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酸雨对树木叶细胞伤害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拟酸雨对树木叶细胞伤害的研究表明,酸雨对树木造成直接(可见)伤害前已对叶细胞产生伤害。主要表现为叶肉细胞结构被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细胞质膜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拟酸雨溶液喷洒法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深山含笑幼苗在不同pH值(2.0,3.0,4.0,5.6(对照))的酸雨溶液胁迫下的生长情况(叶面积、苗高、根长等)和叶片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pH<3.0的酸雨溶液严重抑制幼苗的生长,植株出现明显的伤害症状,大量的苗木出现死亡;显微结构观察显示,叶表皮及叶肉细胞结构均受损或坏死。与对照相比,pH≥3.0的酸雨溶液处理对苗木的伤害较轻,可见性伤害症状不明显,显微观察结果显示仅表皮细胞受损。从生长指标来看,pH≥3.0的酸雨溶液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呈正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1 a的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溶液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2年生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模拟酸雨胁迫后樟树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和叶绿素含量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其值都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升高,pH 4.0时处理值达到最大,表明樟树在pH 4.0处理条件下,可以更好的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了光合电子传递能力,进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樟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对樟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年的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pH值(3.0、4.0、5.0)的模拟酸雨溶液对樟树2年生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H3.0酸雨降低了樟树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pH4.0、5.0酸雨增高了樟树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pH3.0、4.0酸雨提高了樟树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其中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增高54.53%、30.74%,表观量子效率分别增高27.07%、22.61%,pH5.0酸雨降低了樟树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下降23.79%和4.14%.3种酸雨均提高了樟树的暗呼吸速率,分别提高2.70%、80.45%、47.55%, 降低了樟树气孔导度的最小值,分别降低了19.38%、70.93%、14.10%.pH3.0、4.0酸雨提高了樟树气孔导度的最大值和日变化幅度,其中气孔导度的最大值分别提高了40.12%、24.39%,日变化幅度分别提高了61.29%、58.31%,pH5.0酸雨降低了樟树气孔导度的最大值和日变化幅度,分别降低32.37%和38.87%.3种酸雨均提高了樟树胞间CO2浓度最小值,分别提高13.22%、9.87%、3.27%,降低了樟树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幅度,分别降低33.15%、43.31%、52.35%.樟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14:00,12:00表现"光合午休",酸雨导致"午休"下降幅度增大,降低樟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幅度,分别降低27.68%、10.77%、28.90%;pH3.0、4.0酸雨增大了樟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H5.0酸雨降低了樟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5.
模拟酸雨对樟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樟树进行处理,研究酸雨对樟树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酸雨处理的樟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12:00表现“光合午休.”(2)模拟酸雨处理的樟树“午休”表现更加明显,“午休”时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增大,模拟酸雨降低了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幅.(3)pH 3.0、pH 4.0的模拟酸雨增大了樟树日均净光合速率.(4)3种酸雨均降低了樟树气孔导度最小值,而pH 3.0、pH 4.0的酸液增大了其气孔导度最大值、日变幅.(5)3种酸液均增高了樟树气孔限制值的最小值,降低了其气孔限制值的最大值和日变幅.(6)3种模拟酸雨均增大了樟树胞间CO2浓度最小值,而pH 4.0酸雨增大了其胞间CO2浓度最大值和日变幅.  相似文献   

