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向农业观光园区分布式服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布局优化方案,为提高农业观光园区服务质量及提升游客游园体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社会力模型结合观光园区规划信息,采用Anylogic行人仿真平台获取游客在园中的空间分布数据,用传统K-means算法和改进K-means算法分别对游客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节点优化布局评价指标,计算节点最优位置.[结果]采用传统K-means算法和改进K-means算法对选取的12组游客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单日游客聚类分析得到两组节点位置;改进K-means算法聚类得到的节点最终位置对节点被接入次数的均衡效果均优于传统K-means算法,其节点被接入次数均方差的均值降低约41.8%.因此,改进K-means算法更适合运用于观光园区节点的布局优化,得到的节点最终位置即为该观光园区节点最优位置.[建议]在面向农业观光服务的混合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建设中,应基于社会力模型预估游客空间分布,实现观光服务优化;通过合理部署节点位置,延长融合智能设备的混合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更好地打造面向游客服务、整合移动智能设备的农业物联网系统.  相似文献   

2.
精准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机械化、信息化已经渗透于农业的各个环节中。粮食收获作为农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机械化、自动化和监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机械装备。谷物测产系统是监测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谷物测产系统安装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内,可以实时测量谷物产量。本文对称重式和冲量式2种谷物质量流量传感器进行分析,田间试验表明,称重式谷物质量流量传感器安装过程较复杂,整个称重式测产系统运行不稳定,数据波动较大;冲量式谷物质量流量传感器安装过程相对简单,测产相对误差较低。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粮食的低温储存是国际公认的科学、无污染储粮方式。低温能够减的颗粒的新陈代谢;抑制虫霉和微生物生长,有效减少储粮损失,减少药物熏蒸污染。特别是对粮食保鲜、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有明显的效果。谷物冷却机则是实现粮食全年低温储存的重要设备。本文对低温储粮放谷物冷却机的基本原理、性能,我国在谷物冷却机方面的重要改进及其效果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该文构建了一套谷物产量智能监测网络系统,并基于双板差分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开发了一种适于国内收割机的车载测产系统,目的是为实现国内测产系统的商品化打下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谷物联合收割机产量监测系统优化设计开发。对流量传感器进行了减振设计,通过增加减振器以削弱传感器的振动干扰;分析了谷物的运动学原理及其对冲量传感器作用的力学原理,建立了电压/升运器速度的谷物质量模型,该模型  相似文献   

5.
白瑶瑶 《农业考古》2017,(6):226-231
相比于前代,明代谷仓罐在器形装饰和丧葬内涵上都有所简化,逐渐回归"食罐"功能。谷物随葬在明墓中主要有使用谷仓罐盛放谷物、谷物单独摆放、随葬仓类明器作为象征这三种表现形式。除了谷物,有些墓葬还出土了果、蔬菜、鸡蛋等其他食物,是对谷物随葬的一种丰富与升级。明代随葬谷仓罐及谷物现象反映了古人事死如事生、以谷祭魂的丧葬理念。  相似文献   

6.
一、GPS测产原理1、硬件产量传感器安置在联合收割机谷仓顶部,接收来自于刮板的谷物冲量。经过其内置的全桥平衡电路,采用应变感应方式,完成谷物冲量到电流信号的变换(这样可实现温度变化的自动补偿和提高传感器的响应特性)。为整个系统供电方便,全部传感器电源均为直流24V。24V直流电源由车载电源经升压稳压器得到。这里产量传感器的电源为直流24V,信号输出为0~10mA,该原始信号经精密电阻  相似文献   

7.
基于粮食储存过程中品质的变化与控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粮食在高大平房仓库内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的情况分析,结合粮食储存管理实践,对控制粮食品质变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更好地保证储存粮食的品质,降低损耗,增加经济效益的获取。  相似文献   

