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简述了甘肃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森林质量不高、公益林经营管护模式单一、受国家政策影响经营滞后、管护机制有待完善、补偿制度存在缺陷、科学技术落后、管护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7个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对策措施,包括:按保护等级确定经营管护模式,建立公益林监测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森林经营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建立全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分类经营;健全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嫩江县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是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从2001年起,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管护资金,全县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改善了本地区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有所减少,为农业的高产、稳产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共有九个林场纳入了国家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补偿范围,按照国家要求,全县建立起一个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用来检验森林资源管护效果。其目的是及时掌握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变化动态,有效地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干部保护管理责任状的落实、管护人员履行合同及资金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德钦县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德钦县生态公益林管理的组织机构、管护形式、管护办法等现状,目前公益林管理中尚存在着可利用森林资源减少,生态效益补偿缺乏合理性,补偿标准单一,宣传教育欠缺,档案建立滞后,林分质量低下,防护效益差等问题。藉此,提出推行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的公益林管理新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效益,完善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严格保护,动态监测等生态公益林管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业工作参考》2007,(1):73-91
第一条核查目的与任务 通过核查各省重点公益林管护状况和效果,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质量进行评价,保障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正确使用和林权所有者、林木管护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各地重点公益林管护水平的提高,并为年度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发放和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在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公益林经营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对护林员、补偿资金、各项经费、林地管护情况以及定点监测等数据的有效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对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生态公益林相关定义,芒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公益林区划界定概况、管理现状.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集体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未能有效落实、民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公益林科学利用机制不健全、监测机制有待建立等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藉此提出了相应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7.
澜沧县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澜沧县区划确定的省级重点公益林面积2.56万hm2,2005年纳入第一批中央森林生态补偿范围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为1.21万hm2。文章介绍了公益林管护的形式、方法,分析了管护中存在的社区参与程度低、缺乏激励机制、补偿资金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普洱市生态公益林面积、分布、管理机构、制度等情况,分析林农抵触情绪大,管护难度大,公益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参与管护积极性不高、欠缺激励机制等由公益林补偿标准低而产生的问题。提出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收费制度,建立公益林区非木质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相应激励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安图县福兴林场生态公益林现状调查基础上,分析其水源涵养功能和建设与经营中存在的重管护轻抚育、树种组成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林分密度较大、水污染较严重、补偿标准低及管护投入不足等问题。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提出了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优化营林措施,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合理补偿,健全补偿金保障机制;合理利用,增强自我经济补偿能力;创新生态文化,推进森林康养新业态健康发展等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林业工作参考》2007,(1):108-127
为了统一工作方法,规范操作,指导县级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切实做好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促进管护水平提高,使管护效果达到国家要求,资金安全运转。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阳剑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70-71,86
简述了郴州市苏仙区公益林建设现状,通过分析认为,苏仙区公益林还存在补偿标准过低、经营主体小而分散、法规制度不够完善、林分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健全公益林补偿机制、搞活公益林经营机制、稳定公益林管护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尤溪县"两类林"划分、生态公益林分布等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情况,分析当前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补偿机制不完善,林农经营积极性不高;管护责任难落实.提出了建立生态公益林建设政策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生态公益林经营管护模式,研究采取相适应的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能补偿机制和提高全民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南永州生态公益林保护利用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南永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补偿范围不全面、补偿标准偏低,林分质量不高、生态功能较低,管护投入少、管护机构不健全;结合几年来的林业工作实际,提出永州市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利用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现状和建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的工作成果。对生态公益林的各种林种划分,区域分布,林分质量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生态公益林营建,强化管理以及加大投入和建立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工作状况及其建设成效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当前浙江省生态补偿标准低、群众认识还不到位、经营采伐难度大、管理机构及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提高林分质量、建立生态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广东省落实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以来,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存在缺乏法律保障、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单一、补偿对象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补偿标准过于统一、补偿对象经营权受限程度与补偿标准不对等问题。文章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并针对目前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即加快立法、引入市场机制、多元化补偿方式、探索经营方式、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和分类补偿等。  相似文献   

17.
介绍永平县生态公益林状况,分析当前存在着的补偿标准偏低,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标准一刀切,补偿机制有局限性等问题。藉此提出了建立生态公益林流转机制,拓宽资金补偿渠道,提高补偿标准,分区施策,分类补偿,政府赎买,统一管理,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与补偿法律体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5年来的现状,说明生态补偿实施取得的效益,不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可性,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青海省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永平县生态公益林涉及多种使用权和事权,采用了多种管护形式。对生态公益林管护与天保二期管护范围有重叠、管护主体缺位、管护资金投入不足、管护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林农公益林保护意识、实现管护与补偿分离、整合管护资金、增加管护人员劳务补偿、完善监管考核机制、科学利用生态公益林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