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楂果实成熟生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1986年,在熊岳对磨盘山楂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其成熟生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山楂果实的生长曲线呈双“S”型,两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下旬~7月上旬和9月下旬。果实内总糖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最后达6%左右,以还原糖居多。果实内有机酸含量亦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多,直到果实完全成熟,而且在成熟后期增加更快,最后达3%左右。淀粉、果胶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在幼果中很少,果实膨大后逐渐增多,果实达到一定成熟度时,它们的含量最高,而后下降。山楂果实的呼吸有明显的跃变期,根据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各指标的变化,初步确定了磨盘山楂在当地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 CO_2红外分析仪和高压液相色谱技术(HPLC)研究了椪柑在简易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强度和品质成分的变化.在3个月的贮藏过程中椪柑果实重量减少近30%.呼吸强度在贮藏前期1个月内下降迅速,后期下降缓慢;蔗糖含量前期迅速上升,中期1个多月基本保持稳定,后期明显下降;而果糖、葡萄糖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总糖在贮藏后的2个月达到最高:维生素 C 和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南丰蜜桔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小果系普通南丰蜜桔为试材,研究了其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果实发育期糖、有机酸、维生素C、纤维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以探明南丰蜜桔果实发育规律,为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桔果实生长曲线为单S型,相对生长率5月最高,10月最低,成熟前略有回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果实的发育,可溶性糖、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迅速增加且持续到果实成熟时达最高值,而蔗糖含量在9月底10初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成熟前略有提高;有机酸含量在发育早期增加,8月初至9月中旬达最高值且变化缓慢,之后急剧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于10月上中旬达最大值;果肉纤维素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降低,成熟时达最低点。  相似文献   

4.
沙棘中糖、酸、维生素C和SOD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果树学报》2006,23(5):763-765
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国沙棘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和SOD以及叶中维生素C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前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一直下降,着色后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至中期一直呈增加趋势,至果实着色期后迅速下降,但中国沙棘在着色期后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成熟前才迅速下降;维生素C含量变化是中国沙棘在成熟时达到最大,成熟后迅速下降,俄蒙沙棘叶中维生素C则高于中国沙棘;SOD是先升后降,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成熟时下降。  相似文献   

