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红火蚁的危害特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红火蚁防治的主要方法,对利用化学信息素类物质防治红火蚁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借鉴化学信息素在其他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化学信息素在红火蚁防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红火蚁相关信息素的特点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介绍了相关化学信息素的合成方法,揭示了信息素类物质在红火蚁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控制我国红火蚁危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红火蚁的发生危害现状以及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本人对红火蚁研究的一些体会以及对美国红火蚁防治水平的总结分析,就如何控制和减轻我国红火蚁的发生危害提出4点意见:立即对我国的红火蚁发生危害区域进行普查,为制定科学的检疫、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科学、严格和具操作性的检疫措施,防止红火蚁的人为扩散;普及红火蚁的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研究红火蚁的发生危害规律,监测措施和防治技术,改善、提高国内现有的监测、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红火蚁病毒SINV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危险性入侵害虫,目前其生物防治措施还很有限。红火蚁病毒(S.invicta virus,SINV)的发现无疑开辟了一条新的红火蚁生物防治之路。本文详细阐述了红火蚁病毒(SINV)的发现,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感染特征,并探讨了SINV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昆虫天敌》2005,27(2):96-96
红火蚁是一种危害性的害虫,在2004年下半年,当我省出现红火蚁伤人事件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派专家和科技人员配合省政府到发生地进行实地考察、取样、鉴定,进行药物筛选等工作,为解决红火蚁对广东吴川地区农民造成的伤害提出咨询意见和解决建议,并直接参与防控的制定工作,通过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防治其蔓延。还应澳门特区政府的紧急邀请,派出两位专家赴澳门实地考察,及时提出防治控制红火蚁方案。  相似文献   

5.
红火蚁自2004年入侵我国后,发生范围迅速扩大,已扩散到我国12个省份的579个县级行政区,对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物多样性和公共设施造成较大威胁。为有效控制红火蚁疫情,2022年广东省南雄市探索形成了“政府组织、群众参与、专业化公司协作”的“全民防控”新模式,依托红火蚁云采集系统采取“灭蚁巢、有补助”方式开展红火蚁防控,可调动群众积极性,有利于推进红火蚁群防群控工作,有效控制了红火蚁的发生与蔓延,为红火蚁疫情防控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我国广东、福建、湖南等省发生了外来入侵的红火蚁,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农业部非常重视红火蚁的防治,于2006年1月17日发布公告,将红火蚁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制定并启动了《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由于红火蚁已经在美国定殖70多年,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已基本掌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得到了控制。现将美国红火蚁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做一介绍,希望能给我国红火蚁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4年底红火蚁传入中国,不仅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10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植物检疫机构、科研教学单位以及发生区的相关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红火蚁危害和扩散蔓延。作者通过对红火蚁的检疫防控工作的回顾,从红火蚁检疫地位的确定、处置工作的透明公开、检疫控制资金保障、相关部门合作和应急处置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思考,说明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增强透明度、财政保障措施、部门配合以及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对于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性。红火蚁防控的许多做法对今后其他新发生疫情的依法科学控制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西于2005年发现了红火蚁,对生态和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全区各地开始加强对红火蚁的防控。本研究基于OvitalMap和ArcGIS对钦州部分地区的红火蚁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红火蚁蚁巢密度在工厂附近最大,农田、商铺、工地、人工林地次之,公园、生活区、自然林最小;在调查区域内红火蚁以轻度发生为主;红火蚁有由港口向市区传播的趋势。这说明红火蚁已适应了钦州的生态环境,应加大防控力度阻止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9.
红火蚁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1种对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和公共设施造成巨大损害的害虫。目前已在美国南部13个州定殖,随后相继入侵波多黎各、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红火蚁主要取食农作物的幼芽、根、茎、种子以及多种节肢动物、土栖生物等;还叮咬人、畜,为害电器、电信等设备。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温度有利红火蚁繁殖和定殖。当前花卉、苗木、草坪草等调运频繁,为红火蚁的扩散蔓延提供了条件。1红火蚁的识别151形态特征红火蚁经卵、幼虫、蛹发育为成虫。成熟蚁巢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婚飞时期还有具翅的雌、雄繁殖蚁…  相似文献   

10.
红火蚁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入侵物种,在入侵区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主要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剂防治红火蚁。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会导致红火蚁产生耐药性和破坏生态环境等不良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天然产物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触杀、驱避和熏蒸作用。本文就天然产物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及其开发为饵剂、触杀型药剂和驱避剂等的潜力以及应用效果进行简要总结与讨论,以期为红火蚁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