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播期对山东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浚单20为供试材料,探索不同播期对山东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35 d,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随播期推迟,玉米穗位高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茎粗则逐渐减少,株高变化趋势不明显;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产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播期每推迟1 d,产量减少0.7%~1.7%,主要是通过影响玉米百粒质量、穗粒数、穗长从而影响最终产量的形成。抽雄期至成熟期平均气温以及全生育期积温和气温日较差等气象因子对产量影响较大。一定范围内抽雄期至成熟期气温越高,越有利于玉米灌浆,结果产量越高;全生育期积温越多、气温日较差越大,玉米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早熟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生育进程、出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德美亚1号的生育期变短;不同播期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百粒重、子粒率有较大差异。4月25日播种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278.9kg/hm2,其它播期处理减产0.92%~18.83%,确定德美亚1号适宜播期为4月25~30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适合江西省长治地区春播种植谷子新品种"长农39号"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3个播期(主区)、3个密度(裂区)和3个施肥量(再裂区)的3因素裂—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播期对产量、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对株高、茎粗、穗长、穗粗无显著影响;密度对产量、株高有显著影响,对茎粗、穗长、穗粗、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施肥量对产量、茎粗、穗长有显著影响,对株高、穗粗、单穗粒重、穗重和千粒重无显著影响。对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穗粒重、穗重、千粒重、茎粗、穗长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株高、穗粗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长治地区春播种植"长农39号"谷子时,以播期为5月15日,密度为45.0万株/hm2,施肥量为农家肥3万kg/hm2+硝酸磷300kg/hm2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新品种山宁15号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设5个播期、5个密度,研究了播期与密度对山宁15号产量及产量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宁15号随着播期的推迟其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都逐渐增加,茎粗、结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产量逐渐减少;随着密度的增加其株高、结荚高度逐渐增加,茎粗、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逐渐减少,百粒重随着密度的变化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出于探讨播期对玉米生长影响的目的,以京科糯928、京紫糯218、京科甜183为材料,对其进行了不同播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推迟播期会缩短各品种生育期,减少播种到出苗、出苗到吐丝、吐丝到收获3个生育阶段的天数,使相关生长性状指标下降;适宜的播期内,相比晚播,早播的株高增加,穗位降低。不同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在不同播期下表现出差异。京科糯928在5月3日和5月9日的穗粒数、百粒重显著大于(p<0.05)5月16日;在5月3日和5月9日的穗干重极显著大于(p<0.01)5月16日。京紫糯218在5月9日的穗粒数、百粒重极显著大于(p<0.01)5月3日和5月16日。京科糯928的播期与穗干重和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57,r=-0.836),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r=-0.423),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441),京科甜183的播期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57),京科糯928的产量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r=-0.368);京紫糯218的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638)。适宜的播期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对夏播高粱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夏播高粱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晋杂30号"夏播高粱为供试材料,采用5个播期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对夏播高粱生育时期及产量表现。[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播高粱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延长,播期每推迟1d,生育期延长0.48d。穗数、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产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8.3%~21.3%。通过相关分析得出,有效积温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日均温与产量呈显著性正相关、降水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结论]"晋杂30号"夏播高粱在晋中地区适宜播期为6月15日—6月30日。  相似文献   

7.
