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温度、pH、氮源、碳源、单色光、无机盐、维生素对宽鳞大孔菌菌丝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宽鳞大孔菌胞外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及抑制细菌的作用。结果表明:宽鳞大孔菌菌丝体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6.0、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玉米粉和酵母膏、最适光源为白光、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镁、最适维生素为叶酸。宽鳞大孔菌胞外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对革兰氏阴性菌抑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野生古巴栓孔菌(Trametes cubensis)菌丝的最佳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古巴栓孔菌菌丝的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浸粉,碳源、氮源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5 g/L,3 g/L,最适培养温度为35℃,培养基初始pH对古巴栓孔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古...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结合六盘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挖掘野生大球盖菇的资源,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探,以期为菌种生长发育创造最适条件。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ITS鉴定获得野生大球盖菇菌种,以大球盖菇Q1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菌种生长适宜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筛选。结果表明,培养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的为不添加无机盐的处理,在最适条件下菌种表现为菌丝体生长速率快,菌丝粗壮且浓密。  相似文献   

4.
付文杰  张莎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68-5669
[目的]为了获得培养茶新菇的最优碳源、氮源、无机盐配比和最适培养条件。[方法]通过对茶新菇菌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组分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的种类进行选择性试验分析,寻找茶新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结果]单因子试验证明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蛋白胨、最优无机盐为KH2PO4;其中碳源浓度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源,最小是无机盐,组分配方的最佳组合是:蔗糖3%、蛋白胨1%、KH2PO40.10%,最适培养条件为25℃、转速150 r/min、接种量5%、摇床振荡培养4 d。[结论]在最优组分配比和最适培养条件下,茶薪菇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该研究为其高效生产提供了定量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5.
陈今朝  方平  戴玄  冉景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5-7187
[目的]探明姬菇P12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同化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的能力。[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pH值对姬菇P12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在5种碳源中,姬菇P12菌丝体在蔗糖中的生长速度最快,依次是葡萄糖、麦芽糖和淀粉,乳糖最差;在5种氮源中,蛋白胨最好,酵母膏、豆饼粉和黄豆粉次之,(NH4)2SO4最差;在4种供试无机盐中,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MgSO4较好。姬菇P12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4.0%蔗糖、0.10%蛋白胨、0.10%MgSO4,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7.0。在这种培养基中姬菇P12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最好。[结论]姬菇P12菌株对不同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同化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6.
对纵条纹炭角菌培养所需碳源和氮源进行筛选、探讨了该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 值、进一步研究了其 子实体培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纵条纹炭角菌菌丝体培养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佳温度为 30益、最适pH 值为7、子实体培养的营养料最佳配方为73%棉籽壳+25%麸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桑黄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菌丝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培养条件试验表明,葡萄糖为桑黄菌丝平板培养时的最适碳源;最佳氮源为大豆蛋白胨,菌丝对有机氮源的吸收比无机氮源好;桑黄菌菌丝在27℃~30℃下生长较好,为最适温度范围;菌丝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5.5~6.5,最适pH为6.0。  相似文献   

8.
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是从山西雁北地区沙棘腐木上分离获得的嗜蓝孢孔菌属的新种,这个种类具有特殊功能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研究对其菌丝培养条件即温度、pH值、碳源营养、氮源营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菌丝体在人工培养基上容易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最适温度下30d左右可长满平皿。最适培养条件:pH为6.0,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这些结果为该菌的人工驯化栽培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竹荪液体培养适期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分析 ,研究了几种碳源、氮源、无机盐对液体培养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和菌丝体生长规律 ,并测定了菌丝和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 ,液体培养 9d ,菌丝生物量最高。菌丝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为蔗糖与黄豆粉 ,无机盐MgSO4 、CaCl2 、ZnSO4 可显著促进菌丝生长。菌丝体与子实体营养成分种类相似 ,但菌丝体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却显著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单因素梯度法对采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丝体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真菌多糖产量和菌丝生物量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液体培养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温度27℃、最佳初始p H=7.5,最适摇培转速130 r·min-1。  相似文献   

