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全血中DNA的5种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几种从血液中提取DNA方法所需要的时间、样本量、提取的DNA纯度、产量以及成本等。结果表明,几种方法所提取的DNA质量都能达到分子生物学的试验要求,但在DNA的纯度、产量、试验时间和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别。实验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验要求、实验室以及经济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取高质量、较完整的肠道菌群基因组DNA,试验采用常规的饱和苯酚/氯仿法(方法一)、牛瘤胃DNA的提取法(方法二)和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优化后得到的肠道微生物DNA的提取法(方法三)对鹌鹑肠道微生物总DNA进行了提取,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DNA浓度比较低,电泳显示样品DNA条带没有方法三明亮;以方法三提取的肠道总DNA为模板,采用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 V3可变区进行PCR扩增,得到较清晰的图谱,条带整齐。说明采用方法三提取鹌鹑肠道微生物DNA较完整,可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集蒙古马新鲜粪便样品,采用酚-氯仿抽提法和2种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进行样品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通过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并将其作为模板扩增细菌16S rDNA V3区特异性片段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更适合蒙古马粪便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结果显示,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基因组DNA均能用于PCR扩增的模板,其中B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数量较多,且纯度高,更适合用于提取蒙古马肠道微生物细菌基因组DNA及后续的蒙古马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相似文献   

4.
奶牛瘤胃微生物DNA提取法的研究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提取瘤胃微生物DNA常用的方法进行比较,优化出一种可以获得完整瘤胃微生物总DNA片段的方法,使其能进一步满足PCR的扩增要求以及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试验的瘤胃液样本取自3只装有瘘管的荷斯坦奶牛,将方法适当改进。结果表明:珠磨-CTAB法提取的总DNA片段长度大于20 kb,OD260/OD280在1.8以上,DNA的提取效果最稳定。同时对所提的DNA样本应用PCR方法进行了检测,成功扩增出长度分别为1 500 bp、1 000 bp左右的瘤胃细菌和古细菌的16S rDNA序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所提取的瘤胃微生物DNA可以应用到后续的试验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绿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试验比较,寻找一种提取效果最好的绿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经DNA浓度检测与电泳结果分析表明,Collines法的提取效果最好,可应用于绿蝇的基因组DNA提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先采用棉签直接插入肛门法采集仔猪粪便样品,继而通过酚-氯仿抽提法、CTAB法和试剂盒法等3种方法提取样品中细菌总DNA。结果表明:UN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更适宜于提取少量动物粪便细菌总DNA及后续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DNA的提取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针对梨组织中含有大量多糖、多酚等影响DNA提取质量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本研究以梨叶片、果皮和果肉为材料,开发了一种新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N-月桂酰肌氨酸钠法,并分别与常用的试剂盒及CTAB法进行比较分析。对三种方法提取DNA的总量、浓度及OD值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试剂盒及CTAB法,N-月桂酰肌氨酸钠法不需水浴加热,步骤少,操作简单,提取的DNA纯度、浓度均有较大提高,并且适用于大片段DNA的提取。因此,N-月桂酰肌氨酸钠法是一种可靠的高效获得梨基因组高质量DNA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出可获得完整瘤胃细菌总DNA的方法,以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试验采用3种DNA提取方法对瘤胃细菌DNA进行提取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细菌基因组试剂盒法提取的DNA其OD_(260)/OD_(280)值在1.8以上,电泳无杂带,DNA的提取效果最佳,PCR扩增效果较好;珠磨-CTAB法提取的DNA其OD_(260)/OD_(280)值在1.8以上,电泳结果存在少量杂带;水煮法提取的DNA其OD_(260)/OD_(280)值在2.0以上,无电泳条带,DNA严重降解。推荐采用细菌基因组DNA试剂盒法和珠磨-CTAB法对瘤胃细菌进行DNA提取。  相似文献   

9.