6.
12种园林植物对模拟酸雨的敏感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大叶紫薇等12种园林植物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下的新梢增长和叶片损伤的程度的影响,并以此分析园林植物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反应。结果表明,酸雨对12种园林植物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和伤害,酸雨的pH值越小,抑制作用和伤害程度越大。不同种类对酸雨污染敏感性反应不一,用受害叶面积指数为指标进行酸雨可见伤害阀值的计算和敏感性分级评价。在所试的12种园林植物中,以福建茶、垂榕对酸雨的抗性最强,红背桂、美蕊花、大叶紫薇对酸雨的抗性最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麦芽糖琼脂、沙子和土壤培养基和木腐菌——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用于测定不同腐朽程度的云南松心材的耐腐性,以及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腐朽材细胞结构变化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腐朽材的耐腐性随腐朽程度的增大而降低。扫描电镜揭示,菌丝穿透细胞壁的孔洞越多、细胞壁破坏越严重,木材的腐朽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樟树除常规枝叶蒸油外,综合利用樟树木材,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以15年生材用和油材两用樟树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年轮年代仪测定其生长轮宽度;木材解离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木纤维长度和宽度,计算木材纤维长宽比;采用Ifju法测定木材组织比量;研究材用和油材两用樟树木材构造的差异。结果显示:材用和油材两用樟树木材年轮平均宽度分别为7.9mm和6.4mm,木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材用樟树分别为1 182μm、23μm、7.8μm,油材两用樟树分别为974μm、25μm、6.3μm;木材纤维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材用樟树分别为52、0.51、0.66,油材两用樟树分别为39、0.34、0.75;木纤维、油细胞、薄壁细胞、导管、木射线的组织比量材用樟树分别为50.66%、4.37%、8.63%、16.84%、18.81%,油材两用樟树分别为45.45%、5.5%、13.69%、16.21%、18.53%。两种木材年轮宽度径向变异均由髓心向外先增加后减小,且表现为材用樟树径向生长速度大于油材两用樟树;根据木材解剖分子分级规定:材用和油材两用人工林樟树的木纤维均属于"中"级;纤维宽度均属于"中等";木纤维细胞壁厚度均属于"薄"级,但材用樟树比油材两用樟树木纤维更长、宽度更小、细胞壁更厚,更加适用于纤维制品原料;材用樟树木材导管和木射线组织比量相近、木纤维组织比量大于油材两用木材、油细胞和薄壁细胞组织比量小于油材两用樟树,且两类木材的油细胞、薄壁细胞纵向变异波动均较小,可作为识别材用和油材两用樟树或材质评价的参考因子;材用樟树和油材两用樟树具有非常相近的亲缘关系,材用樟树可能为油材两用樟树的一个变种。该结果为区别油用和材用樟树木材和樟树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聚焦于探究在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竹材在宏观、组织和细胞等不同尺度的断裂行为,剖析外力作用下竹材断裂机制,为竹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竹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加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作用,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及导管、纤维和薄壁细胞的断裂形貌和裂纹扩展路径,结合纳米压痕仪测量纤维和薄壁细胞2类细胞壁的微观力学强度,探索竹材在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不同尺度的断裂破坏特性。【结果】竹材在顺纹劈裂力作用下,宏观上呈顺纹劈裂破坏,断裂形貌近乎为直线状;在组织层面,维管束中纤维鞘和薄壁组织中沿顺纹劈裂,维管束中导管的细胞壁呈撕裂破坏;在细胞层面,纤维和大部分薄壁细胞为胞间层破坏,有少数薄壁短细胞的细胞壁被撕裂。竹材在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宏观上呈压溃破坏,在顺纹方向形成系列不规则裂纹;在组织层面,维管束受到明显破坏,纤维鞘中形成不规则裂纹,导管的细胞壁被压溃,薄壁组织呈阶梯状分层破坏;在细胞层面,与顺纹劈裂力的破坏模式相似,纤维和大部分薄壁细胞为胞间层破坏,不同的是裂纹在部分薄壁短细胞交接处会发生转向,沿径向拓展,...  相似文献   

10.
铝胁迫对龙眼叶和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研究铝胁迫对龙眼叶、根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铝胁迫造成龙眼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叶绿体的破坏 ,表现为叶绿体膜系统受损加重 ,基粒片层扭曲紊乱 ;其次是细胞壁的降解 ,细胞之间间隙变小 ,部分液泡膜破裂 ,液泡消失 ;线粒体膜系统受到破坏 ,嵴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铝胁迫下龙眼根端膨大 ,根尖变粗变短 ,从外表皮到中柱出现不同程度的龟裂 ,且随铝浓度的提高 ,这种伤害程度不断加重 ;根伸长区细胞细胞壁发生降解 ,细胞间距变小 ;膜系统遭到破坏 ,核膜、线粒体膜破裂 ;细胞中淀粉粒明显减少 ,甚至消失 ;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核变形 ,细胞核数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1.
模拟酸雨对黄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4个pH值梯度的模拟酸雨溶液喷洒法处理黄槐幼苗,探讨不同pH值[pH2.0、3.0、4.0、5.6(对照)]的模拟酸雨对黄槐在叶伤害、高生长、地径、根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土壤pH值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叶片的损伤程度来分析该植物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反应,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对黄槐幼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了黄槐对酸雨的抗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黄槐可以忍耐pH3.0或以上的酸雨,具有较强的抗酸雨能力,可作为酸雨污染地区应用的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2.
根区酸化对平邑甜茶叶片光系统Ⅱ活性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境污染、酸雨沉降及氮素化肥过度使用等原因,中国土壤已出现大规模酸化现象( Guo et al.,2010).据报道,目前,我国土壤酸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0%以上,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酸化面积和程度逐渐增加(易杰祥等,2006).酸化是pH下降的结果,关于pH值对叶片生理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酸雨影响上,如酸雨改变叶片中酶活性(倪寿清等,2008),通过喷洒酸性溶液模拟酸雨能够加剧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破坏抗氧化系统(李志国等,2007),伤害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龙眼(Euphoria longan)PSⅡ反应中心及改变叶绿素荧光参数(邱栋梁等,2002;马博英等,2006),使植物光合系统遭受破坏和光合速率下降(邱栋梁等,2002;Neveo et al.,2009).  相似文献   