8.
粮食的水分含量是决定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套实现在线测量的电容式谷物水分传感器的机械装置和以TMS320VC5416 DSP芯片和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板。通过对利用该装置进行模拟试验获得的大量试验数据的MATLAB分析和拟合,得出谷物水分-频率、温度的最佳拟合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验证性试验。试验表明,该谷物水分在线测量系统目前可测量谷物含水率范围是8%~25%,误差在1%以内,温度测量范围为16℃~22℃,误差在±0.1℃以内。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干谷仓是一种代替传统晒场的新型干燥装置,经1982及1983年收获季节的试验,效果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太阳能干谷仓是由安装在屋顶上的铝质太阳能集热器(42米~2)和室内多孔谷床(18米~2)所组成,采用轴流通风机将太阳能加热的空气送入热空气室,由下而上地穿过放置在谷床上的谷层而使谷物得到干燥。据试验,此谷仓每天(8~9太阳时)可干燥1.4吨稻谷,使其含水率从收割时的22.3%干燥至入仓标准(13~14%)。如用晒场干燥上述稻谷,则其面积相当于干谷仓集热面积的10倍。此干谷仓的干燥费比用煤、油、电为能源的其他谷物干燥机便宜,且干燥品质好,并可干燥其他农产品。 本文还对太阳能干谷仓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加热空气能力、谷温、含水率、单位热耗、单位能耗、单位集热面除水能力和生产能力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用户对合理照顾盆栽感到困难的问题,本文基于树莓派的智能盆栽通过传感器检测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等条件,并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来实现自动浇灌,提醒用户将盆栽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本设计允许用户通过Web访问连接到智能盆栽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优化盆栽的生长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智能粮食收购系统的设计及其水分检测数据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粮的含水量是粮食储备安全性的最主要质量指标。粮食收购是保证粮食储备成功有效最主要的环节之一,而此过程工作的核心是对粮食水分的检测。智能粮食收购系统采用现代通讯和计算技术,提高了粮食验收判的准确性,减少了收购不合格粮食的可能性,并保证了粮食收购信息的实时统计和发布,为粮食收购主管机构提供了实时信息以便查询,从而为进行粮食收购控制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养殖业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动物科学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将畜牧生产的小气候环境要求和计算机传感技术相结合,设计并构建一套低功耗、智能化的畜舍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MSP430F149超低功耗且抗干扰能力强的微处理器,使系统损耗及抗干扰能力达到最优化,具有方便快捷,稳定性强、可靠性高、足不出户即可掌握畜舍内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热风循环智能化烤房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达到烤烟烤房操作简单,提高烤烟质量等级和烘烤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烟农经济效益的目的,对热风循环智能化烤房的烘烤成本、初烤烟质量、效益状况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热风式烤房比较,智能化烤房在节约用煤、烘烤时间、提高烟叶质量等方面都较优;操作过程简便安全,增质节能明显,综合效益增加153.24元/667m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秦汉墓葬中,经常发现有陶仓、陶困等储粮模型明器的随葬。据目前所知最早的陶困出现于春秋晚期的秦国墓地中,并于西汉中后期开始在中原乃至全国范围内盛行开来;而陶仓最早出现于西汉早期的关中汉墓中,在东汉时开始骤然增多,并盛行全国。陶团最先出现在春秋晚期的秦墓,与秦国的农业发展和秦人的价值观及丧葬习俗分不开,而陶困和陶仓的流行时间的不同与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中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有必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就图书馆智能仓储模型展开详细研究,从中找到优化图书馆知识服务机制的方法,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经验指导。文章在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及特征的基础上就智能仓储技术的研究现状展开了详细探讨,包括智能仓储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图书馆智能仓储技术的应用现状等,探究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仓储模型设计要点,包括馆藏资源数据库设计、图书信息分配、物理信息地址、智能辅助工具等,总结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仓储模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orage time and growth regulator, Furolan on protein, non-protein nitrogen and nitrogen contents of three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grains namely Batko, Diya and Krasnodar 99. The contents of the nitrogen, protein and non-protein nitrogen in winter wheat grain were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protocols during the full ripeness phase of the grain and the period of 12 months storage. The grains (both the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were kept in storage for varied periods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Krasnodar 99 variety responded most to the Furolan and recorded an increase in protein nitrogen content by 46.3% followed by 24.9% in experimental Batko variety and 17.4% in Diya??s variet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The content of protein nitrogen in the grain of experimental Batko variety increased up to the seventh month of storage, and then decreased by the 12th month of storage. In the control??a similar tendency of change in this parameter was observed. It was noted that seven months of storage is critical in change dynamics of the content of non-protein nitrogen in the selected winter wheat varieties studied.  相似文献   

