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地区栽培的水稻机插品种,引进16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抗病、抗倒及生育期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鉴40、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11号4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地区作为机插稻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和研究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和特性,筛选出适合响水县自然生态条件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本站选择8个粳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连粳7号、连粳6号和宁粳4号综合性状和产量表现均比较好,目前在响水县大面积种植综合表现也比较好;连粳9号在2014年试验过程中产量性状表现较好,但其综合性状具体表现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3.
以水稻品种宁粳4号、连粳7号、连粳11号、华瑞稻1号和连粳15号为试材,考察了机插秧栽培的水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机插秧水稻品种。结果表明:江苏淮北地区稻麦二熟区较适宜的机插秧水稻品种为连粳15号和连粳11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9个中熟中粳、10个迟熟中粳植株性状、生育期、抗病性、严量及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熟中粳组连粳4号、徐稻3号、武运粳21号、连粳6号、盐粳11号,迟熟中粳组盐粳10号、南粳45等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灌南县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促进水稻新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征集连粳11号、连粳7号、连粳15号、华粳5号、华粳9号、金粳698、徐稻9号、天隆粳6号、圣稻19等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栽培,生产过程中确保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到位,充分挖掘每个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抗逆性及丰产性,明确其利用价值,为本地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稻机插秧栽培;京粳1号、淮稻18号、连粳12号、圣稻18不适宜在江苏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探明这些新品种在当地生态区域的特征特性.[方法]通过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分别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的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进行考察.[结果]中熟中粳组徐稻3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皖稻54等品种综合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盐城市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盐城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择17个水稻新品种(系)在苏北沿海地区进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较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有淮稻5号、武运粳27、南粳9108、金粳787、连粳7号,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连云港市农科院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主要试验连粳7号适宜播种期,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研究,壮秧适宜秧龄和密度,吨田宝和劲丰、硅肥应用技术,合理基本苗、栽插规格配置、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防控以及稻麦两熟制周年丰产技术等方面加以精确调控,实现水稻高产稳产这一目的,为东海县水稻高产稳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连粳1号"是大连特种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由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经过神州六号搭载,6a 3次加代诱变选育而成,2014年初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从2013年起开始在地区示范推广种植"连粳1号"水稻,在全省推广面积达到3.83万hm~2。"连粳1号"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在水稻品种杂,种植技术水平较低地区推广应用能够很好的实现增产增收。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航天诱变水稻"连粳1号"选育与推广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旨在阐明“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并从栽培角度系统研究其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方法】2010—2011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扬州、兴化、东海),以当地代表性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徐稻3号、连粳7号、徐优733等)和籼稻品种(两优培九、Ⅱ优084、新两优6380、扬两优6号等)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株型和倒伏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机插和摆栽两种轻简栽培条件下,粳稻生育安全性优于籼稻,后期耐低温,灌浆持续时间长。两年粳稻的平均产量,扬州分别为10.90和10.87 t•hm-2,兴化分别为10.93和10.65 t•hm-2,东海分别为10.49和10.41 t•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少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性状优于籼稻,这也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显著或极显著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稍逊于籼稻。“籼改粳”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全生育期较籼稻明显延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温凉天气,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粳稻能够安全成熟;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根系和较高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与支撑。【结论】在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条件下,粳稻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生育后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不仅能够安全成熟,而且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综合生产力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的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探讨其抗性类型,采用田间小区常规种植,对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进行了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稻纹枯病发生,平均田间病丛率为58.4%,变幅25.2%~100.0%,平均病情指数52.2,其中仅‘松粘4号’表现为抗性,‘松538’、‘松粳19’、‘松粘1号’、‘松粳28’、‘松粳48’、‘松536’、‘松粳3号’、 ‘松粳15’ 、‘98131’、‘松粳10号’、‘J36’、‘J39’、‘J42’共13份表现为中抗,抗性品种占1.8%,中抗品种占23.6%,总体抗感比14:41。  相似文献   

13.
六福A(籼型不育系)尧丰优2 号(籼型三系杂交稻)尧连粳11 号(粳型常规稻)等3 种不同品种水稻在不 同水分胁迫和不同形式的氮素的影响下、观察分析其幼苗产生的一些变化。结果表明院不同品种水稻的叶部和根部 的硝态氮的含量、均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一定的水分胁迫(10%PEG 溶液)可以较为明显地增加 叶部和根部中硝态氮的含量。氨态氮则与硝态氮有相同的反趋势;一定程度上的水分胁迫对根系的生长是有利的、 导致的根系的生长加快、但各品种水稻的增幅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水城县特色烤烟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贵州省水城县进行特色烤烟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2在经济性状和内在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品种GY0903、GY8,这3个品种均适宜在水城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水稻新品种连粳1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2个不同类型品种空育131和龙粳26为试验材料,研究33.3、25.0、20.0、16.7穴.m-24种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寒地优质水稻分蘖力强的品种其适宜插植密度为30 cm×(16.7~20.0)cm,分蘖力一般的品种其适宜插植密度为30 cm×(10.0~16.7)cm。  相似文献   

17.
袁平  曹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80-6582
[目的]开展了连粳7号不同稻作方式比较试验,使其在徐州市产量结构和稻作方式达到完美结合,最大程度地提升超级稻的增产和增收效应。[方法]结合徐州地区近几年的栽培方式,系统比较4种稻作方式(机插秧、抛秧、手插秧、直播)对连粳7号产量和生育进程的影响。[结果]不同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生育进程、农艺性状、茎蘖动态和产量都有不同影响。产量上,手栽稻和抛秧稻相当,分别为9 756.0、9 700.5 kg/hm2,机插稻低于手栽稻和抛秧稻,为9 171.0 kg/hm2,直播稻最低仅为8 613.0 kg/hm2。纯收益上,抛秧最高,达14 781.0元/hm2,其次为机插秧13 438.5元/hm2,手栽稻再次为12 766.5元/hm2,直播稻最低为12 243.0元/hm2。[结论]建议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水稻机插和抛秧,改直播为商品化育秧,从而达到控减直播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连粳7号、甬优2640、南粳9108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及旱育人工栽插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钵苗机插均较毯苗机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钵苗机插秧龄长于毯苗机插,秧苗素质较好,栽插时无植伤,无缓苗期;钵苗机插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毯苗机插,而单位面积的穗数低于毯苗机插;主攻大穗是钵苗机插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云南省稻瘟病重病区石屏县宝秀镇和泸西县中枢镇,进行了品种随机布局和品种替换对稻瘟病流行控制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布局试验示范区中,7个品种(包括2个高感糯稻品种)叶瘟平均发病率为4.92%,穗瘟平均发病率为4.78%,平均损失率为0.95%。品种替换示范试验控制效果显著,替换品种合系41和合系39的穗瘟平均损失率仅分别为0.07%和0.15%,而对照的被替换品种楚粳12和楚粳17的穗瘟平均损失率分别高达5.86%和7.13%。本试验结果对利用品种资源有效控制稻瘟病流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省500多份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3项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3种类型籼稻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平均值差异不大,但从变异系数来看:早、中籼品种差异较大,晚籼差异较小;早、中、晚籼各项指标优质达标率均在90%左右,综合评定(即3项指标同时达标)优质达标率分别为69.8%、78.9%和91.8%,但是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