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χ2检验、Ochiai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11种乔木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少,多数种对间关联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林场多数乔木树种间关系不紧密,未形成明显的总体联结性,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种间关系分析中,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比χ2检验、Ochiai关联度和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灵敏度要高;依照分析结果,结合植物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适应特征,将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1种乔木树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物种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要求相似,联结紧密,而不同组间联结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天然次生林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系,为区域次生林群落的恢复、改造及抚育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浙江建德典型的天然常绿阔叶次生林、松阔混交次生林和松林次生林3类群落中分别设置面积为1 hm2 (100 m×100 m)的样地,在每木调查基础上,运用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点格局分析方法、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各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的分析。  结果  ①样地中各次生林群落主要树种在所有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②在0~25.0 m尺度内,各群落空间关联性以不显著相关关系为主,负相关种对数多于正相关种对数;③各群落主要树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及χ2检验种间联结性均以不显著的正联结为主,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种对间以不显著相关关系为主,与主要树种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及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吻合。  结论  样地中各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在各自分布格局中独立性相对较强,物种间虽存在比较相似的环境资源需求,但种间联结关系比较松散,群落演替尚未进入成熟期。图7表4参37  相似文献   

3.
基于野外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Ochiai、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生态位量化方法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沙拐枣群落种间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荒漠区固沙植被抚育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方差比率分析发现,沙拐枣群落总体上呈现显著正联结的关系,群落处于稳定状态。2)χ2检验正关联种对数(98)高于负关联种对数(92),正负联结种对比1.07,显著关联种对占总种对数的7.37%。3)沙拐枣与沙蓬、梭梭的正联结Ochiai指数最大分别为0.90和0.79,体现出互相促进的种间关系,但大部分种对Ochiai联结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较低,种间联结关系松散。4)沙拐枣、梭梭、沙蓬、猪毛菜生态位宽度较大,对绿洲荒漠过渡带具有较强环境适应能力。5)生态位重叠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碟果虫实和骆驼蓬(0.93)>阿拉善碱蓬和红砂(0.89)>黄花补血草与画眉草(0.68)。其均值0.16,整体上群落种间竞争较小。建议干旱区防风固沙造林树种应以种间竞争较小的林草植物种为主,构建稳定人工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为探索植物群落演替及原生性植被类型的恢复提供依据,为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在福建将乐林场选取重要值较大的22个树种,利用种间联结指数VR研究群落的整体关联性;利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种间联结指数VR为1.014,主要种群总体呈现较弱的正关联。231个种对中,χ2检验结果显示,正、负关联的种对数分别为110和11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924;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种对数占总数的11.3%。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正、负相关的种对数分别为77和153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503;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占总数的7.4%。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正、负相关的种对数分别为100和12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775;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占总数的13.9%。【结论】福建将乐林场的常绿阔叶次生林总体联结程度较小,22个主要树种种对间关系以负相关较多,种间关联性不明显,主要种群独立出现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5.
台湾杉天然分布少,加之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其群落亟待保护与恢复。为全面准确地了解雷公山台湾杉群落种间联结特性,采用2×2列联表,χ2检验和W检验,结合共同出现百分率PC、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台湾杉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种间总体关联性、种间联结性与种间相关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6个主要乔木树种总体间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各种群间对光照等资源竞争激烈,群落处于动态演替不稳定阶段。经χ2检验,群落中只有极少数种对存在显著关联,93.33%种对联结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部分种对联结系数和共同出现百分率都并不高,种对间相关性较弱,独立性相对较强。群落主要乔木树种间以负相关占明显优势,该群落的多数树种间仍存在对光照、养分等资源位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毛红椿天然林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χ2统计检验,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Cramer指数等系列技术,分别对天然毛红椿林群落乔木层树种的总体相关性,乔木层20个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进行定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群落多物种总体关联性为显著的正相关,但毛红椿与乔木层植物种间联结性不显著,说明毛红椿的生长与其他乔木树种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应用方差比率法、2×2列联表的χ2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闽楠天然次生林重要值较高的15个主要树种进行联结性分析,同时对目的树种闽楠不同生长期与其他乔木层树种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间总体关联性检验表明15个树种总体种间呈不显著正关联,种间联结较为松散,树种的分布有一定的独立性;105个种对的正负关联比为0.91,检验显著率为9.52%。(2)林分中闽楠大树(20 cm≤DBH)、中树(10 cm≤DBH20 cm)、小树(5 cm≤DBH10 cm)与其他乔木层树种所形成的105个种对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0.86、0.76和0.69,其检验显著率分别为11.43%、8.57%和5.71%,均表现为大树中树小树,种间联结较为松散,群落处于不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27个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点相关系数(PCC)等方法,对白桦群落乔木层进行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有植物17科28属47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白桦的重要值最大(22.55%),Levins指数(0.50)小于蒙古栎(0.55)和甘肃山楂(0.67),Shannon-Wiener指数(2.79)小于甘肃山楂(3.05)。此外,在乔木层优势种组成的190个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5的仅16对,其中,白桦与山荆子、陕甘花楸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在0.5以上。20个乔木层主要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χ2检验显示群落中有4个种对间呈极显著联结,5个种对间呈显著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CC检验结果均表明:白桦与多数树种的联结性不显著,仅与山荆子呈显著正联结。表明宁夏六盘山白桦...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灌丛群落物种种间关系分析对于深入认识群落结构特征及群落动态,探讨喀斯特灌丛物种共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桂西北典型喀斯特灌丛群落的30个木本植物优势种进行了种间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结合冗余分析(RDA)进行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用来检测VR值偏离1的显著性W=195.31χ2 0.05(100),说明群落总体间呈显著正关联;χ2检验中种对间正负关联比为1.38,反映群落种间联结性较强。种间相关分析中,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种间相关显著率分别为42.99%,51.03%,说明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的灵敏度最高,更能反映群落种间相关性。根据30个优势种的环境适应性和主导生态因素,结合RD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分别为黄荆生态种组,米念芭、三脉叶荚蒾生态种组,小芸木生态种组。在喀斯特植被恢复和植树造林的实践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习性和喀斯特生境的独特性,利用种间关系合理选择同一生态种组物种进行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中部丘陵区鸭脚木次生林群落种间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海南热带中部丘陵区鸭脚木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阐明群落演替与种间关联性的内在规律,为丘陵区鸭脚木天然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2×2列联表,运用方差比率法、χ2校验、jaccard指数计算15个乔木物种、19个灌木物种和15个草本物种的总体关联性。结果表明,鸭脚木群落所有层次总体上呈不显著正联结,其中显著正关联总对数为10对,jaccard指数与χ2检验结果高度一致。海南中部丘陵区鸭脚木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松散,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整体不紧密,处于动态演替的不稳定期。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整体趋向稳定发展,实践中应将正联结较强的树种加以保护,以缩短海南中部丘陵区鸭脚木群落天然次生林演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林科技》2001,(5):39-39
在我国莽莽针阔混交林丛林中,珍藏着世界上一种很珍贵的药食兼优的食用菌--羊肚菌. 羊肚菌俗称羊肚蘑、羊肚菜、狼肚菌、狼肚菜,它以其菌盖表面生有许多小凹坑,外观极似羊肚而得名.它是一种野生珍贵食用菌,也是一种高级营养滋补品.它多生长在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其主要品种有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短柄羊肚菌等7、8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与北京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保护好该区生物多样性尤为重要 .通过对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计算 ,其直接使用价值为 845 6 7万元 ,间接使用价值为 2 491 8万元 ,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远远超出其产生的实物价值 ;林区森林植被系统每年可吸收CO2 38万t,释放O2 2 8 4万t,减少土壤侵蚀 48 4万t,可吸收SO2 1 6 34 5t.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村镇林样户抽样组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郑州市中牟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49个村、196户林木蓄积资料,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两阶抽样、事后分层抽样3种样本组织方法分别对中牟县村镇林蓄积总量进行估计,通过对比发现事后分层抽样优于其它两种方法,估计精度为0.8986.具有较高的估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益出发,选取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土壤保持、固碳释氧、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医疗保健等因子,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多种手段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每年的总生态服务价值约为2.18亿元.  相似文献   