播期密度互作对红小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晋西生态区连作地春播红小豆栽培技术,以红小豆新品种汾小豆2号为材料,采用3个播期(主区)和5个密度(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连作红小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播期下随播种密度的增加,红小豆株高呈增加趋势,而茎粗、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均呈减少趋势,荚长和荚宽变化不大且没有规律。随着播期推迟,红小豆株高、茎粗、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和荚长均以5月29日播期处理最高。相同播期下,随着密度增加红小豆产量构成因素除5月14日播种处理的百粒重外,其余产量构成因素均呈降低趋势。红小豆单株荚数、荚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均以5月29日播种的处理最高,且单株荚数、荚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播期处理。各作用因子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播期×密度(F=2.304)>播期(F=0.93)>密度(F=0.51)。利用播期X1、密度X2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Y=16 575.6X1-74.9X2-1 504.1X12-1.6X<...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期播种试验,分析气候变化对周口夏玉米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夏玉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天数影响较大,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影响较小。播期对株高影响较小,对穗位高、茎粗影响较大。果穗长、凸尖比、穗粒数受播期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提前,百粒重变小,浚单随播期变化较大,新单变化较小。百粒重、穗粒数和理论产量与积温、日照时数为正相关关系、与降水为负相关关系,并且积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适期播种是谷子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研究不同播期对谷子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优质特色谷子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泰安地方特色谷子新品系金选6号为材料,于2019年5月15日至6月29日每5天播种1次,共设置10个播期处理,于成熟期测定株高、植株干重等农艺性状,穗长、穗粗、千粒重等产量性状以及脂肪、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并按小区统计产量。结果表明,播期对金选6号谷子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随着播期推迟,谷子的株高、穗下节间长、茎粗、植株干重、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出谷率、总产量、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6月9日播种(处理6)时,株高、穗下节间长最大,6月4日播种(处理5)时茎粗、植株干重、穗粗、穗重、穗粒重、出谷率、总产量最大,5月30日播种时穗长最大。通过曲线模型拟合获得的播期与产量关系的二次曲线函数方程为Y=276.338+47.870X-5.689X~2。本试验条件下,金选6号谷子的最佳播期是5月31日至6月4日。  相似文献   

10.
播期对春播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期是影响春播绿豆产量和生育期的主要因素。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绿豆品种冀绿7号和冀绿9号为试材,均设4月9日、14日、19日、24日、29日和5月4日6个播期处理,采用大区对比的方式,研究了播期对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春播绿豆的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播期对株高、单株荚数和产量影响较大,对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和百粒重影响很小。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春播绿豆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19~29日。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稻5号"为对象,研究与阐明了不同播期对海丰农场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为: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播期对高峰苗影响不大,有效茎蘖数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但趋势不明显,而茎蘖成穗率逐渐降低;产量随播期推迟呈递减的趋势,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每穗粒数、千粒重及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因此,在海丰种植条件下,"淮稻5号"应于6月5日之前播种,为使茬口更加合理,6月5日之后播种应安排全生育期较短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桂西北玉米生态区春、秋季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该区域玉米的高产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近年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早熟品种青青700、中熟品种桂单0810和晚熟品种华优168)为试验材料,春播设6个播期处理:2月20日(T1)、2月27日(T2)、3月6日(T3)、3月13日(T4)、3月20日(T5)和3月27日(T6);秋播设5个播期处理:7月28日(T7)、8月4日(T8)、8月11日(T9)、8月18日(T10)和8月25日(T11).分别调查玉米的物候期、生长发育情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随播期推迟,春播玉米全生育期逐渐缩短,其缩短时间主要体现在播种至抽雄阶段,抽雄至成熟阶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短;秋播玉米全生育期逐渐延长,其延长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平均延长天数占全生育期延长天数的59.6%.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在春播和秋播中随播期的推迟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春播对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出籽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早、中熟品种的百粒重和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其最大值均出现在T2处理;对晚熟品种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3处理.秋播不同播期对早熟品种的穗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8~T9处理;对中熟品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均为T8处理;对晚熟品种穗长、百粒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7~T8处理.[结论]春播玉米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早、中熟品种产量受播期影响程度大于晚熟品种;秋播玉米随播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中熟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较早、晚熟品种强.百粒重是影响春播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出籽率是影响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秋播产量的共同因子.桂西北春播玉米早、中熟品种的适宜播期在2月下旬—3月上旬,晚熟品种可略为延迟,但最迟不宜超过3月中旬;秋播玉米的适宜播期在7月下旬—8月初.  相似文献   

13.
