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自然污染呕吐毒素(DON)的小麦为材料,通过实验室磨粉机制粉得到麸皮、细麸、小麦粉等组成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中DON含量,并与全麦粉中DON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小麦在磨粉加工前后DON的含量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磨粉制得小麦粉后DON含量显著降低,含量为全麦粉的51.2%~77.7%;麸皮和细麸中DON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为全麦粉的1.2~1.7倍和1.1~1.7倍。小麦粉中DON总量与小麦DON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小麦DON污染程度的增加,小麦粉DON总量呈上升趋势。小麦磨粉后,副产物总麸中DON占全麦粉DON总量的34.9%~49.3%,留存在可食用的小麦粉中的DON占全麦粉DON总量的31.6%~54.9%。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经过磨粉加工可以有效地降低小麦粉中呕吐毒素的含量和总量分布。  相似文献   

2.
制粉对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迁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小麦为材料,通过筛理、水洗、制粉等加工工艺处理后,对小麦中的DON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了DON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情况及小麦加工对其中DON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小麦中的DON主要分布在皮层,虽然小麦粉中DON含量有随染病程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但就总体而言,小麦粉中DON含量明显低于全麦粉;2筛理和水洗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麦粉中DON的含量。筛理对于降低小麦粉中毒素的作用较明显,水洗对于降低麸皮中DON含量的作用较明显;3由于心粉和皮粉之间,粗麸和细麸之间的DON含量差异微小,因此,提高加工精度或控制出粉率对进一步降低小麦粉中DON含量的作用不大;4当小麦的DON含量在1.56mg/kg以下时,经筛理、水洗、制粉加工后的含量有较大可能性达到限量值1mg/kg以下。  相似文献   

3.
面包专用小麦粉一般是以国产优质小麦和西方进口小麦为主要原料,以各种食品添加剂为辅料,通过清理、制粉、后处理等工序加工而成。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为生产出优质的面包专用小麦粉产品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4.
小麦粉GB1355—1986,高筋小麦粉GB8607—1988,低筋小麦粉GB8608—1988在我国已实行了二十余年。这二十年来为指导小麦粉生产、流通与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小麦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要求也与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小麦粉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小麦及面制食品重要的安全风险之一。为明确真菌毒素在小麦磨粉及食品加工链条中的变化规律,解决目前我国尚缺少面粉和面制食品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问题,开展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评估,以受玉米赤霉烯酮(ZEN)污染的小麦为材料,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了不同磨粉组分及馒头、面包、面条加工过程中不同环节加工品中ZEN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磨粉后粗麸皮和细麸皮中ZEN的含量显著升高,达到小麦籽粒的2倍以上,小麦粉中ZEN的含量平均降低70%以上;小麦粉加工成馒头和面包后,ZEN的含量分别增高1.8倍和1.0倍,加工成面条后因ZEN在煮制过程中部分溶于水中而降低3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过程对小麦及面制食品中的毒素水平有显著影响,对小麦、面粉及不同的小麦制品分别制定ZEN限量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品质的好坏、优劣直接决定了其最终用途.在小麦品质检测中,样品制备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其设备的性能、工艺流程[1,2]和操作直接影响了最终的品质评定,因此采用合适的小麦磨粉机制备出能反映小麦固有品质的实验样品,再使用配套的小麦粉专用品质检测仪器设备(如粉质仪、拉伸仪、面筋仪等)进行各项品质指标数据检测,对于小麦品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JMFB70×30实验室小麦磨粉机是一种具有三皮三心结构、制粉工艺流程与实际面粉加工厂相类似的磨粉机,它具有稳定的制粉效果,制样数量灵活,操作和维护简单等优点,适合各级实验检测机构、部门制备小麦粉样品的需要,可以为小麦粉专用品质系列检测仪器提供需要的实验样品.  相似文献   

7.
中国挂面对小麦粉品质的要求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林作楫 Moss.  HJ 《作物学报》1996,22(2):152-155
对以17个不同类型小麦制成的小麦粉样品进行了有关面粉品质与挂面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和干面条的切断强度及煮熟面条的韧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对其食用品质、色泽及煮面最后总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各项指标,优质挂面用小麦粉宜选用蛋白质含量中等,色泽好,面团强度较强者为好,软麦更优于硬麦。对具体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有关小麦粉品质对面包烘焙性的影响,报告很多,但对于挂面的则很少. 我们认为小麦粉品质一定会对挂面的颜色、光泽、强度和煮食面条的特性产生影响.据有关报告称,小麦粉确实能对面食的品质产生重要作用.为此,本研究特就小麦粉蛋白质含量、出粉率、粒度及损伤淀粉对挂面品质的影响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9.
关于小麦粉后熟作用的研究,在日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但至今仍未得出定论,还存有一些疑问。有关小麦和小麦粉的后熟作用与贮藏,世界各国曾发表过许多研究者的报告,现将这些报告的主要之点作一综合介绍,同时对这问题的本质谈些看法。一、后熟作用始于小麦关于小麦和小麦粉在贮藏中变化的研究,早在20世纪前半期,以美国为主由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主要注意了与烘焙面包性能有关的问题,但结果都不一样,尽管后来又经过研究努力,但至今仍有不清楚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即使是同品种的小麦,往往由于小麦年成的气候和地区的土壤条件的差别,品种不同,再加之收获后贮藏和运输条件的  相似文献   

