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智能终端在“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将智能终端应用于农业信息服务中,利用其便携性、普及性和强大的处理能力等特点,构建农业信息服务渠道,服务农业、农村。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智能终端信息服务,通过智能手机实现了平台基于短信/彩信的信息推送服务、基于2G/3G网站的数据服务、基于农业科技应用商店的农业行业应用程序下载服务,使“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农业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2014,(21):33
<正>双阳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依托双阳区农网、农业机械化网、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农民进行全方位信息服务,积极打造长春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区。以省"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支撑,充分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和农业信息化集成技术全面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经营、管理上,形成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信息化指导与服务,真正实现各种农业信息化服务应用的有效落地。现已建设完成了双阳区三农资源信息库和双阳区农业信息化指挥调度中心,8个乡(镇)信息服务站,102个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基于GIS技术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的智慧化提供方法思路和手段。【方法】以广西河池为例,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采用B/S架构,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属性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使用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系统,WebGIS前端采用ArcGIS API for JS。【结果 /结论】采用GIS技术,可以构建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综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示,推动农业信息共享互通,为农业的智慧化管理和综合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推进农业向智能化、现代化发展。该平台可以作为智慧农业的基础支撑平台,为智慧农业数据采集、数据展示、数据应用、数据分析、数据共享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雷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9):106-107,128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对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服务功能、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12):6-7
在阐述商洛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现状、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商洛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商洛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阐述商洛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历程、运作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商洛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商洛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阐述商洛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历程、运作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商洛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商洛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省农业农村信息中心按照农业部信息中心的要求,围绕"热线架金桥信息进农家"的服务宗旨,积极探索12316综合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结合湖南农业农村信息化实际情况,认真抓好落实,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湖南农业12316综合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20):12
<正>1信息进村入户2014年以来,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农业部在系统总结多年来12316农业信息服务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服务相结合,先后组织26个省(区、市)、116个县(市、区)开展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进一步拓宽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内涵,探索了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省在利用互联网创新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宣传"三农"、服务"三农",从2010年以来,网站每年发布各类信息1万多条。二是建立12316服务热线。安排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和维护,年接听来电咨询9000多个。三是开展农业短信服务。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花卉苗圃、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发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视频资源建设、远程培训、呼叫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等需求进行分析,对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结果】设计了由技术集成层、内容支撑层、基础服务层、特色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6个部分组成的、适合广西特点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结论】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数据集中、应用功能完善、服务覆盖面广等优点,为该平台详细功能的开发、测试、应用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视频资源建设、远程培训、呼叫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等需求进行分析,对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结果】设计了由技术集成层、内容支撑层、基础服务层、特色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6个部分组成的、适合广西特点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结论】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数据集中、应用功能完善、服务覆盖面广等优点,为该平台详细功能的开发、测试、应用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农业部门本着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构建农技服务、灾情预报、电子商务、农民培训、政策服务、政务监督、村务公开、生活服务等八大信息化平台,有效提升了农业信息化水平。为进一步发展绍兴农业信息化工作,全面打造数字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应在推进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拓展深化网络系统功能、健全多元投入建设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四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2.0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农村信息传输不到位、农村适用信息资源开发程度浅、农民信息利用能力低等信息时代农村信息服务难题,作者在整合各类农村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Ajax和Web Service技术体系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注重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以为用户提供软件服务为主,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该信息平台通过在贵州省黔西县的示范应用表明,平台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村信息传输与应用,为当地农业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基础平台,有助于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积累与共享,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服务三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农民实现"一网打天下"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以期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信息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服务成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现有农村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了阐述,包含传统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及基于"互联网+"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传统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包含农村信息服务站模式、农村科技特派员模式、农村图书馆服务模式、专业合作社服务模式、农民之家服务模式等5种;基于"互联网+"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包含综合农业平台服务模式、云农场信息服务模式、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公共宣传服务模式等4种,并提出了中国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骏泽 《农学学报》2021,11(11):104-107
加强乡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完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做好乡村人才分类统计,提高乡村人才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构建全国农业农村人才信息服务平台是加强乡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建设全国农业农村人才信息服务平台的基本原则,从分类入库、分类采集、评价认定、动态管理、服务开发等方面阐述了平台主要提供的主要功能,并就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优势,针对薄弱类型人才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农业农村人才信息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福建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加强福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必须建立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构建农业信息网络系统框架和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与应用软件;加强农业信息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推进广西农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总结广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及保障措施。【结果】广西农业信息化构建了强力支撑、多级联动的组织体系,“龙头”带动、纵横交融的基础网络,“进村入户”、结构多元的服务模式,智能互动、高效管理的应用系统,安全稳定、综合运行的应用平台。但仍存在对信息化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信息专业人才缺乏、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强、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议】应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升农业生产指挥及应急调度能力和市场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同时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采取试点引路、分期分步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合作共赢,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等保障措施,以实现广西农业信息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农技推广云平台”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推广云平台"建设工作是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有益探索:根据用户需求,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工作服务、管理统计、信息采集上报三大类功能板块,可通过主流浏览器和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中的客户端获取信息服务,从而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提供有效、便捷、有针对性的农技推广服务,实现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化管理和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在小范围试点的基础上,整省示范工作已准备就绪,将为农技推广体系整体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