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重点两栖动物种群数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系统抽样技术和样带法及标记重捕法,对浙江7个重点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清了这7个两栖动物的分布区范围、种群出现密度和种群数量,分别为:中华大蟾蜍,全省分布,32.06只/km2,326.37×104只;黑眶蟾蜍,浙南分布,9.68只/km2,28.50×104只;沼蛙,浙南分布,36.25只/km2,106.75×104只;黑斑蛙,全省分布,121.61只/km2,1237.99×104只;棘胸蛙,全省大陆分布,4.35只/km2,43.44×104只;虎纹蛙,全省分布,5.40只/km2,54.97×104只;镇海棘螈,仅分布于宁波市北仑区,9.87条/km2,共有成体592条.进而对种群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浙江重点蛇类资源数量与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系统抽样技术和样带法,对浙江12个重点蛇种的数量和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清了这12个蛇种在其分布区范围的种群出现密度和种群资源量,分别为:赤链蛇,2.97条/km2,60.47×104条;王锦蛇,4.57条/km2,93.05×104条;玉斑锦蛇,0.39条/km2,7.94×104条;黑眉锦蛇,0.83条/km2,33.80×104条;赤峰锦蛇,5.09条/km2,0.36×104条;灰鼠蛇,1.04条/km2,21.17×104条;滑鼠蛇,0.74条/km2,15.07×104条;乌梢蛇,4.08条/km2,83.07×104条;银环蛇,1.35条/km2,41.23×104条;眼镜蛇,2.80条/km2,57.01×104条;五步蛇,1.40条/km2,27.96×104条;蝮蛇,4.37条/km2,63.10×104条.生态分布的统计研究表明:在小地形类型上,下坡和山谷地带蛇类数量最多,主要为王锦蛇、灰鼠蛇、滑鼠蛇、乌梢蛇、眼镜蛇和五步蛇;平地上次之,主要是赤链蛇、蝮蛇和银环蛇;黑眉锦蛇和玉斑锦蛇在平地与下坡及山谷地带分布数量不相上下.在小生境类型上,以灌草丛上蛇类最多,主要是眼镜蛇、滑鼠蛇、五步蛇和黑眉锦蛇;农田和旱地次之,主要为赤链蛇、灰鼠蛇和银环蛇;再是园地和乔木林,玉斑锦蛇主要在园地,五步蛇集中分布在灌草丛和乔木林;乌梢蛇和王锦蛇在上述生境均有分布,在灌草丛上稍占优势;蝮蛇则多见于农田、旱地、园地和灌草丛.文末,提出了如何保护好浙江蛇类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两系杂交稻新组合“65396”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纯N 0 kg·hm-2、120kg·hm-2、240kg·hm-2、360 kg·hm-2)和栽插密度(21×104穴·hm-2、27 ×104穴·hm-2、33×104穴·hm-2)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对65396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且在(21~33)×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氮肥用量对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水平在360 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显著,反而显著降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土壤中,施纯N240kg·hm-2,栽插密度在27×104穴·hm-2左右均有利于该组合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发展,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分蘖优势,降低杂交种的用种成本,对"云杂3号"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基本苗(30×104/hm2、60×104/hm2、90×104/hm2、120×104/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下降而延长.从平衡用种成本和生产应用的角度考虑,在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与昆明类似的生态区,"云杂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基本苗90×104/hm2;在灌溉条件较好、栽培水平较高的地区,60×104/hm2的基本苗更能充分发挥"云杂3号"的分蘖优势,进一步降低用种成本.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烟密度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烤烟最适宜的移栽密度,提高植烟经济效益。[方法]以云烟85为试材,设3个密度1.5×104、1.8×104、2.1×104株/hm2,观察记载烤烟的株高、叶片数、茎围、腰叶和顶叶的长、宽等农艺性状,并计算各处理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桔黄烟比例等。[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的有效叶数、茎围、腰叶长、宽呈递减趋势。平甫点1.8×104株/hm2处理产值、产量等经济性状最优。甘洞点,以2.1×104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以1.8×104株/hm2处理的产值最高。[结论]烤烟在高肥力土壤中的最适种植密度为1.5×104~1.8×104株/hm2。在肥力中等偏下土壤中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104~2.1×104株/hm2。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7月至10月中旬,全国甘蓝供应较为紧张,利用威宁"天然空调"气候优势生产夏秋甘蓝,市场前景广阔.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威宁甘蓝产量从原来的产量6.0×104~7.5×104kg/hm2提高到现在的7.5×104~1.1×105kg/hm2,产值达3.0×104~4.5×104元/hm2.为使威宁夏秋甘蓝的产量和产值进一步提高,2005年初贵州省农科院和威宁县果蔬站进行以1.2×105kg/hm2为目标产量的甘蓝超高产示范栽培.9月23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省内蔬菜专家对威宁夏秋反季节甘蓝超高产示范栽培地块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测产产量为141 915kg/hm2,超过了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预测的方法对甘州区人地粮复合系统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甘州区人口增长率仍将维持在8.93‰的水平,2005和2010年全区人口分别为50.83×104人和52.14×104人,按人均消费粮食400kg计,保证粮食安全所需耕地分别为1.98×104hm2和2.07×104hm2,约占现有耕地面积的43.3%和43.5%;甘州区人均耕地呈明显下降态势。控制人口、建设生态和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是促进该区人地粮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泛麦8号播期播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泛麦8号小麦的最佳播期,进行了泛麦8号的播期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10月10-30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播量(112.5×104~450×104苗/hm2)处理间产量差异达0.05显著水平,以225×104苗/hm2处理产量最高,为7 074kg/hm2,播量112.5×104~337.5×104苗/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泛麦8号在河南中部的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播量在112.5×104~337.5×104苗/hm2。  相似文献   

9.
