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轮状病毒是幼小动物和婴儿腹泻的普通病因。对轮状病毒免疫的研究主要是被动获得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在检查这种反应中检测对轮状病毒产生抗体的细胞的方法,将是有用的。一些研究者已用免疫萤光夹心技术,用可溶性抗原或细菌Sonicates作为中间层来检测某特异抗原产  相似文献   

2.
现在日本采用萤光抗体法诊断猪瘟。萤光抗体技术是将抗体(或抗原)标记上萤光色素,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萤光显微镜下,呈萤光现象的一种特异免疫萤光反应方法。诊断猪有三种作法。 1.组织切片法:从病猪采取扁桃体的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的夹心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I-Dot-ELISA).本法检出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最低浓度为:0.01IU/mL的标准抗原,1:100000 (相当于20 LD_(50))的狂犬病病毒CVS株和鹿8202株的鼠脑悬液,1:400(相当于7906TCID_(50)/mL)的狂犬病病毒SAG株的细胞培养物.对多种健康动物的组织、健康细胞培养物以及犬瘟热病毒、犬腺病毒等检测均为阴性.用SI—Dot—ELISA、夹心间接ELISA(SI—ELISA)和小鼠脑内接种3种方法,检测了388份材料,检出的阳性份数分别为173、171和179,经统计学处理,3种方法在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检测上,可以相互代替.甲醛灭活病毒不影响本方法的检测,而加入氢氧化铝胶后的病毒悬液则不能用本法检测.本法适用于狂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苗效价的测定和实验研究中病毒抗原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法(IIP),对非细胞致病性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病毒持续感染的42头牛血清经牛胎儿肌细胞培养检出了BVD-MD病毒抗原,100头外观健康牛的血清,经牛胎儿肌细胞培养未检出BVD-MD病毒抗原,该结果与用干扰法获得的结果一致。而且用IIP在血沉标黄层涂片中也检出了BVD-MD病毒抗原,用亲和系-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方法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切片中也检出了BVD-M  相似文献   

5.
前言免疫酶技术是用来测定免疫反应中抗原或抗体的一种先进方法。它的快速性和灵敏性不亚于免疫萤光抗体技术。因此,在医学和兽医学中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镧系元素铕(Eu)为荧光标记,用纯化的PRV-gE和PRV-gB表达蛋白抗原建立了检测猪伪狂犬病gE、gB抗体的镧系荧光免疫层析快检试剂盒。经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及与同类产品的对比试验,得出该试剂盒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符合率高,且质量稳定,保质期长,是实现猪伪狂犬病即时现场快速检测的一种血清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酶免疫试验(EIA)已广泛用于诊断多种动物疾炳。用EIA作伪狂犬炳的血清学诊断具有高度灵敏性,但只有设备精良的实验室才能做。此外,EIA所用的聚苯乙烯板固定抗原的效果差,而且其有效吸附量差别明显。为此,我们用硝酸纤维素纸(NC)固定伪狂犬病病毒(PRV)抗原作斑点试验,亚设计一种眼观检测猪PRV抗体的EIA试验。此外,通过检测实验和自然感染猪血清评价了斑点EIA特性。并将本试验与血清中和试验(SN)和微量标准EIA作了相对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免疫测定技术在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原理发展成的一种检测技术。通过免疫动物然后提取出抗体.用一种信号放大系统把抗原抗体结合的现象展现出来的方法。例如将抗体分子用过氧化物酶标记.将抗原固定后用酶底物与标记的酶催化反应显色来判断抗原抗体结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对狂犬病均易感,狂犬病已成为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暴露后疫苗接种可以达到有效的预防,狂犬病的预防和暴露后处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均有赖于实验室的安全、准确、快速诊断。另外,免疫后及时对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进行监测,也是防控狂犬病的关键措施。文章从狂犬病实验室诊断的安全问题、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选择、组织学检查、病毒抗原检测、生物学鉴定、核酸检测及血清抗体检测等方面对狂犬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现已公认人、幼犬、羔羊、小鼠、牛和猪有先天性弓形体病,其确诊基于弓形体的分离和血清学检查。最近几位学者成功的应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方法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人组织和小动物组织切片上显示了鼠弓形体。本文旨在描述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显示死产和活产仔猪的鼠弓形体抗原。 4块死产仔猪和1块活产仔猪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块来自日本的两个弓形体病爆发区(表1),冲绳的病例由T.Shi-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评估新疆散养犬近几年狂犬病抗体水平和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2010—2014年,在新疆部分地区开展免疫犬狂犬病摸底调查工作,采集犬血895份,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895份检测样品中,免疫抗体合格数497份,合格率为55.53%。[结论] 五年来散养犬狂犬病抗体水平忽高忽低,免疫合格率处于较低水平,今后要加大对散养犬的狂犬病免疫密度及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2.
固定细胞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是近年推出的新方法,用于检测和分析病毒诱导抗原及细胞表面受体,是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发展。这种技术克服了以前许多方法的不足。现将其原理、方法及应用情况浅述如下:一、原理将病毒感染的单层细胞或靶细胞用化学试剂(多聚甲醛或丙酮)固定在微量平底96孔塑料培养板上,加适量的特异性抗体(单抗)作用后洗涤,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小鼠 FC 抗体封闭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加底物 H_2O_2,终止反应后测其415nm的 OD 值。二、方法1.病毒感染细胞敏感细胞以单层培养在96孔平底塑料培养板上,待细胞生长成密集的单层,  相似文献   