17.
构建合理的跨区域多农机调度服务作业系统可以减少传统农机作业调配方式的成本,避免多区域作业农机的盲目流动,提升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目前,跨区域多农机调度服务作业是我国农业的主要作业方式,智能调度模型和优化算法被广泛应用到农机调度中.针对基于时间窗的农机智能调度技术的特点,综述了农机调度与传统车辆调度的区别,以及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揭示不同施氮水平下灌浆结实期高温对稻米贮藏蛋白积累及其组分的影响,明确不同温氮处理组合下稻米贮藏蛋白合成积累过程与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基因表达间关系。 【方法】 以2个主栽常规晚粳品种(秀水134和秀水09)为材料,利用盆栽土培试验,在水稻穗分化期设低氮(每盆0.5 g尿素)和高氮(每盆2.0 g尿素)2个氮水平,继而通过在水稻灌浆结实期的人工气候箱控温试验,设置高温(日均温度30℃,日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为34℃和26℃)和常温(日均温度23℃,日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为26℃和20℃),构成低氮-常温(LN-NT)、低氮-高温(LN-HT)、高氮-常温(HN-NT)、高氮-高温(HN-HT)4个处理组合,并结合水稻籽粒灌浆不同时期取样,探讨氮素穗肥对水稻高温灌浆过程贮藏蛋白积累和主要蛋白组分含量影响及其与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基因表达间关系。 【结果】 氮素穗肥和灌浆期高温均会导致稻米粗蛋白相对含量上升,但在高温处理下单位籽粒中粗蛋白的绝对量却呈降低趋势,以13 kD醇溶蛋白亚基组分在高温处理下的下降幅度最大,从而引起籽粒谷蛋白/醇溶蛋白质比值的上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编码水稻13 kD醇溶蛋白合成基因(Pro13, Pro14Pro17)在高温处理下的下调表达所致。与之相比,增施氮素穗肥(HN-NT和HN-HT)在引起稻米粗蛋白相对含量提升的同时,单位籽粒中的粗蛋白总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但对贮藏蛋白谷/醇比的影响不明显,且谷蛋白组分中的37 kD酸性亚基和22 kD碱性亚基在不同氮处理水平下的相对比例也基本保持稳定;氮素穗肥可增强灌浆籽粒中的谷氨酰胺合酶(GS)、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但HN-HT处理下的籽粒GS、GOT和GPT活性显著低于HN-NT处理,高温胁迫对水稻灌浆中后期籽粒器官中的氮转运代谢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灌浆期高温均可引起稻米整精米率的明显下降和垩白度的显著上升,但HN-HT处理的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水平、整精米率却高于LN-HT处理,且前者的稻米垩白度显著低于后者,氮素穗肥不足加剧了高温胁迫对千粒重、结实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等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负面影响。 【结论】 氮素穗肥对水稻高温灌浆过程贮藏蛋白合成积累起重要调节作用,增施氮素穗肥虽然对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谷蛋白和醇溶蛋白质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并导致稻米贮藏蛋白相对量与绝对量增加,但对于高温灌浆下13kD醇溶蛋白亚基合成及其组分含量下降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有利于维持贮藏蛋白谷/醇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金针菇菌糠的饲用价值,对金针菇菌糠和常规粗饲料进行营养组分分析,并设计6种菌糠与常规粗饲料的组合,通过人工瘤胃法测定每组单独饲喂以及与精料混合后的pH、NH_3-N浓度和干物质降解率,筛选出最佳组合方式。选择16头健康状况良好、年龄、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饲喂普通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s,TMR),试验组饲喂最佳组合方式的TMR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试验初始和结束时进行称重和采血。测定最佳组合方式对肉牛日增重、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菌糠的营养组分接近稻草和黄贮,其最佳饲喂组合为青贮(50%)+菌糠(30%)+酒糟(10%)+豆腐渣(10%),该组合的饲喂极显著提高了肉牛日增重(P0.01),降低了饲料成本,并且不会对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浆生化指标造成不良影响。以上结果表明,金针菇菌糠可以作为粗饲料在肉牛养殖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从绿色粮食生产谈起;概括了国内外气调(CA)储粮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现状,探讨了绿色储粮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在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尽早实施ISO9000、ISO14000和HACCP认证,以适应加入WTO后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需要,使我国粮食仓储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