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十烷醇是近年来引用的一项新技术。据资料介绍,茶叶喷洒三十烷醇,是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单产的一项有效措施。茶叶喷洒三十烷醇后,对植株的高幅、标准芽梢长重、叶片大小、芽头密度和产量都有影响。为了验证喷洒三十烷醇后的增产效应、以及在淳安地区喷洒时间的规律,以便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特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由杭州市科委主持的三十烷醇在茶树上的应用技术课题,经过三年的大面积试验,最近通过了科研鉴定。试验分别在杭州市西湖区、临安和淳安县进行。经过1800多亩茶园的反复试验,三十烷醇这种生长调节剂在茶树上喷施后有较显著的增产效应,一般可增产一成左右。夏秋茶的增产幅度往往大于春茶,肥培管理好的茶园又大于管理差的茶园。三十烷醇不仅有增产效应,而且可以提高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因而提高了茶叶品质。喷施三十烷醇后,茶芽萌发数增多,生长加快,展叶数增多,叶面积增大,叶片增厚,  相似文献   

3.
矮化大豆突变体茎、叶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aN3处理大豆品种东农42获得了矮化突变体东泽11号,以东农42为野生型和该突变体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型大豆东农42及其矮化突变体进行了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茎薄壁细胞的横向长度(宽)小于野生型,薄壁细胞的纵向长度(长)大于野生型,单位面积薄壁细胞数目突变体小于野生型,但差异不显著。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占叶片厚度突变体均小于野生型,栅栏组织占叶片厚度、栅/海比突变体大于野生型,且随着矮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突变体的叶主脉维管束个数、导管个数、导管直径、输水面积、韧皮部面积均小于野生型。栅/海可作为矮化指标的筛选。  相似文献   

4.
研究高州油茶耐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筛选出耐热性强的品种,为耐热性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个高州油茶无性系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指甲印迹法和图像软件分析,测量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和叶片气孔相关的14项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耐热性的主要指标,运用Excel软件分析平均隶属函数,并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高州油茶叶片由上下表皮细胞、叶肉组织细胞和主脉组成,叶片为异面叶,上表皮厚度大于下表皮厚度,气孔分布在下表皮,栅栏组织1~2层,排列紧密,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主要由上下表皮和紧密排列的维管束组成。6个高州油茶无性系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系统聚类将14项指标划分为4类,即第1类包括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第2类包括叶厚、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实度和栅海比;第3类包括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气孔密度;第4类包括主脉厚度和维管束厚度。对4类中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得出高州油茶耐热性的典型指标,即叶面积、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维管束厚度,对4个典型指标运用隶属函数...  相似文献   

5.
以海藻提取物为外源喷施物质,研究分析了海藻提取物可能含有的组分及低温下海藻提取物对茶树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可能含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甾体和糖类等物质;喷施海藻提取物,茶树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p<0.01),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率增加.喷施海藻提取液20 d和40 d后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8.85%和97.88%,叶绿素降解缓慢,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NPQ、ETR显著大于清水(p<0.01),减轻了低温对叶片带来的光抑制破坏,同时刺激茶树体内SOD、POD和CAT酶活性的增强(p<0.01).低温胁迫下海藻提取物组处理涉及茶树体内糖代谢、脂肪酸代谢、转运蛋白以及冷诱导相关基因均显著上调表达.海藻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茶树的低温耐受能力,对降低低温逆境对茶树的危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何首林 《茶叶科学》1988,8(1):43-48
在茶树新梢生长旺期,用~(14)C 标记的对-氯苯氧乙酸(P_(51)),对四年生福丁大毫茶树成熟叶片进行定位定量一次性涂布处理,显微放射自显影图象结果表明:P_(51)进入茶树各器官比较迅速,处理后8小时,在茎、叶、顶芽和腋芽中即可见到~(14)C-P_(51)的踪迹。茎、叶主脉维管束是 P_(51)在茶树体内得以进行反复运转的主要通道,而且这种运输表现为多向性。通过叶片的渗入和茎、叶脉、叶柄维管束的运转,进入茶树体内的 P_(51),最终主要是分布和积累在茎的形成层、叶肉栅栏和海绵组织、顶芽和腋芽的分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茶树抗寒变异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经对10地市茶区,6个气象因子作最短距离聚类分析得出,山东茶主要分布在4个生态类型区域内,第一类型区域在日照岚山、莒县、大坡和巨峰;第二生态类型区域在临沂莒南和青岛胶南;第三生态类型区域在泰安小津口和新泰;第四生态类型区域在青岛崂山和潍坊诸城。从各生态类型区域茶树变异指数分析得出,茶树冻害由轻到重呈花斑式分布。经典型相关分析,各气象因子与叶片组织结构变化呈正相关性,以年降雨量和极端最低温度对茶树变异影响最大,其次是年平均温度、无霜期和日照时数,1月份年均气温对叶片结构变化影响不大。叶片结构以栅栏组织厚度对气候条件最敏感,其次是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和上表皮厚度与气象因子无关。  相似文献   