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洛阳市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洛阳市土壤微生物总量为134.5×104个/g(鲜土),其中细菌最多,125.0×104个/g(鲜土),放线菌次之,92.4×103个/g(鲜土),真菌最少,30.5×102个/g(鲜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10年限日光温室最多,173.3×104个/g(鲜土),粮田次之,139.6×104个/g(鲜土),露地菜田最少,107.7×104个/g(鲜土)。从2月到4月,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呈现上升趋势。真菌的属级鉴定表明,粮田中真菌种类最多,且从2月到4月迅速增加,日光温室中真菌种类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持续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及生态条件,适宜各类型棉花的生长。棉花作为新疆支柱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总产逐年上升,至2007年,全疆植棉面积达136×104hm2,总产240×104t。由于国内原棉需求市场的波动性及棉农植棉盲目性,目前新疆优质、多类型棉花种植区域缺乏指导性,造成棉区品种"多、乱、杂",影响了集团机械化生产,原棉品质下降。使新疆棉花生产仅以数量优势取胜。对此,如何使棉花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数量型,由商品棉生产基地转变为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是新疆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均匀设计法优化益生素菌种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应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动物试验,以仔猪日增重、饲料采食量和腹泻指数作为指标优化4株乳酸杆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比例。乳酸杆菌在日粮中的6个水平分别为: 2. 0×104、4. 0×104、6. 0×104、8. 0×104、1. 0×105、1. 2×105,按六水平四因素均匀设计表安排动物试验,每个处理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加不同组合的乳酸杆菌制剂。复合乳酸杆菌制剂以0. 1%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测定仔猪日增重、饲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腹泻得分和腹泻次数。结果表明,四株乳酸杆菌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有明显的互作效应。格氏乳酸杆菌在8. 3×104 CFU/g对防治腹泻的效果最好,嗜酸乳酸杆菌预防腹泻的效果随着浓度增高而逐渐增强。综合考虑不同菌种的作用以及仔猪断奶后不同阶段生长性能和断奶后腹泻的情况, 4株乳酸杆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合理比例为每克:格氏乳酸杆菌4. 0×104CFU;罗伊氏乳酸杆菌6. 0×104 CFU;嗜酸乳酸杆菌1. 0×105CFU;发酵乳酸杆菌4. 0×104 CFU。  相似文献   

12.
应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动物试验,以仔猪日增重、饲料采食量和腹泻指数作为指标优化4株乳酸杆菌在饲料添加剂中的比例。乳酸杆菌在日粮中的6个水平分别为: 2. 0×104, 4. 0×104, 6. 0×104, 8. 0×104, 1. 0×105, 1. 2×105,按6水平4因素均匀设计表安排动物试验,每个处理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加不同组合的乳酸杆菌制剂。复合乳酸杆菌制剂以0. 1%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测定仔猪日增重、饲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腹泻得分和腹泻次数。结果表明, 4株乳酸杆菌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有明显的互作效应。格氏乳酸杆菌在8. 3×104 CFU/g对防治腹泻的效果最好,嗜酸乳酸杆菌预防腹泻的效果随着浓度增高而逐渐增强。综合考虑不同菌种的作用以及仔猪断奶后不同阶段生长性能和断奶后腹泻的情况, 4株乳酸杆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合理比例为每g:格氏乳酸杆菌, 4. 0×104CFU;罗伊氏乳酸杆菌, 6. 0×104 CFU;嗜酸乳酸杆菌, 1. 0×105 CFU;发酵乳酸杆菌, 4. 0×104 CFU。  相似文献   

13.
