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陇东地区8个国家级气象站1969—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计算逐日SPEI干旱指数,统计干旱频率和干旱烈度,基于Copula函数等方法,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干旱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出现干旱次数较多的是正宁、宁县、庆城;特旱较多的是华池、镇原,重旱较多的是合水、宁县,中旱较多的是环县、庆城,轻旱较多的是庆城和正宁。极端干旱过程旱段期间各站降水量差异较大,表明干旱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有局地性特征。各站SPEI干旱指数的年月际变化基本为同位相波动特征,即大部分年份都是同时干旱或湿润,但是干旱和湿润的程度有一定时空差异。各站各年干旱出现次数差异较大,20世纪90年代和2004—2013年干旱多发。Copula模拟结果表明,正宁站的BB1模型拟合效果最好,Fischer-Hinzmann和Roch-Alegre模型次之,其次为镇原站Marshal-Olkin和庆城站的t模型,西峰站和合水站的模拟效果最差。分析发现,SPEI干旱指数使得干旱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可比性,但也有其局限性,难以反映不同气候背景条件下的干旱差异,区域内气候湿润度最大地区与最小地区的干旱指数无明显差异,导致对易发生...  相似文献   

2.
利用荆门市3个气象站1961~2010年和4个水文站点1962~2005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荆门市降水量的年、月际变化规律。运用连续无雨日数的干旱统计方法,研究荆门市干旱气候特征,并以2011和2012年冬春夏连旱为例,分析干旱对全市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1961-2016年的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参照重庆市干旱标准,研究重庆市季节性干旱的干旱频率、干旱持续天数及干旱站次比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重庆市伏旱频率最高,其次是夏旱、春旱、秋旱和冬旱频率;②重庆市各季节性干旱持续天数高值区多集中于渝西部及渝东北地区,春旱及冬旱持续天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秋旱持续天数总体呈上升趋势;③重庆市各季节性干旱站次比长期来看无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变化趋势,但阶段性及周期性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4.
新乡市属严重缺水地域,近年来干旱的加剧使水资源 短缺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该地区进行降水序列的分析 以及干旱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新乡市1953—201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采用一元 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新乡市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近60年 来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干旱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以1953—200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为 建模数据,2001—201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为检验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的灰色预测方法,建立 新乡市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干旱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经检 验该预测模型精度高,检验结果与实际相符,故可用该模型对新乡市未来的干旱年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新乡市将在2012—2013、2020—2021、2028—2029年期间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9~2008年张家口市坝上地区4县逐月降水资料,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干旱等级评价指标,分析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年际降水变化、月际降水变化和干旱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张家口市坝上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中:尚义>沽源>张北>康保;年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连续6~9月的降水量为2 183.5 mm,其中7月份多年平均降水为3 223 mm; 30年发生干旱15次,频率为50%,发生轻旱2次,中旱2次,重旱6次,特旱5次。研究结果可对张家口市坝上地区进行干旱监测与评估,对指导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韩倩  邱林  陈海涛  荆燕燕 《农业与技术》2014,(1):187-187,197
利用河南省1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资料,分别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和Z指数,对河南省干旱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干旱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河南省干旱主要集中在冬季,年际间干旱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北部地区发生干旱,特别是较为严重干旱事件的频率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旱区不同海拔的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和乐都马营旱作研究基点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不同山旱区春旱、夏旱和春夏连旱发生演变规律及特征;提出旱区干旱成因主要受诸多天气系统和降水准三年规律的支配;讨控了降水量和季节分布差异对干旱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确定春玉米干旱指标为吉林省春玉米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气象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春玉米主要种植区(公主岭、农安、榆树)的历史气象资料,利用平行分析法分析当地春玉米种植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模拟趋势产量,从而分离出气象产量;分析相对气象产量与发育期各旬降水量的Pearson相关性;利用降水量、降水负距平、干燥度3个指标构建了春玉米干旱指标;引入干旱综合风险指数进行风险评估。【结果】(1)春玉米全生育期中,除乳熟-成熟期的温度条件略低外,其余光热条件基本能满足各发育期的要求,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降水条件;(2)通过对丰歉年降水量的对比得到三地春玉米各发育期平均降水量干旱指标:出苗-拔节期为112.8 mm;拔节-抽雄期为102.9 mm;抽雄-乳熟期为139.6 mm;乳熟-成熟期为32.2 mm;(3)以降水负距平和干燥度为指标,由减产率得到三地春玉米全生育期轻旱、中旱、重旱、特旱的的干旱指标;(4)以干燥度为指标,得到各发育期轻旱、中旱、重旱、特旱的干旱指标;(5)公主岭遭受干旱风险较高,农安风险较低,榆树的干旱综合风险指数介于公主岭和农安之间。【结论】根据干旱指标及当地具体情况,农业部门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干旱措施,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大面积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鹏  张升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464-11466
2010~2011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大面积持续干旱,部分地区干旱程度达到了特大干旱。资料显示,至今旱情仍来得到有效缓解。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了干旱发生过程中气温的异常、降水量的明显变化以及大气环流等原因。结果表明,2010—2011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温度偏低、降水量明显减少、大气环流场异常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是造成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并揭示了温度、降水量、大气环流等原因与“拉尼娜”现象的关系,说明“拉尼娜”现象间接地造成此次旱灾。  相似文献   

