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质量天麻基因组DNA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天麻块茎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天麻基因组DNA用于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天麻基因组DNA产量高、纯度高;PCR扩增条带清晰、明亮,无杂带和脱尾;能满足AFLP和SSR的分析要求.说明改良CTAB法能获得高质量天麻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2.
根据常规分离土传病菌的方法结合甘薯黑斑病菌的特性,对甘薯黑斑病菌进行分离.并用2种改良的DNA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与常用DNA提取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TAB法所获得的甘薯黑斑菌DNA质量最高,用该提取方法获得的高质量DNA为构建黑斑病菌基因组文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芩高质量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方法对富含多酚、多糖和小分子杂质的黄芩新鲜叶片进行了基因组DNA的提取,通过比较得到了一种以改良的SDS法为基础的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从黄芩新鲜叶片中提取的基因组DNA可直接用于RAPD分析,可有效地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药用植物组织中分离出高质量DNA.  相似文献   

4.
以药用真菌灰树花和蛹虫草以及4种植物内生担子菌为材料,优化一种适用于PCR扩增的高质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改良SDS法提取药用真菌和植物内生担子菌基因组DNA的数量和质量都较为理想,A260/A280为1.8~1.9,DNA产量在110-170μg·g-1湿菌体.将提取的DNA作为模板PCR扩增rDNA ITS片段,扩增条带清晰,结果稳定、准确.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适合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的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简单、高效的抽提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选取三种不同海藻纲中的条斑紫菜、条浒苔、钝顶螺旋藻为材料,通过采用改良的CTAB法、LiCl法及试剂盒法抽提基因组DNA并进行比较,以找出适用于各种藻类DNA提取的快速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裂解液与样品比能有效降低材料中多糖与蛋白质、酚类等杂质,提高DNA纯度和得率。经过修改后,三种方法都能有效抽提DNA,其中试剂盒法省时,所得到的DNA纯度最高,但得率较低且成本高。CTAB法与LiCl法也均能得到高质量的DNA,但LiCl法相对而言更简捷有效。此外,抽提前的材料预处理对DNA质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简单、高效的抽提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选取三种不同海藻纲中的条斑紫菜、条浒苔、钝顶螺旋藻为材料,通过采用改良的CTAB法、LiCl法及试剂盒法抽提基因组DNA并进行比较,以找出适用于各种藻类DNA提取的快速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裂解液与样品比能有效降低材料中多糖与蛋白质、酚类等杂质,提高DNA纯度和得率。经过修改后,三种方法都能有效抽提DNA,其中试剂盒法省时,所得到的DNA纯度最高,但得率较低且成本高。CTAB法与LiCl法也均能得到高质量的DNA,但LiCl法相对而言更简捷有效。此外,抽提前的材料预处理对DNA质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适合真菌基因组DNA提取的有效方法。[方法]以酵母茵(Hansenula sp.HS07A)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HS07)为供试菌株,分别采用煮沸裂解法、石英砂研磨法、研磨和反复研磨冻融法和化学改良法提取其基因组DNA,比较这4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化学改良法提取基因组DNA,除去了机械破壁过程,减少了机械力对DNA造成的破坏,运用阴离子去污剂SIB提取DNA安全、价廉,能有效、完整地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凝胶电泳条带清晰、无弥散,以此基因组DNA作为目的片段的PCR扩增模板,扩增效果优于改良前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也适合多种真菌和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论]化学改良法是提取真菌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高质量卷丹百合鳞叶基因组DNA,在传统CTAB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优化,筛选出较理想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卷丹百合鳞叶基因组DNA电泳条带清晰,无降解现象,D260 nm/D280 nm为1.6 ~1.9,用于ISSR-PCR扩增时其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都很好,说明DNA纯度和产率完全满足PCR扩增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干燥的泰山虫草基因组DNA.通过提高CTAB和氯化钠的浓度、减少温育时间和抽提蛋白质的步骤,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该方法不但有效地去除了多糖和色素的干扰,而且大大节省了时间,提取的总DNA可以进行后续的PCR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现有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的原理和方法基础上,对SDS-NaCl法进行了改良,以商品化微生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的基因组结果为对照,利用改良的SDS-NaCl法,分别提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基因组DNA.结果表明,改良的SDS-NaCl法提取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分别为1.88、1.89、1.81,浓度分别为61.67、64.32、53.22μg/mL;而商品化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 OD260/OD280分别为1.85、1.87、1.83,浓度分别为64.07、58.43、52.34μg/mL.结果证明改良SDS-NaCl法提取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基因组DNA可用于后续试验如全基因组测序和PCR等,同时可快速获得大量的高质量微生物基因组.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技术的螺旋藻产品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天然螺旋藻、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的主要成分,为螺旋藻相关产品品质检测和真伪鉴别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和有效的方法。【方法】采集2种天然螺旋藻、4种螺旋藻粉和4种螺旋藻片的红外光谱(FTIR),解析样品的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光谱确定出主要吸收官能团,主体成分以及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通过扫描电镜图像(SEM)、样品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测定结果对红外光谱中的差异进行说明。【结果】天然螺旋藻的红外光谱在1 154/1 156 cm-1、1 079 cm-1和1 039/1 035 cm-1出现3个糖类特征吸收峰;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在1 161、1 138、1 083、1 054和1 026 cm-1出现5个强自动峰。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的糖类特征吸收峰形状和位置与天然螺旋藻不同,并且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自动峰减少。天然螺旋藻蛋白质的α-螺旋含量为24.6%,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中α-螺旋含量在15.0%左右。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天然螺旋藻的酰胺带吸收峰光滑、少分叉,可完全分离的两个尖峰,而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的酰胺带吸收峰宽,分离度不好,并且出现多个分叉峰。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螺旋藻产品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且氨基酸组成与纯螺旋藻的氨基酸组成存在很大差异。【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天然螺旋藻、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的糖类和蛋白成分的差异进行鉴别,并为螺旋藻产品的品质评价和真伪鉴别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三种猪毛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改进了提取猪毛干基因组DNA的技术方法。将DNA提取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PC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在毛干中能成功提取到基因组DNA,其浓度和纯度足以满足分子生物学技术试验的要求,该技术还可以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在样品不易获得的濒危动物研究中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3.