中原地区早春利用"双膜覆盖"形式栽培早熟马铃薯、西瓜,秋季栽培大葱、马铃薯产量2.3×104~3.8×104kg/hm2,平均3.0×10kg/hm2,按平均1.50元/kg计,收入4.5×104元/hm2;早西瓜产量最低达4.5×104kg/hm2,按1.20元/kg计算,收入5.4×104元/hm2;大葱产量5.3×104kg/hm2,按1.00元/kg计,收入5.3×104元/hm2.合计1a 3茬总收入1.6×105元/hm2.三茬扣除成本3.0×104元/hm2,净收入1.2×105元/hm2.可见经济效益较高,是1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疆林果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慧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Z1):127-128
新疆具有发展特色林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自治区坚持把建设特色林果基地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做大做强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才能更好地促进完善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林业多方面功能。立足光热水土资源优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林果业和林果经济,全区林果面积每年以百万亩的速度扩展。但是,随着全区林果面积的迅速扩展和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林果有害生物危害严重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并成为制约新疆现代林果业和林果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7年全区林果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38.67×104hm2(580万亩),成灾面积15.33×104hm2(230万亩),因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108元。因此对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新疆现有耕地4 600×10~4亩,但每年实播面积只有4 000×10~4亩。据新疆土肥站统计,1988年全疆地方系统实播的3 206×10~4亩耕地中,为高产土壤的只有382.9×10~4亩,中产土壤的1 337.8×10~4亩,低产土壤的1 485.3×10~4亩,合计中低产土壤占实播面积88.1%。由此可见,新疆改造中低产土壤的任务十分艰巨,新疆中低产土壤的增产潜力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业科学》1993,(3):137-138
<正> 我国是养马大国,现有马匹约1 000×10~4匹,居世界首位。新疆现有马100×10~4余匹,居全国第二。很久以来,新疆就是我国重点产马区,马乳资源相当丰富。积极开发利用马乳资源,提高养马业经济效益,对振兴新疆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新疆是我国重要牧区之一,境内天然草地毛面积8.6×10~8亩,占全国北方草地面积18.4%,可利用面积7.2×10~8亩,占20.2%,为全国第三位。草地在新疆土地资源中占有很大比重,占全疆8.29×10~8亩农林牧用地86.9%,是已垦荒地的10.4倍,林地的18倍。新疆草地主要分布于盆地到雪线之间,经营面最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广泛、最深刻,以草地为资源经营的畜牧业已成为新疆大农业的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点滴法,在室内测定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Zimm) KMZW-1菌株3.0×104、 3.0×105、 3.0×106、 3.0×107 、 3.0×108 个/mL 5个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若虫和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KMZW-1菌株对扶桑绵粉蚧具有较高的毒力,在雌成虫初期接种的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大于其他虫态; 随着浓度的增加,校正死亡率逐渐增加,在3.0×108个/mL时达到最大; 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 1龄、2龄、3龄若虫和雌成虫初期接种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486 8×105、 3.661 7×103、 9.817 6×104、 2.796 0×104 个/mL, 致死中时间分别为5.21、 5.55、 5.44、 4.87 d。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北方典型的大型地下水盆地——下辽河平原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地下水蒸发特点基础上,统筹考虑对地下水依赖程度较高的天然草地、天然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对于地下水位的要求,综合水文和生态两方面因素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利用Golden surfer软件的体积计算功能,计算出研究区内全年各月的地下水生态需水量;采用正态信息扩散模型,运用月保证率法得到不同保证率、不同恢复等级下的年地下水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不同月份的地下水缺水量41.83×108-60.07×108 m3、缺水区面积2.05× 104-2.34×104 km2、盈余水量2.73×108-6.68×108 m3、盈余区面积0.30×104-0.59×104 km2、地下水生态需水量35.15×108-57.33×108 m3;经月保证率法整合后的年地下水生态需水量变化规律为,随着保证率的降低,地下水生态需水量不断增加,而需水量等级越高,需水量增加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正>新疆瓜果栽培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瓜果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5年全疆瓜果产值5.04×10~8元,出口创汇441.1×10~4美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新疆属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种植果树同种树种草一样具有防风、固沙、排碱、美化环境和改善绿洲生态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新疆有适宜瓜果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