5.
草莓果实成熟期花青苷、酚类物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春星和全明星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成熟度草莓果实酚类物质、类黄酮及花青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酚类物质和类黄酮在绿熟期有较高的含量,之后随着果实的成熟先下降,至紫红期又开始大量积累;花青苷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增加,紫红期达最大值;低温贮藏的草莓果实酚类物质、类黄酮含量首先下降,之后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花青苷含量逐渐增加,但增加的趋势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6.
黑穗醋栗果实成熟过程主要营养成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黑穗醋栗果实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整个发育成熟过程中,各阶段的变化不同。薄皮和厚皮两品种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果实内总糖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果实成熟后略有减少,总糖中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减少。接近成熟时增长缓慢;维生素C、氨基酸的相对含量的幼果中最多,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减少。氨基酸在果实成熟时相对含量最低,其后略有增加;而维生素C则一直下降,果实成熟时下降缓慢。相关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7.
选用那翁、黄玉、早紫三个甜樱桃品种,观测他们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测定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还原糖及总糖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都呈上升趋势,成熟时含量最高。那翁、早紫有机酸的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增高,黄玉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维生素C青果期含量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到硬核期后又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糖、酸及维生素C含量在各年间虽有差异 ,但均遵循各自的规律变化 ,与生长期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果实全糖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 ,到完熟后期剧增 ,与生长期呈极显著的指数曲线正相关 ,3年均值回归方程为 :Y =1.4 4 46e0 .0 2 57x,r=0 .9833 (n =7)。果实酸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反抛物线 ,相关系数r =0 .9958 (n =7)。维生素C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果核完全硬化时达最高 ,完熟后期缓慢减少 ,拟合曲线为 3次多项式 ,3年均值回归方程为 :Y =0 .0 0 76X3- 1.84 8X2 138.4 3X - 2 4 90 .8,r=0 .980 7 (n =7)。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61~1962年,在河南省伏牛山南坡地区(主要是西峡县和内乡县),对野生的中华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揭示了野生中华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1)不同种的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的不同变种或类型;它们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不同;(2)不同地区或小区,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也不相同;(3)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维生素C含量有增加的趋势;(4)在发育过程中幼果的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加,大约40天后又逐渐下降;(5)中午采收的比早晚采收的维生素C的含量高;(6)果实在熟后2~6天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随后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鲁秀梨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累积方式,为确定其适宜采收期与销售期提供依据。【方法】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鲁秀梨可溶性总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从果实生长发育中后期至采收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其中,前期的增加主要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增加有关,其在花后100 d时含量达到最高;后期的增加主要与蔗糖在成熟前快速累积有关,山梨醇含量在整个测定时间变化幅度较小。采后贮藏至30 d时,可溶性总糖依旧呈上升趋势,但随后逐渐下降。有机酸主要是由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奎宁酸组成。总体上,苹果酸含量高于其他种类有机酸,为苹果酸优势型。因此,尽管柠檬酸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中后期是增加的,但有机总酸含量变化与苹果酸一致,即随着果实生长、成熟而降低。在贮藏期,有机酸含量呈继续下降趋势。【结论】鲁秀梨在果实发育中期和贮藏后期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而在果实采收时及贮藏前期蔗糖在总糖的占比较其他时期为高;整个测定期内,苹果酸含量始终高于柠檬酸含量,为苹果酸优势型果实。果糖、蔗糖和苹果酸可能是鲁秀梨果实特有风味的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野生玫瑰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系、不同采果期、不同栽培条件和贮存时间对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4个不同品系在同一采果日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7月末之前C品系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系;4个不同品系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都在7月10日最高,随着果实成熟均呈下降趋势;7月末之前下降速度较快,以后趋于平稳。A品系在稀植条件下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密植的。以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为目的时果实在-70℃冰箱中贮存不应超过4个月。  相似文献   

12.
沙棘果实成熟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微  李成一 《园艺学报》1989,16(4):241-247
本文对乌鞘岭地区天然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物候期进行了系统观察,对两种沙棘果实生长与成熟期间的呼吸速率、内源植物激素IAA、ABA、乙烯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IAA含量与呼吸速率都很高,果实变色期时降至极小值,ABA恰在此时出现,9月末(花后135—139天)果实完熟时,ABA达到最高水平。果实完熟后果肉与种子中IAA又有增长趋势。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分别于9月中旬末(花后133天)和9月上旬(花后115天)种子完熟时出现呼吸升高现象。果实生长后期有微量乙烯生成。根据沙棘果实ABA在变色期出现,完熟衰老前达到高峰值与呼吸速率及IAA的变化状况,有理由认为ABA在沙棘果实生长阶段的转化与成熟过程中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其成熟模式,沙棘应属于非跃变果实,但成熟时却伴有呼吸升高现象,又有别于其它非跃变果实。  相似文献   

13.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每100g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无论是头棚果或是二棚果,每年均呈低→高→低相同的趋势变化,在果核完全硬化时(头棚果花后60d,二棚果花后50d)达最高,进入完全成熟期呈缓慢下降趋势。每100g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生长期,平均单果重,纵、横径均呈极显著的三次多项式相关性;硬核前、硬核后每100g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单果内维生素C总量的累积头棚果、二棚果均随果重的增加而增加,到果实完全成熟,果皮皱缩,果重减轻时总含量缓慢下降。单果内维生素C总量的增加与生长期的拟合曲线为三次多项式,r=0.998 9**(n=7);与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般未成熟的果实具有酸味和涩味,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酸味逐渐下降,淀粉含量降低转变为糖,而甜味增加。本文报道元帅苹果成熟过程中单宁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果实成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核桃果肉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普通核桃为试材,研究了核桃果肉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总糖含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在果实油脂转化期(约花后90 d)达到极大值;淀粉含量呈波动状态。各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各异,果糖在果实发育前期含量最高,后期有所降低;葡萄糖含量变化不大; 蔗糖含量前期极低,后期逐渐增加。酸性转化酶和淀粉酶前期活性很强,后期降低;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前期弱后期强。  相似文献   