10.
利用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10个气象站1961—2020年降水量及旱灾资料,分析昌吉州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计算各气象站月、季、年降水距平百分率,按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选取干旱事件,详细分析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对历史旱灾实际情况与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结果进行实用性评价;分析农作物成灾面积的逐年变化趋势,研究气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0年昌吉州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年内分布不均衡,夏季降水量最大,冬季降水量最小;从年代上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降水量整体偏少且变化不稳定,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年增加,且1983年发生了突变性增加,1998年增加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增加平缓。60年来气象干旱发生的频次有中部多于西部和东部的特点。气象干旱发生的月频次呈波动状,其中1月最多,7月次之,11月最少;气象干旱主要是秋旱,冬旱次之,主要以轻旱为主。气象干旱事件发生的年频次逐渐减少。60年来受气象干旱影响,阜康市、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县农作物成灾面积较大,受灾程度严重,蔡家湖、昌吉市次之,玛纳斯县、呼图壁县较小,受灾程度轻,气象干旱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成灾面积呈减少趋势。降水距平百分率评定的旱灾年与历史旱灾年吻合年数为21年,吻合率达80%。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适合乡镇干旱等级评价的指标,提高乡镇一般气象站为农业服务的水平,同时为黔东南州剑河县气候预测和干旱现象的研究提供参考,利用2007—2016年剑河新搬迁国家一般气象站逐日降水、蒸发记载数据,2016年9—10月乡镇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暴雨山洪水位站水位资料及革东土壤水分站记载数据,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Pa)、K指数、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并将计算结果与实况干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a指标对乡镇干旱等级的评估时有偏重或偏轻的情况,K指数判定乡镇的旱情评估会偏重,使乡镇干旱评定的等级偏大1~2级,对乡镇干旱的评估不适合;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判定农业气象干旱等级较符合实际,能反映土壤水分站址干旱的入旱日、旱情解除及干旱等级情况;暴雨山洪水位的变化趋势对干旱也有指示作用,特别是干旱的解除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SPI的烟台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台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的近30年(1981~2010)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得到了烟台地区近30年的年度干旱指数和季节干旱指数,并根据干旱标准中干旱发生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三项指标分析了烟台地区近30 a干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来,烟台地区以轻旱为主,中旱和重旱比例持平,有干旱发生频率逐渐减少而发生强度有所增强的趋势;春旱和夏旱有增加趋势,冬旱和秋旱有减少趋势;西部和北部地区发生干旱的次数明显多于东部和中间地带地区。与灾情对比时发现,年SPI能够较好的对长期的干旱进行描述,但在年内发生短期干旱时,效果欠佳。尽管烟台地区近几年来没有重旱出现,仍需注意做好对干旱特别是重旱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应用盘锦地区1960~2019年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累计距平、干旱指数划分的方法,分析了盘锦地区春季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盘锦春季平均降水量整体呈略有增加趋势,未发生气候突变,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特点.(2)2000年以后,发生降水量显著偏少的异常年份明显增多,易发生严重干旱极端事件.(3...  相似文献   

