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莆田市山地果园生态系统自然条件脆弱性特征。剖析了盲目开发种植、低标准建园、粗放管理导致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讨论了生态果园建设发展方向,提出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生物、农艺、工程等措施建设生态果园的方法,以使莆田市的果树生产向可持续生态果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邢台市山地果园生态脆弱性原因,讨论了生态果园建设发展方向,提出了邢台市生态果园建设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丘陵山地果园的种植活动,面临着许多问题,结合集成农业生态技术,对丘陵山地果园进行生态方面的维护,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质量提高,更使种植业的经济效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果园是丘陵山地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果园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的不协调,则容易造成生态失衡。在果园套种优质牧草,建立"果-草-牧-(菌)-沼"等生态果园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提出建设山地生态果园的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柑桔黄龙病是柑桔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主要发生在沿海和部分内陆省份,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浙江、江西、云南、贵州、台湾和湖南等地。近年来,柑桔黄龙病在我国许多地方呈现扩散蔓延之势,大量柑桔树枯萎死亡,许多柑桔果园被毁,给柑桔产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有效控制该病危害是柑桔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装备应用对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丘陵山地果园生产效率与水果品质、增加果农收入、实现丘陵山地果园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丘陵山地水果产业是典型的丘陵山地农业,而丘陵山地果园机械化已成为丘陵山地果园作业的核心需求.经调研分析,针对丘陵山地果园机械化在地理条件和生产体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老龄化、政策机制、技术研发、配套服务和农机农艺相结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农机企业层面入手,建议政府优化自身职能,发展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相关体制建设;建议农机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政府与农机企业结合的发展思路将会更好地发挥彼此作用,最终提升丘陵山地果园机械化水平,促进果园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针对红壤山地果园开发中存在生态退化,经济效益低等现状,依据红壤山地农业资源开发整体耦合效应理论,提出了以套种优质牧草为纽带的生态果园开发模式,并详细论述了生态果园生产模式以及果园低改技术、牧草套种技术、草牧结合技术、菌草结合技术以及草沼结合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及其实施成效;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和提高果树产量与品质,同时以牧草为纽带发展牧业、渔业、食用菌业和气能源业,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促使丘陵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优化发挥。  相似文献   

8.
吴国荣 《北京农业》2011,(9):171-172
丘陵山地果园的种植活动,面临着许多问题,结合集成农业生态技术,对丘陵山地果园进行生态方面的维护,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质量提高,更使种植业的经济效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丘陵山地果园种植业面临土地退化和农产品安全等问题,科学地进行立体生态护理,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山地种植业的经济效益。丽水市"丘陵山地果园立体生态护理研究"课题组,运用集成农业生态技术手段,进行丘陵山地果园立体生态护理,经过近3年的实施,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0.
建瓯市自然条件优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红壤山地资源丰富,是柑桔生态条件最适宜栽植区,也是福建省柑桔主要产区之一。柑桔园以丘陵山地的红壤为主,栽培面积大。柑桔是建瓯市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而目前果园由千家万户果农分散经营。近几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柑桔栽培管理粗放,舍不得投大资、下大本,果园普遍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果农形成了大量偏施化肥的习惯,造成土壤板结,肥力逐年递减,柑桔果实小、味酸、品质差,柑桔"卖难"现象十分突  相似文献   

11.
柑桔是我县大田果园和农村庭院种植的主要果树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种植结构调整和庭院经济兴起,柑桔生产在我县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丘陵山地果园的种植活动,面临着许多问题,结合集成农业生态技术,对丘陵山地果园进行生态方面的维护,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质量提高,更使种植业的经济效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壤山地生态果园的技术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 2 0年来 ,福建省果树业生产发展迅猛 ,据统计 ,1996年全省果树种植面积已达 5 0万hm2 ,至2 0 0 2年扩大到 70万hm2 ,其中幼龄果园面积约 2 1万hm2 。由于果园建设和生态保护严重脱节 ,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 ,既破坏了果园生态 ,造成大量低质果园 ,又因果品品质差 ,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针对以上问题 ,福建农科院自 1989年开始 ,进行红壤山地生态果园生产模式与配套技术综合研究。该项目于 1999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推广应用可望为我省及全国的小流域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技术。1 生态果园的基本模式生态果园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贵州短日照、低热河谷区的山地果园土壤瘦瘠,雨水充沛,地表径流大,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保水、保肥.若通过施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则成本较高,或者效果不能持久.实施山地果园高产绿肥种植,不但能有效减少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1],还能明显起到保水、增肥的作用[2].在贵州大学农学院的支助下,2004~2005年在榕江县头塘示范园进行山地果园间作绿肥及牧草试验比较,以期筛选出最适宜榕江县山地果园推广种植的绿肥及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避免柑桔黄龙病的侵害,促进永春芦柑产业可持续发展,日前,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永春县农业及林业部门在天马柑桔场开辟全省首家生态标准柑园示范基地(500亩),全部种植无病毒柑桔苗木。此次种植的苗木均来自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种植的果园是经过规划处理改造的旧果园,就是把旧果园及  相似文献   

16.
柑桔红蜘蛛、锈蜘蛛是丘陵山地果园的主要害螨,其发生面广,世代短,繁殖快,危害重。被害果树叶片失去光泽,叶质变脆;果面大部灰白或黑褐色;树势衰退,产量锐减,品质下降,对我场柑橙生产构成一  相似文献   

17.
贵州是典型山区省份,高原、山地居多,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山地已成为贵州农业发展的最大特色。本文详细分析了如何发挥贵州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独有的特色农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庄浪梯田化县山地梯田生态果园建设及投入产出情况典型调查和分析,应用项目决策与评价财务分析方法对农户生态果园沼气池建设管理和生产效益进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8 m3沼气池动态投资回收期为3.29年,财务净现值为16.72万元,内部收益率为34.1%,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贫困山区梯田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典例。  相似文献   

19.
山地橄榄园生态恢复与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各地开发山地果园积极性高,全省果园面积已达56.7万hm^2。但是,目前我省部分红壤山地果园的生产力明显偏低,加之许多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土壤侵蚀、土壤肥力贫瘠等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资料显示,我省果园的土地侵蚀率达60.22%,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实现山地果园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是福建果园面临的课题。为此,我们在福州晋安区宦溪镇竹坑果树综合示范场,运用已有成果和技术,进行低产橄榄园改造和生态恢复建设,并引入草食性动物养殖等畜牧因子,建立果~草一牧生态果园模式,提升了果园的综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福建红壤山地果树生态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果树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情开展了果树生态栽培体系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红壤山地果树生态栽培的构建思路和可行性,提出了以果树产业为龙头、以牧草为纽带的生态果园生产模式以及果园低改技术、牧草套种技术、草牧结合技术、菌草结合技术以及草沼结合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及其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