为给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适宜播期和适宜栽培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早、中、晚3个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夏玉米生育期从早熟到晚熟表现延长加剧的趋势.品种间、播期间以及品种与播期互作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品种间表现为‘九玉5号’>‘并单6号’>‘冀承单3号’>‘九玉早熟1号’,播期间表现为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播期与品种互作表现为6月25日夏播‘并单6号’产量最高,6月30日夏播‘九玉5号’和7月5日夏播‘九玉早熟1号’品种均可获得较高玉米产量.播期推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因此,在太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6月25日—7月5日可以选择不同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夏播,早播对实现玉米高产有利,为获得不同播期条件下较高玉米产量必须注重品种熟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播期和密度对张选1号黍子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置3个播期水平和5个密度水平,通过裂区试验研究播期和密度对黍子张选1号主要生育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张选1号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主穗长、茎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茎节数、主茎叶片数和茎粗呈逐渐降低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大,其株高、茎长逐渐增加;主穗长、茎粗则逐渐降低。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并且播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密度。同一播期不同密度间或同一密度不同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播期最适密度不同,第1期的最适密度是60万/hm2,第2、3期最适密度均是90万/hm2。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影响大,而对粒质量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张选1号在冀北适宜的播期应在6月15日左右,相对应的最适密度是90万/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宁夏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时期。[方法]以17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分7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期、产量、产量结构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宁夏地区4月23日至6月23日播种大豆均可正常成熟,其中4月23日至5月13日播种大豆产量较高;随着播期延迟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呈递减趋势,生育天数缩短。[结论]宁夏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早熟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小麦的最佳播期与密度,开展了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小麦品种天禾3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成穗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两因素互作条件下,10月15日播种、密度330万株/hm2处理成穗数最高,10月5日播种、密度195万株/hm2处理穗粒数、千粒重最高,10月10日播种、密度240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考虑,天禾3号在鹤壁市的最佳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分别为10月10日、240万株/hm2,此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达9 710.9 kg/hm2。  相似文献   

17.
玉米若干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形态、穗部及物候期性状进行遗传效应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叶面积、抽雄期、成熟期、穗位高、百粒重、抽丝期、叶向值、单株叶数和穗长等性状在遗传上以加性效应为主,株高、产量、茎粗和行粒数等性状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几乎同等重要。gi相关与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在其正负向及大小趋势基本一致。株高穗位高、成熟期及百粒重等性状的gi与产量的gi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和穗位高的gi对产量gi的直接效应较大。株高、茎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及叶面积等性状的sji与产量sij呈显著正相关,行粒数和茎粗的sij对产量sij的直接效应较大,株高的sij次之。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以德美亚3号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研究播期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德美亚3号生育期缩短,产量逐渐降低,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鲜重和穗粒数差异显著,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品质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油分和粗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粗蛋白含量降低。因此,试验播期范围内,适宜早播有利于粗蛋白含量的积累,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5个播种期对杂交稻甬优15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在永嘉县种植适宜播种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随播种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5月26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达9 934.8 kg/hm2,6月5日播种的产量次之。在永嘉县种植甬优15,播种期以5月26日至6月5日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贵州直播高粱的适宜播期,为当地高粱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主推高粱品种红缨子、红珍珠和台糯9号为试验材料,在2个不同生态区(清镇市、汇川区)设3月20日、3月30日、4月9日、4月19日、4月29日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不同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气象因子与高粱农艺经济指标及产量的相关性。【结果】高粱生育期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缩短,播期对高粱的茎粗无显著影响。不同生态区域下播期对高粱产量有不同影响,平均产量清镇市试点第1个播期(3月20日)最高,达7 021.70 kg/hm2;汇川区试点第4个播期(4月19日)最高,达7 662.26 kg/hm2。不同生态区域下高粱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不同,清镇市试点高粱穗粒重和穗实粒数均表现为随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与该试点的产量表现一致。汇川区试点第3个播期的高粱穗粒重最高,其次是第4个播期,与该试点的产量表现基本一致。2个试点的千粒重表现一致,均为第4个播期的千粒重最高。不同高粱品种在不同生态区播期下,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量不同,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