理可以达到防病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双重效益,可以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全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报了2010年中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在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四川省、云南省7个流行省,共对715 733头牛、39 524只羊以及20 822头(匹)其他家畜用粪便毛蚴孵化法进行了检测,血吸虫阳性率分别为1.11%、1.00%和0.03%。根据各省放牧家畜数和阳性率计算,全国共有14 980头(只、匹)家畜感染血吸虫,其中84.92%为病牛(12 721头)。从病牛的地域分布看,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4省病牛数占全国病牛数的95.81%。调查结果显示病牛依然是血吸虫病疫区的主要传染源,湖沼型流行区是当前防控血吸虫病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桐城市范岗、挂车河镇属血吸虫病内陆流行区。2000年9月22日,范岗镇高黄村发现3名血吸虫病急感儿童,经市卫生、农牧两部门赴疫区调查,确定范岗镇高黄、朱公村和挂车河镇狮象、万元村为血吸虫病新疫区。通过实施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人、畜同步查治,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几年来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人感染率由1.53%几乎下降到0,家畜感染率由45.45%下降到2.13%,钉螺最高感染率由0.176%下降到0.0085%,没有发生一例急感病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提示:不论是新疫区还是老疫区,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都应采取人、畜同步防治,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加强家畜查治、检疫和管理则是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4.
山丘型疫区是在我国分布最广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为摸清山丘型疫区流行特点和规律,正确评估防治效果,为制订防控对策提供依据,通过对一个有代表性的试点进行19年(1993-2011年)连续调查观测,观测点牛和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98.1%、99.2%。表明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由于自然环境特殊,疫区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加大查治力度可迅速使疫情大幅下降。但要彻底阻断血吸虫病传播还必须注重对钉螺孳生环境的改造和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潜江市作为湖北省唯一试点县市,开展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08年,全市共向农业部中央数据库发送标识信息近50万条,全市家畜标识佩戴率达到100%,标识信息录入率达到97.8%,信息录入准确率达到94.9%.潜江市动物养殖信息作到了透明化、网络化和标识及疫病的可追溯化,并总结出了一整套实施方案在全省推广.现笔者将潜江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方案介绍如下,供交流.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农业部于1995年12月20日至23日在云南昆明市召开了全国农业血防工作会议。农业部畜禽疫病防治处、畜牧总站、血防咨委会、12个疫区省(区)、湖北潜江县及云南部分县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国“八五”期间农业血...  相似文献   

17.
农业血防是整个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部在湖北省四湖地区办了血吸虫病综合防治试点,通过试点总结出了围绕农业抓血防,送走瘟神奔小康的血防工作新思路,农业血防的概念由此形成。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农业血防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各地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为面上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1992年农业部在全国7个疫区省,选择了8个疫区县作为农业部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纵向观测点。根据《农业部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纵向观测点方案》的要求,我省选择疫情较重的丹棱县位美镇和双桥镇作为观测点。现将1992年至1997年该县血吸虫病纵向观测研究情况报告于后。1内容与方法1.1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到医疗部门了解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急感病人数、晚血病人数及血吸虫病感染的主要方式。1.2动物血吸虫病感染情况采用塑料顶管粪孵法,进行一粪三检确诊,比较不同…  相似文献   

19.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由于近几年来遭受了多次洪涝灾害,钉螺扩散,疫情回升。据2003年调查统计,疫区钉螺面积32.16万亩,牛、羊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7.97%和5.4%。为了遏制血吸虫疫情回升的势头,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指示畜牧部门将动物血防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加大了综合治理力度,各项措施已落到实处,疫情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血吸虫病是国家及四川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优先病种之一.四川省在血防工作的攻坚阶段积极试点探索血防"四个突破"的策略与措施,农业部已将其作为国家防控策略,同时还建立了山区家畜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模式,在四川进行示范,加速推进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步伐. 1 "四个突破"策略的试点示范 1997年全国血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血防"四个突破"(突破传统的种植习惯、突破传统的养殖习惯、突破传统的生活习惯、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的防治措施,实现了动物血吸虫病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消耗型向积累型、效益型转变.为了贯彻全国血防会议精神,四川省率先在全国实施了血防"四个突破"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