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2006年对广西主要产蕉区的24个市(县)的67个点进行了镰刀菌枯萎病调查,调查的品种有香蕉、红蕉、西贡蕉、牛角蕉以及野生蕉.调查结果发现,镰刀菌枯萎病对西贡蕉为害较为严重,病株率为4.5%~73.5%,而在香蕉和野生蕉资源材料上未发现枯萎病株;经病原菌致病性接种测定和PCR鉴定,确定广西主要蕉区发生的西贡蕉枯萎病是由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病原菌1号生理小种引起,在广西至今没有发现该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
西贡蕉枯萎病的发生、接种鉴定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5年,对广西西贡蕉分布区的21个县市57个点进行了镰刀菌枯萎病的调查,调查的西贡蕉(M usa p arad isiaca L.ABB)品种有,黄心西贡蕉、白心西贡蕉和鸡蕉,发现镰刀菌枯萎病为害西贡蕉较为严重,经病区调查和原菌致病性接种测定结果,初步推断广西西贡蕉发生的枯萎病病原是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原菌随种苗传入,发现病株要立即清除,经消毒处理后集中深埋,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广西栽培蕉和野生蕉抗枯萎病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广西栽培蕉和野生蕉资源材料对香蕉枯萎病的抗性情况,2001-2007年,我们对广西产蕉区县和有野生蕉类分布的主要县市的蕉类枯萎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查;同时采用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接种鉴定.发现广西栽培蕉的红蕉、黄心西贡蕉、白心西贡蕉、鸡蕉、大蕉均有不同程度发病,发病率在4.9%~87.3%,而广西目前栽培的威廉斯、巴西、广东1号、广东2号、那龙本地香蕉、浦北本地香蕉及广西野生蕉资源材料未见发病,未分离到与原始病源菌株相同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香蕉枯萎病又称西贡蕉枯萎病、黄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此病最早是在1874年澳大利亚被发现,在1910年造成巴拿马香蕉极大的损失,故此病又称巴拿马病。我国香蕉主产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和台湾均有发生。1症状枯萎病在各个生长期都会发病,但幼龄蕉树发病较少。症状有两种:1.1外部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在广西个别香蕉产区发现的香蕉枯萎病病原种类,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香蕉产区采集香蕉枯萎病病株样本,分离纯化获得6株菌株,以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阳性对照,采用特异PCR的方法,对分离到的6株菌株进行分子检测,并用盆栽香蕉和西贡蕉小苗接种进行菌株致病性鉴定.[结果]经ST1/ST2特异引物扩增,1号菌株与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扩增到约200 bp片段;2~6号菌株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扩增到约250 bp片段.与标样对比结果表明,1号菌株为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2~6号菌株为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盆栽接种致病性鉴定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相同.[结论]广西个别蕉区已遭受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侵染,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香蕉枯萎病在拉丁美洲许多地区早有发生,目前已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发生,主要危害西贡蕉和粉蕉。现将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西贡蕉是属于粉蕉类 (ABB类群 ) ,假茎高 30 0~4 0 0厘米 ,粗 60~ 75厘米 ;叶片大 ,叶背白粉特别多 ,果梳和果数多 ;果指排列紧贴 ,长 12~ 16厘米 ,果形正 ,皮色较灰绿 ,味甚甜 ,无香味 ;株产蕉 15 - 30千克 ,高产达 4 0 - 4 5千克。其抗性强 ,适应性广 ,具有生势好 ,产量高 ,果大 ,抗香蕉束顶病等优点。但易感枯萎病 ,生育期比香蕉长。近几年来 ,西贡蕉市场价格比香蕉高 1倍以上 ,而且比较稳定。因此 ,许多蕉农逐步扩大西贡蕉种植面积。笔者 2 0 0 0年 12月初调查南宁市郊区成片西贡蕉园 (该蕉园 1999年底种植 ,面积约 0 75公顷 )…  相似文献   

8.
香蕉枯萎病属于香蕉毁灭性病害,对湛江市香蕉产业造成了巨大破坏.如今香蕉种植的土地、人工、设备投入、农资等生产成本高涨,香蕉价格不明朗,加上灾害性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多,种植风险较大,若蕉园防控工作不到位,会造成枯萎病发病过早与严重,导致更大的损失.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主要为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几乎侵染所有蕉类品种.病原菌感染香蕉后一般有4~6个月的潜伏期,一旦发病,危害十分严重.目前为止,还没有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香蕉Moko病也称香蕉细菌性枯萎病,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维管束病害.该病于1910年在特立尼达岛的Moko地区首次发现,引起煮食香蕉病害大爆发,并使该地区香蕉完全毁灭.在菲律宾,在煮食香蕉和Cardaba香蕉(ABB/BBB)发生的细菌性枯萎病也称做Bugtok disease.  相似文献   