8.
花生不同密度群体喷施三十烷醇和B9,研究其对生长发育和氮素代谢的影响,三十烷醇对花生主茎生长和茎尖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B9则抑制主茎生长,提高了主茎茎尖过氧化物酶活性。密度越大,B9的效果越明显,两种调节剂及密度对分枝及叶片出生速度及无显著影响。三十烷醇增加了前期花而B9减少了后期花,密度的增大也减少前期花。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讨安化云台山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茶类适制性,采用实地观测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以槠叶齐为对照,对安化云台山30个茶树单株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其叶面积16.99~53.49 cm2,大叶占70%,叶片多为椭圆形,微隆起,叶缘平展,叶尖骤尖;栅栏组织1~2层,平均厚度73μm,海绵组织平均厚度142μm,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在0.6以上的有10株;运用正态分布,叶片厚度主要集中在241~285μm之间。  相似文献   

10.
短穗扦插是目前繁殖茶树优良品种和解决种苗一个有效办法。现行的短穗扦插技术,发根要三十天,完成第一回根系要60—90天,成苗时间长,在根系未发生前,要天天浇水,管理花工。如何促进提早发根、快速成苗,提高工效,是短穗扦插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索,根据各地报导,具有促进植物发根,提高作物产量的特性。为了提高茶树短穗扦插的成活率和培育壮苗,去年秋插中,进行茶树扦插繁殖试验,作者应用厦门大学综合化工厂出产的三十烷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5个椰子品种的成年植株叶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叶片的基本组成相同,但叶片各组成部分的厚度存在差异,其中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差异灵敏度较高,在总次数为10次的多重比较中,差异极显著次数分别为7次和6次.结合供试材料的田间抗寒性观察发现,抗寒性最强的海南本地高种具有最厚的栅栏组织和叶片,抗寒性最弱的文椰4号的栅栏组织和叶片厚度最小.因此,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椰子品种的抗寒性,可以作为抗寒指标.  相似文献   