16.
ABA 和乙烯对荔枝果实成熟和着色的调控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荔枝果实幼果期ABA 含量很高, 之后下降, 在转红前1 周急剧上升, 形成一个峰值。果皮、果肉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ABA 相似, 但其跃变发生在ABA 之后, 且跃变较小。伴随着乙烯的跃变, 有一个糖代谢和转化酶活性的跃变。于转熟前用STS 处理荔枝果实, 导致果实转色和成熟延迟。果实发育后期, ABA 急剧增加可能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乙烯启动果实成熟, 果皮转红着色。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龙眼果实成熟期间内外品质变化规律,明确成熟度的判断方法,以石硖、储良和古山二号龙眼为试材,比较研究了3个品种果实成熟期间重量、大小、果形、营养品质等性状指标的变化,提出以比熟度作为衡量果实成熟度的重要参考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果实重量、大小和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果形指数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TSS)、全糖和蔗糖含量变化呈阶段性特征,完熟时积累至最高水平;内果皮褐变在果实完熟后期发生并逐渐加重;除了品种固有特征差异外,3个品种在成熟时期与阶段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完熟时间石硖为花后100-105 d、古山二号为花后95-100 d、储良为花后105-110 d,历时分别约10、10和15 d,比熟度范围为9.1-10.0;各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也表明,果实完熟后储良退糖较慢,石硖和古山二号较快.总之,3个品种果实成熟后衰老进程差异明显,储良较为缓慢,古山二号次之,石硖最快.  相似文献   

18.
辣椒果实成熟、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果实成熟过程的吸呼变化具有明显的高峰,与乙烯释放趋于一致。在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呼吸中未发现无氧呼吸产物乙醛和乙醇。 在气调贮藏辣椒的气体中,氧分压低于1%,即引起生理损伤。在16℃的温度下,抑制辣椒果实后熟氧的临界值约7─8%。在氧分压2─5%时,CO_2分压短时间高达13.5%,也未出现生理损伤,对CO_2分压不敏感。 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均随果实生理成熟而增加;淀粉粒随果实生理成熟而消失。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比较稳定。经40天到80天贮藏并无减少的趋势。可滴定酸随着贮藏期延长,果实达到生理成熟而增加。贮藏初期可溶性糖因淀粉水解而增加,继续贮藏又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圆黄梨果实纵径和横径的生长曲线相似,均呈"双S"型。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糖、酸、维生素C、淀粉等)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为"降-升-降"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随着果实的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新品种'新白8号'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常温贮藏效果的变化,为指导科学采摘与合理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了室温贮藏条件下,七成熟至十成熟的'新白8号'鲜果,果皮色差、果实失水率、坏果率、皱果率、果肉硬度、糖组分、酸组分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各成熟度的H0值缓慢下降,a*值上升,L*值略降,b*、c*值呈"升—降—升"的趋势;失水率呈抛物线式上升,七成熟最高;贮藏4 d后,十成熟皱果率快速增大,至13 d达34.71%,八、九成熟增加较缓慢,七成熟无皱果;坏果率呈增大趋势,十成熟最高,至13 d达44.29%,其次是七成熟;果肉硬度均缓慢增大,成熟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TSS、总糖含量0~4 d小幅上升,之后均缓慢下降;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七成熟的增幅最大;0~7 d葡萄糖含量上升,7 d后九、十成熟的下降;蔗糖含量变幅最大,除十成熟外,0~1 d提高12.03%~16.08%,而后下降,七成熟降幅最大;山梨醇先增大后降低,十成熟增幅最大;总酸、苹果酸含量总体下降且趋势一致,成熟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大;奎尼酸、富马酸含量有波动,贮藏后差异不显著;乳酸含量在贮藏4~10 d时上升后下降;糖酸比、固酸比呈"升—降—升"波动上升,低成熟度果接近贮藏前十成熟果。【结论】采摘成熟度对'新白8号'枇杷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较大,八、九成熟果更适合常温贮藏,有效贮藏期宜小于10 d;十成熟果常温贮藏宜小于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