13.
酸雨对观赏植物伤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当前酸雨对观赏植物的叶片形态和组织结构、细胞透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系统等生理生化的伤害机理以及酸雨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物量、土壤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就今后对酸雨胁迫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酸雨对林木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酸雨污染对林木代谢功能的伤害,酸雨污染对林木的间接伤害以及酸雨污染对林木生长发育的伤害等三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酸雨给林木造成损害上的研究动态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15.
酸雨是当前全球性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它从天而降,吞噬着整个生物圈,危害人体健康;严重影响动、植物生长,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腐蚀建筑材料,破坏风景和历史文物,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我国酸雨出现面积之广,酸度之大,不亚于欧美和日本,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其中有些已成为世界上酸雨严重地区之一。酸雨PH值最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酸雨与四川东部华山松大面积枯死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华山松严重发病区巫山县梨子坪林场5-8月份大气降水的pH值分别为6.06、5.80、6.05、5.78;土壤pH值为5.20-6.65。用pH为3.5、4.5、5.5的稀硫酸模拟酸雨试验,喷雾200 h、400 h后对华山松的生长量、干重、叶绿素含量无不良影响,实验证明四川东部华山松大面积枯死与酸雨无关。  相似文献   

17.
酸雨胁迫对植物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模拟硫酸型酸雨系列对钟萼木科的伯乐树、苏木科的翅英木、楝科的香椿、蝶形花科的刺槐的苗木进行喷洒试验,结果表明:(1)酸雨胁迫对苗木可产生急性伤害,削弱或抑制苗木生长,表现在见性伤斑叶率和脱落率随酸雨PH值下降而递增;株高与根系的生长受到严重削弱。(2)酸雨胁迫可引起游离脯氨酸的变化,其变化因器官不同而异,叶片脯氨酸含量随酸雨PH值下降而大幅度增加,茎的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较小,而根系脯氨酸含量却随酸雨PH值下降而递减。  相似文献   

18.
将针叶材的超微结构破坏分为细胞壁间分离和细胞壁断裂两种形式。在制备其超细木粉过程中,涉及到针叶材细胞的破壁力计算时,提出以细胞壁中存在大量的原生细观缺陷作为已存在的裂纹,将单一细胞壁看作是带有裂纹体受拉应力的平板,利用弹塑性断裂力学中J积分与积分路径无关这一常数的性质,避开裂纹尖端的弹塑性区域进行理论计算,应用J积分与应力强度因子在平面应力下的关系,计算出针叶材细胞壁断裂韧性的大小,并将不同针叶树种的木材细胞断裂韧性数值与其相应的细胞壁抗拉强度实验结果相比较,得出以此理论计算木材细胞断裂韧性值较为合理,表明利用J积分计算木材细胞壁断裂韧性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5个树种受不同浓度NaCl胁迫后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以揭示其耐盐性。结果表明(:1)0.3%盐胁迫下5个树种叶绿体数目均有所减少,细胞内出现降解物。黄连木、木栓榆、厚叶榆的叶肉厚度增加,榉树、醉翁榆叶肉厚度变薄。榉树发生质壁分离,膜系统紊乱;醉翁榆细胞核边缘模糊,细胞质中出现膜状结构;厚叶榆、木栓榆细胞壁变形;黄连木细胞质膜内陷,细胞核膜边缘模糊。(2)在各自致死盐浓度胁迫下,榉树和醉翁榆细胞物质严重降解,叶绿体明显减少,膜系统增加,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核、线粒体降解;厚叶榆、木栓榆细胞内降解物增多,细胞核、蛋白体和线粒体均降解,叶绿体变形,液泡破裂。黄连木叶细胞质壁分离,线粒体、叶绿体解体,细胞中出现大量泡状结构和膜片层。  相似文献   

20.
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草地早熟禾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相对酸害率、根生长量和芽生长量这几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呈降低趋势;根长也受抑制呈降低趋势,但芽长变化不明确;相对酸害率逐渐升高。试验表明:草地早熟禾种子的伤害阈值范围为pH3.0~pH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