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退耕还林是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通过对达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达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为巩固达县退耕还林成果以及促进达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武知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206-206,215
本文主要从祁门县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应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如何巩固和加强祁门县退耕还林成果,为祁门县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重要性入手,论述了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郑州市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对策和模式,为巩固郑州市退耕还林成果以及促进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工程进入巩固成果阶段后,退耕还林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亟待根据当前退耕还林形势,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项目管理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现状,指出了退耕还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项目管理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基础上,重新构建了退耕还林项目管理框架,提出了实行退耕还林项目管理的政策前提和所需的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阿坝州退耕还林工程对阿坝州生态效应和农民收益的影响,采用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法,以退耕还林面积为参考序列,以农民收入、逐年水土流失减少量和逐年森林面积增加为比较序列,分析退耕还林对生态效应和农民效益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阿坝州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收入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适中。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效应的关联度适中,说明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适中。退耕还林与农民收入的关联系数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高于对生态因子关系系数。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对生态效应影响大,还对农民收入有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著武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16-116,33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和长远生计,也关系到退耕还林最终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祁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祁门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为祁门县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镇巴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镇巴县实际和退耕还林有关政策,提出了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本文主要通过退耕还林对后续产业的影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原则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是现阶段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阶段验收、国家完善政策补助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顺利兑付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思南冬闲田土状况看当前的耕地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分析思南县的冬闲田土状况和耕地的利用率发现.思南的冬闲田土面积大,冬季耕地利用率不高,冬闲率迭17.08%.对此,思南县重点要从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农田基本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和加快土地流转等方面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以桂西北河池市为例,在分析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解决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现存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姝兰  姚宁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53-10054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江西省可增加耕地与被减耕地面积进行统计与估算发现,江西省最多只能净增429.3 hm2的耕地,与净增有效耕地27 000 hm2和守住2 86.67万hm2耕地红线的实施目标相差甚远。并且受原有耕地面积、退耕还林工程、退田还湖工程等影响,江西省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的数量与质量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江西省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经济与社会现状,建立切实可行的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目标,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与监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4.
关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工程建设效益如何收到社会各界关注。本研究以承德市为例,采用影子工程、商品价格等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等方面效益分别进行量化评估,对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承德市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涵养水源价值322,471.66万元、减少土壤侵蚀价值212.71万元,保持土壤肥力价值148 503.69万元,固碳价值55 370.54万元,释氧价值9 465.21万元,净化大气价值46 595.28万元,生态效益价值总计为582 619.09万元,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梁剑  张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185-10186,10189
[目的]评价各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肥力等级。[方法]以四川洪雅退耕还林区4种退耕还林模式和农耕地5个土壤溶液肥力因子为例,采用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溶液肥力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土壤溶液肥力因子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583%。4种退耕还林模式和农耕地土壤溶液养分的排序为:模式Ⅲ下层>农耕地下层>农耕地上层>模式Ⅱ下层>模式Ⅳ下层>模式Ⅰ下层>模式Ⅳ上层>模式Ⅲ上层>模式Ⅱ上层>模式Ⅰ上层。就各模式土壤上层比较,模式Ⅳ(杂交竹+牛鞭草)上层在综合得分中排名第一。就各模式土壤下层比较,模式Ⅲ(牛鞭草)下层在综合得分中排名第一。[结论]该研究为制定合理的退耕还林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打遣山川秀美的彭阳,提升生态文明乡村,本文就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和后续产业开发展开了深入调研,并就完善该项工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609-9611
根据2006~201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宁夏南部山区隆德县的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隆德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推进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种植业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最大,农民人均种植农业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这表明隆德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县域,但林业和牧业收入的关联度相对较小.最后提出了改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平台,利用射洪县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并结合该县的DEM、聚落、水域和道路数据,建立一、二级退耕还林决策模型。结果表明,射洪县可以退耕还林的总面积为8 907.86 hm2,其中一级退耕还林的对象为坡度大于25°的旱地,退耕面积为6 314.23 hm2,占退耕总面积的70.9%,占旱地总面积的10.5%,占耕地总面积的7.8%;二级退耕还林的对象为坡度在15°~25°,且在聚落500 m和道路1 000 m范围外与水域1 000 m范围内的耕地,退耕面积为2 593.63 hm2,占退耕总面积的29.1%,占耕地总面积的3.2%。本研究通过构建退耕还林决策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退耕还林数据,为新一轮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耕地需求预测方法研究——以广西资源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晶  李江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204-1206
结合广西省资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采用粮食需求法、部门预测法和灰色预测法等几种方法进行耕地需求预测的方法研究。预测的结果不仅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同时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需要,该研究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南果梨是辽宁省梨果生产的主栽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保护耕地资源,结合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国家退耕还林建设工程的实施,针对彰武县浅山丘陵区特殊自然条件,分析了南果梨在全县大面积开发的依据、规模、效益,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南果梨开发工程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