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市8区普通消费者的调查,讨论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了解程度、消费者的年龄大小、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程度、消费者性别及其他因素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了解程度不够,容易对有机食品造成混淆,导致有机食品市场混乱和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度不高,而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度直接影响消费者有机食品的需求和信任程度。该文以福州市城市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选取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认知度的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欧洲有机食品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近年来欧洲有机食品的生产、消费、市场驱动因子、市场大小及趋势、销售渠道、市场细分及主要的市场障碍等进行了概括,认为影响欧洲有机食品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即消费者关心的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环境,统一认证标准的制定及政府的支持等方面。按照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和购买行为,将有机消费者分为五种类型包括青年人和老年人、受过良好教育者、城市居住者、有规律或偶然或不购买者及利益寻求者。此外,还指出了有机食品市场的主要障碍,并对我国有机食品经营提出了一些策略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购买有机食品越来越流行,但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晰。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了一个社交媒体环境下有机食品消费者重复购买决策模型,探讨社交媒体特征和有机食品特征对功利价值、享乐价值和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交互性、推荐和反馈是社交媒体特征的重要成分,食品安全和生态友好是有机食品特征的关键要素;社交媒体特征和有机食品特征对功利价值和享乐价值都有积极的影响,其中社交媒体特征的影响更为显著;与享乐价值相比,功利价值在重复购买意愿中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机食品有效需求增长缓慢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食品因安全程度更高、营养更丰富而受到高端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有效需求正以年均25%~30%的幅度增长,我国则不然。本文从价格、消费者认知程度、信息不对称及市场等角度,分析了我国有机食品有效需求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其次是市场混乱,再次是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认知程度较低,价格影响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品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近些年来,人们对于食品的消费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对于有机食品来说,因为国际和国内对其定位的差异性,让有机食品的消费成为社会关注度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的影响因素探析,提出了有机食品相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有机产品在中国南京主流超市的市场情况和人们对有机食品的认知情况。调查发现:当今人们对有机食品的关注程度还有待于提高。部分消费者虽然对有机食品有积极的认知,但只有1.25%的人曾经购买过有机产品。原因可能除了价格因素以外,还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差别和有机理念的深浅以及购买渠道的便易与否皆有重要关系。此外,还与有机市场具有市场份额小,品种相对单一,价格偏高有一定的关系。建议扩大宣传、提高营销手段以提高人们对有机产品的认知;同时,加强有机生产和加工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以加强人们对有机产品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市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VM设计的方法获取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支付意愿,并构建了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模型来解释影响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平均支付意愿约为40%,消费者特征、消费动机、计划行为、消费者认知态度以及假定信息条件均对其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结合研究结果,从消费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以促进武汉市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乡市居民对有机食品的认知情况,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新乡市居民对有机食品的认知特征。结果显示新乡市民对有机食品有高、中、低认知度人群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4%、31.1%,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是影响认知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乡市居民对有机食品的认知情况,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新乡市居民对有机食品的认知特征。结果显示新乡市民对有机食品有高、中、低认知度人群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4%、31.1%,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是影响认知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