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柱状田头菇的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又名柱状环锈菌、柳环菌,是一种优良的食用菌。该菌菌肉肥厚,菌柄嫩脆,鲜香可口。春秋季节常发生于阴湿林地中的阔叶树树杆或树桩上,丛生或散生。同一寄、生物上,每年可发生4-5次,并可连续发生数年。菌盖半球形至扁平,中部稍突起,幼时深褐色,  相似文献   

2.
一种滇产的美味新食菌杨柳田头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调查、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种产于滇中、滇西的美味新食菌,其形态特征及生境与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ica(DC.: Fr.)Maire相似,但因菌盖色浅(幼时也不为深色)、菌褶延生这两个相关性状较为稳定,且其生理特性与柱状田头菇亦有不同,故立为新种,定名为杨柳田头菇A. salicacola Z. L. Yang,Zang et X. X. Liu,考虑到学名的有效、合格发表尚需日时,为便于识别和利用,故先在此作一报道。杨柳田头菇商品名:杨柳菌菌盖宽4—8厘米,初半球形,后伸展至扁平,中部稍下陷,象牙色至米黄色,成熟时中部米黄色,边缘白色,光滑或中部常龟裂,不粘。菌肉白色,不变色,味淡,有香气。菌褶延生,灰褐色,边缘白色,稠密,有小菌褶,宽3—6毫米。菌柄长5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滇南考察期间久闻“九月菇”之盛名,近来承蒙产地同仁馈赠标本资料,经鉴定报道如下,以供各方面参考。玉蕈离褶伞别名:九月菇(云南景谷)(图版:1——3)Lyophyllum shimeji(Kawam.)Hongo,in Fungi of Japan.p.52,1989;——Tricholoma shimeji Kawam.,Illus.Jap.Fung.p1.13,f.8—10,1915.菌盖直径2—12.5厘米,幼期半球形,扁半球形至近斗笠形,成熟后中部稍凸或稍凹平展,盖表暗灰褐色至淡灰褐色,不粘,平滑,盖缘平滑内卷。菌褶弯生至直生,不等长,白色至淡黄色,密,中部阔,向缘渐窄。菌柄长3—8厘米,粗1.2—2.5(—3.2)厘米,白色,中实,下部壶状至腹  相似文献   

4.
添加物对柱状田头菇生长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梓英 《食用菌》1998,20(2):14-15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vindracea)是一食用菌新品种.本试验以阔叶树木屑为主料,以食用菌生产中常用的五种辅料为添加物,研究添加物、添加量对柱状田头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进行添加物成本与产值的核算.从而确定生产中经济可行的最佳添加物及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5.
一杨柳田头菇 失菇品种比较试验 主长的田头菇,其 伏明显不同一于柱状 与昆明植物研究所 为HI1头菇属的一新 lx' .}rrlu}}rr}r}drr}. L_. ‘杨柳菌、 昔都是夏季生于杨 }i十`I部分。柱状l日 }Fr渐变淡揭色至 Li.渐变黄白色. }/J柳l田头菇菌}inn.和 日头菇鲜味和香味 誉味浓郁、纯正 辱味接近云南著名 .},fJ和松茸,为食用 k,功,l!前我们i1- 开究和优良}f生菌 }F究ll--发中心杨柳田头菇与柱状田头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期形态比较@刘学系~~…  相似文献   

6.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4,(1)
<正>赤褐托柄菇(Amanita fulva)子实体土黄色至淡土黄褐色。菌盖宽6~11 cm,中部稍凸起且往往近栗色,光滑,稍粘,边缘具有显条纹。菌肉白色或乳白色,较薄。菌柄较细长,圆柱形,长9~18.5 cm,粗0.9~2 cm。夏秋季在林中地  相似文献   

7.
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栽培金顶侧耳和柱状田头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棉籽壳和稻草为主要原料,配制不同比例的培养料栽培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和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代替部分棉籽壳和(或)稻草栽培金顶侧耳和柱状田头菇是可行的,栽培2种食用菌的适宜培养料配方均为:38%药渣、40%棉籽壳、20%米糠、2%石膏.此时,金顶侧耳、柱状田头菇的产量分别为每袋291.4 g和345.1 g;生物学效率分别为97.2%和115.0%;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0和1:3.5.  相似文献   