10.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又称黄叶病、巴拿马枯萎病,是一种侵染香蕉植株维管束的毁灭性病害。信宜市自从1999年春季引进种植巴西香蕉以来,在镇隆镇黑水塘、蛇岭垌、白梅垌和水口镇大楼垌等蕉区均有零星发生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近年来局部地区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1.
香蕉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香蕉枯萎病的危害香蕉枯萎病是影响香蕉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为寄居土壤真菌,该菌由香蕉幼根或根部损伤部位侵入根茎、假茎,破坏香蕉维管束细胞,致使蕉株枯萎死亡。世界植蕉区已发现其有4个生理小种(还可能存在其它小种),其中1号生理小种侵染粉蕉(ABB组)、龙牙蕉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高抗枯萎病品种‘中蕉九号’和‘中蕉四号’、野生香蕉种质三明野生蕉及感病品种‘福州粉蕉一号’和‘天宝蕉’等5份香蕉种质根系水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cTR4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份香蕉种质根系水粗提物对FocTR4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表现为‘中蕉九号’≈‘中蕉四号’>三明野生蕉>‘福州粉蕉一号’>‘天宝蕉’;抗病品种‘中蕉九号’和‘中蕉四号’根系水粗提物能显著抑制FocTR4孢子萌发,三明野生蕉对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感病品种‘福州粉蕉一号’和‘天宝蕉’对孢子萌发无抑制效果.这说明香蕉种质根系水粗提物对FocTR4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与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从南宁市科技局了解到,经过连续5年的重大科技攻关,南宁市掌握了一套能让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降至0.23%的防控技术,这一研究成果也让广西香蕉枯萎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传染性强、破坏大,很难有效治理,被喻为"香蕉癌症",被感染区域会造成大量蕉园荒废、失收或改种。自2009年在武鸣发现香蕉枯萎病以来,南宁市很多香蕉基地相继发生枯萎病。目前,南宁市绝大部分蕉  相似文献   

14.
香蕉枯萎病是制约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抗病品种选育是病害防控的关键。‘南天黄’是从‘宝岛蕉’突变单株中选育出来,具有明显特异性,中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热带小种的香蕉新品种,2010年开始在广东、海南、云南等香蕉枯萎病发生的病区试种,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状,2015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本文介绍‘南天黄’香蕉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以GFP标记的香蕉枯萎病菌Foc TR4作为病原菌,比较了水培条件下Foc TR4对"天宝蕉"和三明野生蕉的早期侵染情况.研究表明,Foc TR4在"天宝蕉"韧皮部的定殖明显早于三明野生蕉.枯萎病菌感染香蕉后会诱发香蕉细胞内活性氧爆发和激活寄主抗氧化系统.通过研究水培和土培条件下两种香蕉种质接种枯萎病菌后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情况,发现三明野生蕉根系SOD活性高于"天宝蕉",三明野生蕉感染枯萎病后根系SOD活性增强,而"天宝蕉"根系SOD活性下降,说明三明野生蕉的耐枯萎病能力可能与其根系较高和早期上调的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二倍体野生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抗枯萎病的香蕉种质资源,对获得的具有较好抗寒性的二倍体野生蕉种质进行抗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的抗性评价。采用浸根接种法,对二倍体野生蕉与三倍体威廉斯B6香蕉苗接种Foc 4,统计发病率、病害严重度及Foc 4侵染对香蕉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倍体野生蕉较三倍体威廉斯B6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威廉斯B6发病率达100%,二倍体野生蕉发病率仅为33.3%;接种30 d时,威廉斯B6的球茎病害严重度高达(5.27±0.61),二倍体野生蕉的病害严重度为(2.75±0.43),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威廉斯B6;Foc 4侵染对二倍体野生蕉植株生长无影响。二倍体野生蕉种质对Foc 4具有良好抗性,表现为中抗。研究结果为应用该二倍体野生蕉作为抗病育种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经对全省主要香蕉产区的调查发现,粉蕉枯萎病在琼东北地区发生较重,琼西南地区发生较轻;巴西蕉枯萎病在三亚市和海口市琼山区有发生。香蕉球茎细菌性软腐病局部发生。经采集发病香蕉样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生理生化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危害粉蕉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第一生理小种(Fusarium arysperum f.sp.cudense),而巴西蕉枯萎病则是由另一生理小种所引致。香蕉球茎细菌性软腐病是由欧氏软腐杆菌致病菌(Erwinia carotovora)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研究香蕉枯萎病相关的抗性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TAIL-PCR进行技术改良,以简并引物组合的方式与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代替最初的单一简并引物方式,在TAILPCR 第一轮扩增的大循环中设置不同的退火温度;采用改良后的TAIL-PCR成功克隆了巴西蕉NBS型抗性蛋白(NBS-RGC5)基因的侧翼序列。  相似文献   

19.
西贡蕉枯萎病生防木霉菌株gz-2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拮抗西贡蕉枯萎病菌的木霉菌株gz-2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依据其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将其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gz-2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宜在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上生长;蔗糖、酵母膏分别为最佳碳氮源;菌丝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8~30 ℃;最适pH 5.0~6.0;不同光照条件对该菌产孢影响明显.对西贡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gz-2菌株对西贡蕉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每隔7 d施1次gz-2固体菌剂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在伤根接种60 d后,平均防效达到74.4 %.  相似文献   

20.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真菌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已成为最具毁灭性的香蕉病害,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香蕉枯萎病病程相关基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比较了Foc4侵染下,香蕉6个病菌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了Foc4处理和SA+Foc4处理的易感病巴西蕉幼苗外部形态特征、几丁质酶活性及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Ma-14-3-3c、Ma-14-3-3d、Ma-14-3-3e、Ma-14-3-3f、Ma-Cel和Ma-Chi6个基因都能在转录水平响应Foc4的胁迫;与Foc4处理相比较,SA+Foc4处理的香蕉幼苗枯萎病抗性增强,根系几丁质酶活性和几丁质酶基因表达水平提高.表明几丁质酶等6个基因参与了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逆境胁迫应答,同时外源水杨酸处理能够通过诱导香蕉几丁质酶的活性及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增强香蕉对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