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浊漳河两岸的民间信仰,涵盖了深深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成为晋东南区域社会的重要构成,成为理解民众生活的基点。进入新时期,民间信仰又表现出时代的特点,民众通过讲述故事体现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各种力量在对不同民间信仰的诠释过程中,折射出社会在思想引导方面的缺失,体现了他们的心理和需要。这些都给政府提供了新的机遇,只有重视这些信息,加强对民众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
郭明辉小说是对城市的叙述。他笔下的城市与人物是和谐的。他不写变形的人物,不刻意加入自己的思考,甚至不显露自己的情绪,似乎只是忠实地表现城市生活,做一个旁观的记录者。郭明辉小说的叙述具有平民化倾向,但作品内容的平民化并不等于作者立场的平民化,他看似以大众立场(民间立场)介入文木,但从小说中主人公的身份、作者处理题材的态度等方面,能够看出作品的精英立场。  相似文献   

3.
潘小平是90年代有影响的女性散文家之一。1992年以前,她持守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作品表现出知识精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从1993年开始,她主动地转变写作立场,即由精英立场转向世俗立场,由“士大夫趣味”转向“大众趣味”,但在实际创作中,她则是通过世俗叙述表现精英立场,并在精英立场与世俗立场之间营构思想,体现出一种新的眼界与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纠纷解决过程中,国家法面临着一种困境:国家法与民间态度之间缺乏一种诚恳的、有效的且充分的沟通.忽视了民间态度的需求是产生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之间的这种背反的部分原因.一种可能的解脱在于以法律强化非正式控制.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迟子建以别具一格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思想独步文坛,她试图从民间资源的开掘和重构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呈现出对芸芸众生的一往情深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民间立场、书写底层就是迟子建小说的风格所在。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初,以《在细雨中呼喊》为开端标志,中经《活着》,再到《许三观卖血记》,余华小说创作立场从此前的先锋漫游终于走向民间回归。作为体现真正民间回归精神之作的《许三观卖血记》,其回归的彻底性体现在民间叙事话语、民间记忆中的历史形态以及民间平等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临淮泥塑是淮河南岸乡村社会中的一项民间手工艺,淮河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为临淮泥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主题。以临淮泥塑为物质文化媒介,以个人与社会记忆为视角,建构了淮河乡村社会独特的文化景观,即乡村社会与孩童成长、节庆活动、返璞归真的日常生活,这构成了临淮泥塑个人记忆的主题。社会记忆中的临淮泥塑主题由弘扬治淮精神、人民立场与家国情怀这两个方面构成。以上两个主题丰富了临淮泥塑的文化内涵,并由此折射出淮河文化多元并蓄的一面,对皖西非物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发展历史,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有效地缓解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民间借贷的发展特点、风险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使民间借贷市场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丁君涛 《古今农业》2019,(4):34-40,33
唐五代时期民间的渔业户与猎户在封建社会的剥削之下,开拓出了各种各样的捕鱼与狩猎方式,这些生产活动成为唐代民间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的渔业户对整个社会经济作出了贡献的同时,他们也用自已的劳动和技能驱除兽害,保护农、牧生产及农、牧民的人身安全,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民间借贷不断地发展扩大,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但是民间借贷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是通过研究陕西省民间借贷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从法律法规、预警机制等方面探讨出民间借贷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为我国的民间借贷预防控制提出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