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为海藻精粉在叶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盆栽小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富思德"海藻精粉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富思德"海藻精粉叶喷和灌根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叶绿素SPAD值、鲜重、干重均高于对照清水处理,海藻精粉叶喷可使小白菜株高增加8.26%~15.81%,叶绿素SPAD值增加13.57%~22.86%,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27.85%~36.60%和22.16%~37.50%。海藻精粉灌根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叶绿素SPAD值、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48%~17.28%、14.39%~25.76%、28.35%~33.29%、19.51%~34.15%。[结论]"富思德"海藻精粉对小白菜叶面喷施、灌根均表现出很好的应用效果。其中叶面喷施2 000倍和0.01 g/盆灌根处理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新型叶面肥施倍多在小麦上的最佳喷施时期,在拔节前和赤霉病防治时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育后期喷施施倍多的处理,自扬花期至灌浆结束,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显著高于喷清水对照。3个试点喷施3次施倍多处理的产量比喷施常规叶面肥对照增产1.1%~3.8%,经济效益增加117.45~284.25元·hm-2,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倍多喷施次数的增加,增产增效效果也增加。  相似文献   

3.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有利于改善小麦生物学性状,示范区小麦平均产量比非示范区提高491.85 kg/hm2,增产6.84%;对比试验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小麦平均产量比对照喷清水提高510.0 kg/hm2,增产6.97%,新增纯收入705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有利于改善小麦生物学性状,示范区小麦平均产量比非示范区提高491.85 kg/hm2,增产6.84%;对比试验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小麦平均产量比对照喷清水提高510.0 kg/hm2,增产6.97%,新增纯收入705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施用硒肥对小麦籽粒含硒量、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喷施不同亚硒酸钠溶液的施肥效果,在豫东潮土上进行了小麦喷施亚硒酸钠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有显著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比对照喷清水可增产小麦1691.4~2443.2 kg/hm2,增产率13.6%~15.2%,每公顷净增收益2653.2~3820.8元.喷施亚硒酸钠溶液的处理小麦籽粒中硒的含量均比喷清水处理高,可提高硒含量0.07~0.14 μg/kg,提高幅度为124.1%~148.3%,其中喷亚硒酸钠溶液浓度达到15mg/kg时效果最好,表现为籽含硒量较高,增产幅度最大,净增经济收益最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小麦花后叶面喷施硼、钼、钙肥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硼、钼、钙肥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7.11%、3.52%、2.27%;千粒重和穗粒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喷施钼肥,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增加最明显;喷施方式不同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其中硼、钼、钙肥在开花期喷施一次的处理其产量高于开花、灌浆两次均喷的处理,也高于灌浆期喷施一次的处理,说明开花期喷施硼、钼、钙肥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小麦上开展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后产量有所提高,比喷清水的对照增产600 kg/hm2,增值1 200元/hm2,增产率为11.65%,建议在小麦上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8.
黄潮土小麦施锌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鲁西南黄潮土上,进行3年76点次的试验研究,初步摸清了小麦施用锌肥的增产效果及应用技术。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施锌方法,小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产幅度7.6%~19.2%。在土壤速效锌0.5 mg/kg以下的缺锌地块应优先施用锌肥,基施以每公顷15~30 kg为宜;叶面喷施最好2次,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喷施,浓度以0.1%~0.2%为佳。  相似文献   

