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确定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W)、纯氮施用量(N)和种植密度(D)对制种玉米产量等指标的影响次序及各因素水平的最佳搭配,在甘肃省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设置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大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灌水下限、纯氮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制种玉米的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交互作用不明显;(2)在种植密度85500~120000株/hm~2范围内,制种玉米产量和穗粒数影响因素次序均为WDN(主→次),千粒重影响因素次序DNW(主→次)。宽行70 cm,窄行40 cm膜下滴灌种植制种玉米的方式下,玉米种植最佳的因素水平为W2N2D2。  相似文献   

2.
刘和平 《种子科技》2000,18(2):116-117
玉米种子的商品性 ,除应考虑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质量指标外 ,还应该具有美观性 ,以吸引购买者 ,扩大经营量 ,增加种子企业的经济效益。1 密度制种密度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种子商品的美观性。制种基地农民往往认为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由此而无限制地加大种植密度 ,导致所产种子千粒重下降 ,美观性欠佳。因此 ,根据不同组合进行合理密植 ,是加强种子商品性生产 ,增加种子美观性的重要一环。2 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制种是提高种子光泽度的最佳办法。其技术对制种田能够提供下列优越条件 ,以利种子的生长与成熟 ,增加种子的光泽度 ,提高种子的…  相似文献   

3.
无籽西瓜是夏天人们喜食的水果,因其质优、价高、耐贮运,口感好的特性,深受广大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可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无籽西瓜的种子质量和产量,是无籽西瓜制种生产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提出几个制种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栽培密度对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改变株行距的方法,研究了单位面积插秧穴数对水稻制种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吉林省土壤与气候条件下,制种田适宜的栽培密度为16.7~25.0穴/m2,制种产量可以达到8000~9000 kg/hm2,繁殖系数450~640,以25.0穴/m2最为适宜.如果原种数量较少,可采用8.33~15.0穴/m2,通过提高繁殖系数提高成品种子生产量.栽培密度超过25.0穴/m2,成品种子产量有所下降,空瘪粒增加,混合千粒重、种子质量下降,不利于制备高质量的水稻种子.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W)、纯氮施用量(N)和种植密度(D)对制种玉米产量等指标的影响次序及各因素水平的最佳搭配,在甘肃省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设置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大田正交试验(W:苗期和成熟期灌水下限为60%田持,其他生育期灌水下限W1为60%田持,W2为70%田持,W3为80%田持;N:整个生育期纯氮施用量,N1、N2和N3分别表示120、240和360 kg/hm2;D:种植密度,D1、D2和D3分别表示85500、100500和120000株/hm2)。结果表明:(1)灌水下限、纯氮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制种玉米的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交互作用不明显;(2)在种植密度85500-12000株/hm2范围内,制种玉米产量和穗粒数影响因素次序均为W>D>N(主→次),千粒重影响因素次序D>N>W(主→次);(3)宽行70cm,窄行40cm膜下滴灌种植制种玉米的方式下,玉米种植最佳的因素水平为W2N2D2,即灌水下限设为田持的70%(W2),纯氮施用量为240kg/hm2(N2),种植密度为100500株/hm2(D2)。  相似文献   

6.
密度对红豆草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合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红豆草种子产量,试验以奇台红豆草为材料,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通过对株高、分枝数、荚果数、千粒重、种子产量等指标的测量,探寻密度与红豆草生殖格局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30 cm×25 cm时,单株花序数、荚果数、千粒重和种子产量最高,依次是81.1个、839.2个、23.8 g、1995.8 kg/hm2。通过相关性分析,种子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1;种子产量与单株荚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8。  相似文献   

7.
玉米浚单18杂交制种适宜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浚单18杂交制种不同密度处理对其制种的农艺经济性状及种子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母本密度7.5万株/hm2、8.25万株/hm2时产量位居第1、2位,分别达6326.4kg/hm2、6141.15kg/hm2,且穗粒数、千粒重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产量构成因素较协调。说明河西走廊浚单18制种的适宜密度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地区气候条件为背景,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收获期,研究密度和收获期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704玉米制种试验中,密度为6500株/667 m2时种子产量最高;在收获期试验中,在授粉后65 d收获,种子产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周永萍 《中国种业》2018,(11):57-58
以冀棉958为材料,研究适合黄河流域棉区的密度与整枝方式组合。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整枝方式的株高、茎粗、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均降低。7.5万株/hm2密度下精细整枝的产量最高,4.5万株/hm2与7.5万株/hm2密度下简化整枝的籽棉总产高于10.5万株/hm2密度下的籽棉总产。精细整枝时,建议种植密度7.5万株/hm2,简化整枝时建议种植密度4.5万株/hm2~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单958玉米制种田的不同密度试验表明,在 45000~75000株/ hm2的密度范围内,伴随密度的增加,单株茎粗、穗长、穗粗、穗粒重、千粒重都逐渐降低,而株高、穗位高逐渐增加,但由于总穗数的增多,使每公顷的种子产量也逐渐提高,在 75000株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 4996 5kg.种子的活力以每公顷 45000株时最高,产量为 4315 5kg,活力指数高、千粒重和容重高,播种后 8天的出苗率高和播种后 20天的幼苗鲜重高.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相互兼顾的公顷密度为 67500株.  相似文献   