王桂华  余丽芸  刘术闫  曹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18-12419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对大豆基因组DNA进行提取,为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TAB法、SDS法和高盐低pH值法对大豆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对提取的DNA进行光密度、紫外光谱、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等的检测。[结果]光密度和光谱检测结果表明,SDS法的提取量和纯度均优于CTAB法和高盐低pH值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SDS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谱带较CTAB法和高盐低pH值法提取的基因DNA谱带粗、亮、重复性好;限制性内切酶检测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得基因组DNA均能被胁谢Ⅲ和EcoRI酶切,但SDS法所得基因组DNA的酶切效果最好。l结论ISDS法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CTAB法和高盐低pH值法。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对钝顶螺旋藻细胞过氧化和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胁迫下,测定了2个不同生境的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细胞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外渗量,对钝顶螺旋藻细胞过氧化和质膜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MDA含量和质膜伤害程度均为S2>S1,S1质膜过氧化程度小于S2,,抗寒性强于S2;随着低胁迫的增强,2个样品的MD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细胞电解质外渗增加,细胞过氧化程度加大,质膜透性增强;经低温锻炼后2个样品的MDA量均比直接低温处理的低,质膜的伤害程度也小,说明低温锻炼能增强钝顶螺旋藻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长期直接冻存猪肉样中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与PC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鲜猪耳组织作为对照 ,比较了用经典方法从新鲜猪耳组织和长期直接冻存猪肉样中提取的DNA ,提出了从长期直接冻存肉样中提取高质量DNA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方法可得到大量的、较完整的基因组DNA ,即对于基因组DNA降解较严重的样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取到的DNA进行扩增 ,并分析了影响PCR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水稻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较小,且均被测序清楚,可以作为研究细胞质遗传的良好材料,而如何快速有效地分离纯化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细胞质基因组是从DNA水平上研究细胞质遗传变异的前提条件。本研究结合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全基因组DNA扩增法(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对细胞质基因组的制备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方法仅使用20g的水稻叶片,即可在2d时间内得到浓度达300ng/μL以上,总量达40μg以上的高纯度(OD260/280值为18~20)、完整的叶绿体DNA (chloroplast DNA,cpDNA)和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该法制备的细胞质基因组可以满足多种细胞质基因组实验的要求,包括Solexa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沸水浸提法在批量制备螺旋藻多糖上的应用。[方法]利用新鲜螺旋藻和螺旋藻干粉为原料,采用直接加水煮沸提取的方法制备螺旋藻多糖,并测定所提取的螺旋藻多糖质量和含量。[结果]平均每25 kg藻泥平均提取出多糖236.06 g,出糖率为0.94%;每2.5 kg藻粉平均提取多糖191.95 g,出糖率为0.77%;对获得的两种螺旋藻多糖的含糖量分别进行测定,得出:以新鲜螺旋藻藻泥为原料提取的粗多糖含糖量为12.56%(以葡萄糖计),以螺旋藻藻粉为原料提取的粗多糖含糖量为12.38%(以葡萄糖计)。鉴别试验检验显示,样品水解后的葡萄糖来源于粗多糖。[结论]减少了使用量较大的乙醇用量,降低了非食品化学原料的污染可能,使生产的螺旋藻多糖进入了食品行列,建立多糖生产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入侵式采样,提取网纹蟒Python reticulatus粪便和新鲜蛇蜕的基因组,探讨非入侵式采样在蛇类研究中的可能性。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和拼接网纹蟒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蟒科Pythonidae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蟒科物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蛇蜕中提取的DNA优于粪便,液氮处理能提高DNA质量浓度。网纹蟒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7 641 bp,基因排布和结构同蟒科物种一致,但部分基因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存在差异。根据系统发育树分析推测,与蚺科Boidae相比,蟒科和闪鳞蛇科Xenopeltidae进化关系更接近。对蛇类物种进化过程的分析发现:热点区域存在2个相似度非常高的控制区,系统树上的拓扑结构呈簇状排列,推测2个控制区的结构来源于一个祖先。这种种内进化的模式为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12号是我国自育的高产、优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棉花品种,其重要创新是使抗性和产量、品质得到结合改良和提高。本研究以plndigoBAC-5为载体,对中棉所12号进行了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构建。初步建立的文库含有38800个克隆,覆盖2倍基因组。对文库中132个重组克隆的分析表明:插入片段为50~150kb,平均大小为120kb;大于100kb的克隆占87.7%,大于110kb的克隆占56%;空载率小于1%。该文库的构建为深入开展棉花基因组有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软枣猕猴桃、黑加仑、越橘、梨、李、杏、小苹果和山定子等果树冷冻幼叶为试材,采用修改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CTAB提取液提取幼叶组织3次,以第2次提取的DNA产率和质量最好;第3次的质量最好,但产率下降。用第2次和第3次提取的DNA直接用于RAPD分析,重复2次,带型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