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自2004年实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V,简称禽流感)强制免疫以来,禽流感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十几年的防控过程中,禽流感疫情仍然不断发生,引起这种情况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水禽(鸭、鹅)在禽流感的发生、传播、流行、变异和跨种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禽(鸭、鹅)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传播媒介,是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器、放大器和混合器。它们既可以携带多种亚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又能长期储存陆禽(鸡等)来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促使禽流感病毒重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野生水禽和鸡,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放大。通过接触野生水禽,可促使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远距离传播。研究水禽在禽流感流行中的作用对我国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鸭和鹅的生产有助于全世界人口营养标准的改善。鸭和鹅食用的饲料一般不用作人类的粮食。因此,人类食物与水禽饲料之间没有很强的竞争。尽管大多数的禽肉和禽蛋都来自于鸡,但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来自鹅和鸭的肉产量也是很大的。水禽的肉和蛋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独特可口的味道、价格相对较低。水禽也被广泛当作羽毛和绒毛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正> 一、近几年我国养鹅发展特点1.发展速度快1986年,全国鹅饲养量已超过2亿只,占水禽总数的26%,比1985年增长了15%。而同期鸡、鸭饲养量有所下降。到目前为止,全国有4个省养鹅在2000万只以上,其中广东达5000多万只。江苏省86年养鹅3000多万只,比84年增长两倍多,比85年多35%,而鸡、鸭86  相似文献   

4.
张鹏 《水禽世界》2015,(2):52-53
<正>水禽的行为学是研究水禽对环境和其它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包括水禽的繁殖行为、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等。根据水禽的行为特征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禽养殖的经济效益。1啮齿行为水禽与鸡和多数哺乳动物不同,鸭、鹅的喙扁平,故又称"扁嘴",分上下两部分,喙内有50~80个数量不等的锯齿,舌侧及表皮角质层亦呈锯齿状,这些锯齿状结构是采食牧草和坚硬食物的主  相似文献   

5.
一、近几年我国养鹅生产发展特点 1.发展速度快 1986年,全国鹅饲养量已超过二亿只,占水禽总数的26%,比1985年增长了15%。而同期鸡、鸭饲养量有所下降。目前,全国有四个省养鹅在2000万只以上,其中广东达5000多万只,江苏省86年养鹅3000多万只,比84年增加两倍多,比85年多35%,而鸡、鸭86年比85年分别下降了21%和35%。现全省养鹅超过百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几率不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鸡蛋传播。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的死亡率较高。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蒙秋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2005,21(4):189-192
水禽的肉和蛋具有营养高、风味美而独特的特点,尽管人类主要的禽肉和禽蛋来自鸡,但是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水禽(主要是鸭和鹅)。水禽的生产有利于世界人口营养水平的提高,尤其重要的是其价格便宜,适合低消费人群。此外,水禽还为羽毛和羽绒的生产提供广泛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家禽的饲养量迅速增加,无论是鸡还是水禽都要进行强制免疫。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鸭、鹅等均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传染源主要为病禽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可长期在污染的粪便和水中存活。鉴于以上流行病学特点,加之在对沈阳市大量的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中发现,抽检的水禽、散养户禽及活禽交易市场禽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禽流感易感动物要想做到百分百的有效防制还存在很多漏洞,对防控  相似文献   

9.
随着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禽业中日益广泛采用的同时,水禽,主要是鸭和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培育新品种(系),杂交利用和提高繁殖力等方面愈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有关影响水禽(鸭、鹅)精液品质因素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一简要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鹅与鸭的繁殖特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和鸭都是当前世界水禽生产中的主要禽种,作为水禽它们在机体组织构造、生活习性以及饲养管理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在许多生物学特性方面也都有各自的一些特点,本文主要对鸭鹅在繁殖方面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以作为种用水禽生产的参考。1性成熟期的差异鸭的性成熟比较早,轻型蛋鸭的开产日龄在90~130d之间,肉用型鸭的开产日龄在140~180d之间;而鹅的性成熟比较晚,小型鹅的开产日龄在150d左右,中型鹅在160~180d之间,大型鹅为200d前后。由于鹅的选育程度相对较低,品种之间性成熟的实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是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鸡、火鸡、鸭、鹅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均可感染,发病情况以禽的种类不同以及感染病毒的亚型类别不同,表现各种各样的变化,有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及隐性感染。鸡、火鸡感染后多出现急性症状,鹅、鸭、水禽多以隐性感染而不出现症状,现就禽流感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资料表明,水禽对不利的环境和应激因素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养禽业威胁较大的常见传染病,按自然感染发病的种类,鸭、鹅比鸡少1/3[1].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保健》2004,(3):20-20
一、流行病学诊断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鹌鹑和雉鸡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其中以鸡和火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危害最为严重,而在鸭中分离到的病毒比其他禽类多。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4.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养鹅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养鹅生产的特点 1.养鹅节粮,料肉比低。鹅是一种草食水禽,属节粮型家禽。鹅的肌胃发达,其肌胃比鸡的肌胃大2倍,  相似文献   

15.
养殖场的选址要远离水禽、野生鸟类栖息的河流、湖泊等;养禽场周围不饲养鸭、鹅等家禽;另外,鸡也不宦与鸭鹅等水禽混养,因为水禽中各种亚型的流感病毒的携带率很高,有的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其粪便中的病毒感染鸡只后,可造成禽流感的发生与流行,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家禽主要包括鸡、水禽(鸭和鹅)及部分特禽(鸽、鹌鹑、火鸡等)等,其中以鸡、鸭、鹅的养殖最为普遍。家禽本身具有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和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能在短期内生产大批量的蛋、肉产品,这也是近些年来家禽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养禽业几乎完全脱离自然条件,实行集约化生产,尤其是全价平衡饲料的普遍应用和禽舍内环境条件的人工控制等,大大提高了现代养禽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水禽大国,现饲养的水禽主要包括家鸭、鹅、番鸭、野鸭与骡鸭等。水禽的肉、蛋别具风味,是其它家禽产品所不具备的。并且水禽还可以进行肥肝生产,其羽毛、绒毛也是高附加值的副产品,水禽业是家禽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水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要较快地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就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并形成产业化格局。1育种方法长期以来,传统育种理论一直是水禽育种技术核心,在经典育种理论的指导下,水禽业取得长足发展,如:绍兴鸭纯系和配套系选育;Z型北京鸭选育;褐色菜鸭的产蛋性能的改进;鸭的属间杂交…  相似文献   

18.
不同家禽红细胞悬液检测水禽禽流感抗体对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同种水禽红细胞及水禽血清经处理后用鸡红细胞检测水禽禽流感抗体,试验结果表明:用鸡的红细胞来检测鹅、鸭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比用同种水禽红细胞检测的抗体滴度平均低(2~4)Log2,如果禽流感免疫抗体低于4Log2时.用鸡红细胞基本检测不到Hl抗体.而用同种水禽红细胞对水禽禽流感抗体进行检测,可完全消除j}特异性凝集因子对水禽流感抗体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禽流感主要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鸭、鹅、鸽子等禽类,水禽是禽流感病毒最大的存储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多数水禽养殖户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设施也比较简陋,同时,人们对水禽存有误解,以为水禽抗病力强,不容易得病,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上出现很多纰漏,以致于一个时期内水禽疾病暴发,许多养殖户损失惨重。其实,同鸡相比,鸭、鹅等水禽的抗病力虽然相对较强,但也会发生许多疫病,而随着生产总量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水禽疫病的种类也在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