13.
间接ELISA快速检测猪PRV抗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凝胶层析纯化伪狂犬病病毒(PRV)作抗原,建立了检测PRV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所建立的间接ELISA抗原包被浓度为3.2 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试验结果表明,间接ELISA检测PRV抗体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适合于大量样品的检测,对畜群免疫效果的检测和免疫程序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如何鉴别疫苗接种动物和野毒感染动物是控制和净化该病的前提。本试验根据不同猪伪狂犬疫苗株gE基因缺失的特点,建立了一种猪伪狂犬病野毒病原核酸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出猪伪狂犬病野毒,而不能检出猪伪狂犬病疫苗株,实现了疫苗毒和野毒的鉴别检验,同时不能检测出猪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最低检测限度为10~3个病毒核酸拷贝。在组织样品检测中不受宿主组织核酸干扰,能区分野毒感染动物组织和疫苗免疫动物组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伪狂犬病毒野毒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评价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gB基因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序列,大小为768bp,用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gB768,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后,通过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反应原性。用纯化的gB768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gB768-ELISA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用该方法检测128份临床送检猪血清样本,并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符合率为93.8%。该方法的建立为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是由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嗜神经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人兽共患病.一旦出现症状,病死率近100%.由于该病无特征性大体病变,因而建立敏感、快速、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对狂犬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实验室诊断通常需要采集来自中枢神经的脑组织样本.通过病理组织学染色观察内基小体(Negri)是一种经典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但是由于方法敏感性低,易受样本自溶的干扰,而已趋向于淘汰.抗原检测技术中首推的是荧光抗体试验(FAT):丙酮固定的脑组织切片在用荧光抗体染色后,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病毒包涵体或者病毒颗粒.此外,随着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在病原及小分子物质检测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还出现了该技术用于狂犬病抗原检测的研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此外,小鼠颅内接种(MIT)和细胞培养分离(CIT)除了可用于狂犬病病毒培养外,还可单独作为诊断手段,或者配合FAT进行病原诊断.新鲜材料得到的单份阴性结果往往需要进行以MIT和CIT来进行再确认.此外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RT-PCR)可通过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来诊断病原,并进行分型.狂犬病的血清学试验在抗原诊断方面价值不大,多用于动物体内保护性抗体的检测.血清学试验中,荧光抗体中和试验(FAVN)及快速荧光抑制灶试验(RFFIT)是国际贸易规定的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是一种快速、灵敏的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且如今已有包被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间接ELISA试剂盒销售.  相似文献   

17.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物质标记在抗体上,通过标记来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兽医诊断中,除用于对病原体准确的检测外,主要用于病原在机体组织中的定位和动态分布特点研究、新病原的发现、活体动物中病原的检测、以及对固定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等,是广泛使用的现代病理学研究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科技前沿     
猪伪狂犬病血清抗体gB-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用纯化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B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猪伪狂犬病血清抗体的gB-ELISA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3.15微克/毫升,侍检血清稀释度为l:40。该方法对猪圆环病毒病、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布氏杆菌病5种疾病阳性血清和SPF猪阴性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合适的诊断检测方法为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与狂犬病疫苗的精制和优化提供依据和方便。准确、简单的检测方法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简要综述几种狂犬病病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集约化养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的群体抗体水平与免疫保护力关联度,应用IDEXX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对某集约化养猪场按月度送检的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猪瘟病毒抗体及抗原、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及gpI抗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的检测。通过分析上述3种疾病群体抗体水平及抗原检测结果,初步分析了达到群体安全保护力的抗体水平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