14.
张正勇  刘琳  曾令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974-7975,8015
以1961~2006年石河子垦区的年降水量为基础数据,分析得出该地区降水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及规律:研究区年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增加缓慢,90年代以后增加显著。以1961~1996年的年降水量数据为建模数据,1997~2006年的数据为检验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的灾变预测方法,建立各分区的灾变预测模型GM(1,1),重点对石河子市和下野地未来发生干旱的年份进行了预测,得出石河子、下野地未来可能发生干旱的年份分别为2012、2010年。  相似文献   

15.
松原地区是吉林省内严重的缺水地区,降水是影响旱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降水的演变特征及趋势,准确预测降水量,可为松原地区防旱、抗旱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松原地区4个气象站从1956年~2015年共60年的降水资料,对其干旱特征及降水量预测等进行研究,运用Z指数分析松原地区干旱特征,1982年~2007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极端干旱年份主要集中在1958年、1982年、2001年、2007年。利用蒙特卡洛法对松原地区年降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蒙特卡洛程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对降水序列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东北三省90个气象站点1978~2020年的逐日气温数据、相对湿度数据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数据,分析东北三省干旱的时空分布、年际变化趋势和空间自相关性。同时,利用东北三省小麦产量数据,分离气象产量和趋势产量并构建预测小麦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春末、夏季、秋季是东北三省干旱的多发期,夏季(6、7、8月)月平均干旱日数达25天,干旱多发生于辽宁西部地区及黑龙江中部地区。1978~2020年,东北三省地区干旱日数的年际差异大但变化无明显趋势。东北三省地区的年均干旱日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产量预测模型考虑了粮食政策等社会因素及气温和相对湿度两个气象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预测模型的各因子均显著,平均预测精度达71.4%。  相似文献   

17.
杨秀勋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496-4498
利用铜仁市10个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部分土壤湿度监测数据,采用两种单项指标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发生在该地区极为罕见的特大旱灾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干旱影响范围和干旱强度均突破了该地区气象历史纪录,其中该地区夏季气象干旱程度大部评估为中度等级,局地达重度干旱;该地区秋季气象干旱程度东部达到中度到重旱等级,西部仅为轻旱,东部秋旱明显重于西部;冬季干旱最重,达到特重干旱等级,主要受前期夏秋连旱的持续叠加影响和高温累积。该地区西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是农业干旱等级偏高、灾情远远大于东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0—2013年朝阳地区5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数据,计算K干旱指数,分析朝阳地区的干旱情况。结果表明:朝阳地区常年处于轻中旱的旱象之中,全年干旱指数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046 2/10 a,仅20世纪90年代呈下降趋势,而20世纪80年代上升最为明显,春季干旱指数明显上升,夏季和秋季有小幅度上升,冬季呈下降趋势。朝阳地区的全年干旱指数,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是从1985年的突变现象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末增长趋势最为显著。在过去54 a间,朝阳地区干旱指数共有4次突变。春季的朝阳地区,从1977年一次突变现象开始干旱指数就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上升趋势持续显著,夏秋冬季突变现象较多,UF和UB曲线呈震荡状态,都存在短时期的下降趋势,但干旱指数基本维持着小幅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俊  胡继超  袁学所  吴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62-17163
利用历年逐日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引用一种动态干旱指数,通过比较干旱指数计算值和干旱等级判别标准来判别干旱的发展;然后,基于动态干旱指数,运用VC++计算机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开发了一套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地区动态干旱识别系统。这对该地区干旱预测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宁夏中卫市1979~2008年的降水量资料,通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法对该地区的农业干旱程度及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当地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和玉米)关键需水期的干旱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宁夏中卫市农业干旱具有季节性、持续性、随机性和频繁性的特点,其中以春旱和春夏连旱发生的频率较高。据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抗旱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