15.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燃烧性及防火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该文根据北京市怀柔县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和森林分布状况 ,对森林和林区植被的易燃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选取了植物 (树种 )组成、郁闭度、林分年龄、森林类型、坡向、坡度、海拔高度等 7个林分因子作为燃烧性分量 .通过对各小班的燃烧性综合指标的计算、排序 ,划分了 5个森林燃烧性等级 .并在此基础上 ,对喇叭沟门乡进行了防火区划分 ,为制定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甘肃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次生林群落的生存现状,预测群落发展趋势,为次生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杉人工林退化形成的次生林群落为对象,设置50 m×50 m的标准样地6块,测量样地内胸径(D)≥3 cm的全部乔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并记录林木生长状况;对胸径(D)<3 cm的乔木幼苗、幼树,测量并记录其地径、高度、冠幅和林木生长状况;并在每个样地设置3个10 m×10 m的灌木样方,调查灌木物种组成、数量等。基于以上调查数据,以径级代替龄级分析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优势种群的数量化动态,并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的计测指标,计算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分析种间总体联结性。【结果】次生林群落为岷江冷杉 桦木林群落,乔木层共有树种13种,云杉已大量死亡。现存群落中,岷江冷杉种群结构完整,幼龄个体比例大,存活率高,为增长型种群;桦木(红桦和糙皮桦)幼龄个体比例低,存活率不高,已呈现出衰退趋势;槭树、花楸等小规模种群结构多不完整。种群数量化分析表明,各种群生存状态不稳定,易受随机干扰,受随机干扰时岷江冷杉种群最稳定,红桦种群次之,槭树、花楸等种群结构均不稳定。岷江冷杉种群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均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桦木在乔木层的生态位宽度仅次于岷江冷杉,优势明显,但其更新不良,在灌木层不具优势。乔木层、灌木层物种间总体均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结论】研究区次生林群落为正向演替,种群优势度与生态位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各种群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的变化阶段,群落结构尚不稳定。桦木种群在乔木层优势尚存,但在灌木层更新受到限制,不具备发展成优势种群的条件;云杉人工林则必被淘汰;岷江冷杉在乔、灌木层均有较大优势和生态位宽度,表现出进一步扩散的可能。因此本研究区次生林的经营应以培养冷杉林为主,为冷杉林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小班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健康的主要灾害之一,准确预测森林火险对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森林火险预报缺乏小尺度预报的问题,以MTCLIM模型、WindNinja软件为基础,通过研究森林资源小班气象因子的计算与生成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模块,实现了森林资源小班火险天气等级的快速预报.试验分析表明,该...  相似文献   

18.
林农合作社对山区林农收入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浙江省龙泉市4个林农合作社77户社员和62户非社员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Eviews统计软件,回归分析了林农合作社对林农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林农合作社使农民人均林业收入提高25.82%,人均纯收入提高21.23%,说明加入林农合作社确实能够促进林农增收;林农合作社对人均林业收入的影响要比人均纯收入高4.59%,说明林农合作社对山区林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政府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林农合作社的发展,林农合作社也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林农合作社的宣传,鼓励林农加入合作社。表5参14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