11.
宁都县地处江西省东南、赣州市北部,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1999年,我县引进无籽西瓜制种技术,先后在梅江、赖村、长胜乡(镇)进行试验示范,通过4年努力,无籽西瓜制种在我县获得圆满成功。现将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选好亲本,确定配比父、母本是发展无籽西瓜制种的关键,其种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无籽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无籽西瓜父、母本必须选用多代自交选纯的自交系种子,父本纯度要达到100%,母本纯度要达到99%以上。在无籽西瓜杂交制种过程中,父母本的配比一般按1:20的比例配置,若父本种子特小,可适当放宽比例,按1:30~40配比,但必须保证有…  相似文献   

12.
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蒜套棉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棉花抗虫杂交种鲁棉研15号(F1)为材料,在鲁西南3个不同的地点,研究了整枝方式(去叶枝、留叶枝)与种植密度(2.7、3.3、3.9、4.5万株·hm-2)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枝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3.3万株·hm-2×留叶枝、2.7万株·hm-2×留叶枝和3.3万株·hm-2×去叶枝的组合比传统栽培(2.7万株·hm-2×去叶枝)分别增产20.4%、9.2%和10%,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生物产量分别提高了13.7%、27.8%和11.6%,而经济系数只降低了5.3%、11.5%和4.5%。在维持较高经济系数和铃重的基础上增加生物产量和铃数是该3个处理组合显著增产的原因,适当提高密度并配合简化整枝是实现蒜套棉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霍治邦  刘宏 《种子科技》2002,20(6):351-351
通过用不同瓜型的母本进行密度对比试验,研究杂交西瓜制种种植密度与产种量、千粒重之间的最佳配置。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西瓜杂交制种时,长形瓜作母本亩植1100-1200株为宜,圆形瓜作母本植1300-1400株为宜。这样合理利用了不同瓜型生长所需的叶面积系数,在较高的种植密度下使果实发育基本正常,产种量、千粒重高,种子质量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简化栽培措施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以3种类型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等密度(5.2万株/hm2)条件下研究常规整枝和不整枝2种栽培方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枝措施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的铃重、籽指、衣分、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伸长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对纤维比强度影响显著(F=7.27);整枝和品种类型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铃重、籽指、衣分)和纤维品质性状均没有互作效应。在种植密度5.2万株/hm2时,整枝措施能提高棉花品种的纤维比强度,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铃重、籽指、衣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贵毕303杂交玉米高产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毕 30 3新组合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的提出 ,自身的商品价值随之体现出来 ,为此 ,深受广大农户的喜爱 ,然而 ,随着推广面积的扩大 ,种子需求量增加 ,贵毕 30 3制种产量的提高 ,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从 1995年开始。着手摸索探讨贵毕30 3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贵毕 30 3的制种生产要想夺取高产 ,首先要从制种产量的形成结构方面来进行摸索探讨。1 种植密度要想获得高产 ,首先要有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 ,合理的种植密度。为此 ,1995年我们对贵毕 30 3制种生产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的对比试验。1.1 试验设计和方法试验设三个…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与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关系。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糯高粱品种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随之增高,而穗粒数和单穗重则随之减少,密度对糯高粱的叶片数、茎粗、穗长及千粒重影响不明显,施氮量255 kg/hm2的糯高粱穗长、穗粒数、单穗重和千粒重最好,不同种植方式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不明显;糯高粱生物性状的株高、叶片数、穗粒数和单穗重与产量成正相关,茎粗、穗长和千粒重与产量成负相关;品种是影响糯高粱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种植密度,再次是种植方式,产量以组合A2B3C1D2最高,达12257.28 kg/hm2,其次为组合A2B1C2D3,产量为11553.91 kg/hm2...  相似文献   

17.
以冀棉958为材料,研究适合黄河流域棉区的密度与整枝方式组合。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整枝方式的株高、茎粗、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均降低。7.5万株/hm~2密度下精细整枝的籽棉总产最高,4.5万株/hm~2与7.5万株/hm~2密度下简化整枝的籽棉总产高于10.5万株/hm~2密度下的籽棉总产。精细整枝时,建议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简化整枝时建议种植密度为4.5万~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1制种田栽培方式及管理要点1.1合理密植,兼顾制种产量和质量要求所有制种田块集中连片种植。父本、母本种植行比1∶9,母本种植密度1.65万~1.95万株/hm2,大小行种植,此密度便于人工去雄授粉操作及田间制种质量检查,正常情况下毛籽产量也可以达到1500kg/hm2以上,母本密度过大,既不便于田间操作,易造成漏花,也不利于监督管理。父本密度可加大到3.30万~3.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李德珍  黄泽素  代文东  唐容 《种子》2012,31(2):124-126
为探索黔油30号种子生产技术,采用父、母本不同种植方式和行比,研究父、母本种植方式和不同母本行对制种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黔油30号种子生产中,靠近父本行的母本植株结实性好,父本按行种植时,行比以1∶6较为适宜,在光照较好,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制种,可以适当提高行比;父本插栽于母本行中的方式比父本按行种植方式增加了单位面积上母本植株数量,使母本植株更靠近父本植株,从而提高了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鸡脚叶性状标记不育系与正常叶恢复系,按4种种植比例(A∶R为1∶1,2∶1,3∶1和5∶1)和2种种植方式(混合种植和间隔种植)种植,通过蜜蜂媒介传粉进行大田制种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比例和方式对制种产量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在A∶R为3∶1时达到最大,为1323.89kg,间隔种植在A∶R为1∶1时达到最大,为1146.39kg,即此时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比间隔种植提高了15.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