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两种不同通风方式对高大平房仓内玉米储藏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玉米储藏期间真菌毒素含量的变化,对两种通风方式进行优选,并分析了生霉粒含量与真菌毒素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样品采集和制备,对5个样本的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一玉米样品同一生霉粒其含量与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含量呈正相关;同一地区玉米真菌毒素整体侵染程度基本相同,不同地区三种真菌毒素侵染程度不同,不同生霉粒包含的真菌毒素类型不同,真菌毒素具有地域性;陕西地区2017年黄曲霉毒素B1污染基本为零;同一小麦样品不同梯度病斑粒含量与呕吐毒素呈正相关,不同地区小麦呕吐毒素可能差别很大,赤霉病粒对小麦呕吐毒素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不能简单由玉米、小麦的外观或者生霉粒、病斑粒含量判断真菌毒素含量的高低,但是根据同一样品中同一生霉粒、病斑粒其含量与真菌毒素呈正相关性,可以在收获季节,分地区采集样品,检测完好粒与生霉粒或者病斑粒真菌毒素的侵染情况,寻找合理控制点,通过收购质量指标指导对相关监测卫生指标的把控,辅助粮食质量安全的监测,尽力解决目前现场收购时的质量安全风险漏洞。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河北省收获玉米质量情况,为承储企业收购粮食、加工企业选择优质玉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2014年~2019年河北省收获玉米质量进行调查。分别对容重、不完善粒含量、水分、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百粒重等指标从不同年份变化、不同城市间平均值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9年河北省新收获玉米质量均处于较好水平。2018年为玉米质量最好年份,容重最高,不完善粒含量和水分最低;13个市的玉米质量进行比较,容重、不完善粒均达到一等要求,水分均控制在安全水分以下。秦皇岛市、辛集市容重为各市最好,并且不完善粒和水分含量最低;而且,秦皇岛市新收获玉米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为各市最高,淀粉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玉米霉变粒发生原因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减轻黑龙江省玉米霉变粒损失,采用生产调查和统计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霉变粒发生情况和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2013 年黑龙江省玉米大范围发生霉变粒,除主要是秋季收获后降水量多和温度较高等气象原因外,玉米面积增长快,农户收获机具发展滞后和存贮条件不完善等,也是造成发生的重要原因。预防玉米发生霉变粒需要采取综合技术对策:主要有加快选育推广适应机械收获和后期脱水快的早熟新品种;加快发展收获机械和建设“水玉米”烘干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完善建设存贮设施等。同时还提出了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寒地玉米生产的影响,重新划分黑龙江省玉米种植积温带等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进口玉米不完善粒、水分、杂质含量均高于国产玉米,储藏难度高。通过严格把控入仓环节、静态保管及出库环节中的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制定进口玉米储藏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确保进口玉米储藏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玉米容重与水分、千粒重之间的相关性,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容重与水分的相关系数以及和千粒重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玉米容重与水分、千粒重之间存在相关性。容重和千粒重都是反映玉米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玉米种植、收购、储藏、加工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1玉米种子储藏常见问题1.1玉米本身含水量高,成熟的程度也不均匀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一般情况下在20%~35%,在秋收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其自身的含水量也在17%~22%,由于玉米的成熟度不均匀,不利于安全储藏。1.2胚带菌量大,易霉变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胚部吸湿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大量繁殖,开始霉变。1.3容易感染害虫为害玉米的害虫很多,主要有玉米象、锯谷道、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了田间试验条件下11个不同株型品种,在七个生育期中叶片水分含量随着形态学高度层次(上层、中层和下层)的变化情况,发现在大喇叭口出现后,不同株型玉米叶片水分含量均随形态学高度的降低而升高.冠层高光谱参量RDI(Relative Depth Index)与叶片水分含量的关系用对数方程式拟合最佳.基于1 192-1 282nm波段的RDI1192-1282与叶片水分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强于基于965-1 085nm波段的RDI965-1085.进一步分析表明,RDI与3种株型玉米的下层含水量关系都不强或不存在相关性,而与中层和上层含水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下层叶片对水分吸收区域的冠层光谱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户专用粮仓储粮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VC软体仓作为新型农户专用仓,小麦在10个月储存期内水分含量变化≤0.6%,与原始水分无显著差异。小麦容重损失率均值为1.96%,干容重损失率均值2.1%,虫蚀粒率≤0.3%,霉变粒率≤0.1%,面筋吸水率变化率均值9.4%,平均储粮损失率为0.506%,干物质平均损失率为0.318%。由此可见PVC仓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鼠、密闭、隔热等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户储粮过程中由粮食生虫、发热霉变、鼠咬等因素引起的储粮损失,起到减损保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张愉佳  石瑞萌  王忠皓 《粮食储藏》2020,49(2):49-50,53
油料中粗脂肪酸价是其储存重要的品质指标,其高低最能体现产品的新鲜程度,可以直接作为判定其是否宜存的标准。以进口大豆为研究对象,按照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要求,通过实验分析不完善粒(损伤粒、热损伤粒、生霉粒、霉变粒、未熟粒、破碎粒)对进口大豆粗脂肪酸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进口大豆不完善粒粗脂肪酸价的主要为霉变粒、生霉粒、热损伤粒、损伤粒和未熟粒。  相似文献   

11.