12.
覆盖遮荫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夏暑季乌龙茶园覆盖遮荫的生态生理生化效应及其对茶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后,1)树冠层的白昼平均温度、日极端最高温度、温度日较差和相对湿度日较差显著下降,白昼平均相对湿度和日极端最低相对湿度显著增加。2)夏、暑梢1芽3叶含水率分别增加了4.57%~6.47%和2.24%~2.78%。3)夏、暑梢叶绿素总量及其a、b含量分别提高了41.70%~48.92%和52.38%~91.06%、38.96%~47.25%和 50.94%~72.52%、43.83%~54.58%和67.98%~155.81%;叶绿素a、b比值下降了0.1042~0.1868和1.10~3.54。4)叶片及其表皮层、角质层、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变薄,叶面积增大,栅/海比值变小。5)茶多酚、粗纤维和咖啡碱的含量明显降低,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儿茶素品质组份得以优化。6)适度遮荫,可以提高夏暑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刺桐叶部特征与其对刺桐姬小蜂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刺桐不同品系叶片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结合其对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 erythrinae)的抗性表现,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对于揭示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选育抗虫刺桐品系并推广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刺桐高感品系的叶片形状、厚度与高抗和中抗品系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抗性鉴定的依据之一。从叶表微观形态来看,高抗品系上表皮不存在气孔器,上、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排列致密,细胞间隙很小,表面密被霜状蜡质层保护,不利于刺桐姬小蜂侵入和产卵的构造;从叶片横切面结构上看,高感刺桐品系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维管束鞘、上下表皮显著薄于高抗品系,且各内部组织细胞体积较大、排列疏松,不能有效抵御刺桐姬小蜂侵入与危害。同时,刺桐东方变种(Erythrina variegate var orientalis)HA1是高感品系,应禁止调运和引种;本地刺桐(E. variegate)HA2具有很强的抗虫性,宜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境的绞股蓝营养器官解剖特征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显微技术对同一品种不同生境下生长的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a)的根、茎、叶、叶柄等营养器官的解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使绞股蓝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数量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叶的解剖特征差异更为明显,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的比值、主脉直径、主脉维管束的发达程度均为阳生>中生>阴生,而绞股蓝叶面积的大小则是阴生>中生>阳生.此外,3种生境对绞股蓝产量和品质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阴生绞股蓝较中生和阳生栽培的产量高,品质好,人参皂苷含量高,说明阴生环境有利于植株生长,可生产出高产优质的产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从解剖学角度观察和分析了爱文、贵妃、紫花等3个品种杧果(芒果)的叶片组织结构。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杧果的气孔密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间差异极显著,其中贵妃杧的气孔密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均为最大;3个品种的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的变异系数均较小,表明其气孔的密度尧长度和宽度是比较稳定的性状,因而可用作品种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茶树益微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树益微(TBM:Teabeneficialmicrobes)是从茶树上分离筛选出的一种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在茶芽膨大期每公顷喷施150g,有明显增加新梢密度、长度、伸育速率、展叶数、叶面积、叶片厚度和百芽重的效果,益徽处理的新梢叶片净光合强度增加30%以上,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内含物质充实,比叶重增加10%。大田一二轮芽各施2次,三四轮芽各施1次,春、夏、秋茶增产20%-65%,其中春茶中的雨前茶产量、产值分别增长>29%和26%,其效果明显优于广谱增产菌微生态制剂,茶树益微加微量营养元素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对大豆20个品种的光合性状和固氮能力研究表明,大多数新品种或高产品种植株中上部叶片较老品种具有较多的栅栏细胞层数和细胞及叶绿体数目;较大的叶厚度和比叶重;在生殖生长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同时大多数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根瘤固氮酶活性和较大的幼茎段酰脲含量。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幼茎和荚皮酰脲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新品种与老品种相比具有较高的光合和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干旱已成为限制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关于干旱胁迫下不同茶树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相对较少。以黄金茶1号(HJC-1)、壶瓶山8号(HPS-8)和壶瓶山15号(HPS-15)等10个茶树品种(系)的一年生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控水试验,对持续性干旱胁迫处理下茶树幼苗的表型、叶片结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其叶长、叶宽缩短,叶片数减少,侧根数增多,植株矮化;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均呈现下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且叶绿素a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0 1)。10个茶树品种(系)在干旱胁迫下均受到光抑制,与对照组相比,Fo、Fv/FmFv/Fo值减少,而Fm值增大。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与正常水分环境相比有所增加,除湘农1号(XN-1)外,其他品种(系)的增加量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耐旱性隶属函数值法比较得出,茶树HPS-8、湘农18号(XN-18)、湘农9803号(XN-9803)、湘农9810号(XN-9810)和湘农9809号(XN-9809)的抗旱能力较弱,HJC-1、HPS-15、XN-1、湘农9802号(XN-9802)和壶瓶山20号(HPS-20)的抗旱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