8.
柱状田头菇深层发酵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多糖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柱状田头菇营养丰富,味香可口,多糖含量高,是一种极具开发前途的食、药用真菌.关于柱状田头菇的深层发酵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在研究了柱状田头菇菌丝体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又对其化学成分、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探讨柱状田头菇深层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和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9.
柱状田头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驯化及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柱状田头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子实体色素类别和性能,对柱状田头菇子实体中色素进行了提取、纯化和鉴定并对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柱状田头菇色素易溶于碱性溶液,微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紫外光区212nm处有最大吸收峰,傅利叶红外光谱图与酪氨酸合成黑色素相似,初步鉴定柱状田头菇色素属于3,4-二羟基苯丙氨酸类黑色素;pH11~14,20~100℃范围内,黑暗条件下柱状田头菇黑色素稳定性较好,在自然光条件下稳定性最差,其次是紫外光;柱状田头菇黑色素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及Fe2+螯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欧阳曾  严龙生 《食用菌》1994,16(6):15-15
柳树菇又名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是一种生于柳树屑树干、树桩的木腐菌,具有柄脆嫩、色诱人、香浓郁,味鲜美的特点,与柱状田头菇同属而种有差异,是近年驯化栽培的一个新品种。为开发和丰富我市“菜篮子”,我们从昆明引种试栽,并以闽南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下脚料木屑、蔗渣、米糠、麸皮等作栽培料,进行配方筛选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柳树菇引自云南昆明市食用菌研  相似文献   

12.
不同柱状田头菇菌株最佳培养条件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来源的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为研究对象,就不同的碳氮比、pH值以及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速度和结实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同工酶角度分析比较了各菌株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柱状田头菇所要求的最佳培养条件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菌丝在碳氮比为10:1~80:1时均可生长,碳氮比为10:1时,菌丝生长最快,且易结实;柱状田头菇可生长并结实的pH值为4~12,最适宜结实的pH值为6;25℃时柱状田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20~25℃比较适合其结实。同工酶分析表明,柱状田头菇菌丝中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不高,酶带单调,不适宜用做检测遗传多样性的生化标记;酯酶同工酶有一定的活性,可以从相似系数上分析不同菌株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柱状田头菇香味成份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的香味组成进行了研究,现简介如下: (一)子实体培养方法:用zennyoji 1976年在日本蘑菇实验室里培植的柱状田头菇作材料,以80%的波齿水青冈木屑、20%米糠加65%的水作培养基,装在1.5升的培养罐里(约700克),于23~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俗称杨树菇)为食用菌子实体样本,以有代表性的毒死蜱、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3种农药为检测目标,建立1种利用气相色谱对食用菌子实体中多种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分析的方法.所建方法的色谱条件为: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63Ni-ECD检测器;HP-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高纯氮气(纯度>99.999%)为载气,流速1.5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80℃;柱前压为72 psi,尾吹60 mL/min;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柱温150℃,恒温3 min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270℃,恒温25 min后,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0 μL.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加样回收率和变异系数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相关要求;利用该法对柱状田头菇子实体样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的数据稳定、误差小.初步表明,建立的气相色谱方法适合用于柱状田头菇子实体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志生 《食用菌》2006,28(6):63-64
1概述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Singer)又名袖珍菇、小平菇。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菌丝洁白,细密,有锁状联合;菌盖浅灰(白)至深灰,半圆形、椭圆形、圆形,完全伸展后呈扇形或圆形;菇柄侧生,或近中生(中生),内实,单生或丛生,细长;菌褶稍密,延生,白色  相似文献   

16.
香菇花菇(剪柄)60一64,持平。花菇(带柄)56一58,持平。厚菇一级50一55,持平。厚菇二级45~48,持平。板菇38一40,持平。菇丁38一40,持平。菇柄2.8~3.4,稍涨。黑木耳50一58,持平。野生灵芝35一45,持平。段木灵芝25一35,持平。猪等55一65,稍涨。天麻特级60~80,持平;统货35~40,持平。羊肚菌750~800,持平。河南省西峡县食用菌干品市场价格(元/kg)@关良洲~~  相似文献   

17.
柱状田头菇的栽培生理及生活史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柱状田头菇既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又有很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综述了柱状田头菇栽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柱状田头菇生活史和单核体结实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8.
长根菇驯化栽培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根菇(Collybia radicata)又名长根金钱菌,是一种味道鲜美、兼药用的野生菌.我们在野生菌资源调查中多次地采到该菌,从1986年开始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特性与特征该菌多发生在夏秋季土壤偏酸、腐殖质较厚的阔叶林地上,雨后发生大.丽水地区在海拔600—980米的山区分布较多.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4—11cm,扁半球形至渐平展,中部稍凸、灰黑色,盖外  相似文献   

19.
杨树菇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又名柱状田头菇、茶树菇、茶薪菇、柳环菌、柳菇柳松茸、柱状环锈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蘑属.自然界于春秋两季多发生在杨树、柳树、榕树、小叶榕等枯干、伐桩及林间地上.  相似文献   

20.
柱状田头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欢迎。目前,我国已开展了柱状田头菇栽培技术的研究,但对其营养条件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营养基质对柱状田头菇生长影响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