10.
金秋 《粮食储藏》2023,(3):43-47
粉质拉伸在小麦粉品质指标检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能量、拉伸比等指标可以多方面体现小麦粉的内部品质。同时粉质拉伸在小麦的收购和轮出环节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粉质拉伸在海拉尔地区的应用,对该地区2022年度22份商品小麦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温湿度对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细菌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建新  王璐  彭雪霁  宋佳  鞠兴荣  袁建 《粮食储藏》2010,39(1):42-44,56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湿度对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细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通过改变小麦粉的平衡水分来影响细菌量。小麦粉水分与储藏湿度和温度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储藏90 d后,在55%和70%湿度下,温度越高,细菌量越低,在85%湿度下,细菌量在低温(10℃、15℃)和35℃下略有增加,20℃、25℃和30℃下降较多,并且温度对小麦粉中细菌量为显著性影响因素。在同一温度下,70%湿度下细菌量最高,50%的其次,85%的最少,并且在35℃温度下,湿度对小麦粉样品中细菌量为显著性影响因素。结合小麦粉储藏过程中其它相关品质的实验分析,为了控制储藏小麦粉中的细菌和品质,其安全储藏条件湿度70%、温度20℃。  相似文献   

12.
胡青骎 《粮食储藏》2012,41(5):45-47
吸水率是小麦和小麦粉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小麦面筋吸水率的测定过程进行研究(测定方法按GB/T5506.2-2008、GB/T5506.4-2008执行),分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进行评估,提出应用该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13.
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70%RH、18℃~20℃条件下,包装材料对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储藏的小麦粉水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布袋包装的小麦粉水分下降最多,脂肪酸值均呈现相似的上升趋势,但以布袋包装的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上升最少。方差分析表明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水分为非显著影响因素,对脂肪酸值的影响为极显著影响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储藏小麦粉的脂肪酸值与储藏时间呈不同的线性关系;脂肪酸值与水分和储藏时间均呈二元线性关系。同时通过对不同包装材料储藏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平均变化率的比较,布袋为最适合小麦粉储藏的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14.
小麦粉储藏期间水分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模拟储藏试验,研究了储藏过程中小麦粉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粉在储存一段时间后水分可分别达到平衡状态,方差分析得出储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对小麦粉的水分有显著影响,且水分与储藏湿度和温度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Y=a+bX1+cX2)。将小麦粉的水分变化与其它品质比较分析得出,小麦粉储藏时应控制水分低于14.0%,储藏条件控制为:湿度〈70%,温度〈20℃。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对小麦及其加工品污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彪  李国长  柳琴 《粮食储藏》2003,32(5):36-38
重点对河南省郑州、开封两地区的小麦及其制品中的各类微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各种情况下不同种类微生物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为合理减少微生物污染,保证粮食安全卫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田子清 《粮食储藏》1997,26(2):40-41
实验根据小麦面粉的粉质曲线评价值进行小麦搭配。该方法可迅速,准确确定不同小麦的搭配比例,是提高面粉质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7.
储藏过程中小麦粉脂肪酸值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5~9月小麦粉在储存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规律。以期对此段时间内小麦粉的储藏和保持品质方面提供参考数据,保证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8.
采取不同仪器和不同的洗涤方式对全麦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分别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仪器和不同洗涤方式测定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时,湿面筋含量的绝对差值均小于1.0g/100g,符合国家标准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挥发性物质与小麦粉储藏品质指标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小麦粉品质变化机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粉中的挥发性物质,同时测定其生化指标,分析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储藏条件的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种类基本相同,只是在量上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麦粉挥发物中的己醛、2-壬烯醛、2-辛醛、癸二烯醛、1-己醇、2-乙基-1-己醇,、苯甲醇、丙酮、十二烷、十四烷含量与脂肪酸值、丙二醛和回生值呈较高相关性,可作为小麦粉储存品质变化的评判指标,同时小麦粉中挥发物来源主要由脂类的氧化和水解产生。  相似文献   

20.
谢守华 《粮食储藏》1995,24(2):24-24
对50个面粉样品的面筋吸水率和某些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标准粉和特制粉的面筋吸水率差异不显著,面筋吸水率和湿面筋蛋白含量显著负相关,两种面粉都达到0.01显著性水平,面筋吸水率和干面筋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标准粉和特制粉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05和0.01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