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混合施入土壤的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达到节水省肥的目的,还是实现农业精确定量、智慧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水肥一体化中滴灌等技术在设施栽培以及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滴灌技术在水稻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环境不友好、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沟渠改造、加强滴灌管道建设、垄畦栽培结合、水肥药一体化和筛选新品种等解决方法。本文为水肥一体化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探索了水肥一体化水稻栽培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是北方春玉米带的主要分布区,当前主要存在3种主要玉米种植模式,分别是均匀垄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模式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乾安县为例,运用可拓优度评价法对3种玉米种植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乾安县现有的3种玉米种植模式中,从节本增效效果看,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优于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模式优于均匀垄种植模式。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在推进玉米节本增效方面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综合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凸显,可加大推广力度,促进松嫩平原玉米种植模式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张掖黑河流域的推广现状和研究进展,阐述了滴灌设备安装、管网铺设、系统运行和按甜菜生育规律需求精准滴灌、精确施肥以及地力优化、科学播种、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机械收获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及其经济效应,展望了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的推广前景,为张掖乃至甘肃河西地区科学种植甜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丘陵山地水蜜桃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丘陵山地水蜜桃种植中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根据生产实际对滴灌施肥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2014-2015年的应用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滴溉施肥系统,在更实用和易于操作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传统灌溉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节水41%、节肥28.3%、省工80%、增产10.8%,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值得在丘陵山地水蜜桃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春玉米高产纪录的创造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在新疆奇台创造24 948.75 kg/hm2的玉米产量,刷新全国玉米高产纪录.研究团队采取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条件下,4月14日 播种,宽窄行70 cm+40 cm配置,播种密度135 000株/hm2,产量最高的品种是MC670,收获穗数12...  相似文献   

6.
胡椒作为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对水肥管理的要求比较高。我国胡椒水肥管理包括浇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等灌溉方法,传统的施肥方法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本文针对各种水肥管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成为胡椒水肥管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夏玉米减氮增效科学生产模式,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形态生长指标、子粒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以传统畦灌施氮模式(CK,施氮量300 kg/hm2)为对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依据0 ~ 20 cm土层含水率进行补灌,设4个施氮水平(DN120:120 kg/hm2、DN180:...  相似文献   

8.
徐杰  周培禄  王璞  赵明 《玉米科学》2016,24(1):142-14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自然降雨+氮肥底施、表施氮肥+大水漫灌、滴灌水氮一体化不同水肥管理对东北地区低、中、高不同密度下春玉米产量、干物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水氮一体化处理在各密度下均较自然降雨+氮肥底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高密度时滴灌水氮一体化处理产量最高为14 268.9 kg/hm2,显著高于表施氮肥+大水漫灌处理。在高密度时,与表施氮肥+大水漫处理相比,滴灌水氮一体化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总氮量增加78.2%,进而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滴灌水氮一体化处理能够在高密度下提高东北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磷肥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研究常规一次性施肥和滴灌分次施肥以及不同磷肥用量对玉米生长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滴灌密植高产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滴灌水肥一体化分次施磷模式下,磷肥用量在90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16.66~17.29 t/hm2),比一次性基肥施入产量高8.3%~12.6%,经济效益平均提高11.0%;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比一次性基肥施入处理分别提高44.4%~50%和59.5%~73.65%。在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在玉米开花前随水分次滴施水溶磷肥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磷肥利用率,同时能减少磷肥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滴灌水肥一体化及分次施氮条件下,设置9个施氮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密植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玉米茎秆抗折断力、基部节间穿刺强度(RPS)和单位长度干重(DWUL)逐渐增加;当施氮量达到一定量时,茎秆抗折断力、RPS和DWUL不再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茎秆抗折断力与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呈显著负相关,与RPS和DWUL呈显著正相关。滴灌水肥一体化及分次施氮条件下,增加施氮量通过提高玉米茎秆中干物质积累量来改善机械强度,从而提高茎秆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季节性干旱是限制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原因,发展“以水促肥,以肥促产,水肥高效耦合”的现代灌溉施肥技术,是应对季节性干旱,促进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华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干旱胁迫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现状、灌溉施肥技术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等4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我国菠萝灌溉施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重点从现代灌溉施肥方式、耗水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等3方面总结了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进展提出我国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滴灌节水农业技术及其与灌溉设施相配套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乌兰察布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实际生产中,种植者常因将杂质含量大、难溶解的常规肥料应用于滴灌系统,而造成滴头堵塞。液体肥料具有溶解性好、杂质少等优点,是利用滴灌设施进行追肥的理想肥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在适量降低基肥用量的同时,通过每667m2滴灌追施10、20、30kg农季高液体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农季高液体肥处理比传统追肥处理增产显著,马铃薯块茎产量增幅达13.52%-22.36%,商品率提高4.68%-6.55%,每667m2增收401.85-527.95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表明农季高液体肥可以在马铃薯作物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通辽市辽河镇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以DK159为研究对象,设置6.0万株/hm2(D1,CK,农民常规种植密度)和9.0万株/hm2(D2)两种种植密度处理和45 mm(I45)、90 mm(I90)、180 mm(I180)、270 mm(I270)、360 mm(I360)、450 mm(I450,CK,农民常规灌溉量)6个灌溉量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和灌溉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9.0万株/hm2密度下在360 mm的灌溉量下获得最高产量和较高的WUE;6.0万株/hm2密度下在270 mm的灌溉量下获得最高产量和较高WUE。与传统生产方式(D1-I450处理)相比,D1-I270处理的产量无显著降低,灌溉量降低40.0%,蒸散量减少19.7%,WUE提高25.1%;D2-I  相似文献   

14.
滴灌大豆氮素积累与分配的肥效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节水滴灌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滴灌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其中种肥为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90kg/hm2;滴肥为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氢钾为133.5 kg/hm2。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T1(1/2种肥)、T2(种肥)、T4(1/2种肥+花期1/2滴肥)、T5(1/2种肥+结荚期1/2滴肥)处理的滴灌大豆氮素积累量大,转移率和吸收利用率较高。综合产量因素,在施用种肥,结荚期再施用滴肥(即T5处理下),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Inner Mongolia ranks number one i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production in China; however, water-use (WUE) and fertilizer-use efficiencies (FUE) in potato production are lower in this region than thos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even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s in China because of poor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by local farmers. Fertigation has been shown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both WUE and FU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test how much fertigation could improve WUE and FUE relative to potato prod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The results from field experiments at different site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based on flood irrigation, drip fertigation not only improved WUE 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in potato production system 1.4–2.0 fold and 20%–35%, respectively, without yield loss, but also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commercial potato tuber by about 28%. Thus, we suggest the use of drip fertigation for potato prod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where water resources are limited.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塔城地区滴灌玉米生产施肥现状进行3年的农户调研,分析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解决途径。调研结果表明,化肥平均施用量为N 378 kg/hm~2,P_2O_5189 kg/hm~2,K_2O 56 kg/hm~2,氮磷投入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氮肥偏生产力44.2 kg/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磷肥基施农户平均占比54.0%,滴灌水肥一体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存在肥料种类单一、有机肥施用比例低等问题。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和水溶肥、降低磷肥作基肥比例、降低氮磷比、提高有机肥施肥比例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