9.
<正> 玉米、大豆、小麦、高粱等作物喷施KH_2PO_4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据黑龙江、辽宁、山东、湖北等地报道,航空喷肥平均增产8%以上,但作物喷肥正值雨季,喷施后有些喷施磷被雨水冲刷掉。本试验用放射性核素~(32)P 对玉米、大豆等作物喷磷后雨水冲刷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药剂,研究小麦田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结果表明,秋播期采用芸天力+四冠拌种,生长期单独喷施芸天力150、300 m L/hm~2,分别较对照增产8.54%、10.59%;芸天力与杀菌剂足量喷施的小区较对照增产11.88%;芸天力与农药减量20%喷施的小区较对照增产17.58%。喷施芸天力对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8.54%~17.58%,在农药减量20%的情况下,产量提高5.7个百分点。实现了小麦减药控害、增产提质的目的,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得出小麦后期叶面喷施有机微肥、无机化肥和农药,均具有一定的增产、防衰效果.有机微肥的增产防衰效果>无机化肥>农药.明确了小麦后期肥药混喷技术;在齐穗期叶面喷春泉2000(腐植酸型微肥)2次(间隔7~10d),每次1 500mL/hm2,或齐穗期叶面喷施春泉2000肥1 500mL/hm2 15%三唑酮750mL/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得出小麦后期叶面喷施有机微肥、无机化肥和农药,均具有一定的增产、防衰效果。有机微肥的增产防衰效果>无机化肥>农药。明确了小麦后期肥药混喷技术:在齐穗期叶面喷春泉2000(腐植酸型微肥)2次(间隔7~10d),每次1500mL/hm2,或齐穗期叶面喷施春泉2000肥1500mL/hm2 15%三唑酮750mL/hm2。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明确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田间防效,为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济麦229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用药量和不同用药次数的小麦田间试验,研究其对小麦白粉病田间防效和产量的影响。使用该药剂450、675和900ml/hm2(制剂用药量)于扬花末期喷施1次,对小麦白粉病田间防效依次为37.06%、47.25%和50.00%;于扬花初期、末期间隔8d喷施2次,对小麦白粉病防效依次为61.27%、72.60%和84.84%。产量结果表明,喷施该杀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和产量,与不喷施相比,喷施1次增产比例分别为18.54%、21.49%和22.13%,喷施2次增产比例分别为23.77%、25.05%和28.43%。防治小麦白粉病可根据发病程度,使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在开花前后连喷2次,增产和防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新源县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源县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1.5 kg/hm2田间喷施,间隔10 d喷1次,共喷3次,对小麦条锈病防效最好,增产最明显,投入成本最低,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5.
叶面喷施氮肥对万寿菊生长发育和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于苗期、现蕾期、初花期3个喷肥时期及N1(0.025%N)、N2(0.05%N)、N3(0.075%N)、N4(0.1%N)4个喷氮水平下,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水平氮肥对万寿菊生长发育和花产量累计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氮肥对万寿菊形态指标、花产量及其累计速率都有明显的正效应.对形态指标的影响在初花期十分明显,其中株高、分枝数和叶干质量随喷氮水平的提高而依次递增,与CK相比,增幅分别为:0.88%~7.36%1、3.04%~34.78%和11.63%~44.96%.花朵数、花鲜质量和花干质量等的累计值均在N3水平达到最高值,且现蕾期和采收2-3次花后2个时期为叶面喷施氮肥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叶面喷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笑梅  郑义  苗子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60-3761
研究了在中、高肥力壤质潮土上叶面喷施不同品种肥料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产量为4 500~6 500 kg/hm2的试验点上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锌、0.05%钼酸铵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喷施2%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可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基础产量达7 000 kg/hm2的试验点喷肥对小麦产量及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小麦春浇1水、春浇2水的限水灌溉条件下,于小麦拔节期喷施1~2次的抗逆诱导剂,探寻抗逆诱导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限水灌溉条件下,喷施抗逆诱剂后,对小麦生长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小麦次生根条数增加2.1~2.5条/株、总小穗数增加0.7~1.5个/穗,勾三小穗数增加0.3~1.7个/穗;并且可提高小麦后期的保绿性;促进产量3因素的协调。产量和667m2效益方面,以春浇2水情况下,喷2次抗逆诱剂效果较好;667m2产达380.6kg,比不喷施和喷1次的分别增产9.6%、6.7%,差异达显著水平;667m2纯收入达125.3元,比不喷施和喷1次的分别增收31.6%、46.4%;比春3水的处理增收15.5%。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春浇2水情况下,加喷2次抗逆诱导剂可起到少浇1水的效果。抗逆诱导剂产品的投入产出比达1∶3.6,值得在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腐植酸叶面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喷施“天露”腐植酸叶面肥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产品能明显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其中,菜心喷施腐植酸叶面肥后,比常规管理增产6.8%~14.6%,比清水对照增产10.0%~16.2%;苦瓜喷施腐植酸叶面肥后,比常规管理增产15.9%~21.7%,比清水对照增产14.2%~18.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从实施不同适期和不同喷药次数研究了小麦中后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的防效和产量形成的主要要素千粒重的变化对比,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在抽穗10%~20%连续施药2次效果最好,达到91.7%。抽穗60%以后防治效果开始下降,扬花灌浆期防效下降到最低。小麦白粉病防治在连续防治2次效果好于防治1次,效果最好的为抽穗10%~20%连续防治2次,赤霉病在小穗扬、花灌浆中期以前,施药1次和2次防效都比较明显,均为90%以上,扬花灌浆后期防效较差。在小麦抽穗10%~20%时连续喷施2次对千粒重增加有显著效果,增幅为12.02%,其次为抽穗60%~70%时连续喷施2次,增幅为6.9%。  相似文献   

20.
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2003年,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前2,3 d和接种后2,3,5 d喷施三唑类杀菌剂,与接种未喷药对照相比,戊唑醇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6.47%~78.67%,籽粒中毒素含量减少64.19%~81.39%,增产10.81%~21.15%;羟菌唑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4.64%~82.06%,籽粒中毒素含量减少42.43%~88.01%,增产11.01%~13.35%;大田示范试验中,处理区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比对照区平均减少91.92%;对照药剂多菌灵与利德隆对小麦赤霉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