绵羊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针对瘤胃内容物成分复杂、微生物种类繁多,且难于培养和分离这一特点,本着为采用免培养技术研究瘤胃微生物提供前期样本这一目的,对现在常用的五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得出应用珠磨-SDS/CTAB/PVP法所提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质量及纯度较好,总DNA长度大于20kb,OD260/OD280在1.7以上。同时对所提的DNA应用PCR方法进行了检测,可以成功扩增出瘤胃中的古细菌、真细菌和真菌16/18SrDNA片断,进一步证明了此方法的优越性及可行性,为后续一些分子生物学试验提供质量较高的DNA模板。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一种从牛凝固血中高效获得基因组DNA的方法,本研究选择64个凝固血样,分别进行匀浆破碎和手动剪碎的预处理,结合酚-氯仿抽提和试剂盒提取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选择抗凝血作为参照,对试验耗时、DNA数量和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对牛凝血块进行匀浆破碎预处理,不仅缩短了蛋白酶K的消化时间,而且获得了高质量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均达到抗凝血提取效果(P0.05)。酚-氯仿提取法相比试剂盒法,虽然得到更多量的DNA,但是DNA质量下降,而且试验耗时增加。本研究证实,匀浆破碎预处理后的牛凝固血样可以作为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样本来源,并可替代抗凝血,解决生产中抗凝血不易获得和采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定量PCR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定量PCR的问世是继定性PCR(即常规PCR)后分子生物学方法学研究的一大飞跃,实现了对核酸信息量的分析比较,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基因水平信息。本旨在介绍定量PCR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PCR产物定量检测的几种常用技术以及近年来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几种重要的定量PCR方法。同时,对定量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临床上的应用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主依靠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电镜形态检查、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查等检测方法;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依靠核酸杂交技术、RT—PCR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等检测方法。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重要病毒性肿瘤病。本文概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电镜形态检查、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查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的PCR、荧光定量PCR、LAMP技术及斑点分子杂交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常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细胞凋亡一直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各专业的研究热点。作者综述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酶学、免疫学和流式细胞仪法等常用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非损伤性取样逐渐成为野生动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获取试验材料的主要方法.文章主要通过介绍当前非损伤取样提取动物DNA的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研究特点和应用前景,以期对下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威胁养貂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文中概述了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在病原学方面,主要依靠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查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的PCR技术和LAMP技术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比较了几种提取微生物固体发酵代谢物的方法,旨在筛选出一种尽可能多保留了代谢物的方法.试验采用热带假丝酵母固体发酵棉粕源底物,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为分析平台,分别采用50%冷甲醇溶液(甲醇法)、酸性甲醇-乙腈溶液(酸性甲醇-乙腈法)和50%乙腈溶液(乙腈法)提取发酵代谢物.结果表明:采用酸性甲醇-乙腈法、乙腈法和甲醇法分别提取出1 831、1 522和1 262种代谢物,提取效率表现为酸性甲醇-乙腈法>甲醇法>乙腈法.本试验中3种方法相比,酸性甲醇-乙腈法提取的代谢物种类最多,提取效率最佳,是微生物固体发酵代谢物提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RATIONALE FOR THIS STUD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d evaluates two molecular biology practical classes based around the theme of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scrapie in sheep. These practical classes allow students to experience a range of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in the context of a clinically based genetic disease. METHODOLOGY: The two molecular biology practical classes described a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ir perceived usefulness to study by first-year veterinary medicine students. The students' ratings are then assessed in relation to the approaches to studying (i.e., deep, strategic, and surface). Thes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are measured using the 52-item Approaches to Studying Inventory (ASI). RESULTS: The overall ratings from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both the practical classes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 The scrapie genotyping practical was the highest-ranking laboratory-based practical in the first-year curriculum. Ratings in terms of usefulness to studies for both practical classe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students with higher deep learning scores. CONCLUSION: The practical classes described here provide a clinically relevant scenario within which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methods can be illustrated to veterinary student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deep learning is more evident for the scrapie genotyping practical than for the DNA extraction practical. This may reflects the complexity of the former, which is greater both technically and conceptu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