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文献检索及专家技术前瞻,归纳总结了国外主要国家"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典型模式和前沿技术,探讨了其对中国的经验借鉴。结果表明,目前国外形成了美国全程全网化精准农业、荷兰工厂化设施物联网、德国技术创新驱动型"互联网+"农机智造、日本适度规模经营型精细化农业、韩国服务引领型"互联网+"农技推广和印度软件产业主导型信息服务等6种典型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农业传感器、农业航空植保,农业机器人三大前沿技术将成为主导"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其发展特征将呈现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实用化、普及化。结合国外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中强化政府引导、重视政府投入和法制法规建设、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内容多样化以及突出产学研联合等四方面的经验,未来我国可通过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驱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互联网技术与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实践。它是一种信息技术革命下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的新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纷纷利用互联网的实时化、便捷化等特点进行现代农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改革。在国外近年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美国全程全网化的精准农业、荷兰工厂化设施物联网、德国技术创新驱动"互联网+"农机智造、日本适度规模经营型精细化的农业、韩国服务引领型"互联网+"农技推广与印度软件产业主导型信息服务等这6种典型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伴随着互联网与现代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国可借鉴国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验。探索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持。为了对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本文深入研究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不同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对建设智慧农村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农机:产业链融合模式、瓶颈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农机有助于改变和创新农机行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和发展格局。基于"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对"互联网+"农机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互联网+"农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与主要内容,探讨"互联网+"农机的产业融合模式与制约瓶颈。结果表明,"互联网+"农机产业链包含了高端研发、产品中试和应用、市场推广与服务等三大环节,其融合方式与手段在于通过科技资源汇聚、销售渠道整合、农机服务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等,形成现代农机领域的分布式网络协同研发、农机电子商务O2O推广、数据化在线化服务以及云端制生态管理等产业链新型模式和业态。在融合过程中,"互联网+"农机仍存在农机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及标准缺乏、农业经营主体能力不足、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等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加强农民培训、统筹规划布局、农机农艺融合、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互联网+"农机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力培育农村双创人才是我国政府振兴农村、发展农村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创新创业培训工作的内容得到了拓展,基于"互联网+"创新农村双创培训工作才能更有针对性与可通达性。通过建立政府、学校、农民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互联网+"双创培训模式、开发信息化课程与培训服务APP等措施,农村双创培训工作将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构成和运作模式的影响,为构建"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系统分析"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构成和运作模式创新驱动为基础,构建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结构,分析"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特点及其不同环节存在的质量隐患,探讨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结果表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有资源节约、消费者健康消费、优化产品结构等创新驱动机制,其运作模式有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博弈关系的多重性和质量问题多源性特点,产品质量控制存在产品自身质量不高、投机恶化质量环境、信息服务影响质量行为等问题。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实体终端和虚拟主体的"三位一体"质量监管体系,对完善"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对实体终端产品质量监管、虚拟参与主体信息服务一体化质量监管,以及对物质流参与主体仓储配送质量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构建统一网络系统平台、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加强质量契约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179-180
"互联网+"现代农业将信息经济与传统产业相互结合,能够给传统产业带来新机遇,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空间,给农民(农民工)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透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仍旧存在基础设施和技术不完善、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能力不足、物流和金融支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从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农业产业链、完善农村物流与金融服务体系等多方面进一步探索,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农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市场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农资行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文章基于"网上供销社"与"田田圈"两种典型模式分析我国农资服务模式发展现状,总结阻碍我国现代农资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新型农资服务模式,为繁荣农资市场、实现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在当下时代的发展速度也处于不断攀升的阶段,人们可以使用众多方式去获取大量信息,主要途径已经从传统的报纸电视收音机转变为当下普及的电脑平板手机,这些工具的出现和利用无疑增大了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新农村要在"互联网+"潮流中筛选并抓住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科技信息,即掌握住"互联网+"在农村建设中的关键点,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中科技信息的利用能力和敏感度,进而形成一套完备的、基于我国农村现况的科技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对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多种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凭借低成本、信息互通以及跨地域性等优势,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丰富了农村金融产品,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村金融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转速率。但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信用体系不健全、人才匮乏以及金融监管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快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为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中的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到 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业金融模 式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保驾护航。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研究,希望为研究农业金融发展模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入馆教育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节,优化的入馆教育模式可以为信息素养教育打下基础和引导阅读,满足其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需求。以“互联网+”时代潮流为背景,分析传统入馆教育的内容及宣传模式,以期借助“互联网+”的潮流探讨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入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亦因随之而变革。回顾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互联网+图书馆”发展模式与理念下,文献信息素养教育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河北省望都县"互联网+"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都县"互联网+"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同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促使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也由传统的浅层次信息传递进入到深层次的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需求导向和创新驱动的、高度知识密集型的服务。笔者根据当今企业信息需求特点设计了基于知识服务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深层次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工作面临着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加快服务模式转变。文章基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紧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特征、新要求,提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六个方面的策略:重构经营化的管理体制,树立人本化的服务理念,建立协同化的服务联盟,运用智能化的服务手段,完善共享化的服务条件,构建嵌入化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如今“互联网+”的思维理念不断朝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层面发展融合,在此背景之下,大 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智慧化转 型与发展。运用“互联网+”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然成为政府发展的新主题。本文首先 从服务型政府和“互联网+”这两个概念入手,接着深入剖析其中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 问题,就为如何建设好新时代服务型政府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政府能够运用好“互联网+”这一新 工具,更好地突出其服务职能,满足人民需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地调研法对咸宁市农产品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构建了"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政务村务、公共服务的全过程。首先对河北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方式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给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国情、地域特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论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适应性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以期明确农村信息服务运行现状、效果以及关键因素,确定信息服务工作重点,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方法】构建一套农村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和评价。对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的确定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村GDP、农民文化素质、信息化投入、人均纯收入、网络入户率、信息化设备人均拥有量、信息化培训人次7个因素进行拟合分析。【结果】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调查农户对信息服务法律及政策保障、信息服务内容比较满意,而对信息接受能力、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农村信息服务主要与农民文化素质、村信息化投入、农户信息设备拥有情况和信息培训有关,村GDP、人均纯收入和网络入户率对其影响不显著。信息化投入越多,农民信息接受能力越强,信息服务效果越好。越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下,信息服务效果越好。【结论】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是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信息服务在贫穷落后地区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更大一些,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将大大提升信息服务效果。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农村信息服务环境,加快实用、便携的信息终端普及推广,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