11.
南海江  周浓  白志川  韩晶  侯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2-8513
为建立玄参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从玄参的药材性状、根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各方面进行生药鉴定特征的研究。对玄参的显微特性鉴定表明,该玄参根横切面近圆形,后生皮层细胞微木栓化,最外层呈棕黄色,石细胞多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韧皮部较窄,形成层呈环状。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色谱图基本一致,均在对照品相应位置显同样斑点,但斑点大小和色泽深浅不一。薄层色谱法结果比较直观,斑点清晰,色谱分离好,无背景干扰。其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玄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陆海琳  吴怀恩  郭敏  方兔慧  蔡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74+21700-21674,21700
分别采用性状、显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毛老虎进行了鉴别。结果得出了毛老虎的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及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特征,该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南2种马尾藻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2种生物量最大的马尾藻品种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根据马尾藻藻体、固着器、主干、分枝、藻叶、气囊和生殖托等主要部位的形态特征,结合ITS基因序列相似性比对结果,将其鉴定为刺托马尾藻和匍枝马尾藻。这为马尾藻物种多样性、深加工利用以及马尾藻资源保护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烟草品种纯度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烟草种子纯度鉴定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作了介绍,并分别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蛋白质、同工酶电泳和分子标记的生化水平和基因水平鉴定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烟草种子纯度鉴定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Identification of powdery mildew pathogens on melon(Cucumis melo) is important for melon breeding and diseaseresistant germplasm selection. In this study, a powdery mildew pathogen that infected melon pla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wa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host identifica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 were observed at five phases in the life cycle: germinating conidia, primary germ tube, hyphae, conidiophores, and colonization. The conidia were elliptical, colorless, catenulate, and the average length was 29.07 μm and average width was 17.82 μm. One ascus and eight ascospores were produced. DNA was extracted from 0.01 g conidiophores from a strain of powdery mildew pathogen that infected melon. ITS ribosomal DNA region(524 bp) was amplified with the universal ITS1 and ITS4 primer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showed 100% similarity with ITS sequences for three Podosphaera fusca strains obtained from the GenBank database. The identity of the pathogen was confirmed as Sphaerotheca fuliginea.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ifferential hosts were used to identify S. fuliginea strain as 2F race. These results supported the notion that Podosphaera fusca was a synonym of S. fuliginea.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对狮子尾茎、叶横切面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结果]狮子尾具明显单子叶植物横切面特征,其茎表皮下方有大型分泌腔,皮层及中心均散在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外方有帽状纤维束,茎中央的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大型;内皮层明显;叶横切面主脉散在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海绵组织中散在较多分泌腔。全株粉末可见大型星状毛;多见簇晶单个散在或聚集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针晶较多;显色反应及薄层色谱反应均可见甾体化合物阳性反应。[结论]试验研究了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为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苗药烟管头草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烟管头草的组织特征进行观察。[结果]烟管头草主根不明显,侧根多分支;茎圆柱形,有明显纵条纹,密被白柔毛,断面外层表皮容易脱落,髓部为白色,质地松脆;叶互生,两面均被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和腺点,多皱缩,易碎;花黄棕色。根横切面皮层宽广,近韧皮部有分泌腔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与木质部间有断续成环的裂隙。茎表皮上有非腺毛及少量腺毛,皮层窄,外侧有2~3列厚角组织;维管束外韧型,约20~30束,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髓部发达。叶上、下表皮均被腺毛和非腺毛,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主脉上、下表皮内为数列厚角组织,维管束双韧型;气孔不定式。粉末呈黄绿色至灰绿色,导管多数,以螺纹、网纹为主,可见多数破碎的非腺毛。腺毛少见。以上描述可作为烟管头草药材性状鉴别的依据。[结论]烟管头草性状、显微特征稳定、可靠,可以作为其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亳菊生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萌  郭庆梅  周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31-14033,14035
介绍了近10年来亳菊在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黄酮、绿原酸、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研究方面对文献进行了综述,为该药的鉴别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26份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接种秆锈菌21C3CTH、34 MKG、21C3CFH比较了苗期离体与活体2种鉴定方法在小麦品种抗性鉴定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秆锈菌21C3CTH和21C3CFH的离体与活体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秆锈菌34 MKG在大多数小麦品种中离体与活体鉴定结果一致,个别品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0.
黄丹  赵雪  蒋谦  胡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78-12080
[目的]研究光叶海桐、狭叶海桐、海金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对光叶海桐、狭叶海桐及海金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山栀茶3个种在显微鉴别上存在相同点及明显差别.在组织鉴别上,光叶海桐主要含草酸钙簇晶,木纤维单个或数个相聚;狭叶海桐皮层含石细胞,木栓层与皮层分离不完全,偶见草酸钙方晶;海金子不合草酸钙簇晶,草酸钙方晶易见,呈单个散在,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在粉末鉴别上,光叶海桐粉末木栓组织细胞较薄,木纤维呈梭形、较短,可见破碎的油室及黄色挥发油;狭叶海桐粉末可见螺纹与少数孔纹导管并列存在,木纤维较长,挥发油颜色为淡黄色;海金子粉末中偶见梯纹导管,木栓细胞排列较厚、颜色较深,挥发油颜色较深,并可见少量石细胞.[结论]该研究为山栀茶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