<正>一、油菜籽储藏特性油菜籽最显著的特点是粒小、皮薄,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很容易吸收潮气。油菜籽收获前后正值梅雨季节,不易干燥,入库水分高,如处理不及时,很快就会发热霉变并发芽。1.影响出油率在高温季节,水分过高时,油菜籽可在一夜之间全部霉变。油菜籽发热霉变后,对出油率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①擦去籽粒表面的白霉点,皮色正常或变白但肉色保持淡黄的,不影响出油率。  相似文献   

12.
高温季节,分别对两个偏高水分玉米仓采用机械通风和谷物冷却两种方式度夏。在6~9月,每月定点定层对两个玉米仓进行混仓扦样,对玉米的粮温、水分、脂肪酸值、不完善粒、呕吐毒素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谷物冷却的玉米水分损耗小,粮温较低,质量和储存品质较好,为玉米出库优质优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9年9月1日,国家发布了GB1353-2009《玉米》国家标准,质量指标是以容重定等,分为5个等级,另加等外级,杂质、水分、不完善粒、色泽气味作为限制指标。本文是对新发布的《玉米》国家标准中的质量指标和国外质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国内外《玉米》标准的异同。同时,分析高水分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种子》2021,(7)
测定了111份玉米自交系的百粒重、容重、蛋白质、淀粉、油分、赖氨酸的含量,分析了玉米粒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的粒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自交系重复间差异不显著。玉米籽粒百粒重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之间呈负相关,与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玉米籽粒容重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与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作物育种信息》2006,(3):11-11
马秀芳等以耐旱性不同的3个玉米品种为试材,通过两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抽雄期水分胁迫下玉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了这些指标与玉米耐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相对含水量、SOD、CAT和POD活性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3个品种中,相对含水量与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余各指标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依品种而异。这些指标在确定品种耐旱方面可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玉米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1]。同时,玉米也是我国四大粮食储备品种之一。在玉米的质量指标中不完善粒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定等指标,根据GB 1353-2009[2]规定不完善粒指标对应五个不同等级,1、2、3、4、5等玉米中不完善粒分别不能高于4%、6%、8%、10%、15%,特别是中央储备玉米需达到3等,即不完善粒率不能高于8.0%,而在不完善粒中破碎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高。由此可见,玉米破碎率是反映玉米品质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7.
选用3个不同种质的玉米品种迪卡007、桂单22号和农大108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苗期水分胁迫下玉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与玉米耐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株高、叶绿素和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升高,生物产量、穗粒数、百粒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降低。这些指标在3个品种间的表现差异显著,在确定品种耐旱方面可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粮食的感官鉴定系指利用人体感官的功能,不使用化验仪器,依据粮食质量标准,以掌握熟练的检验技术为条件,直接鉴别粮食质量的方法。本文从玉米色泽、气味、水分、不完善粒、容重等几方面介绍了玉米质量感官鉴定的方法,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依照此法可对玉米的质量进行直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杂交玉米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莺  赵致 《种子》2001,(1):12-14
采用室内干旱法 研究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抽雄吐丝间隔时间、各生育时期出现时间、干物质积累量、氮代谢等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24和48h水分胁迫的处理,玉米叶片RWC与其抗旱性呈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无相关性;抽雄期与吐丝期的间隔时间与抗旱性呈负相关;干旱对高抗品种的灌浆期出现时间几乎没有影响,中抗和不抗旱品种乳熟期出现较晚。高抗品种干物质胁迫系数在“喇叭口期~抽雄期~蜡熟期”生育过程中呈“n”型变化,中抗品种干物质胁迫系数呈“u”型变化,不抗旱品种呈“直线型”变化。短时间干旱,玉米植株含氮量与抗旱系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东北春玉米区主要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东部区的四省(区)。目前,四省(区)玉米种植面积1 333.3万hm~2左右,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40%,总产量超过40%,商品率50%以上,是我国玉米主产区,是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曾一度是我国玉米出口基地,东北玉米因品质好、无污染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然而如今昔日风光不在,东北玉米同全国玉米一样,一些高水分、高霉变粒、高污染的低质玉米品种充斥市场。东北玉米同样面临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